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探索——以B市某校国际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传真 王文硕 +2 位作者 霍春艳 侯茂书 任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87-492,共6页
面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以及因此而面临严峻挑战的现状。通过文献查阅、实践摸索、个体和团体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及基于疫情期间对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路径的尝试和探索,认为在“中外合作... 面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以及因此而面临严峻挑战的现状。通过文献查阅、实践摸索、个体和团体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及基于疫情期间对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路径的尝试和探索,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成长课堂制度可以成为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积极引导多元化学生活动与学生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培育同向同行,共同铸起“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铜墙铁壁,担负起匡正个体、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和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爱国主义 学生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有效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丰富性与广泛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并存的特点。把握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采取以讲授法为主、...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丰富性与广泛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并存的特点。把握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采取以讲授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法,形成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成绩评定机制,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课 课程特点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1
3
作者 白春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清楚地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重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清楚地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重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方式的改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思想认识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学丰 陈新明 +3 位作者 侯辉 金德 贾伟 刘园园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2-84,共3页
《形势与政策》是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新形势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对如... 《形势与政策》是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新形势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对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改革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瑞海 曹贤姿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于教学内容设定和教授方法等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为了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解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剖析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于教学内容设定和教授方法等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为了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解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剖析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窄化,教学竞赛较少等教学现状出发,力图从拓宽学生思路,丰富教学形式,编制校本教材,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形势与政策 课程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中引入嵌入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琳 《滨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考核内容不合理、目标定位欠妥、作用成效不足、结果存在偏差是当前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中引入嵌入式评价,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五步法"进行具体实施,创新形势... 考核内容不合理、目标定位欠妥、作用成效不足、结果存在偏差是当前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中引入嵌入式评价,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五步法"进行具体实施,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法,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评价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长庚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6期1217-1218,1224,共3页
形式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形式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认识“形式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加强课程建设、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进一步提... 形式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形式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认识“形式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加强课程建设、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曲涛 马永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1,共2页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虽已形成良好的实施机制,但也存在教学内容创新不够、师资队伍稳定不够、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文章从分析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原因着手,探析加强高校"形...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虽已形成良好的实施机制,但也存在教学内容创新不够、师资队伍稳定不够、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文章从分析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原因着手,探析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组织保障,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完善考核方法,营造严谨教育氛围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教育 实效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代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波 岳耀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3-64,共2页
从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教学典型实例出发,阐述形势与政策课堂专题教育是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危机意识的基本途径,并指出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危机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 危机意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洋 谈在祥 徐海波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4期756-758,共3页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关键在党。当前构建和谐校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关键在党。当前构建和谐校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课题。本文从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内容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切入,积极探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 高等学校 党的建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之我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向战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本文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迫切性,重点阐述了如何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对今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指导 择业观 创业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海珍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3期549-552,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根本。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此,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根本。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此,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德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拓宇 蒋忠愉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不存在显性的思政元素,需通过教师细致备课,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隐形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本文归纳了《机械工程材...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不存在显性的思政元素,需通过教师细致备课,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隐形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本文归纳了《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难点问题,就思政元素匮乏、课时短缺和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基础不足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典型案例和行业时事作为切入点深挖思政元素,使思政元素与教学培养目标契合。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思政信息的植入方法,不留痕迹地将理论教学与思政教学相融合,使思政教学过程没有突兀的感觉。通过扩大思政教学维度,提高教师思政水平等途径,全面开展《机械工程材料》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材料 思政元素 植入方法 教学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调研分析
14
作者 王华斌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6期27-30,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12名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研究发现: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构成,内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缺乏兴趣,与自身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大学生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12名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研究发现:大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合理化机制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构成,内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缺乏兴趣,与自身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有待提高,外因主要有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化,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内容陈旧等。通过分析研究调查和访谈材料,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 合理化机制 内外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核心组“集体领导作用”──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文件的体会
15
作者 唐小澍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1995年第S1期36-37,共2页
充分发挥核心组“集体领导作用”──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文件的体会唐小澍印刷学院实行中层行政主管负责制改革时,院党委决定成立由该级党政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同级核心组,以协调党政工作。这一新的集体领导形式,在由传统领导制... 充分发挥核心组“集体领导作用”──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文件的体会唐小澍印刷学院实行中层行政主管负责制改革时,院党委决定成立由该级党政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同级核心组,以协调党政工作。这一新的集体领导形式,在由传统领导制度向行政主管首长负责制的过渡中,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届四中全会 集体领导 行政主管 充分发挥 负责制 深化改革 经费承包 基层领导班子 基层单位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做好机关党总支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总支作用
16
作者 瑞丰年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1995年第S1期38-40,共3页
认真做好机关党总支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总支作用瑞丰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为“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点内容,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三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 认真做好机关党总支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总支作用瑞丰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为“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点内容,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三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着重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一个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总支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 管理教育 党员干部 先锋模范作用 反腐败斗争 思想建设 充分发挥 联系群众 基层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要义、原则与路径
17
作者 张利国 刘天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融”上下功夫,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的核心要义、总原则并以此完善融入路径。从核心要义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要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融”上下功夫,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的核心要义、总原则并以此完善融入路径。从核心要义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要明确“一种身份”“两个特征”“三种意识”“四个共同”和“五个认同”;从总原则看,要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总原则,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从实施路径看,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党建与意识形态、日常交往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