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人才需求状况变化和就业市场建设研究
1
作者 张建国 李欣泽 李强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10-12,共3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效率、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其发展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比拼,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人才需求状况的新变化、就业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提出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效率、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其发展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比拼,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人才需求状况的新变化、就业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提出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循环通道,优化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人才的有效流动和动态均衡,建立完备的就业市场体系,实现大学生的充分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需求 就业市场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内在机理与逻辑向度
2
作者 李作章 刘玲琨 褚辉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8,I0007,共9页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民主的需要,更关乎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能力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化赋能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民主的需要,更关乎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能力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化赋能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技术赋能、价值赋能和权力赋能三个方面。在逻辑维度上,数字化从信息获取、创新能力、职业规划到招聘效率全方位赋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更好发挥数字化优势和潜能,建议优化高校专业设置,解决人才供需结构失衡;实现数字产业化创新,突破数字经济发展短板;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避免人才和毕业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 数字化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的价值与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燕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I0003,I0004,共9页
发展型资助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整体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时代对高校学生资助的全面优化要求。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能够回应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治理的系统需求,顺应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工作... 发展型资助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整体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时代对高校学生资助的全面优化要求。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能够回应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治理的系统需求,顺应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工作创新的现实诉求,呼应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实现育人目标的内在要求。当前,社会力量在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方面仍然面临着缺乏系统支持政策、各方需求的协调不足、发展型育人导向不够突显等现实挑战。为推进社会力量进一步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建议转变理念,让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成为共识;建立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提供支持;挖掘内涵,使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助 发展性资助 学生资助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与人文执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
4
作者 史新华 李巧巧 +1 位作者 刘彦 侯铭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提高实习护生人文执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3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教育者提高实习护生人文执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3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总分(103.65±18.46)分,职场适应度总分(67.58±12.24)分,人文执业能力总分(108.78±18.03)分。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均P<0.05),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度和人文执业能力间中介效应占比为61.52%。结论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在职场适应和人文执业能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归属感及职场适应度,提高其人文执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临床教学 临床归属感 职场适应 人文执业能力 人文关怀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中医类高校思政育人的建设路径
5
作者 王丽芹 王玉洁 +2 位作者 王飞 高兆虹 李秋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4期82-85,共4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是当前“大思政”理念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发展的刚需。中医学专业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要专业,在中医药薪火相传的道路上,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诸多难题,培养... 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是当前“大思政”理念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发展的刚需。中医学专业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要专业,在中医药薪火相传的道路上,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诸多难题,培养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任重而道远。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中医类高校思政育人的现实需求和阻碍,提出“环境-课程-方法-理念”四协同的育人路径,以期为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中医学 课程思政 高质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引领、专业赋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探讨
6
作者 王丽芹 王玉洁 +3 位作者 高兆虹 聂宏 冯楚文 李秋实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4期79-82,87,共5页
中医药教育培养满足“健康中国”需要的多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成长路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医学人才培养存在以知识、技能培养为主,素养提升重视程度不够;重教师的“教”,轻学生自主的“学”;培... 中医药教育培养满足“健康中国”需要的多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成长路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医学人才培养存在以知识、技能培养为主,素养提升重视程度不够;重教师的“教”,轻学生自主的“学”;培养理念还未从“以治疗为主”过渡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院校招生数量日增,高质量人才输出缺乏,解决中医学人才培养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探索“思政引领、专业赋能”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以期为中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学生培养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思政 人才培养 专业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模式下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7
作者 刘晓昂 陈光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22期111-115,共5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主动探寻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以顺应技术革新的步伐并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针...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主动探寻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以顺应技术革新的步伐并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针对当前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理念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质量提升教学改革,以车辆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为例,将质量提升的途径和机制作为切入点,对校企联合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进行探索和实践,为工科类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引入CDIO教育教学理念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理念 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车辆工程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样的“手”会看不见?
