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蔽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综述
1
作者 张学凯 彭月平 +2 位作者 唐威 康文超 叶泽聪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伪装主要包括隐蔽、形变、干扰和降低显著性等。随着伪装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隐蔽伪装目标检测的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针对隐蔽伪装,梳理了伪装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了传统隐蔽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隐蔽伪装目标... 伪装主要包括隐蔽、形变、干扰和降低显著性等。随着伪装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隐蔽伪装目标检测的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针对隐蔽伪装,梳理了伪装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了传统隐蔽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隐蔽伪装目标检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隐蔽伪装目标检测常用的动物伪装数据集和军事迷彩数据集,并归纳了4个常用的评价指标;总结了隐蔽伪装目标检测在重叠遮挡、尺度变化、动态变化和设备资源受限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从3个不同角度探讨了隐蔽伪装目标检测在军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技术 伪装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零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掏槽爆破成腔空孔效应数值模拟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子豪 李祥龙 +1 位作者 胡启文 王建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6-4258,共13页
掏槽爆破是巷道掘进单自由面爆破的关键。为探究空孔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基于空孔作用理论,利用有限元-粒子流耦合方法,建立单空孔掏槽爆破三维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掏槽爆破试验结果,分析多段掏槽爆破空孔附近岩石应力分布特征,岩石... 掏槽爆破是巷道掘进单自由面爆破的关键。为探究空孔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基于空孔作用理论,利用有限元-粒子流耦合方法,建立单空孔掏槽爆破三维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掏槽爆破试验结果,分析多段掏槽爆破空孔附近岩石应力分布特征,岩石破碎、抛掷及槽腔成形过程对空孔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孔对近场岩石应力场的分布具有导向作用,并在空孔周围形成明显的应力集中效应,增加应力高峰值区范围,进而为后续爆破提供有利条件;岩石抛掷效果以及槽腔大小与空孔之间表现出强相关性,单空孔掏槽爆破与无空孔相比,抛掷速度提升34.7%,抛掷效率提高了10.2%,现场试验中腔体体积增加17.1%,掏槽深度增加了16.3%,但槽腔整体形状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对实际掏槽爆破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孔补偿 掏槽爆破 有限元-粒子流耦合方法 成腔规律 爆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工程综合防护效能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邬建华 夏志成 龚华栋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建立了防护工程综合防护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目标破坏函数与武器效应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计算工程结构各个部位或各种设备的破坏或损伤概率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构造客观隶属函数并进行向量单值化 ,将计算出来属于轻微或中等、严... 建立了防护工程综合防护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目标破坏函数与武器效应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计算工程结构各个部位或各种设备的破坏或损伤概率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构造客观隶属函数并进行向量单值化 ,将计算出来属于轻微或中等、严重破坏的破坏概率合成进行比较的指标 ,可推广到其他效能 (伪装效能、防震效能、防电磁脉冲效能和防化效能 )指标的合成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工程 综合防护效能 效能评价 指标体系 伪装效能 防震效能 防电磁脉冲效能 防化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仿造数码迷彩生成系统研究
4
作者 杜向坤 牛春晖 +1 位作者 王晨 刘鑫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18,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仿造数码迷彩生成算法开发平台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仿造数码迷彩生成算法。采用直方图统计提取主要颜色信息,将背景图像马赛克化获得颜色分布信息,依据色差进行主色替换得到仿造数码... 为了解决传统仿造数码迷彩生成算法开发平台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仿造数码迷彩生成算法。采用直方图统计提取主要颜色信息,将背景图像马赛克化获得颜色分布信息,依据色差进行主色替换得到仿造数码迷彩的方法,取得了不同主色数量、色差计算权重、颜色量化数量下的数据。结果表明,颜色量化为3600种后,提取出4种主色作为仿造数码迷彩主色,根据色差主色替换时色彩权重3∶6∶1,生成的仿造数码迷彩具有良好的伪装效果,且基于FPGA实现该算法时系统占用资源少,处理800 pixels×480 pixels分辨率的单帧彩色图像所需时间仅为22.21 ms,满足动态场景下生成仿造数码迷彩的实时性需求。该研究为主动伪装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仿造数码迷彩 直方图统计 颜色量化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迷彩伪装效果评价方法
5
作者 王晨 牛春晖 +1 位作者 杜向坤 刘鑫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9-1156,共8页
针对迷彩伪装效果评价算法中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复杂性,算法开发平台灵活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指标决策树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视觉注意力机制选择纹理、颜色、亮度、结构相似度与伪装目标尺寸这5项特征作为评价指标,使用机器学习... 针对迷彩伪装效果评价算法中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复杂性,算法开发平台灵活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指标决策树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视觉注意力机制选择纹理、颜色、亮度、结构相似度与伪装目标尺寸这5项特征作为评价指标,使用机器学习决策树分类器训练出迷彩伪装效果评价模型,将模型移植入体积小、功耗低的树莓派开发平台上。通过与均值权重法、熵权法两种评价方法进行准确率对比实验,其中均值权重法准确率为56%;熵权法准确率为74%;该方法准确率为90%。通过实时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在场外2 s左右得到迷彩伪装效果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多特征指标 树莓派 决策树 迷彩伪装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UZZY算法的大型桥梁生存能力评估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敏 严骏 +1 位作者 欧阳艳华 张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75-1081,共7页
