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4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供给需求双中心对国际循环质量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魏龙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82,共16页
中美贸易摩擦叠加新冠疫情,使得单纯追求运行效率的国际循环和全球价值链构建方式弊端尽显。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入产出数据和PageRank算法,利用供给中心度、需求中心度、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价值链国内生产长度等指标,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叠加新冠疫情,使得单纯追求运行效率的国际循环和全球价值链构建方式弊端尽显。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入产出数据和PageRank算法,利用供给中心度、需求中心度、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价值链国内生产长度等指标,分析打造世界供给中心、需求中心以及促进两者有机结合能否统筹安全和发展,全面提升国际循环质量水平。实证结果显示,打造世界供给中心和需求中心均能显著提升国际循环质量水平,而且两者有机结合后的提升作用存在互补性;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发达经济体需求中心和供给中心单独对国际循环质量水平的提升作用有所减弱,两者有机结合后的促进作用并未显著变化;基于三类贸易活动设计的9种供给与需求有机结合方式中,供给侧复杂全球价值链活动与需求端复杂全球价值链活动结合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水平的最优方式。我国应面向国内国际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满足的领域打造全球供给中心,突破生产前沿约束,形成可持续的需求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以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为目标丰富需求层次、打造世界需求中心,进而促进供给需求双中心的有机结合,发挥两者在提升国际循环质量水平方面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中心 需求中心 国际循环质量 供求有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德国、日本气候援助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南南气候合作的借鉴 被引量:13
2
作者 秦海波 王毅 +3 位作者 谭显春 黄宝荣 GANDENBERGER,C. LUNINCK Freiherr Von,B.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4,共13页
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推动和深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气候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比较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开展的气候援助,总结归纳了... 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推动和深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气候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比较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开展的气候援助,总结归纳了三国的重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国际气候援助的历史演进以及2012年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最后结合研究发现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今后深化和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对外援助和南南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合作 气候援助 气候融资 南南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面向中亚农业合作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淼 张小云 +3 位作者 郝韵 贺晶晶 王丽贤 吴俊侠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3,共7页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中亚是中国的邻接地区,又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当前中国与中亚的农业合作尽管有所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于其他领域的合作。本文从分析与中亚农业合作...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中亚是中国的邻接地区,又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当前中国与中亚的农业合作尽管有所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于其他领域的合作。本文从分析与中亚农业合作的现状、必要性和合作的基础条件入手,认为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落实"富邻"政策、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等几个关键方面,都必须深化与中亚的农业合作。同时,基于双边在人才、农业技术领域存在的互补性,提出应改变传统的大量租地、输出低端劳动力的方式,而以科技合作为抓手,引领深化与中亚的农业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农业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基于国际生产折衷范式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东艳 李国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6-70,共5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影响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决策,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吸引FDI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的政策因素,指出一体化协定通过影响成员国的区位优势,促进厂商...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影响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决策,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吸引FDI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的政策因素,指出一体化协定通过影响成员国的区位优势,促进厂商充分发挥其已有的所有权优势,同时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来创造新的所有权优势,并将其进行内部化,使一体化国家FDI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FDI 国际生产折衷范式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贸易的引力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娟 孔玉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
2000-2009年,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大,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中国对其他四国出口的规模越大,而中国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小,说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没有带动自其他四国... 2000-2009年,其他“金砖”四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大,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中国对其他四国出口的规模越大,而中国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小,说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没有带动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中国的外汇储备越高,中国自其他四国进口的规模越大,而其他四国的外汇储备越高,中国对其出口的规模越小,说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发挥出了自其他四国进口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其他四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并没有促进从中国的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五国 进出口贸易 外汇储备 引力模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贸易抑制效应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周念利 姚亭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共11页
