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谱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与应用
1
作者 李国星 魏星 +1 位作者 陈明丽 王建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细胞间异质性已被证明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及其发育过程中。传统对于群体细胞的测量所得到的平均结果往往无法用于单细胞异质性的分析,因此开展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对于单个细胞的生理状态至关重要。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行单细... 细胞间异质性已被证明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及其发育过程中。传统对于群体细胞的测量所得到的平均结果往往无法用于单细胞异质性的分析,因此开展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对于单个细胞的生理状态至关重要。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对于准确研究信号分子与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免疫荧光等技术受限于抗体的结合特异性与可用性,且仅限于分析预先选定的蛋白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中的常用方法,根据分析策略的不同,将其分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与天然蛋白质组学3种方法,在介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蛋白质样品预处理的进展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基于质谱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MS) 蛋白质组学 单细胞 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适豪 石万瑞 +1 位作者 刘轶 张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环磷酸鸟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GMP-AMP)synthase,cGAS蛋白]-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cGAS-STING)信号通路是识别细胞质中异常DNA、激活先天免疫应答... 环磷酸鸟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GMP-AMP)synthase,cGAS蛋白]-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cGAS-STING)信号通路是识别细胞质中异常DNA、激活先天免疫应答系统的重要通路.cGAS蛋白在识别细胞质内异常DNA后,可催化三磷酸腺苷(ATP)和三磷酸鸟苷(GTP)合成环状鸟苷酸二磷酸腺苷(Cyclic GMP-AMP,cGAMP).cGA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STING蛋白,促进I型干扰素的释放,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cGAS-STING通路可以调控肿瘤的转移和增长,参与抗肿瘤的先天免疫反应,探究cGAS-STING通路的作用机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综合评述介绍了cGAS-STING通路的作用机制,概述了目前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激活cGAS-STING通路的各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鸟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肿瘤 免疫治疗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生物植物逆境适应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白建瑞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47-49,共3页
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适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逆境下的蛋白质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表明,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质谱分析、二维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能够全面揭示植物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 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适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逆境下的蛋白质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表明,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质谱分析、二维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能够全面揭示植物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谱和功能变化。结果显示,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热激蛋白和抗氧化酶显著上调,有助于应对水分胁迫;在盐碱逆境中,离子通道蛋白和渗透调节蛋白的变化增强了植物的盐碱耐受性;而高温和低温逆境下,热激蛋白和冷激蛋白的表达变化则帮助植物抵御温度极端的影响。这些发现为理解植物的逆境应对机制和提升作物抗逆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生物植物 生物学反应 干旱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的研究
4
作者 周舒扬 查圣华 +1 位作者 姜水红 张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217-222,共6页
研究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测定和方法学验证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含量,考察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以L-羟脯氨酸计),... 研究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测定和方法学验证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含量,考察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以L-羟脯氨酸计),在0~398.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精密度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87%;耐用性较好。经过全面的方法学验证,该实验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并可应用于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 L-羟脯氨酸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研究(Ⅰ)——合金膜的结构及其对丝心蛋白吸水性和机械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新 李文俊 +2 位作者 钟伟 卢玉华 于同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通过FTIR、X射线衍射、TGA和DSC等手段对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膜中壳聚糖和丝心蛋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X射线衍射结果并结合合金膜表观均匀透明、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明... 通过FTIR、X射线衍射、TGA和DSC等手段对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膜中壳聚糖和丝心蛋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X射线衍射结果并结合合金膜表观均匀透明、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明显宏观相分离,认为合金膜是基本相容的.同时发现,在丝心蛋白中共混一定量的壳聚糖可以改善其吸水性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丝心蛋白 合金膜 吸水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牛血清白蛋白复合体系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丽 秦德志 +2 位作者 杨维春 刘巧茹 王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1-725,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Pb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紫外光谱表明,Pb2+与BSA肽链上的CO存在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疏水结构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b2+与BSA结合位点...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Pb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紫外光谱表明,Pb2+与BSA肽链上的CO存在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疏水结构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b2+与BSA结合位点可能为—OH和—NH基团,利用二阶导、退卷积和谱线拟合技术对蛋白质红外谱图的酰胺Ⅰ带进行处理推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含量降低,β转角二级结构含量增加;圆二色谱(CD)也表明Pb2+与BSA的结合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牛血清白蛋白(BSA)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蛋白质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蛋白质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跃男 王湛 +4 位作者 赵小川 张西明 高悝 程立娜 刘利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综述了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双缩脲比色法、Folin-酚法、考马斯亮蓝法、BCA法、磺基水杨酸沉淀法、滴定法及电泳法等主要的蛋白质的定量检测方法。同时,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评价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它为对... 综述了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双缩脲比色法、Folin-酚法、考马斯亮蓝法、BCA法、磺基水杨酸沉淀法、滴定法及电泳法等主要的蛋白质的定量检测方法。同时,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评价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它为对实际测定中如何适宜的检测方法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检测方法 原理 特点 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牦牛乳中的8种蛋白质 被引量:17