为了对大型桥梁战时的生存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建立了大型桥梁战时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多级评判算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分别采用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隶属度;最后以... 为了对大型桥梁战时的生存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建立了大型桥梁战时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多级评判算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分别采用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隶属度;最后以某大型桥梁为例,对其生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利用模型评价结果,可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战时桥梁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后勤学 工程保障 大型桥梁 生存能力 模糊评判 AHP-FUZZY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的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玮 史红权 +1 位作者 王磊 赵建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149,共4页
在深入分析编队空中目标威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威胁评估的不确定因素,结合编队防空作战的实际情况,建立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的风险型多属性决策模型,从而提出基于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的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为解决不确定环境下... 在深入分析编队空中目标威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威胁评估的不确定因素,结合编队防空作战的实际情况,建立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的风险型多属性决策模型,从而提出基于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的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为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的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目标威胁评估 舰艇编队 不确定性 风险型多属性决策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装备管理效率评判指标体系与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健 张琦 +1 位作者 严骏 樊路军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工程装备管理效率的评判过程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和多目标的决策过程。基于层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在构建工程装备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建立了合理的综合评价模型 ,全面考虑了评判过程中的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 。
关键词 工程装备 管理效率 综合评判模型 指标体系 多目标决策 层次分析法 评判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工程综合防护多目标优化的进化算法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小青 王可定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4年第4期85-89,共5页
面对全方位的各类毁伤因素威胁 ,防护工程必须采取“综合防护”。从软科学的角度建立了一个防护工程综合防护研究体系。为了体现功能防护 ,防护工程综合防护研究体系引入攻防对策分析 ,全面考虑多种武器、多种毁伤因素和多种防护措施 ,... 面对全方位的各类毁伤因素威胁 ,防护工程必须采取“综合防护”。从软科学的角度建立了一个防护工程综合防护研究体系。为了体现功能防护 ,防护工程综合防护研究体系引入攻防对策分析 ,全面考虑多种武器、多种毁伤因素和多种防护措施 ,建立了综合防护多目标优化模型 ,提出了一种联系度偏好的 Pareto存档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用于对模型求解。根据防护工程口部综合防护研究体系对一个防护工程口部想定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赢得效能 综合防护 多目标规划 对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训练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柯 谷静 +1 位作者 王小龙 郑伟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06-108,共3页
针对工程兵部(分)队在遂行反恐维稳行动中的工程装备保障训练问题,探讨了工程装备保障训练指导原则,制定了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的训练方法,分析了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训练的重点,阐述了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训练应把握的... 针对工程兵部(分)队在遂行反恐维稳行动中的工程装备保障训练问题,探讨了工程装备保障训练指导原则,制定了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的训练方法,分析了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训练的重点,阐述了反恐维稳行动工程装备保障训练应把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维稳行动 工程装备 保障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大型编队电磁辐射管控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杜娟 李玉 张浩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从海上大型编队辐射管控现实需求入手,构建海上大型编队电磁辐射管控体系。研究了海上大型编队电磁辐射管控的主要作用、关键任务和核心需求,构建了由管控计划系统、管控监控系统、管控决策评估系统和管控数据库系统等四个系统构成的海... 从海上大型编队辐射管控现实需求入手,构建海上大型编队电磁辐射管控体系。研究了海上大型编队电磁辐射管控的主要作用、关键任务和核心需求,构建了由管控计划系统、管控监控系统、管控决策评估系统和管控数据库系统等四个系统构成的海上大型编队电磁辐射管控体系,分析了体系主要功能,并从组织计划、战场管控和评估反馈等三个环节研究了基于辐射管控体系的编队电磁辐射管控运行流程。研究成果对推进海上大型编队辐射管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大型编队 电磁辐射管控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BEE的军队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涛 余承华 《路基工程》 2010年第1期121-123,共3页
以CASBEE为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军队工程重视隐蔽防护的特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军队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实现绿色施工的科学化、军事化。提出了适合军队绿色施工评价的方法,为我国军队建设工程的健康... 以CASBEE为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军队工程重视隐蔽防护的特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军队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实现绿色施工的科学化、军事化。提出了适合军队绿色施工评价的方法,为我国军队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施工 CASBEE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I系统互连互通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南 毛一凡 《舰船电子工程》 2003年第1期2-4,9,共4页
C3I系统的互连互通问题是目前军事系统工程与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论述了C3I系统互连互通的必要性,从OSI/RM互连参考模型出发,讨论了C3I系统的互连互通环境及实现互连互通的基本技术。
关键词 C3I系统 互连互通 开放系统互连 OSI 军事系统工程 军事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作战海军水雷破障建模与应用
14
作者 陈小青 张广军 柳少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7,共4页
