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瓦解》的死亡叙事艺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武 杜志卿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6,共5页
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阿契贝长篇代表作《瓦解》中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笔者认为,《瓦解》中的死亡或参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演绎,或参与小说非洲文化符码的建构,或参与小说同《圣经》的互文性仿写。小说中的死亡事... 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阿契贝长篇代表作《瓦解》中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笔者认为,《瓦解》中的死亡或参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演绎,或参与小说非洲文化符码的建构,或参与小说同《圣经》的互文性仿写。小说中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不仅是叙事客体,更是一种有效的叙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瓦解》 死亡 叙事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图图奥拉《棕榈酒鬼》对口头传统的借鉴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桑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7-110,共4页
自1952年发表《棕榈酒鬼》以来,图图奥拉一直备受争议,西方和尼日利亚对他毁誉不一。作为用西非人之笔写西非小说的第一人,图图奥拉在作品中传承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再现了口头文学传统这一点毋容置疑。从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 自1952年发表《棕榈酒鬼》以来,图图奥拉一直备受争议,西方和尼日利亚对他毁誉不一。作为用西非人之笔写西非小说的第一人,图图奥拉在作品中传承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再现了口头文学传统这一点毋容置疑。从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的结构和民间语言的风格等三个方面可以透视出图图奥拉对口头传统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图奥拉 口头传统 书面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交混语境下的身份重建——古尔纳小说中的记忆书写
3
作者 王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150,共7页
记忆书写几乎贯穿了非裔英国作家古尔纳的创作生涯。早年的成长环境和流散异邦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受文化归属的焦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古尔纳在故乡和异国的重叠语境中,将个体的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由模仿和誊写,... 记忆书写几乎贯穿了非裔英国作家古尔纳的创作生涯。早年的成长环境和流散异邦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受文化归属的焦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古尔纳在故乡和异国的重叠语境中,将个体的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由模仿和誊写,在作品中构建起多元文化交混的文本空间,为读者展示了东非地区复杂多层的文化地貌,挑战着西方文学针对东非地区和族裔或隐或显的刻板印象,也形成了颠覆殖民主义话语和思想操控的力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书写 古尔纳 流散族裔 后殖民 斯瓦希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视与仰望:论《崩溃》和《神箭》中的性别政治书写
4
作者 俞曦霞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5,共7页
阿契贝的性别政治书写是构筑非洲民族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张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崩溃》和《神箭》中,阿契贝运用多种叙述手段展现伊博宗教女神崇拜、现实女性顺从和男权统治,还揭示了英殖民者表面宣扬男女平等,但实际奉行男权等级... 阿契贝的性别政治书写是构筑非洲民族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张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崩溃》和《神箭》中,阿契贝运用多种叙述手段展现伊博宗教女神崇拜、现实女性顺从和男权统治,还揭示了英殖民者表面宣扬男女平等,但实际奉行男权等级制、沙文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两部小说一箭双雕,两种叙事一明一暗,矛头直指这一伪善的做法和伊博族身陷殖民困境之间隐蔽的因果链关系。阿契贝如实展现伊博性别问题上的双重性,毫无保留地批评是出于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傲气,后期小说对两性和谐关系的叙述表达了作家对尼日利亚构建独立民族身份的自信。作为非洲民族叙事,阿契贝的性别政治书写重申非洲融入世界性别改革的迫切性以及对构建非洲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契贝 性别政治 《崩溃》 《神箭》 男权制 女性顺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