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与风能资源储量估算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琳 魏澈 +2 位作者 王阳 邱银锋 董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库、地理空间规划数据库、风电机组机型数据库等,系统梳理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评估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初步建立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中国渤海和南海海域...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库、地理空间规划数据库、风电机组机型数据库等,系统梳理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评估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初步建立海上风电场宏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中国渤海和南海海域的风能资源储量估算。评估结果显示:南海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风速6.35~9.75 m/s,渤海多年平均风速相对较低,年平均风速6.30~7.70 m/s,两大海域风能资源可开发潜力均较大。渤海100 m高度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量总量为526.8 GW,其中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353 GW,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174 GW;南海海域广东、海南100 m高度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分别为540.8、506.0 GW,其中近海分别为177.7、41.9 GW,深远海分别为363.1、464.2 GW;北部湾海域100m高度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总量为63.3 GW、其中近海59.9 GW,深远海3.4 GW。截至2022年底,中国渤海、南海和北部湾各省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宏观选址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2
作者 郑德乾 张香港 +1 位作者 唐意 赵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1,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论文“塔楼群玻璃幕墙碎粒飞行轨迹预测方法研究”,是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德乾教授课题组为探究不同风场中颗粒状飞掷物的运动轨迹,结合某一实际案例进行了高层建筑群三维非定常绕流场下飞掷物轨迹模拟。首先,在对... 封面图片来自论文“塔楼群玻璃幕墙碎粒飞行轨迹预测方法研究”,是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德乾教授课题组为探究不同风场中颗粒状飞掷物的运动轨迹,结合某一实际案例进行了高层建筑群三维非定常绕流场下飞掷物轨迹模拟。首先,在对大涡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的有效性验证的基础上,通过紊流边界层风场内塔楼群的非定常绕流大涡模拟,获取了建筑周围的三维非定常绕流场。然后,采用五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粒状飞掷物的三维刚体运动方程,通过均匀流场下飞掷物轨迹计算方法与文献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工业大学 高层建筑群 紊流边界层 龙格库塔法 有效性验证 土木工程学院 运动轨迹 轨迹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质量偏心的板状飞掷物数值模拟
3
作者 黄鹏 周华亮 +1 位作者 黎子昱 林华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6-34,共9页
风致板状飞掷物是风灾中造成建筑围护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常因材质不均匀等因素导致质量偏心。建立考虑质量偏心的板状飞掷物运动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质心位置和初始风攻角影响下飞掷物的飞行姿态、轨迹和速度,分析了飞掷物存在... 风致板状飞掷物是风灾中造成建筑围护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常因材质不均匀等因素导致质量偏心。建立考虑质量偏心的板状飞掷物运动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质心位置和初始风攻角影响下飞掷物的飞行姿态、轨迹和速度,分析了飞掷物存在质量偏心时对人群和建筑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值模型准确高效,可应用于大量不同初始参数飞掷物的快速模拟;质量偏心会加剧板状飞掷物在运动中的反向翻转,转动会耗散平动的能量从而降低冲击的速度;起飞时质心偏下飞掷物一般下坠得更快,质心偏上则更容易导致轨迹发散,且质量偏心对飞掷物冲击建筑围护结构的姿态较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飞掷物 质量偏心 飞行姿态 飞行轨迹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建筑群模型的行人高度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楚晨晖 孟亮 朱瑶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行人高度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察指标。为研究建筑群的不同布局形式对行人高度(Z=1.5 m)风环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标准建筑群模型进行了风环境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模拟准确性检验,确定了可靠... 行人高度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察指标。为研究建筑群的不同布局形式对行人高度(Z=1.5 m)风环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标准建筑群模型进行了风环境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模拟准确性检验,确定了可靠的网格方案和模拟条件。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并总结了标准建筑群模型的中心区域范围内的平均风速场、迹线场分布规律。接着改变建筑群模型的建筑密度、相对高度以及错落度等参数,研究不同条件因素对行人高度风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区域平均风速较来流风速有所增大,且存在若干旋涡区。在中心建筑前部、侧后方存在风速极值区域。中心区域平均风速对建筑密度的变化不敏感,但当建筑密度低于0.55时,风速快速衰减。周围建筑与中心建筑的高度比对中心区域平均风速影响显著,平均风速随高度比增加而降低,当高度比达0.5左右时,存在风速突降点。中心区域平均风速随错落度增加近似线性降低,不同错落形式的风环境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高度风环境 标准建筑群模型 数值模拟 绿色建筑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能资源气候特征和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朱蓉 王阳 +4 位作者 向洋 孙朝阳 常蕊 胡高硕 高梓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9-418,共10页
