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乐演唱中的共鸣调整技巧与训练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哲钊 《艺海》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共鸣调整是声乐演唱中的关键技巧,对于塑造音色、增强音量和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共鸣调整对声乐演唱表现的影响,系统地提出了声乐演唱中有效的共鸣调整技巧与训练方法,通过咽喉共鸣调整、口腔共鸣调整、鼻腔共鸣调整、声... 共鸣调整是声乐演唱中的关键技巧,对于塑造音色、增强音量和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共鸣调整对声乐演唱表现的影响,系统地提出了声乐演唱中有效的共鸣调整技巧与训练方法,通过咽喉共鸣调整、口腔共鸣调整、鼻腔共鸣调整、声带协调训练和整体协调训练等方法来有效改变声音的共鸣效果,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演唱 共鸣调整 技巧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调的脑机能偏侧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卓铭 林谷辉 +1 位作者 李炳棋 高然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9年第2期19-22,12,共5页
语言的机能偏侧化研究是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往研究对象大多是非声调语言。汉语 是声调语言,其脑机能偏侧化有许多特点,对正常人的声调偏侧化研究结论不一,对语言障碍病人 的声调偏侧化研究大多认为两半球均势。我们通... 语言的机能偏侧化研究是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往研究对象大多是非声调语言。汉语 是声调语言,其脑机能偏侧化有许多特点,对正常人的声调偏侧化研究结论不一,对语言障碍病人 的声调偏侧化研究大多认为两半球均势。我们通过对三例纯词哑患者的语言分析,左半球损伤对声 调的影响很小,其原因可能由于声调既是一种语言学信号,又有音乐的特点,具有两重性,对其控 制两半球皮层均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偏侧化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唱的呼吸与训练
3
作者 褚震 《艺海》 2024年第11期26-30,共5页
在声乐表演中,对呼吸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有效把握气息长短、声音强弱,以及腔体共鸣的调整和歌曲情绪的变化,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音乐效果,这就需要歌唱者根据作品的要求,精确控制呼吸频率和气息流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 在声乐表演中,对呼吸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有效把握气息长短、声音强弱,以及腔体共鸣的调整和歌曲情绪的变化,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音乐效果,这就需要歌唱者根据作品的要求,精确控制呼吸频率和气息流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满足演唱作品的各种需求,并运用呼吸技巧,展现出完美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将作品的艺术魅力完美地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者 呼吸方式 呼吸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唱语言情感的夸张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夏美君 刘大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03,共6页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虽属同宗 ,但由于音乐因素和音乐艺术表现规律的直接作用 ,造成了对歌唱语言情感表达和情绪表现的种种复杂的制约 ,从而导致形成独特的歌唱语言情感表达规律。文章着重阐述了歌唱语言的艺术夸张在歌唱语言情感表达方...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虽属同宗 ,但由于音乐因素和音乐艺术表现规律的直接作用 ,造成了对歌唱语言情感表达和情绪表现的种种复杂的制约 ,从而导致形成独特的歌唱语言情感表达规律。文章着重阐述了歌唱语言的艺术夸张在歌唱语言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功能作用 ,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揭示歌唱艺术语言的特殊情感表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语言 生活语言 情感 情绪 夸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万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从采录的鄂西地区山歌手的演唱与口碑资料入手,以剖析典型歌手的演唱技法为依据,对鄂西高腔山歌的传统演唱技法进行探讨,并重点对男歌手的“打喔火”、唱“鬼音”,女歌手的“满口音”等主要演唱技法的发声机能与状态及歌手演唱... 本文从采录的鄂西地区山歌手的演唱与口碑资料入手,以剖析典型歌手的演唱技法为依据,对鄂西高腔山歌的传统演唱技法进行探讨,并重点对男歌手的“打喔火”、唱“鬼音”,女歌手的“满口音”等主要演唱技法的发声机能与状态及歌手演唱时的生理、心理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同时还将这些技法与戏曲演唱的传统技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高腔山歌 打喔火 唱鬼音 满口音 演唱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频泛音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黎敏强 黄显核 谭峰 《电子器件》 CAS 2005年第2期318-320,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频泛音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的方法,它能克服了目前泛音晶振温补中均采用加电感和倍频的方法带来的稳定度下降和相噪恶化的缺点。该系统利用低频陶瓷振荡器的输出频率通过混频对高次泛音石英晶振进行温度补偿。系统采用...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频泛音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的方法,它能克服了目前泛音晶振温补中均采用加电感和倍频的方法带来的稳定度下降和相噪恶化的缺点。该系统利用低频陶瓷振荡器的输出频率通过混频对高次泛音石英晶振进行温度补偿。系统采用微机控制开关电容阵,有利于集成。初步补偿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补偿方法进行补偿的100MHz五次泛音石英晶体振荡器在0~70℃温度范围内频率-温度稳定性≤±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方法 泛音 高频 石英晶体振荡器 温度补偿 温度稳定性 石英晶振 输出频率 开关电容 微机控制 温度范围 稳定度 系统 倍频 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母音练习之我见 被引量:2
7
作者 闫璟玉 张洪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在声乐训练中,需要诸多的手段和方法,其中“u”母音的练习不仅对声乐初学者的声音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具有相当程度的歌唱者的音质改善,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母音练习 喉头稳定 高位置 声区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播音训练与实践中对声乐艺术的借鉴 被引量:6
8
