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拓展新情境,链接多文本——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习题一组 |
李姝菡
|
《教育视界》
|
2024 |
0 |
|
2
|
“严重”变味儿了 |
吴锋文
宋田园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3
|
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由《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从教科书中被删想到的 |
许丽英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4
|
法律课程媒体设计及应用模式比较——以香港公开大学和上海电视大学为例 |
芦琦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7 |
3
|
|
5
|
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研究 |
周信东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6
|
台湾康轩版国语教科书插图特征及启示 |
刘冬岩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7
|
也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时代性——与徐根荣商榷 |
任仕君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外化型小学语文作业系统建构 |
高有华
陈紫茹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9
|
如何开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
许红琴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1 |
5
|
|
10
|
伯牙摔琴为哪般?——从“伯牙绝弦”看古琴的知音情结 |
楚爱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此“鸟”非鸟:寒号鸟溯源及其课程价值分析 |
吕俐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词串识字研究综述 |
杨燕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2 |
2
|
|
13
|
小学语文教材之忧:对乡土价值的遗忘 |
黄双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8
|
|
14
|
“间”,量词还是动词——《泊船瓜洲》解读释疑 |
鲍道宏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20 |
1
|
|
15
|
口语交际有秘诀吗 |
杨德伦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2006 |
1
|
|
16
|
“即”和“既”的辨析 |
李万里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1
|
|
17
|
小学教材取材要适合儿童发展——从上海市小学语文教材剪裁《狼牙山五壮士》说起 |
孟庆军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8
|
《故乡》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解读 |
张心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9
|
由“种瓜兼得瓜豆”所想到的 |
李进
许梦娟
|
《江苏教育》
|
2008 |
0 |
|
20
|
“侧坐莓苔草映身”新解 |
成晓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