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相内生”——明代后德化窑瓷雕文脉溯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永胜 徐骁琪 马思敏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德化窑在中国陶瓷艺术的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其中德化窑的瓷雕艺术可谓是独领风骚。明代中叶后,德化窑瓷雕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瓷雕技术达至高峰。德化窑瓷雕形态优美端庄,装饰自然飘逸,瓷质如凝脂冻玉,极其符合中国... 德化窑在中国陶瓷艺术的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其中德化窑的瓷雕艺术可谓是独领风骚。明代中叶后,德化窑瓷雕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瓷雕技术达至高峰。德化窑瓷雕形态优美端庄,装饰自然飘逸,瓷质如凝脂冻玉,极其符合中国文人追求的品格与精神,呈现出一种神韵和自然相融合的艺术美感。通过对明代后德化窑瓷雕文脉梳理及明代后德化窑瓷雕代表人物研究,分析明代后德化窑瓷雕题材和瓷雕技艺两者“外相”的发展与变迁;引出对明代后德化窑瓷雕“内生”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探索。德化窑瓷雕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遵循“外相”的变迁,更需要创作者探索其“内生”的价值,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德化窑瓷雕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德化窑 瓷雕技艺 文脉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设计中的运用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昕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公共艺术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为城市增色添彩,更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在这一背景下,陶瓷材料的引入为公共艺术雕塑注入了新的生机。文章深入探讨了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运用,从... 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公共艺术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为城市增色添彩,更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在这一背景下,陶瓷材料的引入为公共艺术雕塑注入了新的生机。文章深入探讨了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运用,从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运用价值入手,分析了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雕塑中的运用优劣势,从运用理念与运用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运用形式,以期能给相关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公共艺术雕塑的多样化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公共艺术 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陶瓷雕塑交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诗婧 李伟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陶瓷雕塑交互性研究,可以拓展传统陶艺体验,通过整合虚拟现实和陶瓷艺术,实现与雕塑的沉浸式互动。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和手势追踪设备,在虚拟环境中旋转、观察和模拟雕刻陶瓷的过程。实时物理仿真增强了触感体验,使人...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陶瓷雕塑交互性研究,可以拓展传统陶艺体验,通过整合虚拟现实和陶瓷艺术,实现与雕塑的沉浸式互动。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和手势追踪设备,在虚拟环境中旋转、观察和模拟雕刻陶瓷的过程。实时物理仿真增强了触感体验,使人可以更有深度地融入艺术创作中。该技术有助于提高陶瓷雕塑的教学效果和创作效率,为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创作和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陶瓷雕塑 交互性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萌文化”的现代石湾陶艺创作的创新发展方向
4
作者 刘楠楠 谌晓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2期54-56,共3页
佛山石湾陶艺在近年来的产业发展中,未能紧跟当代审美意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创新发展。通过文献阅读、田野调查与实物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景德镇、石湾瓷都在陶艺创作中的“艺术风格”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探讨当前... 佛山石湾陶艺在近年来的产业发展中,未能紧跟当代审美意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创新发展。通过文献阅读、田野调查与实物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景德镇、石湾瓷都在陶艺创作中的“艺术风格”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探讨当前景德镇陶艺品中脱颖而出的“萌文化”设计元素,为丰富石湾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和更好的石湾陶艺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湾陶艺 景德镇陶艺 萌文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厝顶有戏出——闽南传统建筑剪瓷雕的装饰艺术与文化意蕴
5
作者 黄肖静 蓝达文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剪瓷雕也称嵌瓷、剪黏,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流行于福建、广东潮汕地区、中国台湾和越南等地区,属瓷片拼贴的一种。这种以胎薄质脆的彩瓷器或残损价廉的瓷器作为装饰材料,主要用于寺庙宫观等建筑物,其主要位置包括建筑物的屋脊、照... 剪瓷雕也称嵌瓷、剪黏,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流行于福建、广东潮汕地区、中国台湾和越南等地区,属瓷片拼贴的一种。这种以胎薄质脆的彩瓷器或残损价廉的瓷器作为装饰材料,主要用于寺庙宫观等建筑物,其主要位置包括建筑物的屋脊、照壁、檐角、门窗框、墙面和门窗楣等部位,以增添建筑物的美观。剪瓷雕的构图、造型、色彩都有其独特的装饰特色,其题材来源与文化意涵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剪瓷雕 装饰艺术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陶瓷雕塑的抽象造型语言的深度解读
6
作者 程诗婧 李伟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9期8-11,共4页
本文研究唐代陶瓷雕塑的抽象之美,着重分析其造型语言特征,通过对其形状、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进行分析,揭示了唐代手工艺人们运用抽象元素所传达的符号和象征意义,考察了抽象之美在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共鸣,以及人们对抽象雕塑的思考过程。... 本文研究唐代陶瓷雕塑的抽象之美,着重分析其造型语言特征,通过对其形状、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进行分析,揭示了唐代手工艺人们运用抽象元素所传达的符号和象征意义,考察了抽象之美在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共鸣,以及人们对抽象雕塑的思考过程。关注唐代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对抽象艺术的影响,凸显抽象艺术与文化的紧密关联,强调了抽象语言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潜在影响,总结唐代抽象之美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抽象之美 造型语言 文化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
7
作者 王雯雯 《丝网印刷》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刻瓷艺术作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国陶瓷文化的进步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还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其个性化的作品以及艺术化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刻瓷 陶瓷 非遗技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向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斌 余其彦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从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现状入手,在阐明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的功能特性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地铁空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问题,进而对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向度作一个基本的探讨。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地铁空间 武汉地铁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湾陶塑瓦脊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妹 姚素媛 《艺术探索》 2013年第2期46-48,共3页
石湾陶塑瓦脊艺术是岭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石湾陶塑瓦脊艺术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建立立法保护机制、认定与投入机制、激励与培养机制、科研机制和监督机制,是有效保护和传承石湾陶塑瓦脊艺术的途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塑瓦脊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18世纪欧洲艺术史中的德化白瓷图式考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扬秋 《美术大观》 2017年第6期80-81,共2页
