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折必东 不虚此行——刘伽茵导演访谈
1
作者 刘伽茵 张鹏 曹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99-107,共9页
时间:2023年10月31日地点:天津师范大学受访者:刘伽茵采访人:张鹏曹娟一、《不虚此行》:从文字到影像张鹏(以下简称张):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看过你当时的学生作业《火车》,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牛皮》那两个作品其实... 时间:2023年10月31日地点:天津师范大学受访者:刘伽茵采访人:张鹏曹娟一、《不虚此行》:从文字到影像张鹏(以下简称张):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看过你当时的学生作业《火车》,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牛皮》那两个作品其实也都是你在上学的时候完成的。后来很多人说你这么多年没拍片,其实对我来说感觉没有很多年,感觉看《牛皮》还是昨天的事,不过一想也快20年了。可是在我自己看来,从来没有觉得也没有怀疑过你会不拍片。果然你又有新的电影作品《不虚此行》问世了,而且非常成功。其实我第一个想聊的是电影的海报。我见到在《不虚此行》所有的电影海报上,都有一个句号,这四个字后面为什么会有个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 在读研究生 电影作品 电影海报 学生作业 感觉 受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电影与独立制作何以可能——杨荔钠导演访谈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荔钠 龚艳 李铁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88-98,共11页
时间:2023年6月23日地点:线上龚艳(以下简称龚):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杨荔钠导演和香港中文大学李铁成老师和我们对谈。前段时间在上海电影节正好看到了杨导的新作《少女与马》,之前的《妈妈》《春潮》《春梦》《老头》也让我们印象深刻... 时间:2023年6月23日地点:线上龚艳(以下简称龚):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杨荔钠导演和香港中文大学李铁成老师和我们对谈。前段时间在上海电影节正好看到了杨导的新作《少女与马》,之前的《妈妈》《春潮》《春梦》《老头》也让我们印象深刻。访谈之前我做了一点功课,把杨导之前的一部分访谈看了一下,我在想我们怎么聊呢?性别话题似乎是绕不过去了,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创作方法。在对谈之前,我查阅到两篇印象颇深,一篇是王小鲁的,一篇是赛人的。您对这两篇访谈的印象还深吗?我特别想知道,您在和男性电影研究者的对话当中,会觉得他们对您的作品在认知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吗?或者说他们的视角是否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独立制作 《春潮》 香港中文大学 《春梦》 访谈 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电影明星生成机制与身体政治——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
3
作者 戢海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I0005,共7页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工作者形象的“22大明星”中的一员。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可一窥“十七年”时期电影文化的特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明星 上官云珠 “22大明星” “十七年”电影 身体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穿梭——韩君倩导演访谈
4
作者 韩君倩 龚艳 孙佳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4教503室时间:2024年1月4日龚艳(以下简称龚):今天很开心能邀请到国家一级导演韩君倩与我们对谈,聊聊电影《七声》的创作。韩导是这期女性导演访谈栏目的最后一位嘉宾,我们之前已经采访过了杨荔钠和刘伽茵两位女导演,...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4教503室时间:2024年1月4日龚艳(以下简称龚):今天很开心能邀请到国家一级导演韩君倩与我们对谈,聊聊电影《七声》的创作。韩导是这期女性导演访谈栏目的最后一位嘉宾,我们之前已经采访过了杨荔钠和刘伽茵两位女导演,她们也分享了自己关于电影创作的看法。我们很期待这次与韩导的对话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导演 女导演 剧情片 七声 纪录片 女性导演 电影创作 上海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夏衍电影剧作中的接受美学特征
5
作者 郑华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0期170-172,共3页
作为我国杰出的电影剧作家,夏衍创作了数十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其剧作凸显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夏衍认为电影是最富有群众性的艺术,从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期待视野出发,他借鉴商业化的叙事模式,引导观众对“空白”进行具象化补充,以此... 作为我国杰出的电影剧作家,夏衍创作了数十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其剧作凸显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夏衍认为电影是最富有群众性的艺术,从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期待视野出发,他借鉴商业化的叙事模式,引导观众对“空白”进行具象化补充,以此促进意识形态的宣传。本文从隐含的读者、审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夏衍电影剧本创作中所体现的电影接受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衍 剧本创作 隐含的读者 审美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导演“北上”创作转型研究
6
作者 辛姝岩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162-164,共3页
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的发展陷入瓶颈。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和香港地区在电影方面的交流更加深入。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促进了两地电影行业的合作。香港电影导演由此开始“北上”,并... 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的发展陷入瓶颈。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和香港地区在电影方面的交流更加深入。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促进了两地电影行业的合作。香港电影导演由此开始“北上”,并将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内地,这些导演开始探索,积极地寻求改变。对内地的适应还导致了他们的摄影创作在“北上”之后呈现出新的特征。随后他们开始扎根中国文化,注重价值取向,在电影创作上开始转型。我国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电影人才与资源的输入与贡献。然而,在香港导演纷纷“北上”,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与机遇的同时,因两地文化差异和观众偏好不同,他们也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持香港电影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的同时,巧妙融入内地市场的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成为了摆在每一位“北上”香港导演面前的重大课题。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在影片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本土与国际的对接,希望创作出既受内地观众欢迎,又不失香港特色的电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A 香港地区 导演 创作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后女性电影导演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研究
