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复祚的《南北词广韵选》和曲韵论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AI时代戏剧与电影融合共创的表现及未来展望 |
张相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地方戏曲史料的重要拓展——评《当代湖北戏曲资料编选·档案文件卷(1949—2020)》 |
汤天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论曹禺编剧艺术的发展 |
陆炜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沉浸式戏剧的艺术权力位移及价值反思 |
胡鹏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中西齐论,新旧折衷——1918年新旧剧论争与张厚载戏曲理论的生成 |
刘汭屿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江苏地方戏发展南北失衡原因探析 |
赵兴勤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金后“院本”流变考 |
张华宇
谭帆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数字技术时代的西方戏剧艺术——数字赋能重塑戏剧新形态 |
曾卓寒
曹雷雨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论延安戏剧生产的审美共同体建构 |
杨馥宁
李有军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年代生活剧的空间叙事——以《小巷人家》为例 |
李淑颖
代晓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人类学的戏剧想象:维克多·特纳表演民族志的理论探索 |
刘桂诚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历史在场: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出版演进及影响 |
刘艳
|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论梅鼎祚“序跋”“题词”中的戏曲观 |
孙蓉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宋杂剧人物服饰考论——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为例 |
张彬
任佳欣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假定性”与“现实性”的流转——20世纪20至60年代戏曲“程式”的概念史探源 |
郭超
李璐娲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基于多维特征分析的戏曲类方志文献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
翟姗姗
余华娟
陈健瑶
夏立新
|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9
|
1960年代的“戏剧中心”问题 |
洪子诚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0
|
中国传统造纸技艺在戏剧文化中的运用与传承 |
陈阳
|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