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二醇酯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催化剂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海涛 马晶 +2 位作者 丁春敏 高明智 毛炳权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研究了1,3-二醇酯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ND-01系列催化剂的活性、氢调敏感性、定向性及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ND-01系列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定向性易调;不加外给电子体时,所得聚丙烯的等规度也可达94.2%;与不同外给电子体配合使用的N... 研究了1,3-二醇酯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ND-01系列催化剂的活性、氢调敏感性、定向性及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ND-01系列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定向性易调;不加外给电子体时,所得聚丙烯的等规度也可达94.2%;与不同外给电子体配合使用的ND-01系列催化剂的性能与现有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A的性能有较大的不同,使用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时,ND-01系列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比催化剂A好,聚合所得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ND-01系列催化剂的活性衰减较慢。ND-01系列催化剂与三乙基铝/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进行预络合反应时,ND-01系列催化剂中1,3-二醇酯的损失量小于催化剂A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损失量。延长预络合时间,ND-01系列催化剂的聚合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丙烯 1 3-二醇酯 内给电子体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聚合交联成胶的耐酸耐高温凝胶堵剂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健 董汉平 +3 位作者 李培武 刘金库 王睿 鲁红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研制了用于注蒸汽油藏堵水酸化联合作业的两种地下聚合、交联、成胶的凝胶类堵剂。筛选出的最佳配方如下。①丙烯酰胺体系AM 1:5 0%AM+0 035%引发剂PP+0 02%苯酚+1 0%甲醛液+0 05%稳定剂SS;②疏水缔合共聚体系AM 2:AM 1+1 0%AA+0 06%阳... 研制了用于注蒸汽油藏堵水酸化联合作业的两种地下聚合、交联、成胶的凝胶类堵剂。筛选出的最佳配方如下。①丙烯酰胺体系AM 1:5 0%AM+0 035%引发剂PP+0 02%苯酚+1 0%甲醛液+0 05%稳定剂SS;②疏水缔合共聚体系AM 2:AM 1+1 0%AA+0 06%阳离子疏水缔合单体NA。250℃下的成胶时间,AM 1约为12小时,AM 2约为25小时,可通过配方调整在4~38小时范围改变。生成的凝胶按Sydansk提出的目测相对强度等级为J级,即高刚性凝胶,可抗高温,在250℃至少15天内不变化。表面浸泡在土酸液中的凝胶在250℃下可稳定存在9~10天(15%HCl+5%HF)或16~17天(5%HCl+1%HF)。AM 1的耐温耐酸性好于AM 2;AM 2的耐高温性好于AM 1。在人造岩心中AM 2凝胶堵塞物的突破压力为85 3MPa/m。两种堵剂还可用于封堵蒸汽窜流及高温油藏堵水调剖。图1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堵剂 交联 聚合 地下 疏水缔合 联合作业 最佳配方 丙烯酰胺 共聚体系 成胶时间 配方调整 强度等级 耐高温性 突破压力 人造岩心 堵水调剖 高温油藏 注蒸汽 稳定剂 甲醛液 引发剂 阳离子 小时 高刚性 抗高温 耐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给电子体对DQ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杜宏斌 夏先知 +3 位作者 王新生 张天一 杨菊秀 李天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研究了使用不同的外给电子体进行丙烯聚合时,DQ催化剂活性、氢调敏感性、立体定向性以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聚合物的等规度可调性好;使用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Q催... 研究了使用不同的外给电子体进行丙烯聚合时,DQ催化剂活性、氢调敏感性、立体定向性以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聚合物的等规度可调性好;使用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Q催化剂活性更高,立体定向性更强;使用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Q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给电子体 DQ催化剂 聚合性能 影响 聚丙烯 丙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对称二醚给电子体丙烯聚合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德民 马志 +3 位作者 宓霞 柯毓才 胡友良 吴春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2-984,共3页
1,3-丙二醚类化合物为给电子体合成的新一类复相Ziegler-Natta催化剂(Z-N催化剂), 其用于丙烯聚合时,在无需外加给电子体的情况下, 可得到高活性的催化剂和高等规度的聚丙烯, 催化剂的活性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Z-N催... 1,3-丙二醚类化合物为给电子体合成的新一类复相Ziegler-Natta催化剂(Z-N催化剂), 其用于丙烯聚合时,在无需外加给电子体的情况下, 可得到高活性的催化剂和高等规度的聚丙烯, 催化剂的活性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Z-N催化剂的2~3倍, 且得到聚丙烯的等规度大于95%[1~4]. 由于1,3-丙二醚类化合物与载体的配位作用较强, 不易与AlR3反应, 因此在丙烯聚合时无需外给电子体, 并能降低反应体系的复杂性, 有利于研究活性中心结构和聚合机理[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二醚 给电子体 丙烯 聚合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醚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高明智 刘海涛 +3 位作者 杨菊秀 李天益 王国兴 王宏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3-708,共6页