7
作者 李诗仪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9期152-154,共3页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女性导演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世纪以来,众多杰出的女性导演开始在中国的电影圈崭露头角。李玉、杨荔钠和马骊文等女性导演均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她们通过自己的电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女性导演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世纪以来,众多杰出的女性导演开始在中国的电影圈崭露头角。李玉、杨荔钠和马骊文等女性导演均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她们通过自己的电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表达了对当代社会问题及女性问题的独到见解。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选取70后女性导演及其主要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70后女性电影导演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 女性电影 导演 现实主义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电影资料管理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刍议
8
作者 陈墨 《兰台内外》 2024年第15期78-80,共3页
本文从电影资料管理实践出发,着眼于电影资料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分析职业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资料管理人员容易出现的职业精神状态问题,探讨资料管理人员应有的精神面貌、职业操守,并对实现路径提出建议,以期助力电影资料管理人员的... 本文从电影资料管理实践出发,着眼于电影资料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分析职业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资料管理人员容易出现的职业精神状态问题,探讨资料管理人员应有的精神面貌、职业操守,并对实现路径提出建议,以期助力电影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资料 职业精神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我们在谈万玛才旦时我们在谈什么?——万玛才旦导演访谈 被引量:6
9
作者 龚艳 万玛才旦 袁海燕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龚:首先非常的高兴今天请来万玛导演,以及上海大学的博士袁海燕一起就万玛导演的一些电影作品来聊一下。
关键词 导演 电影作品 上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绝不应该满足--访影视人类学家芭芭拉·艾菲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菡 李昕 芭芭拉·艾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29,共8页
一、影视人类学的使命徐:听说你现在有很多新学生。你会继续教人类学吗?会和他们一起拍电影吗?芭:是的,但是由于我的退休,学校的影视人类学将会停止。真遗憾!没有人能代替我的位置。最近8年来,我教了大约60个学生,大概75%的学生仍在继... 一、影视人类学的使命徐:听说你现在有很多新学生。你会继续教人类学吗?会和他们一起拍电影吗?芭:是的,但是由于我的退休,学校的影视人类学将会停止。真遗憾!没有人能代替我的位置。最近8年来,我教了大约60个学生,大概75%的学生仍在继续拍电影,因此,我想,这对德国的大学来说,这是相当成功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制片人,一些在与电影有关的文化机构工作,也有很多是纪录片独立制作人。因此,我仍然是一如既往地喜爱影视人类学,试着尽力帮助波兰和罗马尼亚建立起影视人类学,我还在波兰和罗马尼亚建立了大学和电影节的网络,所以呢,我会不时地去他们那里集中授课,给他们一些帮助建立这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人类学家 芭芭拉 罗马尼亚 电影节 新学生 文化机构 制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星符号的多维能指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悦 卢兆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4,共2页
从符号学的观点看,明星是具有多维能指的综合性符号。明星符号主要由三层能指构成,分别是:明星面貌气质形成的"身体"符号能指、明星作为角色载体的"角色"符号能指、明星作为公共景观的"身份"符号能指。明星不仅是物质实在的人,... 从符号学的观点看,明星是具有多维能指的综合性符号。明星符号主要由三层能指构成,分别是:明星面貌气质形成的"身体"符号能指、明星作为角色载体的"角色"符号能指、明星作为公共景观的"身份"符号能指。明星不仅是物质实在的人,更是一种多维的反光体。对明星的"消费"是消费者向社会的一次表演行为,包含了时代记忆、美学趣味、社会身份、阶级属性等多方面的诉求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星 符号 品牌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第六代导演与两次“七君子事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正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56-161,共6页
第六代导演浮现的这15年以来,从早期以独立制作的形式、"离经叛道"的审美倾向来标识自我而遭到了电影管理层的惩戒,到新世纪初通过与管理层的真诚对话,形成了双赢局面。论文以两次"七君子事件"为表征切入阐述,揭示... 第六代导演浮现的这15年以来,从早期以独立制作的形式、"离经叛道"的审美倾向来标识自我而遭到了电影管理层的惩戒,到新世纪初通过与管理层的真诚对话,形成了双赢局面。论文以两次"七君子事件"为表征切入阐述,揭示了这十几年来中国电影语境的变迁和第六代导演的"长大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独立制片 电影体制 “七君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艺术电影:毕赣现象及其内蕴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4期56-60,共5页
近期备受关注和热议的导演毕赣及其所创作的“艺术电影”显然构成了一种极具内蕴的特殊文化现象。经由电影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与“在地性”交融,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是当前媒介融合、文化流通、产业结构相互影... 近期备受关注和热议的导演毕赣及其所创作的“艺术电影”显然构成了一种极具内蕴的特殊文化现象。经由电影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与“在地性”交融,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是当前媒介融合、文化流通、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一种当然结果,也是作者电影、迷影文化、极客现象相互催生的一种直接表征。“毕赣现象”的意蕴正蕴藏于这一共时和历时的电影的世界体系之中,等待着发掘和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系 艺术电影 文化生产 媒介演变 毕赣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是我面对的第一现实——独立电影创作谈 被引量:4