中国风能资源气候特征与中国季风气候和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地貌紧密相关,基于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集及测风塔实测数据的气候学分析得到:风力较强的冬季风和春季活跃的北方气旋活动,形成了"三北"地区丰富的风能资... 中国风能资源气候特征与中国季风气候和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地貌紧密相关,基于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集及测风塔实测数据的气候学分析得到:风力较强的冬季风和春季活跃的北方气旋活动,形成了"三北"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平原地区风切变指数大于沿海,沿海地区风切变指数大于内陆山区。此外,通过建立可利用风能资源等级的二元划分方法,并采用中国主流风电机组,评估了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分布和技术开发量,得到中国陆地80、100、120和140 m高度上技术开发总量分别为32亿kW、39亿kW、46亿kW和51亿kW;近海水深5~25 m和25~50 m海域内100 m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分别为2.1亿kW和1.9亿kW;140 m高度上全国非常丰富和丰富等级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相对于100 m高度共增加8亿kW,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和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数据集 技术开发量 二元划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趋势 被引量:19
6
作者 祁栋林 李晓东 +2 位作者 苏文将 周万福 肖宏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4-239,共6页
利用青海省4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了青海省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以此阐述了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平均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值得分布范围为-12.9~160.1... 利用青海省4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了青海省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以此阐述了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平均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值得分布范围为-12.9~160.1,整个青海省的平均值为32.4;从空间分布来看,C值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减小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柴达木盆地的茫崖;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具有显著的月际和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近50 a来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说明风蚀气候侵蚀力在降低;风蚀气候侵蚀力主要受风速的制约,与降水和沙尘暴日数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气候侵蚀力 风蚀气候因子 相对贡献率 MANN-KENDALL检验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的风环境区划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蓉 徐红 +2 位作者 龚强 孙朝阳 常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6,共12页
基于大气边界层气象和气候学理论分析以及中尺度数值模拟,采用秒级探空气象资料和典型地形激光雷达观测资料,依据风能利用高度内总体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划分出9个风环境区。年平均风能环境指数最高的风环境区是北方通风廊道,其次是东北平... 基于大气边界层气象和气候学理论分析以及中尺度数值模拟,采用秒级探空气象资料和典型地形激光雷达观测资料,依据风能利用高度内总体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划分出9个风环境区。年平均风能环境指数最高的风环境区是北方通风廊道,其次是东北平原,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下游地区。发现在稳定大气条件下,风能利用高度内的平均风速垂直变化呈两层分布形态,下层平均风速随高度的增速比上层大2~5倍。下层风速的垂直变化取决于地表特征,上层则受上游大地形造成的局地环流影响,由此形成不同风环境区风能资源特性的差异。最后给出构建不同地形条件下平均风廓线计算方法的建议。结论可为中国风能资源评估理论拓展与数值模拟、风电场选址和适用复杂地形条件的风电机组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廓线 数值模式 无线电探空 激光雷达 风环境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的设计基本风速及其置信限计算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聪 秦伟良 江志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1-334,共4页
引入涵盖Gumbel,Frechet,W eibull三类极值渐近分布的广义极值分布(GED)模型,给出该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的计算公式,并由此导出设计基本风速及其置信上限的计算方法.采用南通气象观测站的年最大风速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分别用似然比法... 引入涵盖Gumbel,Frechet,W eibull三类极值渐近分布的广义极值分布(GED)模型,给出该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的计算公式,并由此导出设计基本风速及其置信上限的计算方法.采用南通气象观测站的年最大风速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分别用似然比法和Kolmogorv统计量检验分布的拟合优度,得出南通气象观测站年最大风速符合Frechet分布,而由样本值构造的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曲线基本相吻合.因此,由GED模型导出的计算方法明显优于采用单一分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极值分布 基本风速 拟合优度检验 置信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吹雪多相流运动及其在寒区雪水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广 于鸿翔 +1 位作者 张洁 黄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181,I0004,共13页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其分布及时空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和反馈作用。同时,积雪也是中纬度山区主要的淡水资源,其融雪水是北半球地表径流的主要补给之一,对春季融雪径流也具有重...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其分布及时空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和反馈作用。同时,积雪也是中纬度山区主要的淡水资源,其融雪水是北半球地表径流的主要补给之一,对春季融雪径流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风吹雪是积雪在风力的作用下沿流向输运的一种常见自然现象,是地表积雪搬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山区积雪再分布的关键驱动力。