研究了以1,3-二醚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催化剂的性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了具有不同定向能力的以9,9-双(甲氧基甲基)芴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并将其在间歇本体工业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醚催化剂的活性高,可达230... 研究了以1,3-二醚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催化剂的性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了具有不同定向能力的以9,9-双(甲氧基甲基)芴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并将其在间歇本体工业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醚催化剂的活性高,可达230 kg/g,为现有工业催化剂的2-4倍;同时二醚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也高于现有工业催化剂。通过GPC,13C NMR,DSC和X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所得聚合物的物性,实验结果表明,用二醚催化剂可制得具有不同等规度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另外测试了所得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加工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丙烯 1 3-二醚 内给电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分布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吉晓 张冶文 +2 位作者 郑飞虎 吴长顺 夏钟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用 PWP法与 TSD法对交联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测量 ,两次 TSD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而在 PWP法的测量结果中这种差别却并不明显 ,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更深入完全地反映空间电荷的实际情况 .交联聚乙烯中空... 用 PWP法与 TSD法对交联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测量 ,两次 TSD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而在 PWP法的测量结果中这种差别却并不明显 ,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更深入完全地反映空间电荷的实际情况 .交联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包括注入电荷、杂质离子和小分子偶极子的转向 ,其中以小分子偶极子的转向为主 ,陷阱对电子的捕获能大幅度改变 TSD电流信号的幅度 ,这些陷阱与交联聚乙烯中的小分子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空间电荷 陷阱 TSD法 测量 PWP法 高压输电绝缘材料 电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琪 高峻 +1 位作者 王茹 华正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80-1482,共3页
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无机填料石墨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填充改性;采用偶联剂和磨盘型力化学反应器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用自行研制的升温速率测定装置测试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研究材料的导热... 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无机填料石墨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填充改性;采用偶联剂和磨盘型力化学反应器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用自行研制的升温速率测定装置测试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研究材料的导热机理;用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经偶联剂处理后,石墨在HDPE中均匀分布;测试试样的上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三次多项式T=A0+A1t+A2t2+A3t3拟会;HDPE/石墨复合材料升温速率随石墨含量增加而增大;石墨含量为35%的复合材料最大升温速率为HDPE的1.7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 石墨 导热性 复合材料 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茂钛/改性甲基铝氧烷催化剂合成立构多嵌段聚丁烯-1 被引量:11
8
作者 祝方明 黄启谷 +2 位作者 黄东东 伍青 林尚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156-1158,共3页
茂金属聚烯烃以其高附加值而受到广泛重视.有关桥联或非桥联二茂基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无规、等规、间规聚丙烯和聚丁烯-1已有报道[1~5].Llinas等[6]用rac-Et(CpMe4Ind)·TiCl2和甲基铝氧烷... 茂金属聚烯烃以其高附加值而受到广泛重视.有关桥联或非桥联二茂基金属催化剂用于合成无规、等规、间规聚丙烯和聚丁烯-1已有报道[1~5].Llinas等[6]用rac-Et(CpMe4Ind)·TiCl2和甲基铝氧烷(MAO)催化剂合成了等规/无规立构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 催化剂 聚乙烯-1 单茂钛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系催化剂的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志洪 罗河宽 +2 位作者 毛炳权 唐瑞国 余鼎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5-427,共3页
对系列铁系烯烃聚合催化剂进行了乙烯聚合行为研究。以己烷为溶剂 ,在 80℃、总压 0 73MPa下 ,考察其取代基效应、氢气调节效应、摩尔比n(Al) /n(Fe)对聚合的影响及乙烯与己烯的共聚合行为 。
关键词 乙烯 聚合 铁原催化剂 烯烃聚合 己烷 取代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充聚丙烯材料的增强和增韧 被引量:16
10
作者 方晓萍 欧玉春 +1 位作者 冯宇鹏 李连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0-53,共4页
研究了本室研制的柔性分子链界面改性剂包覆的高岭土(kaolin)刚性粒子增韧的短切玻璃纤维(CF)增强的混杂复合方式,对聚丙烯/高岭土(PP/kaolin)填充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 填充 界面 改性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备LLDPE的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Ti(OBu-n)_4/AlEt_3-[Me_2SiN^tBuInd]ZrCl_2/MAO 被引量:8
11
