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造物到视觉信息传播的设计观念 |
朱永明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营造法原》原稿插图中的江南地域建筑设计与工法研究 |
邰杰
尹赛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AI痕迹与数字灵韵:看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另一种视角 |
王建磊
解玲玲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COIL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基于“时尚媒体趋势”课程的实证研究 |
丁肇辰
周凤
刘愿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哪吒的胜利之“梦”与国漫的新世界——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文化逻辑 |
刘永昶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形态及新媒介文论话语形态建构 |
单小曦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当情感遭遇算法:互联网文艺评论的“自发性”难题 |
李静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数智时代下对设计教育的审视与探讨 |
王利民
于丹丹
马莘梓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设计流程革新: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品设计思维模型 |
路鹏
唐建
吴凡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从网络文学到IP衍生:后期现代语境中民俗符号的表达转向 |
孙金燕
王世灿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中国文化负载物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跨文化价值 |
陈浩然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设计的模糊策略:福蒂设计史中的设计价值研究 |
张德胜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帝国工坊:清代宫廷首饰的设计生产模式 |
黄昊东
徐飞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多元共创价值:意大利五渔村乡村旅游区域联动机制设计研究 |
丁凡倬
郑雨薇
李朝阳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模仿与改制:从士商造物艺术互动看明代晚期的时尚传播 |
张译月
陈原川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反身、链接与想象:中国艺术乡建“乡愁乌托邦”建构的美学审视 |
屈行甫
刘英田
李瑞君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跨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美国字体设计 |
陈楠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AI介入的设计行为驱动构塑 |
张文泳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论二次元群体的媒介化生存及其与主流文化的互动 |
王子涵
刘荃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设计师如何与AI合作——AIGC赋能下的设计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索 |
何思倩
吴佳洁
覃京燕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