本文对全球45个经济体采取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的贸易效应及其异质性展开经验研究。结果发现,经济体实施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会对其数字服务进、出口均产生抑制作用,且对出口的抑制作用比进口更加显著。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对... 本文对全球45个经济体采取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的贸易效应及其异质性展开经验研究。结果发现,经济体实施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会对其数字服务进、出口均产生抑制作用,且对出口的抑制作用比进口更加显著。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对数字服务出口及贸易总额的抑制作用会随该经济体网络发展完备程度的提高而减弱。若经济体能营造好的"网络发展软环境"(支持商业创新且对创新业态实施理性监管),其数字贸易主体会更有能力逾越数字贸易壁垒。跟农村相比,城市贸易主体因对信息通信技术设备的访问和应用水平更高,更有可能突破相关限制从而削弱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的出口抑制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为减少甚至纠正过于严厉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可能带来的贸易抑制甚至扭曲效应,经济体有必要设定适当的贸易管制水平,并搭配提升网络发展完备水平的相关举措。经济体在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相关技术应用能力时,要注意缩小和弥合城乡差距,以帮助农村地区克服相关壁垒,更多地受益于数字服务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贸易壁垒 贸易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对数字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周念利 姚亭亭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5,共12页
基于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中心(ECIPE)的数字贸易限制指数,针对44个国家的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与该国数字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相关性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国采取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会抑制该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与发达经济... 基于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中心(ECIPE)的数字贸易限制指数,针对44个国家的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与该国数字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相关性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国采取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会抑制该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中经济体实施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面影响更显著;与其他部门相比,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对金融服务和研究、开发服务等部门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贸易限制 贸易壁垒 数字贸易 出口技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双边投资规范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志伟 高丽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5-191,共7页
当今国际经济趋势表明,包含投资规范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bilateral FTAs)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通过假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包含着无限制对外直接投资规范,基于Goyal和Joshi(2006)[1],本文构建了相应FTA网络形成博弈模型。本文发现:... 当今国际经济趋势表明,包含投资规范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bilateral FTAs)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通过假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包含着无限制对外直接投资规范,基于Goyal和Joshi(2006)[1],本文构建了相应FTA网络形成博弈模型。本文发现:(1)星状FTA网络是两两稳定的;(2)从空FTA网络到星状FTA网络存在一条个体国家福利和世界福利都严格改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学 包含投资规范的FTA网络 网络博弈论 两两稳定性 福利改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亚十国非对称经济收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978—2011年中国与十个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仅与日本、印尼和泰国存在经济收敛,且收敛速度存在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金融、贸易和人力资本角度考察了经济收敛的成因,并给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非对称经济收敛 平滑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1 位作者 丁义文 阿燃燃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5-268,共4页
在对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和中国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9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数据,研究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加速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优化中国产业... 在对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和中国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9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数据,研究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加速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经济合作 进出口 FDI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聂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6-47,共12页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贸易创造效应 合成控制法 持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I项目融资模式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海凌 史本山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政府在确定PFI项目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需要从不同角度客观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这其中,项目的风险是PFI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PFI项目相对于传统公共项目而言,其风险体系的建立、风险评估的方法都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PFI项目的... 政府在确定PFI项目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需要从不同角度客观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这其中,项目的风险是PFI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PFI项目相对于传统公共项目而言,其风险体系的建立、风险评估的方法都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PFI项目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分析,建立了PFI项目的风险体系。同时,针对PFI项目利益相关者多目标、多层次性的特点,进行了利益相关者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对PFI项目应进行多视角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I 风险体系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动因、效应及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樊增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5-68,共4页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被愈来愈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知识联盟,是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联盟的动因在于:获取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适应网络竞争的需要及促进研究与...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被愈来愈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知识联盟,是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联盟的动因在于:获取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适应网络竞争的需要及促进研究与开发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既给合作方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同时也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在当前,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联盟与合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联盟 研究与开发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产业竞争视阙下美欧推动的国际产业补贴新规则——中国的立场与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余莹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9,共9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先进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大国竞争的本质在于争夺产业链的控制权,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为阻止中国在产业链的升级,欧美通过对外签订经贸协定,推动国有企业规则和更新补贴规则,同时在WTO框架下谋求针对中国补贴模式修... 