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六孔径结构的大气湍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1
作者 于佳鑫 姚海峰 +6 位作者 刘智 王伟豪 田少乾 曹钟予 董科研 高士明 白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7-265,共9页
大气相干长度是度量大气湍流对光波前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关键意义。为提高其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六孔径K-means聚类算法的大气湍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解决了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光斑边界不清晰甚至粘连的问题。此外,建... 大气相干长度是度量大气湍流对光波前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关键意义。为提高其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六孔径K-means聚类算法的大气湍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解决了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光斑边界不清晰甚至粘连的问题。此外,建立了大气相干长度测量系统,系统选用小口径光学天线和六孔径掩膜装置,在增加了统计值的同时兼顾了系统的便携性。利用该系统对长春地区进行多日全天实验监测,其实验数据表明,全天测量呈现出的趋势及数值符合湍流强度变化规律,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阈值分割算法的精确性提升了33.05%,相关实验可为长春地区的湍流监测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相干长度 K-MEANS聚类算法 差分像运动法 大气湍流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粒子光吸收系数的测量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小丽 罗九强 +2 位作者 王俊波 刘炎焱 万德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3-546,共4页
 采用核孔过滤膜累积气溶胶粒子的方法设计了气溶胶粒子光吸收系数的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双光路组成,可以减小光路损耗和电路噪声带来的各种测量误差。同时,具有体积小、光路易于调节、可进行实时测量、定标容易等特点。用200和400nm孔...  采用核孔过滤膜累积气溶胶粒子的方法设计了气溶胶粒子光吸收系数的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双光路组成,可以减小光路损耗和电路噪声带来的各种测量误差。同时,具有体积小、光路易于调节、可进行实时测量、定标容易等特点。用200和400nm孔径的过滤膜,分别测量了实验室内大气气溶胶粒子对不同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随着累积时间的增加,系统的测量精度也不断的提高,在累积时间为900s时,系统测量误差为9.849×10-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气溶胶 光吸收系数 测量 核孔过滤膜 散射系数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的长期测量和统计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晓庆 马成胜 +2 位作者 王英俭 曾宗泳 龚知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统计分析了 1997~ 2 0 0 0年合肥地区一复杂地形处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 C2n 的测量数据。给出了不同下垫面、不同季节、不同高度上 C2n 的统计结果。白天 C2n 强弱依次为 6月、5月、4月、9月、1月。白天水面上 C2n 比草地上小 ,夜间... 统计分析了 1997~ 2 0 0 0年合肥地区一复杂地形处近地面折射率结构常数 C2n 的测量数据。给出了不同下垫面、不同季节、不同高度上 C2n 的统计结果。白天 C2n 强弱依次为 6月、5月、4月、9月、1月。白天水面上 C2n 比草地上小 ,夜间比草地上大。不论白天还是夜晚 ,近地面 C2n都随高度递减 ,且 3~10 m高的 C2n 递减较慢 ,10~ 15 m高的 C2n 递减较快。C2n随月份的日变化与模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测量 折射率结构常数 统计分析 模式比较 光波传播 湍流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层气溶胶和水汽的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炜煜 苑克娥 +6 位作者 魏旭 刘李辉 王邦新 吴德成 胡顺星 王建国 马振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0-196,共7页
利用研制的一套具备昼夜测量能力的新型车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为试验工程和环境监测提供应用研究。该激光雷达系统由水平测量模块和垂直测量模块构成,可通过接收激光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水汽分子、氮气分子作用的米散射和拉曼散射信... 利用研制的一套具备昼夜测量能力的新型车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为试验工程和环境监测提供应用研究。该激光雷达系统由水平测量模块和垂直测量模块构成,可通过接收激光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水汽分子、氮气分子作用的米散射和拉曼散射信号,反演大气水平能见度、垂直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和水汽混合比。并可实现昼夜连续观测,实际测量结果与对比实验表明,大气水平能见度的测量误差小于10%,6 km以下垂直大气气溶胶的测量误差小于10%,水汽的测量误差最大不超过20%,能够满足大气参数测量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水汽 激光雷达 水平能见度 混合比 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大气湍流的光强闪烁激光雷达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朝龙 黄宏华 +2 位作者 梅海平 朱文越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096,共6页