作者 钱琳琳 付纯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同为声音艺术的播音和声乐,无论是在气息运用、发音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寻求以科学的方式和系统的训练,塑造出有魅力的声音。本文试图从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来解析声乐艺术为播音训练和实践提供的借鉴。
关键词 声乐艺术 播音训练 声音塑造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大学本科教育重在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整体知识观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成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武汉音乐学院本科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院、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的重视,并相继开... 大学本科教育重在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整体知识观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成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武汉音乐学院本科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院、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的重视,并相继开设了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是否符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了解到,不仅课程体系有待健全,教和学双方也存在些许问题。在当今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解决现存问题,是该文探讨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音乐学院 中国传统音乐 教育现状 本科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场歌剧排演引发的“蝴蝶效应”——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一瞥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课程化的艺术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章以该校的做法为兹证,论证了艺术实践在音乐表演艺术人才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人才培养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首歌剧咏叹调演唱的呼吸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文章选择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哪里去了 ,美好时光》和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人们叫我咪咪》两部作品进行呼吸应用的分析及对比。针对呼吸过程的四个阶段 ,寻找出两部作品在演唱中呼吸应用的差异 ,从而更... 文章选择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哪里去了 ,美好时光》和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人们叫我咪咪》两部作品进行呼吸应用的分析及对比。针对呼吸过程的四个阶段 ,寻找出两部作品在演唱中呼吸应用的差异 ,从而更好地用声音塑造出两个不同人物的个性及其音乐所赋予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唱 呼吸 气息 应用 控制 歌剧 咏叹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林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0-171,174,共3页
练声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形式,主要是为声乐教学的基本功训练而准备的,是重要的声乐教学训练教材。然而,作为系统、科学的解决声乐演唱技术的练声曲,在今天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却继续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正确认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训练... 练声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形式,主要是为声乐教学的基本功训练而准备的,是重要的声乐教学训练教材。然而,作为系统、科学的解决声乐演唱技术的练声曲,在今天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却继续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正确认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训练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规范声乐教学,使练声曲成为声乐技术训练教学的有效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声曲 声乐教学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忏丛林”的道乐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关于武汉长春观道教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下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4,共8页
道教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蕴涵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在的市场价值,越来越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有益资源。文章以"道教音乐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为背景,以武汉市委统战部、市民宗... 道教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蕴涵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在的市场价值,越来越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有益资源。文章以"道教音乐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为背景,以武汉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组织的武汉道教文化产业暨旅游开发项目为契机,在对"经忏丛林"武汉长春观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其道教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观 道教音乐 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嫁歌曲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易秀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3,共8页