8
作者 柯华庆 《新经济》 2024年第8期5-19,共15页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主体的活动,都是“看得见的手”。最初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神(朱庇特)的手,认为市场是神秘的强大的不可理解的。现在,市场经济的增值功能是清清楚楚的,但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将其数学化了,从而再次被神化了,以至...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主体的活动,都是“看得见的手”。最初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神(朱庇特)的手,认为市场是神秘的强大的不可理解的。现在,市场经济的增值功能是清清楚楚的,但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将其数学化了,从而再次被神化了,以至于有“市场万能”的观念。事实上,从个体、家庭、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到各级政府和国家,参与经济活动时都是“看得见的手”,区别只在于“手”的大小,有小手、中手和大手。有些跨国大型企业事实上比小国政府的“手”更加看得见和更加强大。“看不见的手”理论是否应该消解呢?也许在迷信市场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会相信这种“神手”,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尽可能明晰各种层次的“看得见的手”,研究“看得见的手”参与市场交易和分配的机制,从而可以提出贯通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通观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庇特的手”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视角下精英高校中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涛 徐迎庆 +1 位作者 李点石 李颖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5,共13页
在当今充满变革的时代,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促使更多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进入精英高校,但在单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二元性”特征,他们如何在不确定性较... 在当今充满变革的时代,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促使更多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进入精英高校,但在单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二元性”特征,他们如何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成为亟待关注的现实问题。基于不确定管理理论,本研究通过分析“双一流”高校A的1490份本科生调查问卷,探索信息不确定性感知对第一代大学生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实证发现:信息不确定性感知会影响大学生知识分享行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特质在信息不确定性感知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信息不确定性感知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受到宜人性特质的调节。通过考察精英高校中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特质,建议从学校、学生和社会三个层面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提供支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精英高校 信息不确定性感知 宜人性特质 知识分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研究与启示――六所高校数据对比与分析
10
作者 阮佳蒂 叶欣楠 叶卫树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本文对华东地区某市6所高校2017~2021年发生的100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与2012~2016年发生在该6所学校的107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分析,发现近10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演变,既存在稳定特征,也发生了... 本文对华东地区某市6所高校2017~2021年发生的100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与2012~2016年发生在该6所学校的107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分析,发现近10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演变,既存在稳定特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竞赛经历能否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基于JN大学毕业生中期发展评价调查
11
作者 颜海波 黄晓雯 《新经济》 2024年第7期13-27,共15页
从实践教育出发,高校组织各类创新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本文根据JN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期发展评价的问卷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倾向得分匹... 从实践教育出发,高校组织各类创新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本文根据JN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期发展评价的问卷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自我选择偏差产生的内生性问题,调查创新竞赛经历对高校毕业生五年后薪酬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从影响因素来看,创新竞赛经历对高校毕业生五年后薪酬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与此同时,工作城市、用人单位规模、岗位职务、在校经历等因素也是提升高校毕业生中长期薪酬的重要助推器。(2)从影响效果来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发现,具备参赛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比未参赛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五年后薪酬水平高出7.8%;而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结果更是高出13.0%。由此表明,创新竞赛经历是高校毕业生获得高薪的孵化器。(3)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参赛经历对自然类学科的高校毕业生五年后薪酬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要明显强于非自然类学科的高校毕业生。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高校应以开展创新竞赛为契机,优化竞赛评价机制,改革高校教学方式,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竞赛经历 高校毕业生 薪酬水平 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系统视角的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燕 肖涵晨 李楷键 《新经济》 2024年第9期54-72,共19页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力系统出发,研究农村的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促进效应。利用2007—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促...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力系统出发,研究农村的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促进效应。利用2007—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化转型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并从农业生产力系统角度讨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如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信息化传递水平的提高,通过改善农业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机制等直接渗透效应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地,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农村数字化转型影响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力系统诸要素,即改变了农业生产力系统中的劳动工具(机械化水平)、劳动对象(农业种植结构)和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对农业部门的产出效益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形成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 农业生产效率 生产力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网络化治理模式
13
作者 李翔宇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4,I0003,I0004,共11页