基于残余光强闪烁理论,分析了与大气湍流探测有关的激光雷达各项硬件参数并获得参数的优化范围,据此研制了一台用于大气湍流探测的光强闪烁激光雷达。背景基线、线性特征等性能测试表明,激光雷达各硬件工作正常,数据获取可靠。实验测量... 基于残余光强闪烁理论,分析了与大气湍流探测有关的激光雷达各项硬件参数并获得参数的优化范围,据此研制了一台用于大气湍流探测的光强闪烁激光雷达。背景基线、线性特征等性能测试表明,激光雷达各硬件工作正常,数据获取可靠。实验测量中获得了水平方向上闪烁指数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随探测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闪烁指数在450~2000m探测距离范围内由0.001逐渐增大至0.350左右;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基本保持水平均匀性,在1.0×10-16~1.0×10-15 m-2/3范围之内;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10:00~21:00时间内大致呈现上午上升、下午下降、晚上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实验结果与理论和常规测量较为相符,表明光强闪烁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大气湍流的探测距离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 残余光强闪烁 闪烁指数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魏合理 陈秀红 戴聪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60-3366,共7页
大气光谱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的计算在诸如大气遥感、光电工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根据所提出的中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快速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衰减计算方法、大气多次散射快速算法,研制了一套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CART),该软件可根据... 大气光谱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的计算在诸如大气遥感、光电工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根据所提出的中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快速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衰减计算方法、大气多次散射快速算法,研制了一套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CART),该软件可根据大气参数快速计算可见光到远红外波段的大气光谱透过率和大气背景辐射,光谱分辨率1 cm-1,覆盖可见光到远红外波段。介绍了该软件的计算模型、主要功能和计算实例、部分实际验证结果以及应用领域。CART在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大气修正、光电设备的设计和性能评估将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大气光谱透过率 大气背景辐射 大气修正 目标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测量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和内尺度的光学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文越 赵柱灵 +1 位作者 马晓珊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61-1464,共4页
基于不同波长的光闪烁,采用修正的大气湍流Hill谱模型,提出了一种同时反演大气湍流内尺度及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方法.假定内尺度在某一个范围内取值,对于不同波长的闪烁指数,如果当内尺度取某一定值时,由光传输理论计算的C2n(λ1,...)和C2n... 基于不同波长的光闪烁,采用修正的大气湍流Hill谱模型,提出了一种同时反演大气湍流内尺度及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方法.假定内尺度在某一个范围内取值,对于不同波长的闪烁指数,如果当内尺度取某一定值时,由光传输理论计算的C2n(λ1,...)和C2n(λ2,...)相等,反演成功.根据此原理设计了三波长闪烁计并在某地进行了外场测量.近地面大气湍流的内尺度一般在2~10 mm之间,且随折射率结构常数(其量级为10-16~10-13)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任意两波长组合进行反演得到的内尺度(或折射率结构常数)值具有自洽性,其相关系数的最小值为0.81,因此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尺度 折射率结构常数 修正Hill谱 光闪烁 大气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fnagel-Valley湍流强度廓线的高精度实时反演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程知 侯再红 +3 位作者 靖旭 李菲 陆茜茜 于龙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62-1567,共6页
分析了Hufnagel-Valley大气湍流模型参数反演的必要性,根据实时测量的大气相干长度和等晕角,反演该模型中的两个可调参数,并提出了改进的反演计算公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公式弥补了原有公式在近地面湍流较弱时,不能有效反演高空风... 分析了Hufnagel-Valley大气湍流模型参数反演的必要性,根据实时测量的大气相干长度和等晕角,反演该模型中的两个可调参数,并提出了改进的反演计算公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公式弥补了原有公式在近地面湍流较弱时,不能有效反演高空风速参数的不足;适合于反演不同的湍流条件,提高了湍流强度廓线的反演精度:以两种典型的风速模型为例,改进公式反演的参数,相对误差均在0.5%以内;同时改进公式也减弱了相干长度和等晕角测量误差对反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强度廓线 Hufnagel-Valley模型 大气相干长度 等晕角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测量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晓珊 朱文越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8-542,共5页
