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2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丁美琴 刘慧 阚玉金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乡村旅游具有综合性强、兼容性高的特征,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江宁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 乡村旅游具有综合性强、兼容性高的特征,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江宁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南京市江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西湖龙井茶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
2
作者 杨浩 唐佳暖 +2 位作者 杜舒琪 张豆 胡广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茶园作为地域性农业文化景观,不仅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还能为人们提供游憩、教育和精神疗愈等多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然而,如何高效、精准地识别量化茶园景观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仍是一个研究难点。以杭州西湖龙井茶园为例,通过筛选... 茶园作为地域性农业文化景观,不仅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还能为人们提供游憩、教育和精神疗愈等多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然而,如何高效、精准地识别量化茶园景观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仍是一个研究难点。以杭州西湖龙井茶园为例,通过筛选携程、新浪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游记与短文,以关键词出现频率和语义网络分析为基础,基于公众文化形象感知对西湖龙井茶园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进行量化评价。采用扎根理论构建西湖龙井茶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重要性-表现性模型分析游客的文化体验要素结构和体验质量。结果表明,游客对西湖龙井茶园的具体景点、文化感知及环境感知关注度较高,感知内容呈现出以茶园景点为核心、文化体验为外延的文化认知模式。总体上,游客对茶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是正向的,其中愉悦身心的满意度最高。然而,游客对茶园不同类别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和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大感知差异,尤其是在游客最关注的“欣赏美景”这一文化服务上,其满意度却低于整体平均水平。因此,在未来的规划管理中需优先注重茶园美景度的提升改造。利用社交媒体数据,从公众感知角度提出了一种量化茶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识别与评价技术,为茶园乃至其他文化景观的优化和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公众感知 文本语义分析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粘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调研
3
作者 胡冰 王丽萍 《南方农村》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对象,开展乡村特色旅游品牌粘性研究,结果显示:品牌价值的三个维度体验价值、文化价值、竞争价值对品牌粘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文化价值的影响最大;当品牌价值的三个维度与品牌契合共同预测品牌粘性时,文化价... 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对象,开展乡村特色旅游品牌粘性研究,结果显示:品牌价值的三个维度体验价值、文化价值、竞争价值对品牌粘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文化价值的影响最大;当品牌价值的三个维度与品牌契合共同预测品牌粘性时,文化价值的影响仍然最大。品牌契合在品牌价值与品牌粘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品牌契合在体验价值与品牌粘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相对较大。根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乡村旅游 旅游品牌 粘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海市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4
作者 彭凤琼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珠海市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规划的推进,珠海市在旅游与文化产业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对珠海市经济的多重影响,重点探讨了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珠海市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规划的推进,珠海市在旅游与文化产业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对珠海市经济的多重影响,重点探讨了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城市吸引力以及竞争力的增强。通过对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推广的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建议,包括政策支持的强化、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市场化机制的深化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进一步推动珠海市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海市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协同发展 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视角下成都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5
作者 刘海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公园城市强调将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融合,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文化体验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为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基础。近年来,成都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立足于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政策支持和... 公园城市强调将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融合,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文化体验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为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基础。近年来,成都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立足于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政策支持和科技赋能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文化、生态、科技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模式。未来,应通过强化品牌独特性、拓展全球视野、推动社区共建等多种路径,全面提升成都公园城市旅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旅游品牌 成都 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磐安茶文化体验旅游深度开发研究
6
作者 王艳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助力发展茶文化旅游。本文以磐安茶文化体验旅游深度开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磐安茶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RMP理论,分析磐安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助力发展茶文化旅游。本文以磐安茶文化体验旅游深度开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磐安茶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RMP理论,分析磐安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现状;其次通过问卷与实地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分析磐安茶文化旅游地游客感知体验评价,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视阈下磐安茶文化体验旅游深度开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茶文化体验旅游 磐安 深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体验式旅游业发展的对比研究——以丽江和喀山为例
7
作者 闫博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5年第1期93-108,共16页
