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产物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仿生合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翠玲 侯宝龙 +2 位作者 张宁 孙艳妮 刘建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78,共5页
以药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合成前体吲哚醌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反应物,用POCl3作催化剂,仿生合成了天然产物色胺酮(1),结构表征结果与标准品一致.该反应所用原料易得,避免了使用较昂贵的靛红酸酐,适合实验室小规模简便合成.采用此方法合成... 以药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合成前体吲哚醌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反应物,用POCl3作催化剂,仿生合成了天然产物色胺酮(1),结构表征结果与标准品一致.该反应所用原料易得,避免了使用较昂贵的靛红酸酐,适合实验室小规模简便合成.采用此方法合成了14个色胺酮衍生物,可见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吲哚醌 邻氨基苯甲酸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DNA切割功能的新型多聚酰胺/丝组缀合物 被引量:3
2
作者 牛明玉 叶勇 +2 位作者 刘伟 张祯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53-1256,共4页
为得到具有核酸切割功能的人工核酸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多聚酰胺/丝组缀合物,并研究了其DNA切割活性.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pH=6.0的BR缓冲溶液中对pBR322 DNA切割活性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于37℃保温6 h后,pBR322 DNA基本上被完全从Form... 为得到具有核酸切割功能的人工核酸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多聚酰胺/丝组缀合物,并研究了其DNA切割活性.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pH=6.0的BR缓冲溶液中对pBR322 DNA切割活性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于37℃保温6 h后,pBR322 DNA基本上被完全从FormⅠ切割为FormⅡ,保温36 h后,pBR322DNA几乎被切割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酰胺/丝组缀合物 DNA 切割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聚磷腈多齿配体的合成及DNA的切割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乐 叶勇 +2 位作者 钟尚宾 张迪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3-496,共4页
为了得到具有核酸切割功能的人工核酸酶,设计合成了5种环三聚磷腈多齿配体,并初步检测了其对DNA的切割活性.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由IR,1HNMR,31P NMR,13C NMR和ESI-MS确认.在生理条件下对pUC19 DNA切割活性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a^5e... 为了得到具有核酸切割功能的人工核酸酶,设计合成了5种环三聚磷腈多齿配体,并初步检测了其对DNA的切割活性.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由IR,1HNMR,31P NMR,13C NMR和ESI-MS确认.在生理条件下对pUC19 DNA切割活性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a^5e的Cu(Ⅱ)配合物存在下,保温24 h后,pUC19 DNA由FormⅠ断裂为FormⅡ,即合成目标化合物有明显的DNA切割活性.同时,考察了配合物5b+Cu在不同时间下对DNA的切割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三聚磷腈 多齿配体 pUC19 DNA 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催化下的不对称Darzens缩合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乃聚 黄永明 +1 位作者 孟卫东 章道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6-98,共3页
应用环糊精(CD)作为人工酶模型已经在许多有机反应中显示出特异的结果。CD催化下的合成虽然报道还不多,但已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仿生合成。鉴于α,β-环氧酮是一类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光学活性的α,β-环氧酮的不对称合成更是人们感兴趣的... 应用环糊精(CD)作为人工酶模型已经在许多有机反应中显示出特异的结果。CD催化下的合成虽然报道还不多,但已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仿生合成。鉴于α,β-环氧酮是一类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光学活性的α,β-环氧酮的不对称合成更是人们感兴趣的领域,因而我们研究了如下的在β-CD催化下的Darzens缩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缩合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梨圆蚧性信息素主要组分的新路线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世敏 徐章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8-430,共3页
3,7-二甲基-2,7-辛二烯-1-醇丙酸酯(1)是梨圆蚧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报道的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作,路线太长。考虑到化合物(1)具有1,5-二羰基化合物的碳骨架,我们合成了2,6-庚二酮(2),并通过单保护及两步Wittig反... 3,7-二甲基-2,7-辛二烯-1-醇丙酸酯(1)是梨圆蚧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报道的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的合成工作,路线太长。考虑到化合物(1)具有1,5-二羰基化合物的碳骨架,我们合成了2,6-庚二酮(2),并通过单保护及两步Wittig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梨圆蚧 合成 Witting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酯基烯烃选择性硼氢化碘化反应——两种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贻军 徐章煌 +2 位作者 陈家威 蒋济隆 宋功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900-902,共3页