在近海面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了1 km路径的水平光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推导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定量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在于:闪烁效应主要对路径中部的小尺度湍涡敏感,漂移效应则对... 在近海面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了1 km路径的水平光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推导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定量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在于:闪烁效应主要对路径中部的小尺度湍涡敏感,漂移效应则对发射端附近的大尺度湍涡敏感;随着内尺度变大,漂移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将大于闪烁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当内尺度达到20 mm时,前者的测量结果是后者的3倍;当外尺度变小时,漂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小于闪烁效应的测量结果,当外尺度仅为1 m时,前者的测量结果为后者的1/2;大气折射率3维功率谱的幂律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当幂律大于-11/3时,闪烁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大于漂移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最大差异接近于25倍,当幂律小于-11/3时,漂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大于闪烁效应的测量结果,两者的差异甚至可达两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输 大气湍流 折射率结构常数 闪烁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气能见度获取多波长气溶胶光学特性 被引量:23
10
作者 韩永 饶瑞中 王英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69,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测量得到的大气能见度获取多波长气溶胶光学特性(主要探讨气溶胶的消光系数、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新方法。首先,由能见度求出波长0.55μm的大气消光系数,在减去大气分子的消光系数后得到0.55μm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使用Mi... 介绍了一种利用测量得到的大气能见度获取多波长气溶胶光学特性(主要探讨气溶胶的消光系数、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新方法。首先,由能见度求出波长0.55μm的大气消光系数,在减去大气分子的消光系数后得到0.55μm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使用Mie散射理论求出气溶胶粒子的数密度;因为同一时间大气状态下气溶胶的数密度是不变的,所以再次使用Mie散射理论即可得到其他波长下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以1.06、1.536、3.75μm为例,给出了合肥2003年近地面层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该方法对于研究大气环境和大气中光传输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气溶胶 散射系数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激光大气斜程传输湍流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钱仙妹 朱文越 饶瑞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7-792,共6页
大气湍流效应是制约各种激光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多层相位屏的模拟方法,针对地空激光大气的长距离斜程传输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通过变化天顶角、光束初始半径和激光波长等传输条件,定量分析了光束的有效半径、相对真空扩展倍... 大气湍流效应是制约各种激光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多层相位屏的模拟方法,针对地空激光大气的长距离斜程传输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通过变化天顶角、光束初始半径和激光波长等传输条件,定量分析了光束的有效半径、相对真空扩展倍数、光斑质心漂移均方根和63.2%环围能量的平均功率密度等统计参量在不同传输条件下受湍流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顶角越大,湍流效应越强,光束受到湍流的影响越大;波长越短,光束受到湍流的影响越强;光斑的漂移随光束初始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且与波长无关;在湍流效应和衍射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光束有效半径和63.2%环围能量的功率密度随波长和光束初始半径均不是单调变化。这可为激光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性能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播 地空斜程传输 湍流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段信号在雾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蓉蓉 吴振森 +1 位作者 张艳艳 王明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62-2667,共6页
