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秀英 郭名霞 徐卫林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42-44,共3页
采用3-氯丙烯和甲基丙烯酸钾为原料,分别以4-二甲氨基吡啶和对苯醌为催化剂和阻聚剂,在二甲亚砜溶剂中较高收率地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探索了最佳合成条件,当甲基丙烯酸钾和3-氯丙烯的摩... 采用3-氯丙烯和甲基丙烯酸钾为原料,分别以4-二甲氨基吡啶和对苯醌为催化剂和阻聚剂,在二甲亚砜溶剂中较高收率地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探索了最佳合成条件,当甲基丙烯酸钾和3-氯丙烯的摩尔比为1:2.5,催化剂和阻聚剂用量分别为甲基丙烯酸钾的1 wt%和0.4 wt%,反应溶剂用量为3-氯丙烯体积的2.25-2.5倍时,在50℃下反应4 h,收率可达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3-氯丙烯 甲基丙烯酸钾 4-二甲氨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丝素/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华丽 刘秀英 陈雍雍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30-33,共4页
采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解丝素(SF),获得BMIMCl/SF溶液,再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共混,制备得到PVA/SF共混膜。共混膜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水接触角、拉力试验等表征。结果表明,溶液共混使共混膜中SF与PVA... 采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解丝素(SF),获得BMIMCl/SF溶液,再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共混,制备得到PVA/SF共混膜。共混膜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水接触角、拉力试验等表征。结果表明,溶液共混使共混膜中SF与PVA发生了化学键键合,乙醇处理使共混膜中SF主要以β-折叠结构存在。随着SF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透光率逐渐变小,亲水性则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离子液体 聚乙烯醇 共混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方进 刘秀英 潘金鹏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61-63,共3页
采用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温和条件下经硅氢加成合成了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考查了催... 采用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温和条件下经硅氢加成合成了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原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当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的0.016%,在0-10℃下于四氢呋喃溶剂中搅拌反应12 h,产物摩尔转化率可达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 1 3 3-四甲基二硅氧烷 硅氢加成 1 1 3 3-四甲基二硅氧烷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法合成3,3′-联苊
4
作者 张燕 陈敏 +2 位作者 袁新华 张春燕 刘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6-608,共3页
为制备新型功能高分子中间体,研究了在常温常压、Lewis酸FeCl3催化下,苊的偶联反应。通过重结晶、薄层层析等方法得到了目标产物纯品,用1HNMR、FTIR和GC/MS等测试手段鉴定了其结构,表明生成的是3,3′-联苊。用GC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3,3... 为制备新型功能高分子中间体,研究了在常温常压、Lewis酸FeCl3催化下,苊的偶联反应。通过重结晶、薄层层析等方法得到了目标产物纯品,用1HNMR、FTIR和GC/MS等测试手段鉴定了其结构,表明生成的是3,3′-联苊。用GC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3,3′-联苊产率的影响,当FeCl3和苊的摩尔比为2.3∶1.0,反应时间为5 h,溶剂为CCl4时,3,3′-联苊的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酸 FECL3 催化 偶联反应 3 3′-联苊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