14
作者 甘小二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5期15-18,共4页
这是一篇独立电影作者的创作谈。从作者经历的现实入手,通过三部剧情长片的创作思考,清晰地勾勒出作者探究精神生活的轨迹。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叙事电影的记录功能问题,指出中国电影普遍存在的人神关系缺席的不足。
关键词 独立电影 叙事电影 记录功能 基督教 精神生活 人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制片人的分类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丰军 黄基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影视制片人概念进行细分不但有助于对制片人概念的正确使用,而且有助于我们将制片管理引向深入。根据节目内容分,制片人可以细分为电影制片人、电视剧制片人、栏目制片人、特别节目制片人四类;根据职能、责任分,制片人又可以分为总制... 对影视制片人概念进行细分不但有助于对制片人概念的正确使用,而且有助于我们将制片管理引向深入。根据节目内容分,制片人可以细分为电影制片人、电视剧制片人、栏目制片人、特别节目制片人四类;根据职能、责任分,制片人又可以分为总制片人和一线制片人两种类型;根据工作方式分,制片人可以分为常任制片人和项目制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电视 制片人 分类 制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主旋律电影遇冷原因及突围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军红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2-56,共5页
当前中国主旋律电影面临严重的认同危机和生存困境,文章在分析其遇冷原因基础上,试图寻求与主流政治合拍、与大众文化合流、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可行途径,为解决主旋律电影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市场化 类型化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格的代际转移: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倍 郭柳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3期72-85,共14页
将计量学方法应用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研究中,可以把风格的代际转移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视化呈现。第五代电影风格更统一,青睐宏大叙事与深刻主题,表现的人物或异于常人充满英雄色彩,或是帝王将相,整体节奏也较快。相较于第五代,第六代电... 将计量学方法应用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研究中,可以把风格的代际转移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视化呈现。第五代电影风格更统一,青睐宏大叙事与深刻主题,表现的人物或异于常人充满英雄色彩,或是帝王将相,整体节奏也较快。相较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风格更加多元,很难用简洁确切的语言进行概括。然而,生活化叙事、较长的镜头以及平凡甚至边缘的人物可以概括大多数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电影学 第五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 电影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数字影视艺术与设计人才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平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影像技术为电影、电视艺术业、数字艺术产业等影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无限空间,促进了影视后期合成设计;影视广告传媒设计、影楼MTV制作设计、影视动漫制作设...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影像技术为电影、电视艺术业、数字艺术产业等影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无限空间,促进了影视后期合成设计;影视广告传媒设计、影楼MTV制作设计、影视动漫制作设计、电视节目包装设计、网络影视制作设计、网络游戏造型设计等影视艺术设计业的繁荣,同时改变着我国传统影视艺术设计产业的工作方式、生产方式、人才水准乃至思维方式。这是一场影像制作艺术和技术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影像技术 影视艺术设计 人才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春辉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4期80-81,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开始被应用到影视制作与传播工作之中,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新媒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影视制作与传播应当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进行有效适应... 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开始被应用到影视制作与传播工作之中,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新媒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影视制作与传播应当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进行有效适应,同时对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进行积极转变,最大程度上提高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有鉴于此,本文浅谈新媒体对于影视制作与传播的重要性,并对当前我国新媒体背景之下影视制作与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期望能够为我国影视制作与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影视制作与传播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春晚的历史源流与形成动因——基于“传播仪式观”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7-34,共8页
央视春晚实际上是中国人在除夕守岁时对"文化填补"空间的心理期待和配置行为。电视现场直播技术的成熟则成为春晚重要的技术保障,也成为春晚跻身"新民俗"行列的动力诱因。而当电视介入大众生活,春晚以"新民俗&... 央视春晚实际上是中国人在除夕守岁时对"文化填补"空间的心理期待和配置行为。电视现场直播技术的成熟则成为春晚重要的技术保障,也成为春晚跻身"新民俗"行列的动力诱因。而当电视介入大众生活,春晚以"新民俗"的姿态融入除夕团圆时刻,此时的团圆便促成民族心理空间的扩张。生成于中华民俗文化土壤的央视春晚,以有序的行为模式成为仪式化的媒介事件,形成了中国人在电视直播时代的"新民俗",逐渐树立起明确的"仪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春晚 传播仪式观 历史源流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