作者 柳忠阳 王军 +3 位作者 李秀华 贺大为 胡友良 闫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lity of [Me 2SiN t BuInd]ZrCl 2/MAO to co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1 bute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has high activity and get the good polymer with density ranging from 0.91-0.95 g/cm 3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 钛有机化合物 氯化锆 甲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木纤维对LDPE和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廖兵 黄玉惠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研究了用改性钛酸酯类偶联剂TC-POT、TC-PBT处理木纤维和接枝氰乙基改性木纤维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改性钛酸酯类偶联剂处理木纤维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但大大降低了复合材... 研究了用改性钛酸酯类偶联剂TC-POT、TC-PBT处理木纤维和接枝氰乙基改性木纤维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改性钛酸酯类偶联剂处理木纤维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但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而用接枝改性方法处理木纤维在使复合材料提高拉伸强度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木纤维 复合材料 改性 力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式DSC测定聚乙烯的结晶度 被引量:23
13
作者 解云川 张乾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2,186,共5页
为探索和建立用DSC测量聚乙烯(PE)结晶度的标准方法,采用调制式DSC(MDSC)对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研究了PE在熔融过程中可逆与不可逆热流所对应的可能的大分子结构及运动特征,根据实验确定的包括基线在内的测定方法精确... 为探索和建立用DSC测量聚乙烯(PE)结晶度的标准方法,采用调制式DSC(MDSC)对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研究了PE在熔融过程中可逆与不可逆热流所对应的可能的大分子结构及运动特征,根据实验确定的包括基线在内的测定方法精确测定了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并与广角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结晶度 PE 力学性能 升温速率 DS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俞强 李锦春 +1 位作者 林明德 吕海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用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与聚乙烯进行熔融接枝及水解缩合交联反应,通过对接枝物的结构表征、交联行为以及交联前后结晶性能、高温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对硅烷与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 用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与聚乙烯进行熔融接枝及水解缩合交联反应,通过对接枝物的结构表征、交联行为以及交联前后结晶性能、高温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对硅烷与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烷氧基的硅烷在接枝、交联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接枝反应的活性与烷氧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有关;在A172接枝情况下,接枝大分子自由基的终止方式在促进接枝和大分子支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交联反应的速率与烷氧基的水解缩合反应能力有关,而交联程度则取决于硅烷的接枝率。由于交联网络的存在,硅烷交联聚乙烯的高温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交联密度决定了其抵抗变形的能力,硅烷接枝交联后,聚乙烯的结晶速率、熔点和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烷 聚乙烯 交联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单体/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单国荣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1-655,共5页
详细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对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腈(AN)等单一或混合单体与PMI、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和N... 详细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对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腈(AN)等单一或混合单体与PMI、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和N-邻氯苯基马来酰亚胺(o-CPMI)的共聚合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单体 马亚酰胺胺 共聚合动力学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iCl_4/Ni(acac)_2复合催化剂乙烯聚合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萧翼之 杨海滨 +1 位作者 张启兴 王海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8-531,共4页
制备了 Ti Cl4/ Ni(acac) 2 / Mg Cl2 -Si O2 -Zn Cl2 / Al R3复合催化剂 .研究了促进剂四氯化硅 (Si Cl4)和各种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及其表观聚合动力学 .用 DSC、IR、1 3C NMR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表征 .结果表明 ,... 制备了 Ti Cl4/ Ni(acac) 2 / Mg Cl2 -Si O2 -Zn Cl2 / Al R3复合催化剂 .研究了促进剂四氯化硅 (Si Cl4)和各种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及其表观聚合动力学 .用 DSC、IR、1 3C NMR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表征 .结果表明 ,促进剂 Si Cl4有很好的提高催化效率的作用 ;Ti Cl4/ Ni(acac) 2 复合催化剂有催化乙烯齐聚和原位共聚功能 ,获得了熔点和结晶度较低的、有一定支化度的中、低密度聚乙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镍 四氯化钛 复合催化剂 四氯化硅 乙烯 聚合 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ONE/TG研究含淀粉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阻燃和烟释放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斌 孙才英 张秀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6-149,共4页
