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革命芭蕾《红色娘子军》解读的“视差之见”——兼评《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的现代性逻辑 |
刘柳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分析 |
张朦滔
|
《戏剧之家》
|
2024 |
1
|
|
3
|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浅析 |
胡阿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论舞剧的结构——兼论《斯巴达克》舞剧的结构特征 |
许钰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5
|
中国芭蕾舞剧经典作品评析 |
贾超
|
《北方音乐》
|
2015 |
3
|
|
6
|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
贾超
|
《戏剧之家》
|
2015 |
2
|
|
7
|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 |
|
《艺术学研究》
|
2024 |
0 |
|
8
|
古典舞剧中的“粥状人物” |
余凯亮
|
《艺术探索》
|
2010 |
0 |
|
9
|
从中国芭蕾舞剧视野下看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 |
郭秦岭
|
《黄河之声》
|
2016 |
0 |
|
10
|
谁说舞蹈不能言——浅析前苏联舞剧《古老的探戈》的叙事性 |
马晓飞
|
《艺术评鉴》
|
2018 |
0 |
|
11
|
红色经典舞剧何以要“新编”? |
李阿丹
田旭
|
《福建艺术》
|
2020 |
2
|
|
12
|
赏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几点体会 |
肖灿
刘德欢
|
《艺术评鉴》
|
2016 |
1
|
|
13
|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
谢婷婷
|
《戏剧之家》
|
2017 |
1
|
|
14
|
流行文化中的古典 |
万芳芳
钟晶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15
|
历久弥新的《红色娘子军》 |
张靖怡
|
《艺海》
|
2017 |
1
|
|
16
|
论中国芭蕾舞剧中“双人舞”的创作特征——以《红色娘子军》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 |
袁芳
|
《黄河之声》
|
2015 |
1
|
|
17
|
由《红色娘子军》论中国芭蕾舞剧的特色 |
郭贝若
|
《音乐时空》
|
2013 |
1
|
|
18
|
芭蕾舞剧民族化与民族舞剧芭蕾化的交触——浅谈“中国化”芭蕾舞剧 |
张怡雯
|
《艺术广角》
|
2018 |
1
|
|
19
|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文本分析 |
王蓉
|
《艺术科技》
|
2015 |
0 |
|
20
|
中国民族化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的对比分析 |
刘一帆
|
《黄河之声》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