本文从体验式旅游的定义出发,分析丽江(中国)和喀山(俄罗斯)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与原因,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两座城市体验式旅游发展异同,指出二者在民间艺术、民俗节庆、自然风光开发上的共通之处以及丽江对沉浸式演艺和影视作品、喀山对... 本文从体验式旅游的定义出发,分析丽江(中国)和喀山(俄罗斯)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与原因,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两座城市体验式旅游发展异同,指出二者在民间艺术、民俗节庆、自然风光开发上的共通之处以及丽江对沉浸式演艺和影视作品、喀山对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各自的独特运用。针对发展过程中在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市场秩序等方面出现的不足与挑战,两座城市可通过引注意、优体验、听意见、联周边、强宣传、促合作等方式进行完善,进一步推动两国旅游经济合作,促进两国文化求同存异、民族互相尊重、民众心意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旅游 丽江 喀山 旅游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景观营建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心愿 王楠 +2 位作者 段展展 常江 韩露露 《山西农经》 2025年第1期165-167,181,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利用自身的地域特色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对茶旅融合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解读,并对乡村茶旅融合的案例进行分析。此外,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生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利用自身的地域特色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对茶旅融合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解读,并对乡村茶旅融合的案例进行分析。此外,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生态等多个角度阐述茶旅融合对乡村建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旅融合主题乡村景观空间营建的思路与策略,旨在为茶旅融合模式下的乡村景观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旅融合 乡村景观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同质型古村落不同旅游开发模式效应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胜和 王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35-139,172,共6页
邻近同质型旅游资源地开发既存在以区域共同性来增强旅游吸引力的效应,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内旅游替代性效应,所以在旅游开发经营中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模式以达到不同的游客体验效果来获得较好收益。通过对同处徽文化区域的黟县西递、宏... 邻近同质型旅游资源地开发既存在以区域共同性来增强旅游吸引力的效应,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内旅游替代性效应,所以在旅游开发经营中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模式以达到不同的游客体验效果来获得较好收益。通过对同处徽文化区域的黟县西递、宏村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两村的开发经营模式各有优劣,且不同的开发模式对游客和村民的感知度影响较大。再结合新的旅游发展趋势,探讨了新阶段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策略,以期能对类似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示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型 古村落 开发模式 效应 西递 宏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玲 金文薇 《山西农经》 2024年第9期115-122,127,共9页
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日益凋敝,旅游成为传统村落振兴的重要手段,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双赢”、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驱动—状态—响应模型,探讨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以衢州市... 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日益凋敝,旅游成为传统村落振兴的重要手段,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双赢”、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驱动—状态—响应模型,探讨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以衢州市大陈村为例具体分析二者的耦合机制。从居民感知视角,构建旅游可持续性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评价大陈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目前大陈村旅游发展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带动能力方面可持续程度较低;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呈勉强协调状态。因此,针对性提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有助于厘清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的多维内在关系,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从而更加有效地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驱动—状态—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景观的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9期12-14,共3页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农业景观作为乡村重要的资源依托,承载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农耕文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潜力,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该文从自然要素...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农业景观作为乡村重要的资源依托,承载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农耕文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潜力,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该文从自然要素、生产要素、人文要素和生态要素4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景观要素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的“三性模式”,即磁性模式、韧性模式和活性模式,以激活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生命力。在此基础上,该文还研究了基于农业景观的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优化策略,旨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乡村旅游 多元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培养路径
12
作者 李东 刘辉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管理、规划开发、文化创意、生态环保、市场营销5类人才。基于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教育培训的机制、构建教育培训的体系、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激活教育培训的动力等建议,以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休闲旅游 人才类型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潜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卢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在全面分析产业融合、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潜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成效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1)乡村振兴背景下潜山市打造的多条风景道和... 在全面分析产业融合、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潜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成效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1)乡村振兴背景下潜山市打造的多条风景道和旅游精品线路有效激发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布局等发展潜力;(2)受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差异,天柱山镇等周边区域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走出“旅游+”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3)持续推进生态振兴,提升地域文化内涵,打通融合发展通道等举措是做优做强潜山市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潜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年)》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潜山市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14
