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乡土志稿》所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白关峰
衡宗亮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
0 |
|
2
|
辽西走廊傍海道的形成与发展 |
崔向东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论田野民俗志 |
董晓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4
|
《(康熙)杏花村志》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
张敏慧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5
|
《新安志》志源考述 |
肖建新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6
|
古代方志与近代社会调查之渊源关系探究 |
李志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论传统方志修纂与官方主流学术的统一——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 |
刘道胜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8
|
历代修志法规述评 |
吴晓红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徽州牌坊兴盛的根源及其文化传播意义 |
罗锋
杨新敏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10
|
苑、宛的姓氏源流与历史地理考辨 |
张新斌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8 |
2
|
|
11
|
略论清代的西北边政方略——以《蒙古律例》、《回疆则例》为研究对象 |
裴杰生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2
|
浅谈固始王氏入闽 |
叶纯亮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3
|
严复与安徽高等学堂 |
周家华
吴春梅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4
|
兴学、决讼、赈灾:清代皖中绅士与地方社会 |
杨松水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5
|
秦汉时期中原文明在徽州的渗透 |
曾小保
方光禄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基于康熙《灵璧县志》的古代基层社会的祭祀信仰考察 |
徐静
黄兵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7
|
手抄(民国)《金门县志》述评 |
刘学洙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09 |
0 |
|
18
|
地方志乘编纂的又一重要成果 |
张新民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9 |
0 |
|
19
|
一部上水平创特点的佳志──《遵义市志》读后 |
张祥光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9 |
0 |
|
20
|
新时期修志书人应树立政治民主化观念 |
张树青
宋抵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