扫除抗登陆方水雷障碍,既是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三军联合破除敌抗登陆水际障碍的前提条件.根据抗登陆方水雷情况想定,研究三军联合破障中海军扫雷兵力的运用,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水雷分为3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 扫除抗登陆方水雷障碍,既是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三军联合破除敌抗登陆水际障碍的前提条件.根据抗登陆方水雷情况想定,研究三军联合破障中海军扫雷兵力的运用,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水雷分为3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海军扫雷模型.根据该模型研制的海军水雷破障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完成已知扫雷时间、扫雷兵力和扫雷率这3个最主要扫雷参数之间的互相求解问题,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定量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作战 扫雷时间 扫雷兵力 扫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ing target optical camouflage effects using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A feasibility study
15
作者 Zhou Yu Li Xue +4 位作者 Weidong Xu Jun Liu Qi Jia Jianghua Hu Jidong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model the brain's ability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aid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human visual attention during target searching,thereby c...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model the brain's ability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aid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human visual attention during target searching,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advancement of camouflage evaluation.In this study,images with various camouflage effects were presented to observers to generate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signals,which were then used to construct a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The top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network were subsequently extracted and input into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training.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classifiers achieved accuracy rates exceeding 70%.Specifically,the Logistic algorithm achieved an accuracy of 81.67%.Therefore,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arget camouflage effectiveness with high accuracy without the need to calculate discovery probability.The proposed method fully considers the aspects of human visual and cognitive processes,overcomes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interpretation,and achieves stable and reliabl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uflage effect evaluation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Machin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超效率DEA的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研究
16
作者 郑自强 李凌 +2 位作者 蒲海鹏 吕琪 吕城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6-284,共9页
为解决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过强、量化分析不全面等问题,通过分析目标热红外暴露征候,综合提取了温度、纹理、形状及统计等4类一级指标,并细分多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 为解决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过强、量化分析不全面等问题,通过分析目标热红外暴露征候,综合提取了温度、纹理、形状及统计等4类一级指标,并细分多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进行充分评价。针对评价指标集关联性大的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指标数据降维处理得到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因子,通过超效率DEA模型进行计算并排序,解决了因指标信息重叠而使得部分评估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利用PCA-超效率DEA模型,对目标在不同时间及背景下的热红外伪装效果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更为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效果评价 热红外 图像特征 超效率DEA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推土铲微机控制系统研究
17
作者 张琦 蒋贤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采用数字PID控制方法和参数自寻优技术,建立了工程车推土铲的被控数学模型,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且控制系统性能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军用车辆 工程车 自动控制 PID 推土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内测试技术及在军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前景
18
作者 高久好 龚烈航 王强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技术 工程机械 费用 复杂 军用 自动测试设备 内涵 机内测试 维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视觉在伪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9
作者 俞宙 许卫东 +3 位作者 刘君 贾其 刘亚文 李浩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双目视差引起的深度信息是促使观察员准确识别伪装目标的重要线索。双目视差诱发的立体视觉只在特定距离范围内有效,主要应用于提高伪装目标的识别概率和准确性。利用随机点立体图(random dot stereograms,RDS)诱发观察者产生立体视觉... 双目视差引起的深度信息是促使观察员准确识别伪装目标的重要线索。双目视差诱发的立体视觉只在特定距离范围内有效,主要应用于提高伪装目标的识别概率和准确性。利用随机点立体图(random dot stereograms,RDS)诱发观察者产生立体视觉并采集其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分析识别过程中观察者的行为数据、脑电疲劳指标和动态功能网络变化情况。行为数据表明,含有视差的RDS可使被试者产生立体视觉。在4个电极上检测出疲劳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且变化趋势不一致。行为数据也表明,观察员无主观疲劳感受。动态功能网络分析表明,双目视差刺激使α频段和β频段的脑功能网络产生了更强健的子网络。证明了含视差RDS能有效诱使观察员产生立体视觉,这种视错觉会导致观察员对错误的目标轮廓产生更多关注,且不会引起明显的疲劳感受。这一发现为将双目视差用于伪装设计提供了生理学依据,可利用双目视差增强平面假目标和迷彩斑点的立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差 脑电 动态功能网络 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在飞行器和军事伪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方鲲 毛卫民 +2 位作者 吴其晔 刘文言 敖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5,共5页
概述了导电高分子 (CPs)作为新型电致变色材料的特点、电致变色原理及红外发射器件的设计 ,并对国外在飞行器导热控制和红外、雷达伪装上的应用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电致变色材料 飞行器 军事伪装 红外发射器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