8
作者 董爱军 杨鑫 +4 位作者 张英春 张华 井晶 李海梅 马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2-976,共5页
建立了同时分离和测定牦牛乳中4种酪蛋白和4种乳清蛋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脱脂牦牛乳经分散剂处理后,采用C4色谱柱(250 mm×4.6 mm,300,5μm i.d.)进行分离,以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的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 建立了同时分离和测定牦牛乳中4种酪蛋白和4种乳清蛋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脱脂牦牛乳经分散剂处理后,采用C4色谱柱(250 mm×4.6 mm,300,5μm i.d.)进行分离,以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的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在220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牦牛乳中8种主要蛋白质在40 min内完全分离,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除α-乳白蛋白外,其余7种蛋白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种蛋白质的回收率为86%~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8.7%;检出限(LODs)为10.7~39.2 mg/L,定量下限(LOQs)为35.7~130.7 mg/L。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能够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酪蛋白 乳清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MALDI-TOF-MS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秀金 尹红红 +1 位作者 匡华 胥传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9-1197,共9页
以沙门氏菌标准菌株(Salmonella enterica DSM 17058 T)为研究对象,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其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进而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为了获得重现性良好的质谱图,对沙门氏菌的最佳培养基、最适... 以沙门氏菌标准菌株(Salmonella enterica DSM 17058 T)为研究对象,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其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进而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为了获得重现性良好的质谱图,对沙门氏菌的最佳培养基、最适培养时间以及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从而确立沙门氏菌MALDI-TOF-MS蛋白质指纹图谱标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乙醇/甲酸处理法所得图谱中的特征峰多,包含更多的蛋白标志物,所得图谱基线平滑,噪音少,信噪比高,是最佳的样品处理方法。以营养丰富的哥伦比亚琼脂为培养基,在24 h时即可达到强峰值信号,质谱图重现性良好,鉴定结果准确,并且相比于其它3种培养基所需培养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沙门氏菌 鉴定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葡甘聚糖-软骨素共混膜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碧 张廷有 +2 位作者 王坤余 但卫华 叶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胶原蛋白 葡甘聚糖 软骨素共混膜。并进行了FTIR,XRD,SEM分析及透光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透汽性、吸附性和渗透性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胶原蛋白、葡甘聚糖及软骨素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胶原蛋白 葡甘聚糖 软骨素共混膜。并进行了FTIR,XRD,SEM分析及透光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透汽性、吸附性和渗透性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胶原蛋白、葡甘聚糖及软骨素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三者共混明显改善了几种材料及二元共混膜的性能。该共混膜可望用作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葡甘聚糖 软骨素 共混膜 结构表征 物理性能 生物医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酶反应和发夹型核酸适体的蛋白质荧光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秋平 羊小海 +3 位作者 王柯敏 孟祥贤 李军 谭蔚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发夹型核酸适体(Aptamer),结合聚合酶反应建立了蛋白质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核酸适体同时作为蛋白质配体和聚合反应模板,与靶蛋白特异结合后,其构象发生了变化,启动聚合反应,从而在未直接标记核酸适体的情况下,通... 设计合成了一种发夹型核酸适体(Aptamer),结合聚合酶反应建立了蛋白质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核酸适体同时作为蛋白质配体和聚合反应模板,与靶蛋白特异结合后,其构象发生了变化,启动聚合反应,从而在未直接标记核酸适体的情况下,通过监测聚合反应进程来检测蛋白质的浓度.采用该方法检测凝血酶的线性范围为0.5~8nmoL/L,检测下限为0.5nmoL/L,为蛋白质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非直接标记的荧光分析方法,有望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蛋白质检测 聚合酶反应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HIV-1重组导向制剂SL4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活性实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昌 王宏 +5 位作者 金宁一 金洪涛 刘玉生 于芳 李子健 张立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93-1496,共4页
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为基础,通过一段柔性连接肽Linker构建含有人源化抗HIV-1 gp41单链抗体(ScFv41)和免疫诱导因子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A,SEA)的融合表达质粒pPIC9k-SL41,线性化后,采用电转化法整合入巴... 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为基础,通过一段柔性连接肽Linker构建含有人源化抗HIV-1 gp41单链抗体(ScFv41)和免疫诱导因子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A,SEA)的融合表达质粒pPIC9k-SL41,线性化后,采用电转化法整合入巴斯德菌毕赤酵母GS115中,经His+MutS表型鉴定、PCR分析以及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转化子.摇瓶培养、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得到良好表达,表达量最高可达到47.9 mg/L.目的蛋白经初步纯化后,用于制备的HIV-1感染靶细胞复制模型进行抗体亲和力测定、细胞结合活性测定和细胞杀伤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目的蛋白能够很好地与靶细胞模型中的HIV-1外膜蛋白gp160发生结合反应,并可介导特异的CTL反应,对靶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活性,表明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抗HIV-1重组导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重组导向制剂 单链抗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 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分子间氢键导致的丝素构象转变的FT-IR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玉宇 刘永成 +3 位作者 马明华 邵正中 陈新 于同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用FT-IR研究发现,在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PANMA)与聚L-丙氨酸(PLAL)的共混体系中,丝素(SF)与PANMA的共混体系及SF与聚丙烯酸钠(NA)的共混体系中,含有羰基或其它极性基团的高分子与SF形成强弱不等的氢键.由于氢键的... 用FT-IR研究发现,在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PANMA)与聚L-丙氨酸(PLAL)的共混体系中,丝素(SF)与PANMA的共混体系及SF与聚丙烯酸钠(NA)的共混体系中,含有羰基或其它极性基团的高分子与SF形成强弱不等的氢键.由于氢键的形成,使SF分子不得不调整自身的构象,从而引起其构象转变.