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考古遗址“岩图”探讨中国艺术起源--以柿子滩“岩图”为例 |
李倍雷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开眼“看”世界:《漫游随录图记》中的现代图式与跨文化观看 |
梁君健
鲍齐
|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大雁衔龟”故事插图的跨文化流变 |
陈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再谈医学与艺术的对话 |
姚志彬
|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重构女性空间:沈泊尘《新新百美图》的复调叙事研究 |
刘秋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再读刘海粟:一个中国画家,必须同时是位书法家 |
黄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以绘画艺术为载体的纸艺传承探索 |
汤志刚
|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从“不浪费的人类学”到人类学的“隐秀”追求:庄孔韶人类学画展 |
和柳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书以载道笔墨传薪——孙晓云访谈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采访组
孙晓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纸质材料在绘画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
连慧斌
王洋
|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1
|
中国远古岩画:世界普遍性与中国特性的双重演进 |
张法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重返夜宴现场——《韩熙载夜宴图》的空间重建与图序重组 |
吴东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神话”的回响: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贵族的艺术赞助 |
郭浩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巴洛克宫廷画对查理一世君主形象的塑造 |
王杨清雅
姜守明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见立竹林七贤”研究——兼论竹林七贤图像的日本改造 |
黎晟
王颖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从“隐喻”母题到“隐逸”主题——以《二十四史·隐逸列传》为分析路径 |
赫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画中佛罗伦萨——韦基奥宫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图像史” |
胡恒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林庆熙:一纸侨批 一生坚守 |
杜乔霓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第六届全国画学文献学术研讨会暨纪念俞剑华先生诞辰130周年会议综述 |
张媛
张书宁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宋画《中兴瑞应图》序赞讳改现象发覆 |
安天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