作者 张滢 宋贝贝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第8期97-103,共7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迎来新机遇的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让西部地区的旅游上市公司明确自身财务状况和市场定位,进而提升竞争力,研究聚焦我国西部地区8家旅游上市公司,采用熵权法评估其财务绩效。评估体系覆盖偿债...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迎来新机遇的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让西部地区的旅游上市公司明确自身财务状况和市场定位,进而提升竞争力,研究聚焦我国西部地区8家旅游上市公司,采用熵权法评估其财务绩效。评估体系覆盖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共涉及12个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发现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是决定这些公司财务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发现,建议这8家旅游上市公司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合理规划债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以改善财务绩效,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旅游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陵文化传承与吉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平衡探索
15
作者 刘瑞享 《管理工程师》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文化命题。庐陵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吉安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庐陵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采取对吉安地区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文化命题。庐陵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吉安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庐陵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采取对吉安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庐陵文化传承与吉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通过对庐陵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庐陵文化的特点和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吉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揭示了乡村旅游经济对庐陵文化传承的影响。在探索平衡的过程中,提出了加强庐陵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注重庐陵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充分考虑庐陵文化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将庐陵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和活动、加强庐陵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在乡村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探索和建议,期望能够实现庐陵文化传承与吉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互惠共赢,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陵文化 乡村旅游 平衡探索 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商文化之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16
作者 苏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故乡,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河南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的重要支撑。该文研究了殷商文化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故乡,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河南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的重要支撑。该文研究了殷商文化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抓住殷商文化根脉,挖掘殷商文化内涵,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全链条文创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文化 文旅文创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众消费到大众选择:促进茶旅消费的可能、问题及路径
17
作者 易开刚 叶熊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茶旅消费的兴起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城市品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发展和如何发展茶旅消费,成为当下研究焦点。文章从营销学的视角,分析外部环境状况并判断茶旅消费走向大众的可能性,认为因地制宜,发展茶旅消费正... 茶旅消费的兴起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城市品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发展和如何发展茶旅消费,成为当下研究焦点。文章从营销学的视角,分析外部环境状况并判断茶旅消费走向大众的可能性,认为因地制宜,发展茶旅消费正当时。同时,也发现当前茶旅消费促进尚存在缺乏核心吸引力、内容建设不足、产业链有待延伸、附加值不足、溢出效应发挥不够等问题,并借助ISMAS模型,围绕兴趣、搜索、口碑、行动、分享五大关键点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对策,供茶旅经营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旅消费 消费促进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乡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以泰安东平县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问荣荣 孟欣慧 +1 位作者 李秀伟 王步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东平是黄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下,东平县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加强农业产业建设,以期促进两者协同互惠。在深入分析东平文旅融合发展推... 东平是黄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下,东平县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加强农业产业建设,以期促进两者协同互惠。在深入分析东平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的现状基础上,深刻挖掘困境背后的原因,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验项目、文创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东平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文旅融合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斌 马玉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10-113,120,共5页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旨在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该地...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旨在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政府引导不足、旅游产品单一、乡村形象和品质不高等。认为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应该注重文化、生态和社区参与,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推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形象、促进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乌兰图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14-116,146,共4页
乡村生态旅游近几年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迅速兴起,与之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也开始受到关注与重视。只有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保护,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从... 乡村生态旅游近几年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迅速兴起,与之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也开始受到关注与重视。只有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保护,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保障无疑更具有稳定性。内蒙古在法律保障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监管制度不科学以及法律保护理念弱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从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等法律保障途径探讨解决内蒙古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保护问题,以缓解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实现经济文明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