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传记电影的历史源流探微 |
朱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2
|
再谈丽尼修改《中国电影发展史》问题——兼答《关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一件事实》一文 |
郑雪来
|
《电影评介》
|
2009 |
4
|
|
3
|
建党百年视野下的中国电影高潮论析 |
周星
张萌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1 |
2
|
|
4
|
论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性变奏 |
李焕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5
|
中国动画民族化创新的再度繁荣(1978—1989) |
徐贤如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3 |
1
|
|
6
|
论陈荒煤电影管理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
刘璐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8 |
1
|
|
7
|
“十七年”时期电影历史叙事批判概述及其影响 |
储双月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9 |
0 |
|
8
|
巡回放映队与电影的乡村扩散--以民国时期的浙江为中心 |
田中初
郭凯云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1 |
0 |
|
9
|
夹缝中的生存智慧——艺华影业公司制片策略初探 |
周仲谋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5 |
0 |
|
10
|
没戏的日子里——2002年中国电影综述 |
汪方华
|
《电影评介》
|
2003 |
0 |
|
11
|
民族电影·区域电影·台湾意识——兼论台湾电影如何走出当前困境 |
齐钢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2
|
建国初期国营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制作考略(1949-1952) |
张硕果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0 |
0 |
|
13
|
从欧美电影看国产电影市场的走向 |
程卓
|
《戏剧之家》
|
2016 |
2
|
|
14
|
高新技术引导数字电影的发展 |
吴彪
丁友东
|
《传媒论坛》
|
2018 |
1
|
|
15
|
新闻纪录片的成就 |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三化立功运动”“七片生产”和厂由兴山迁回长春 |
木木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7
|
长影译制片60年 |
张瑞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融媒体背景下民族电影发展研究 |
骆艳
|
《传媒论坛》
|
2020 |
1
|
|
19
|
论核心价值观践行下的电影市场——以传媒和受众的关系为视角 |
上官思懿
|
《传媒论坛》
|
2018 |
1
|
|
20
|
东北电影公司的成立 |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