风吹雪涉及大气湍流边界层与雪颗粒相互作用,具有多相流动、多场耦合和多尺度作用的特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包含诸多科学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积雪质能平衡方程出发,介绍了与风吹雪相关的各个物理过程,包括降雪的优先沉降、风吹雪及其升华等对积雪质能平衡过程的影响以及其在寒区水文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指出目前我国在雪水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风吹雪 雪水文 多相流 雪层质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潮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敏 丁明云 《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海洋灾害之首,介绍了风暴潮的成因,分析了我国在风暴潮监测预警自动化程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存在风暴潮常规监测和现场调查能力不足,风暴潮预警技术落后,很难准确预警预报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 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海洋灾害之首,介绍了风暴潮的成因,分析了我国在风暴潮监测预警自动化程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存在风暴潮常规监测和现场调查能力不足,风暴潮预警技术落后,很难准确预警预报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风暴潮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中的发展方向研究,建议建立潮灾数据库,发展浮标自动监测站研究,加强风暴潮常规监测,制订规范,重点开展风暴潮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灾害 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中信广场台风特性与结构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正农 宋克 +2 位作者 李秋胜 郅伦海 吴玖荣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7,共7页
基于台风'达维'登陆时广州中信广场风场及结构响应的现场实测数据,对于风场特性和结构加速度响应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上空强风'达维'的湍流度比较大,在台风'达维'作用下结构的横风向响应... 基于台风'达维'登陆时广州中信广场风场及结构响应的现场实测数据,对于风场特性和结构加速度响应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上空强风'达维'的湍流度比较大,在台风'达维'作用下结构的横风向响应与顺风向响应接近;同时在不同的时距条件下对风场特性与结构加速度响应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由分析可知取3min为基本时距时风速与结构响应的相关性系数值较高,说明在确定结构的风荷载和计算结构风致响应时取基本时距为3min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特性 风致响应 现场实测 相关性 基本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参数Weibull分布在风能资源参数长年代订正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今范 刘玉英 +1 位作者 于莉 胡轶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30-2836,共7页
选择代表平原、丘陵和山区的6个气象站分别作为参证站和订正站,采用二参数Weibull分布法和线性回归法进行30 a订正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资料进行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误差较大;二参数Weibull分布法适宜不同地形风能资源参数长年代平均... 选择代表平原、丘陵和山区的6个气象站分别作为参证站和订正站,采用二参数Weibull分布法和线性回归法进行30 a订正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资料进行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误差较大;二参数Weibull分布法适宜不同地形风能资源参数长年代平均订正,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的订正效果更好;线性回归法适宜于订正站和参证站线性相关性较好的长年代平均订正;使用2 a以上的观测资料,订正效果较1 a资料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参数Weibull分布 线性回归法 风能资源参数 多年平均订正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及下垫面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祚芳 高华 刘伟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1-886,共6页
应用近40年北京区域内20个气象站观测风场资料,分析该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特点,并定量估计人类活动对近地层风能蕴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近地层平均风速在月际尺度上为单峰型结构,并具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应用近40年北京区域内20个气象站观测风场资料,分析该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异特点,并定量估计人类活动对近地层风能蕴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近地层平均风速在月际尺度上为单峰型结构,并具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近40年来平均风速呈减弱趋势,距中心城区越近的站点,风速减弱趋势越明显;2北京地区风能资源主要以佛爷顶、延庆、昌平等西北部和西部山区蕴藏最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呈现逐渐减少趋势;3自然气候变化是导致北京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减少的主要因素。此外,下垫面人为改变对风能资源的减少亦有重要影响,其贡献占总比例约27.1%,这种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表现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主成分分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5数据的江苏海域风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吉会峰 刘吉堂 +2 位作者 宋心刚 丁言者 高清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0-324,共5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风场数据,综合考虑风功率密度的时空分布、稳定性以及资源储量等要素,对江苏海域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江苏海域多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离岸高近岸低的分布趋势。连云...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风场数据,综合考虑风功率密度的时空分布、稳定性以及资源储量等要素,对江苏海域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江苏海域多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离岸高近岸低的分布趋势。连云港近岸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小于2级,3级及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远海海域;盐城和南通除岸边潮间带滩涂区域外,大部分区域达到2级或3级,离岸约30 km可迅速提升至4级以上。风功率密度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盐城南部和南通海域风能稳定性最好,连云港海域风能稳定性相对较差。南通和盐城南部风能资源有效储量最高,盐城北部次之,连云港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再分析数据 风功率密度 有效储量 江苏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近60年来大风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陆吐布拉·依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5-269,共5页
