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学理论正名与艺理学归位观念 |
梁玖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理论变革与美学话语构建 |
鲍远福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现实主义新论与AI艺术的现实生成 |
李磊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媒介文艺史”研究论纲 |
曾军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拟合说:论人工智能文艺的非具身性生成 |
欧阳灿灿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反结构与结构化”进程中的艺术体制转型逻辑——评周计武《艺术体制论:从现代到后现代》 |
殷曼楟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译述·缝合·吸收·圆融:论20世纪前期我国学者接受西方艺术理论的四种学术范型 |
张晓刚
陈纯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设计价值演进的要素系统与分析框架研究 |
栾之珑
乔煜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本心与出位:也论中国传统诗书画关系 |
诸葛沂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艺术史研究与“范式”——乔治·库布勒的《时间的形状》的精神与方法 |
陈景普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物之叠加与艺术史书写——由法兰西古迹博物馆引发的思考 |
孔令伟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论数字艺术的多元保护及其价值 |
宋芳斌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高校艺术博物馆典藏数字资源可视化的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数字化建设路径为例 |
王庭杰
徐轩露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论明清徽商的艺术赞助与江南书画生态环境关系 |
李明
李向民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数字时代艺术管理的变革、挑战与趋势 |
张伟
耿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6
|
数字共睦态:网络语境下传统艺术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
孙佼佼
郭英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演艺与科技融合下艺术管理的理念提升与策略创新 |
王瑞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16世纪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物画中的物比较 |
倪爱珍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艺术名词审定研究 |
俞锋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景定建康志》之《皇朝建康府境图》研究 |
宋忆萌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