在经济全球化和先进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大国竞争的本质在于争夺产业链的控制权,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为阻止中国在产业链的升级,欧美通过对外签订经贸协定,推动国有企业规则和更新补贴规则,同时在WTO框架下谋求针对中国补贴模式修改WTO补贴规则,将补贴范围从财政补贴延伸至扭曲市场的贷款,以反补贴、竞争政策、国有企业规则等多项规则管制产业补贴。我国必须通过分类改革确定国有企业在产业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新塑造"商业性"或"中性"身份,避免对我国国有企业特殊反补贴规则的适用;确立我国接受产业补贴规则的底线思维,通过博弈明确产业补贴负面清单,积极回应欧美国家关于补贴透明度要求,为相关谈判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补贴规则 国有企业 反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NAFTA对墨西哥吸收FDI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书竹 殷红蕾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国际经济一体化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不但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自由化,同时也对FDI的流向产生了很大影响。NAFTA对墨西哥吸收FDI产生了积极影响,自1994年以来墨西哥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促进了其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国际直接投资 北美自由贸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人境 孙大为 +1 位作者 江应洛 江慕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2-17,共6页
在图们江地区发展规划(TRADP)公布以来已有6年的时间了,然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一些领域时常产生磨擦.按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划分东北亚6国为两大集团,并应用了多层次的超对策模型对东北亚各国的冲突进行了分析,以此... 在图们江地区发展规划(TRADP)公布以来已有6年的时间了,然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一些领域时常产生磨擦.按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划分东北亚6国为两大集团,并应用了多层次的超对策模型对东北亚各国的冲突进行了分析,以此找出解决冲突各方的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 模型 对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要素市场、倒逼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地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宇 常菁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5,共14页
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地区创新活力,强化科技与经济深度对接,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统一要素市场、倒逼式创新(包括引进创新、... 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地区创新活力,强化科技与经济深度对接,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统一要素市场、倒逼式创新(包括引进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三种类型)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中部地区最强,在西部地区次之,在东部地区最弱。统一要素市场可经由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间接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模仿创新并非统一要素市场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有效途径。此外,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具有N形特征;在引进创新、模仿创新约束下,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倒U形特征;在自主创新约束下,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边际效率递增特征,自主创新是促使统一要素市场发挥正向影响效应的长久机制。为有效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应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强化市场集聚和吸纳高端资源的聚合力;完善功能性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统一要素市场调控能力;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地位 统一要素市场 引进创新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源异质性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变迁——结构特点与差异市场表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健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9,共8页
在充分考虑知识源异质性前提下,通过改进贸易进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指标,重点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演化特点及其内在根源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得益于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和高级化,知识源异质性在进口技术复杂度提... 在充分考虑知识源异质性前提下,通过改进贸易进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指标,重点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演化特点及其内在根源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得益于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和高级化,知识源异质性在进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相对影响及地位的持续攀升是最重要体现;相比其他国家,优化的贸易结构和知识源规模优势共同决定了中国在与美、日、德双边服务贸易发展中的良好表现,并且值得更多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源异质性 服务贸易进口 技术复杂度 结构特点 市场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别看服饰民族化与国际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超德 祝蔚红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从中西服饰文化差别比较入手,论述了地域性服饰文化与世界性服饰潮流的关系,明确了国际服饰时尚潮流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影响,呈现出大同的趋势,进一步阐明了民族传统服饰只有融入时代精神和体现现代生活方式,才可能为现代消费者所接... 本文从中西服饰文化差别比较入手,论述了地域性服饰文化与世界性服饰潮流的关系,明确了国际服饰时尚潮流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影响,呈现出大同的趋势,进一步阐明了民族传统服饰只有融入时代精神和体现现代生活方式,才可能为现代消费者所接受,并为服饰的国际化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别 服饰 民族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范章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在地区范围内和全球范围内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这种合作从企业层面上升到政府层面,在平时应以经济(或金融)监管为重点,增强有关制度、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及风暴...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在地区范围内和全球范围内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这种合作从企业层面上升到政府层面,在平时应以经济(或金融)监管为重点,增强有关制度、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及风暴,则重点应是如何联手和克服风暴。同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应以改革传统的决策权结构、推进监管国际化、确定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和成立应急小组等为主要内容,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以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宏观政策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