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声乐演唱中的共鸣调整技巧与训练 |
文哲钊
|
《艺海》
|
2024 |
1
|
|
2
|
声调的脑机能偏侧化研究 |
陈卓铭
林谷辉
李炳棋
高然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9 |
10
|
|
3
|
歌唱的呼吸与训练 |
褚震
|
《艺海》
|
2024 |
0 |
|
4
|
歌唱语言情感的夸张表达 |
夏美君
刘大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5
|
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研究 |
李万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6
|
一种新的高频泛音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方法 |
黎敏强
黄显核
谭峰
|
《电子器件》
CAS
|
2005 |
1
|
|
7
|
“u”母音练习之我见 |
闫璟玉
张洪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谈播音训练与实践中对声乐艺术的借鉴 |
钱琳琳
付纯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6
|
|
9
|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
孙凡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0
|
一场歌剧排演引发的“蝴蝶效应”——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一瞥 |
张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1
|
论两首歌剧咏叹调演唱的呼吸应用 |
张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2
|
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
林梅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3
|
“经忏丛林”的道乐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关于武汉长春观道教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下思考 |
胡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4
|
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嫁歌曲调查研究 |
易秀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5
|
声乐演唱中的喉部器官状态 |
付鸿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6
|
勋伯格为何代表进步——哲学与作曲的对话: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研究之一 |
唐应龙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7
|
基于乐教传统的视野谈古琴在当代美育完型中的立美重建 |
黎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8
|
歌唱的完美艺术表现——歌唱与钢琴伴奏之契合 |
田晓宝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9
|
民族声乐视阈下的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演唱——以刘雪庵的《追寻》为例 |
侯西平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20
|
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
任超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