太赫兹(THz)波提供的通信带宽和容量远大于毫米波。与可见光和红外光相比,THz脉冲的波长较长,在随机介质中传播时,不但会发生时域和空域的形变,介质中的粒子还会对入射波发生散射,这些都会使得脉冲信号发生衰减。根据Mie理论与随机离散... 太赫兹(THz)波提供的通信带宽和容量远大于毫米波。与可见光和红外光相比,THz脉冲的波长较长,在随机介质中传播时,不但会发生时域和空域的形变,介质中的粒子还会对入射波发生散射,这些都会使得脉冲信号发生衰减。根据Mie理论与随机离散分布粒子的波传播与散射理论,计算了THz波信号入射下雾滴粒子的消光系数,分析了不同THz波波长下,雾滴粒子消光系数随粒子尺寸的变化。结合雾滴粒子谱分布,考虑粒子群的平均体系散射特性,得到了不同波长下的平均反照率与相函数。最后分析了THz波段信号在不同能见度雾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雾对THz波产生的吸收和衰减不容忽视,不同THz信号的水的折射率虚部的变化严重影响了THz信号在雾中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MIE理论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混合强吸收气溶胶粒子光散射的等效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红莲 黄印博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66-1070,共5页
以黑碳和水两种成分组成的内混合单分散气溶胶粒子为例,根据其各消光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和散射相函数,分析了用等效折射率来描述含有不同成分的内混合气溶胶系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瑞利散射区和几何光学区内,内核(碳粒)体积比为0... 以黑碳和水两种成分组成的内混合单分散气溶胶粒子为例,根据其各消光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和散射相函数,分析了用等效折射率来描述含有不同成分的内混合气溶胶系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瑞利散射区和几何光学区内,内核(碳粒)体积比为0.01,0.1,0.5,0.9时,消光效率在大多数尺度参数下等效性都很好,但在米散射区内相对较差;当体积比大于0.3时,其吸收效率、消光效率等效性较好;除瑞利散射区外,散射相函数在各体积比下的等效性都很差。当考虑内混合气溶胶粒子系统的散射和吸收特性时,一般不难找到等效折射率,但在光散射技术中,应用相函数反演等效折射率的可靠性还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光散射 内混合 等效折射率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大气边界层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数值模式的实验检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晓庆 王英俭 +2 位作者 饶瑞中 曾宗泳 龚知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一次输入日期、时间、经纬度、温度、湿度、风速、粗糙度、土壤参数 ,云量等相关参数 ,可得到 2 4h内的温度、湿度、风场、折射率结构常数等量。通过与实测对比表明 ,无论是月平均折射率... 提出了一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一次输入日期、时间、经纬度、温度、湿度、风速、粗糙度、土壤参数 ,云量等相关参数 ,可得到 2 4h内的温度、湿度、风场、折射率结构常数等量。通过与实测对比表明 ,无论是月平均折射率结构常数还是某天的折射率结构常数 ,模式计算与实测数据都符合得很好。模式计算的向下总辐射通量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实验检验 大气光学 折射率结构常数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在雾中的多重散射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蓉蓉 吴振森 +2 位作者 张艳艳 王明军 巩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3-159,共7页
太赫兹(THz)波作为微波和毫米波的延伸,它所提供的通信带宽和容量远大于毫米波。在随机介质中传播时,不但会发生时域和空域的形变,介质中的粒子还会对入射波发生散射,这些都会使得脉冲信号发生衰减。根据Mie理论与随机离散分布粒子的波... 太赫兹(THz)波作为微波和毫米波的延伸,它所提供的通信带宽和容量远大于毫米波。在随机介质中传播时,不但会发生时域和空域的形变,介质中的粒子还会对入射波发生散射,这些都会使得脉冲信号发生衰减。根据Mie理论与随机离散分布粒子的波传播与散射理论,计算了THz波信号入射下雾滴粒子的消光系数。结合雾滴粒子谱分布,得到了雾媒质的平均体系散射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法得到了平流雾对THz信号的多重散射特性,计算了THz波段信号对平流雾的透过率与反射率,分析了THz波段信号的前向、后向散射特性随散射角的分布。结果表明,低能见度大气环境中,雾对THz波产生的吸收和衰减不容忽视。相关研究结果对THz在大气传输、通信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MIE理论 多重散射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大气边界层中聚焦光束漂移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晓珊 朱文越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利用位置敏感型光电倍增管(PSPMT),设计了测量聚焦光束漂移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在80mm的有效探测面内实现了2维位置信号的直接探测,空间分辨率可达1 mm,明显优于四象限探测器和阵列探测器,最高采样频率可达80 kHz,且动态范围很大,优于一... 利用位置敏感型光电倍增管(PSPMT),设计了测量聚焦光束漂移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在80mm的有效探测面内实现了2维位置信号的直接探测,空间分辨率可达1 mm,明显优于四象限探测器和阵列探测器,最高采样频率可达80 kHz,且动态范围很大,优于一般的成像器件。