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在 5 0 k W/ m2 热辐照条件下 ,并配合 TG和极限氧指数 (L OI)对含淀粉膨胀阻燃聚丙烯 (PP)体系的阻燃和烟释放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获得的最大热释放速率 (pk- H RR)、总热释放 (TH R)、有效平均燃烧热 (av- EH C)... 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在 5 0 k W/ m2 热辐照条件下 ,并配合 TG和极限氧指数 (L OI)对含淀粉膨胀阻燃聚丙烯 (PP)体系的阻燃和烟释放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获得的最大热释放速率 (pk- H RR)、总热释放 (TH R)、有效平均燃烧热 (av- EH C)、最大烟产生速率 (pk- SPR)、总烟释放量 (TSP)、平均比消光面积 (av- SEA )及质量损失速度(ML R)等参数和 TG曲线及 L OI的分析表明 ,含淀粉膨胀阻燃剂 (S- IFR)能明显地降低 PP的 pk- H RR、TH R和av- EH C,表现了良好的阻燃作用 ,淀粉可以部分代替季戊四醇 (PER)作为膨胀型阻燃剂中的成炭剂 ,而不影响其阻燃性。该膨胀体系对烟释放速率有抑制作用 ,但却明显增加了烟释放总量。该体系形成的膨胀炭层使 PP热降解速度明显降低 ,这是降低 H RR和 SPR的关键。 TG实验也说明 S- IFR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淀粉 膨胀阻燃剂 阻燃 烟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茂钛催化剂催化丁烯-1聚合及高分子量无规聚丁烯-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启谷 林尚安 +1 位作者 祝方明 伍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7-169,共3页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 triallyioxide[Cp *Ti(OCH 2-CH[CDS1]CH 2) 3]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butene 1, methylalumiunoxane(MAO) as c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 triallyioxide[Cp *Ti(OCH 2-CH[CDS1]CH 2) 3]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butene 1, methylalumiunoxane(MAO) as c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Ti on catalytic activity, molecular weight and chain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ther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polybutene 1 was characterized with 13 C NMR, DSC, WAXD, and GP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rs thus obtained are atactic and regioirregular,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se polymers lies in the range of 3 0×10 5 to 7 0×10 5. Increasing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can result in a decrease in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But the molecular weight varies slightly with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butene 1, methylalumiunoxane(MAO) as c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Ti on catalytic activity, molecular weight and chain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ther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polybutene 1 was characterized with 13 C NMR, DSC, WAXD, and GP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rs thus obtained are atactic and regioirregular, the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se polymers lies in the range of 3 0×10 5 to 7 0×10 5. Increasing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can result in a decrease in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But the molecular weight varies slightly with the ratio of n (Al) to n (Ti).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茂钛催化剂 无规聚丁烯-1 立体选择性 合成 表征 丁烯-1 催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冲聚丙烯序列结构的综合表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德柱 李希强 +4 位作者 洪昆仑 张瑞云 罗筱烈 朱清仁 胡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用高分辨^(13)CNMR、FTIR等手段获得了高抗冲聚丙烯的组成和序列分布等链结构方面的信息。用DSC、WAXD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结晶行为、熔融转变及晶体结构,多种方法相结合有效地表征了高抗冲聚丙烯的序列结构。
关键词 聚丙烯 序列分布 乙烯 嵌段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规聚丙烯DSC熔融双峰的成因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新远 田国华 +3 位作者 王国明 颜德岳 闫东航 周恩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8,共4页
论述了多种产生熔融双峰的情况及原因 ,对最近研究等规聚丙烯 DSC熔融双峰的进展进行了评述。最后 。
关键词 熔融双峰 淬火 退火等温结晶 等规聚丙烯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