不饱和烃经硼氢化反应生成的硼烷在碱性及温和条件下与碘作用,可以获得产率较高的碘化物。然而,硼氢化碘化反应因需要强碱性条件而可能对许多对碱敏感基团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反应中需要过量硼烷。硼烷R<sub>3</sub>B中一般只... 不饱和烃经硼氢化反应生成的硼烷在碱性及温和条件下与碘作用,可以获得产率较高的碘化物。然而,硼氢化碘化反应因需要强碱性条件而可能对许多对碱敏感基团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反应中需要过量硼烷。硼烷R<sub>3</sub>B中一般只有1~2个R基可以利用,反应产率以烯烃计算只有50%~65%,我们进行含酯末端烯烃的硼氢化碘化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合成 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细胞色素P-450的仿生氧化反应研究(Ⅷ)——附加有机配体对TPPFe(Ⅲ)Cl催化羟化环己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申杰 桂明德 郭灿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144-1146,共3页
有机配体如吡啶、咪唑等在TPPFe(Ⅲ)Cl,溶液中能分别形成TPPFe(Ⅲ)(L)Cl六配位配合物和TPPFe(Ⅲ)(L)_2^+Cl^-六配位络离子盐,洪华华等曾报道咪唑类有机配体的加入可提高环己烷在抗坏血酸-O_2-TPPFe(Ⅲ)Cl催化羟化反应体系中的环己醇产... 有机配体如吡啶、咪唑等在TPPFe(Ⅲ)Cl,溶液中能分别形成TPPFe(Ⅲ)(L)Cl六配位配合物和TPPFe(Ⅲ)(L)_2^+Cl^-六配位络离子盐,洪华华等曾报道咪唑类有机配体的加入可提高环己烷在抗坏血酸-O_2-TPPFe(Ⅲ)Cl催化羟化反应体系中的环己醇产率。但有关有机配体对TPPFe(Ⅲ)Cl催化羟化烷烃性能的影响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羟化反应 有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有机硼烷立体选择合成(Z)、(E)链烯-1-醇乙酸酯类昆虫性信息素
8
作者 赵德杰 卢奎 +1 位作者 许岳兴 张国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等摩尔的甲硼烷甲硫醚(H_3B·SMe_2)与四溴化碳在60℃下反应20h,定量得到一溴硼烷甲硫醚。从链端烯烃、一卤硼烷甲硫醚和2-[7-辛炔-1-氧基]四氢吡喃及其8-溴代衍生物出发,经硼氢化反应和Zweifel的顺-,反-烯烃合成法,立体选择地合成... 等摩尔的甲硼烷甲硫醚(H_3B·SMe_2)与四溴化碳在60℃下反应20h,定量得到一溴硼烷甲硫醚。从链端烯烃、一卤硼烷甲硫醚和2-[7-辛炔-1-氧基]四氢吡喃及其8-溴代衍生物出发,经硼氢化反应和Zweifel的顺-,反-烯烃合成法,立体选择地合成了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Z)-7-十四烯-1-醇乙酸酯9a、(Z)-7-十六烯-1-醇乙酸酯9b、(E)-7-十四烯-1-醇乙酸酯12及其相应的醇13。产物经GC分析和MS、~1H及^(13)C NMR数据证实了它们的纯度和几何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有机硼烷 立体选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膦酸酯与硝酮的反应研究
9
作者 朱消非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研究了乙烯基膦酸酯与硝酮的环加成反应,发现该反应有三个产物,主产物为4-膦酰基-3-芳基-四氢异噁唑,其结构经核磁和元素分析确证;另两个产物的含量经高效液相确定,通过质谱、氢谱比较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关键词 乙烯基膦酸酯 硝酮 环加成反应 四氢异噁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环磷酰胺氮芥卟啉二聚体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伟 郭灿城 +3 位作者 田蜜 郭琳 孙腾飞 郭清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61-1767,共7页
以羟基取代卟啉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双卟啉磷酰氯的合成条件,采用一锅法合成了5个异环磷酰胺氮芥卟啉二聚体.所有化合物均经过MS、1H NMR、31P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构.细胞吸附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异环磷酰胺氮芥卟啉二... 以羟基取代卟啉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双卟啉磷酰氯的合成条件,采用一锅法合成了5个异环磷酰胺氮芥卟啉二聚体.所有化合物均经过MS、1H NMR、31P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构.细胞吸附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异环磷酰胺氮芥卟啉二聚体可以选择性富集和杀死肿瘤细胞.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异环磷酰胺氮芥卟啉二聚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卟啉二聚体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静态猝灭作用,可以生成稳定的卟啉二聚体-BSA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二聚体 异环磷酰胺氮芥 细胞吸附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黄斑螟性信息素化学结构的毛细管色谱/质谱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生棣 孔繁蕾 +4 位作者 于永庆 金淑萍 胡新华 徐建伟 杨景贤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5期60-62,共3页
本文介绍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出茄黄斑螟性信息素化学结构为E_n—16:Ac。
关键词 茄黄斑螟 性信息素 E11-16: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和普朗尼克介导猪白细胞介素-23基因体内表达对PRRSV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12
作者 彭俊杰 肖永乐 +7 位作者 熊太特 邓定浩 高雨含 彭宇量 李江淩 王泽洲 吕学斌 高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免疫还存在一定缺陷。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力。将猪IL-23基因重组质粒用壳聚糖和普朗尼克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命名为VR...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免疫还存在一定缺陷。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力。将猪IL-23基因重组质粒用壳聚糖和普朗尼克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命名为VRIL23-CNP-Pluronic。将28日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肌肉注射VRIL23-CNP-Pluronic(实验组)和VR1020-Pluronic(对照组),两组均同时接种PRRSV疫苗,在接种后第0、7、14、28和35天采集血样并分析免疫变化。实验组中PRRSV特异性抗体、IgG1和IgG2a水平、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qRT-PCR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IL-23、TLR1、TLR6、STAT1、IL-10、TNF-α、IL-15和CD62L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结果表明,VRIL23-CNP-Pluronic能促进小鼠对PRRSV疫苗的免疫应答,并为其作为新型PRRSV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IL-23基因 免疫佐剂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疫苗 小鼠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