在近海岸海面上5 m处的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了距离为1 000 m的聚焦激光传输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聚焦光斑的质心漂移具有各向异性,水平方向光斑漂移幅度一般介于5.61 mm和14.83 mm之间,垂直方向光斑漂移幅度介于3.54 mm和7.3 mm之间,两者之比的平均值为1.69;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光斑漂移功率谱密度(PSD)在低频段也存在差异,垂直方向光斑漂移的PSD比水平方向光斑漂移的PSD下降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输 大气湍流 光斑漂移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闪烁法的大气湍流廓线测量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倪志波 黄宏华 +1 位作者 黄印博 饶瑞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为了研究基于闪烁效应测量湍流强度廓线技术,以SCIDAR、闪烁计阵列和多孔径闪烁测量为基础,介绍了其理论基础、技术设备、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根据多孔径闪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Hufnagel-Valley5/7湍流廓线模型,采用理论模拟方法,利用奇... 为了研究基于闪烁效应测量湍流强度廓线技术,以SCIDAR、闪烁计阵列和多孔径闪烁测量为基础,介绍了其理论基础、技术设备、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根据多孔径闪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Hufnagel-Valley5/7湍流廓线模型,采用理论模拟方法,利用奇异值分解法反演得到了湍流强度廓线随高度的分布。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除含有100%噪声的反演结果外,其余结果的量级均为10-15~10-17,与Hufnagel-Valley5/7模型基本一致。说明奇异值分解法可以用于数据的处理,并且基本满足需要。最后,针对现有MASS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湍流 闪烁效应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常规气象参数估算光学湍流廓线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利明 吴晓庆 王英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美国SPARC数据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数据,运用Tatarski公式,对由外尺度或湍流能量耗散率结合常规气象参数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结果进行了比较,间接证明了Sterenborg将外尺度选取1 m时的合理性。并比较了Coulman和Dewan两... 采用美国SPARC数据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数据,运用Tatarski公式,对由外尺度或湍流能量耗散率结合常规气象参数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结果进行了比较,间接证明了Sterenborg将外尺度选取1 m时的合理性。并比较了Coulman和Dewan两个外尺度经验公式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对比分析表明:利用外尺度或湍流能量耗散,结合常规气象参数,都能够估算出折射率结构常数。因湍流能量耗散率观测十分困难,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代表性需待实验检验。Coulman的外尺度公式只是简单的经验公式,其普适性也需实验检验。而Dewan的外尺度公式中含有实测风速参数,由对流层和平流层不同区域的外尺度公式估算的折射率结构常数相对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湍流 常规气象参数 估算方法 折射率结构常数 湍流廓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波前相位的高分辨率测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凌涛 陈笠 +2 位作者 饶学军 王成 吴旭斌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0-23,共4页
动态波前相位信息测量是大气光学、气动光学和激光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实验手段。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长的测量持续时间的动态波前相位测量方法。应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相位信... 动态波前相位信息测量是大气光学、气动光学和激光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实验手段。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长的测量持续时间的动态波前相位测量方法。应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相位信息,采用高帧频CCD摄象机获得高时间分辨率图象数据。采用实时图象处理器,实时提取局部波前倾斜,从而减少实时数据存储的要求,实现长时间持续测量。介绍了一套实际测量系统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测量 大气光学 图象处理 相位测量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孔差分像运动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宏华 姚永帮 饶瑞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7-360,共4页
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基于四孔差分像运动法到达角起伏测量仪,利用该仪器测量的4个方向(两组正交方向)上的到达角起伏方差,从而推算出大气相干长度。在近地面水平路径的实验中发现,不同方向上的测量结果获得的大气相干长度值有一定的差别。... 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基于四孔差分像运动法到达角起伏测量仪,利用该仪器测量的4个方向(两组正交方向)上的到达角起伏方差,从而推算出大气相干长度。在近地面水平路径的实验中发现,不同方向上的测量结果获得的大气相干长度值有一定的差别。测量结果表明:大气湍流存在一定的各向异性,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这个因素;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大气相干长度应根据至少一组正交方向的测量结果来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差分像运动法 大气相干长度 统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