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网络化治理是契合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治理模式。在网络化治理视角下,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实质是基于公共价值和共同利益,构建长三角高等教育多元治理主体深度参与并积极合作共享的网络治理体系... 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网络化治理是契合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治理模式。在网络化治理视角下,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实质是基于公共价值和共同利益,构建长三角高等教育多元治理主体深度参与并积极合作共享的网络治理体系。长三角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具备多元主体深度参与、追求公共价值理念、要素资源整合共享、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内在逻辑架构。可从调动多元主体搭建治理框架、明确发展目标深化治理内涵、加强创新驱动促进资源共享、完善合作机制发挥网络化治理的合作本质等方面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以此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治理 长三角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一体化 教育资源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张虹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政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中起到了突出作用,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后盾。通过梳理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政府作用发现,政府在组织创新、人才需求、法律法规、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中起到了突出作用,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后盾。通过梳理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政府作用发现,政府在组织创新、人才需求、法律法规、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脱离本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国际经验,又不能忽视大学发展的共性规律,固步自封,而应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借鉴吸收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本土道路,探寻中国政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发挥的作用,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政府作用 国际经验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社会融入研究——语言水平、授课语言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
15
作者 Susanne Falk Jonathan Tönnessen 陈颖(译)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中国学生是德国高校里仅次于印度学生的第二大留学生群体。本研究探讨了中国留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社会融入问题。数据来源于德国范围内的纵向研究,即国际学生调查,包括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的定量与定性评估。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与其... 中国学生是德国高校里仅次于印度学生的第二大留学生群体。本研究探讨了中国留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社会融入问题。数据来源于德国范围内的纵向研究,即国际学生调查,包括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的定量与定性评估。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与其他来自亚洲的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社会融入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德语授课的专业中。授课语言的掌握程度和社会文化适应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相比之下,英语授课的专业更易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入。研究建议,在整个学业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从而提高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社会融入能力和学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德国社会融入 授课语言 社会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16
作者 叶朱枫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职业教育是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开发现代化产业和人力资源的关键基石,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赋能、人才支援和技术保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新时代,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在重塑乡村人力资源体系、保障乡村产业生态创新、赋能乡... 职业教育是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开发现代化产业和人力资源的关键基石,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赋能、人才支援和技术保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新时代,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在重塑乡村人力资源体系、保障乡村产业生态创新、赋能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完善乡村共同富裕框架等内在机理层面进行完善和突破。针对乡村职业教育面临定位及专业偏差、人才流失、投入资源有限、多元化与产业空洞化矛盾等问题,通过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定位与专业结构、构建乡村青年人才扶持行动框架、建立职业教育支持性生态产业系统、助力建设技能型共富乡村社区试点,形成整体性治理和助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
17
作者 巴特尔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质量就业的相关性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论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现状,发现大学生存在实践能力不强、核心能力不足、职业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并从国家、企...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质量就业的相关性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论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现状,发现大学生存在实践能力不强、核心能力不足、职业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并从国家、企业、学校、个人四个维度提出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7
18
作者 李永强 白璇 +1 位作者 毛雨 曾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本文检验TPB模型在中国学生创业意愿中的应用,从主观规范、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来探讨其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变量测量方法将创业意愿分责任性承担与非责任承担意愿。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 本文检验TPB模型在中国学生创业意愿中的应用,从主观规范、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来探讨其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变量测量方法将创业意愿分责任性承担与非责任承担意愿。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到创业意愿的标准路经系数分别为:0.430、0.289和0.136,TPB模型共解释创业意愿变异的46.9%,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主观规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效用大于国外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意愿 创业态度 主观规范 感知行为控制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增材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体系研究
19
作者 陈应航 徐驰 +2 位作者 陈兴强 丁国华 刘瑶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适应产业发展、教育升级的重要战略。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专业度和长期性不足等制约因素。依据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结合区...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适应产业发展、教育升级的重要战略。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专业度和长期性不足等制约因素。依据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结合区域特色,针对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特点,从增加政府支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内外培训基地、改进评价监督机制、建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等方面研究增材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体系的全面改革,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专业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校企合作 增材制造专业 实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科研转化对社会创新的贡献
20
作者 Isabel Roessler Cort-Denis Hachmeister 陈颖(翻译)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高校很多科研项目课题对应对社会挑战至关重要。要战胜这些挑战,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社会创新。然而,很多创新想法未能得到实际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没有完全在科研项目中发挥作用。文章揭示了... 高校很多科研项目课题对应对社会挑战至关重要。要战胜这些挑战,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社会创新。然而,很多创新想法未能得到实际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没有完全在科研项目中发挥作用。文章揭示了高校社会创新的兴起,深入分析了高校科研项目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今后加强高校社会创新的做法,并讨论了这种创新形式是否受到应用科学大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应用科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