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京族独弦琴文化及教育价值 |
孙杰远
范良辰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09 |
11
|
|
2
|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的构成 |
董依江
徐晓风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 |
陈世松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5
|
|
4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传承刍议——以云南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为例 |
普丽春
王珏
孔秀丽
|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5
|
古典意境的现代性转换——戴望舒《雨巷》解析 |
南志刚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6
|
对云南工艺设计现状的思考 |
宋坚
王苏昆
|
《民族艺术研究》
|
2002 |
1
|
|
7
|
多元文化一体教育与西藏文化传承 |
王学海
牟振军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09 |
1
|
|
8
|
“全球化”、“现代化”与“多元化”——关于“边地文化”的思考 |
张文勋
|
《民族艺术研究》
|
2002 |
3
|
|
9
|
思路与对策: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老虎笙” |
赵世林
马介军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0
|
基于文化特质的成都城市形象塑造探讨 |
练红宇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4
|
|
11
|
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纂修探析 |
王金星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0 |
2
|
|
12
|
占里侗族和谐发展的教育实现方式及其启示 |
孟小军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0 |
1
|
|
13
|
临沧佤族文化旅游节随想 |
尹绍亭
|
《民族艺术研究》
|
2003 |
1
|
|
14
|
湖南人与竹文化 |
黄中益
|
《益阳师专学报》
|
2000 |
4
|
|
15
|
侗族建筑形式剖析及侗族文化寻绎 |
唐云
靳小水
|
《美与时代(城市)》
|
2018 |
2
|
|
16
|
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与云南社会文化发展 |
孙希磊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7
|
甘肃高台魏晋墓壁画中民族交汇融合探究 |
冯丽娟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5 |
1
|
|
18
|
试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
殷安阳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重视非正式群体在校园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
张祖华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矛盾规律在校园和谐文化中的运用 |
张祖华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