利用南疆各地州1949—2008年间的风灾发生次数、累计发生时间,其造成的死亡人口、受灾农田面积、经济损失和死亡牲畜资料,对南疆风灾、灾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得出:(1)在南疆总体上,风灾发生次数由20世纪50年代至9... 利用南疆各地州1949—2008年间的风灾发生次数、累计发生时间,其造成的死亡人口、受灾农田面积、经济损失和死亡牲畜资料,对南疆风灾、灾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得出:(1)在南疆总体上,风灾发生次数由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逐年增长,50年代发生11次,90年代发生115次,但21世纪开始略有减少;巴州、阿克苏和喀什风灾发生次数多,累计发生时间长,是防范风灾和灾后救助的重要区;克州、和田风灾发生次数少,累计发生时间短,是防范风灾和灾后救助的次要区。(2)在南疆风灾中均有重大灾害、一般灾害和轻度灾害,巴州属于重大风灾区;阿克苏、喀什与和田属于一般风灾区;克州属于轻度风灾区;(3)在南疆整体上,4~5月份风灾发生次数较多,累计发生时间较长,而且4~5月份是作物播种和出苗期,大风容易成灾,为此4~5月份是风灾防范和灾后救助的重点季节。(4)大风受灾农田面积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而增加,而且增长速度比耕地增长速度还快,建议加大投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进程,建立减灾系统,加强风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灾 灾度 农业生产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我国台风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付仁 姜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89,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为了研究台风在我国登陆后的运动规律及影响状况,选取了1949-2010年登陆我国的台风资料,对台风在我国登陆的次数、登陆地点、活动规律、影响范围、台风暴雨洪水、台风灾害损失、台风水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为了研究台风在我国登陆后的运动规律及影响状况,选取了1949-2010年登陆我国的台风资料,对台风在我国登陆的次数、登陆地点、活动规律、影响范围、台风暴雨洪水、台风灾害损失、台风水资源等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我国次数多,影响范围大,常常造成极端灾害天气,引发山洪、泥石流、溃坝等自然灾害;台风也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是许多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合理利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有关部门掌握台风在我国的活动规律,认清台风的危害及防台工作存在的问题,以便研究制订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活动规律 台风灾害 台风水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区台风大风灾害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以苏通大桥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世成 周嘉陵 +1 位作者 程婷 钱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329-335,共7页
针对国家重大项目施工和运营中规避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的特殊需求,以国家重点工程苏通大桥为例,研究了工程区局地环境下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的分析评估方法。利用1949-2007年桥位地区影响台风资料,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苏通大桥桥位工... 针对国家重大项目施工和运营中规避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的特殊需求,以国家重点工程苏通大桥为例,研究了工程区局地环境下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的分析评估方法。利用1949-2007年桥位地区影响台风资料,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苏通大桥桥位工程区影响台风的时空分布,并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8级以上台风大风对桥住区可能造成的灾损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影响桥位区的台风年均2.5个,其中出现8级以上阵风的严重影响台风年均0.78个,工程区从5月下旬~11月下旬均可能受台风袭击,7月上旬~9月中旬是桥位区影响台风的多发期,而8月份几率最大,台风大风主要出现在偏东南和偏北方向;②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桥位区8级以上台风大风的期望灾损指数达到0.2821,约占全省台风灾害期望灾损指数的48%,潜在的经济损失达到20675万元。采用气候统计学原理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可以满足局部特殊环境下的对工程区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的需要,其结果可以作为施工管理和规避灾害风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区 台风大风灾害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虹 孙文磊 何连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应用现代柔性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理论建立风力机旋转叶片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Bladed软件对1.5 MW风力发电机进行建模,分析叶片的结构动力学响应,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正... 应用现代柔性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理论建立风力机旋转叶片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运用Bladed软件对1.5 MW风力发电机进行建模,分析叶片的结构动力学响应,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正常工况、启动工况和停车工况下3叶片挥舞方向和摆振方向的振动位移情况,判断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数值方法 动力学响应 固有频率 振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服务效益评估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周福 《科技通报》 1998年第1期39-43,49,共6页
提出了防减灾效益系数的概念,建立了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数学模型,从防减灾效益中分离出了其中的气象服务效益。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服务效益 评估 台风 暴雨 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地区台风灾变的预测与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坚 蔡常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2,共5页
根据历史实践经验和个人数据统计观察 ,利用改进的灰色模型预报台风灾变年份 ,利用指数平滑模型预报台风登陆日期 ;这里定 1999年台风灾变日期为试报年份及日期。
关键词 潮汕地区 台风灾变 预测 灰色建模 指数平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