讨论了可能的分子间氢键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共混 构象转变 SF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根皮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迎进 张艳青 +2 位作者 李亚雄 李艳芳 张海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根皮苷(Phlorizi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根皮苷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在293、303 K和313 K下,根皮苷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163 5&...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根皮苷(Phlorizi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根皮苷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在293、303 K和313 K下,根皮苷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163 5×105、1.774 8×105、1.193 5×105L.mol-1,结合位点数n近似为1;热力学分析表明根皮苷与HSA间的结合力为氢键及范德华力;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二者结合距离为3.97 nm;同步荧光光谱表明根皮苷主要与HSA中的色氨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改变色氨酸周围的局部构象;金属离子的介入会影响根皮苷与HSA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苷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素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Tachiya模型与Stern-Volmer方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陶慧林 黎舒怀 +3 位作者 徐铭泽 周素莲 刘帅涛 易忠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298、304、310 K)时,山奈素(KF)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使用Tachiya模型与Stern-Volmer方程探讨了KF-BSA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距离。结果表明,使用Tach...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298、304、310 K)时,山奈素(KF)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使用Tachiya模型与Stern-Volmer方程探讨了KF-BSA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距离。结果表明,使用Tachiya模型时,体系结合常数与结合距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种趋势与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结果变化趋势一致。由Stern-Volmer方程获得的结合位点数几乎不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由Tachiya模型得到的实际结合位点数则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很大。Tachiya模型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际情况。热力学数据表明KF与BSA之间主要依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KF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素 牛血清蛋白 Tachiya模型 Stern—Volmer方程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中打分函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存新 常珊 +3 位作者 龚新奇 杨峰 李春华 陈慰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1-758,共8页
分子对接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的有效方法.其中,用于近天然构象挑选的打分函数的合理设计对于对接中复合物结构的成功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组合打分函数中一些主要打分项,包括几何互补项、界面接触面积... 分子对接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的有效方法.其中,用于近天然构象挑选的打分函数的合理设计对于对接中复合物结构的成功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组合打分函数中一些主要打分项,包括几何互补项、界面接触面积、范德华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以及统计成对偏好势等打分项的计算方法.结合本研究小组的工作,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打分方案以及利用与结合位点有关的信息进行结构筛选的几种策略,比较并总结了常用打分函数的特点.最后,分析并指出了当前蛋白质-蛋白质对接打分函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 打分函数 打分策略 结合位点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的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宁爱民 孟磊 +2 位作者 赵仲麟 郑先福 宛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39-2646,共8页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SDS在BSA上的平均...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ν)逐渐增大,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结果表明,当ν由0增大到14时,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IIA开始逐渐展开.此后,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结合,ν急剧增大.当ν约为302时,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势 四阶导数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芳香族氨基酸残基 微环境 极性 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 被引量:16
18
作者 田培 马飞 +2 位作者 姜俊 甘冬生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4,共5页
通过优化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条件,比较了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和菜籽饼粕等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8,P<0... 通过优化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条件,比较了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和菜籽饼粕等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8,P<0.001),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在测定样品粗蛋白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燃烧法变异系数CV小于0.6%,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更适用于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法 油料作物种子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晨华 沈鹤柏 +2 位作者 徐瑞云 王皓月 韩继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83-1588,共6页
在微乳液体系中,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Fe2O3-C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粒径在40nm左右,分散性良好,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能.... 在微乳液体系中,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Fe2O3-C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粒径在40nm左右,分散性良好,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能.以碳二亚胺(EDC)为活化剂,研究了Fe2O3-CS纳米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的吸附性能,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分光光度计(UV)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2O3-CS粒子对BSA的吸附大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298K时饱和吸附量约为250mg·g-1,吸附常数为0.007L·mg-1.将BSA-粒子分散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研究BSA-粒子复合物的稳定性.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对结果进行表征,发现在碱性条件下,BSA分子能从磁性粒子表面脱附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磁性 微乳液 牛血清白蛋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9
20
作者 吴丹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技术在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光谱技术不仅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可以探讨蛋...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技术在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借助于光谱技术不仅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可以探讨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表面活性剂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网二色光谱 电子自旋批振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