苗族的婚嫁风俗以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彰显着神秘的魅力,苗族婚嫁歌旋律优美、地方特色突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优秀遗产。文章以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礼仪式中的婚嫁歌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读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城步苗族婚嫁歌... 苗族的婚嫁风俗以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彰显着神秘的魅力,苗族婚嫁歌旋律优美、地方特色突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优秀遗产。文章以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婚礼仪式中的婚嫁歌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读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城步苗族婚嫁歌曲中"酒歌"、"嫁女歌"、"贺郎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婚嫁歌曲的文化传统及社会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城步苗族自治县 婚嫁歌曲 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演唱中的喉部器官状态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鸿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在声乐演唱中 ,声音和气息之间的关系 ,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以及喉咙的状态 ,一直是声乐训练的重要课题。对于演唱者的喉头位置和状态 ,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文章通过分析、研究认为 ,不同的嗓音类型、不同的声音风格和不同民族... 在声乐演唱中 ,声音和气息之间的关系 ,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以及喉咙的状态 ,一直是声乐训练的重要课题。对于演唱者的喉头位置和状态 ,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文章通过分析、研究认为 ,不同的嗓音类型、不同的声音风格和不同民族特点的声乐作品 ,都会对喉头位置产生不同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演唱 基音 声气关系 喉头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勋伯格为何代表进步——哲学与作曲的对话: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应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鉴于作曲的重要性,阿多诺找出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作为对立的两极,从音乐本体的历史逻辑、音乐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论述勋伯格音乐的进步性。认为勋伯格音乐的技法创新符合音乐历史逻辑,内涵上体现出表现自我同情弱者的人本精神,... 鉴于作曲的重要性,阿多诺找出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作为对立的两极,从音乐本体的历史逻辑、音乐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论述勋伯格音乐的进步性。认为勋伯格音乐的技法创新符合音乐历史逻辑,内涵上体现出表现自我同情弱者的人本精神,从而发挥出批判社会的现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新音乐哲学》 勋伯格 音乐素材 社会性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乐教传统的视野谈古琴在当代美育完型中的立美重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5,共9页
中国乐教传统一直是混生性文化结构的美育传统。古琴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缩影,自始就与传统乐教相伴相生。然而,面对西方工业化进程、全球化、现代化洗礼的今天,乐教和琴乐传统出现了文化断裂。因此,本文从传统乐教与琴乐的关系出发,... 中国乐教传统一直是混生性文化结构的美育传统。古琴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缩影,自始就与传统乐教相伴相生。然而,面对西方工业化进程、全球化、现代化洗礼的今天,乐教和琴乐传统出现了文化断裂。因此,本文从传统乐教与琴乐的关系出发,勾勒古琴在传统乐教原初文化体系中的功能位秩及其文化性质,并借鉴赵宋光先生提出的"立美"思想,力图实现琴乐传统在当下的再生性续接与重构,充分发挥古琴在美育完型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乐教 古琴 立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唱的完美艺术表现——歌唱与钢琴伴奏之契合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晓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5,109,共6页
歌唱用人声进行艺术创造 ,来塑造音乐形象 ;而又通过与钢琴的契合 ,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文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分析歌唱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达到“歌唱与钢琴伴奏契合”的完美境界的方法。
关键词 歌唱 艺术表现 钢琴伴奏 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声乐视阈下的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演唱——以刘雪庵的《追寻》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侯西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端之一,是桥接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演唱技巧的重要桥梁。在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教学较为薄弱,有"重技轻艺"之偏颇。以刘雪庵的《追寻》为例,从作品的创作背景...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端之一,是桥接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演唱技巧的重要桥梁。在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教学较为薄弱,有"重技轻艺"之偏颇。以刘雪庵的《追寻》为例,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分析和演唱诠释等方面入手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学习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艺术歌曲 刘雪庵 《追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超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5,共2页
对美声唱法中"打哈欠状态"这一专业术语与美声唱法的气息(呼吸法)的关系,从生理学、物理学等角度都可以进行解释和阐述。"打哈欠状态"在气息的能量聚集、气息的能量迸发、气息的能量控制、气息的能量转化这四个阶段... 对美声唱法中"打哈欠状态"这一专业术语与美声唱法的气息(呼吸法)的关系,从生理学、物理学等角度都可以进行解释和阐述。"打哈欠状态"在气息的能量聚集、气息的能量迸发、气息的能量控制、气息的能量转化这四个阶段,有着的准确含义。在美声教学中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打哈欠状态",可以使学生达到用饱满有力、均匀连贯、收放自如、畅通而有弹性的气息,从而进入歌唱的佳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打哈欠状态 气息 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