17、18世纪,德化白瓷外销欧洲备受赞誉,并对欧洲制瓷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德化白瓷图式分成图式模仿、加工、互鉴、转换四个模块,具体研究德化白瓷自17、18世纪外销欧洲以来,白瓷的图式语言对欧洲瓷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图式 欧洲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唐代仕女俑的审美特点及创作启发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静赟 喻鹏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2期112-112,共1页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唐文化的开放多元使其在艺术领域显出更蓬勃的生机,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对唐代仕女俑的造型,服饰,色彩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个人情感体验和关注自身现实生活是艺术语言探索和创新...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唐文化的开放多元使其在艺术领域显出更蓬勃的生机,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对唐代仕女俑的造型,服饰,色彩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个人情感体验和关注自身现实生活是艺术语言探索和创新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个人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景德镇雕塑瓷工艺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春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3,共3页
民国时期,以福建何朝宗传人为代表的瓷塑艺人和以丰城木雕艺人为代表的两帮民间艺人先后来到景德镇,在清代遗风的基础上建立了景德镇陶瓷雕塑新的表现形式,逐步改变了清代陶瓷雕塑以附着在器型上为主的表现风格,而展现出圆雕为主要的形... 民国时期,以福建何朝宗传人为代表的瓷塑艺人和以丰城木雕艺人为代表的两帮民间艺人先后来到景德镇,在清代遗风的基础上建立了景德镇陶瓷雕塑新的表现形式,逐步改变了清代陶瓷雕塑以附着在器型上为主的表现风格,而展现出圆雕为主要的形式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景德镇雕塑瓷 工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偶然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长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17,共3页
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的发生却极大的影响了现代陶艺的整体面貌。本文通过对现象之后的必然性的规律的分析,论述了偶然性因素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关键词 现代陶艺 创作 偶然性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剪瓷雕原始工艺探微——以涂门街为个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扬秋 《美术大观》 2014年第9期58-59,共2页
本文把剪瓷雕置于其发展的时代语境之中考察,并从剪瓷雕的界面设计、色彩设计、造型设计、空间尺度等模块,加以分类,梳理出泉州剪瓷雕工艺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剪瓷雕 工艺 模块 涂门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物细无声——渗透到城市人群生活中的公共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志强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当代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强调对城市生态及公共设施形态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并显示对人性及其尊严的普遍关怀与尊重。它不一定非得是恢弘的、气派的、令人惊叹的,但却是能渗透到普通城市人群具体生活中去的。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空间 城市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雕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春霞 《艺海》 2011年第1期95-95,共1页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雕塑艺术较之传统的雕塑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雕塑观念的拓展和新材料的运用上。虽然写实性的雕塑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艺术家也开始以象征的、表现的、抽象的及装置的手法来表达某些理念,传递某种情感...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雕塑艺术较之传统的雕塑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雕塑观念的拓展和新材料的运用上。虽然写实性的雕塑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艺术家也开始以象征的、表现的、抽象的及装置的手法来表达某些理念,传递某种情感。在材料的运用上,部分现代艺术家尝试将现代技法与陶瓷材料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现代技法 雕塑艺术 主要表现 陶瓷材料 新材料 艺术家 写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阳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10期83-84,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得到了广大艺术家和居民的关注。为了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需要认清其发展现状,并将当代装置艺术融入其中。从而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得到了广大艺术家和居民的关注。为了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需要认清其发展现状,并将当代装置艺术融入其中。从而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审美享受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装置艺术 城市 公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娅南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4期57-58,共2页
交互性公共艺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地铁自身的空间特性给了交互性公共艺术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文章主要针对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从交互空间艺术的空间影响、设计原则以及介入方... 交互性公共艺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地铁自身的空间特性给了交互性公共艺术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文章主要针对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从交互空间艺术的空间影响、设计原则以及介入方式入手展开分析,然后提出四点交互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性公共艺术 地铁空间 交互空间模式 数字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雕塑中色彩的选择与运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洁 《艺术科技》 2018年第9期110-110,共1页
陶瓷雕塑是中华民族悠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艺术品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时常可见的艺术装饰品。陶瓷雕塑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色彩和多样的外观造型,具备良好的艺术文化价值和装饰价值。科学选择并应用色彩是陶瓷雕塑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重中... 陶瓷雕塑是中华民族悠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艺术品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时常可见的艺术装饰品。陶瓷雕塑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色彩和多样的外观造型,具备良好的艺术文化价值和装饰价值。科学选择并应用色彩是陶瓷雕塑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艺术效果。因此,陶瓷雕塑设计师必须充分掌握并运用各种色彩技巧,合理配置陶瓷雕塑色彩。本文将对陶瓷雕塑中色彩的选择与运用展开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色彩 选择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里土陶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受众程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晨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2-44,49,共4页
枣庄民间的艺术资源积淀十分深厚,民俗艺术的种类繁多。伏里土陶正是其中的一种,它饱含岁月的沧桑,散发着数千年的历史故事,但在中国漫长的制陶史上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从伏里土陶的发展取向及受众程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希望伏里土陶... 枣庄民间的艺术资源积淀十分深厚,民俗艺术的种类繁多。伏里土陶正是其中的一种,它饱含岁月的沧桑,散发着数千年的历史故事,但在中国漫长的制陶史上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从伏里土陶的发展取向及受众程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希望伏里土陶的生存与发展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同时吸引更多的人保护、继承及弘扬伏里土陶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里土陶 价值取向 受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