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范围拓展的异化与重塑——基于广西366份案例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梁峰 陈颖琪 +2 位作者 陈婕 罗云泽 麦钰铃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07-112,127,共7页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自2018年确立以来,有效提升了公益保护效能,但实践运行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基于2018年至2025年广西366份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案件罪名范围已突破传统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实际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自2018年确立以来,有效提升了公益保护效能,但实践运行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基于2018年至2025年广西366份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案件罪名范围已突破传统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实际案件涉及的罪名逾越了规范文本中确立的案件范围边界。同时,该制度也面临着合法性基础薄弱、起诉标准模糊、纯民事公益诉讼空间受挤压、诉前公告程序冲突等异化风险。破解困境,需通过立法完善明确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合法基础,建立科学的环境损害评估体系以统一启动标准,优化考核机制保障纯民事公益诉讼的独立空间,并取消诉前公告程序以化解刑事诉讼与公益诉讼的时效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案件范围拓展 异化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人出庭“三要件”的法教义学解读
2
作者 李昌盛 林慧翔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91-102,共12页
通说认为,证人出庭“三要件”中“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作证”为决定性要件。该观点符合当前绝大多数案件法院均以“无必要”为由限制证人出庭的司法现状。然而根据立法原意,证人出庭“三要件”处于平行、独立地位,不得以“有必要”为决... 通说认为,证人出庭“三要件”中“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作证”为决定性要件。该观点符合当前绝大多数案件法院均以“无必要”为由限制证人出庭的司法现状。然而根据立法原意,证人出庭“三要件”处于平行、独立地位,不得以“有必要”为决定要件而忽略了对前两个要件的判断。在坚守“证人出庭为原则”基本立场基础上,以“三步检验法”重新构建证人出庭审查内容:第一,“控辩双方有异议”注意提出异议时间、异议方式以及异议主体;第二,“证人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应当从证人证言所蕴含的“待证事实”内容出发,由申请方承担初步证明,法院履行“无重大影响”说理义务;第三,法院认为“无必要”出庭仅限于明显重复、合理预断以及证人基于特殊原因无法出庭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要件 三步检验法 拒绝证人出庭 证据预断禁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时代刑事司法柔性治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洁 胡坤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9-98,共10页
轻罪时代,面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与我国当前犯罪态势逐渐呈现出明显的轻罪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犯罪逐渐从以偏重事后惩罚威慑向注重事前预防、多方协同、深化诉源精准治理、多措并举的“治罪”与“治理”相结合的标本兼治观念转变... 轻罪时代,面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与我国当前犯罪态势逐渐呈现出明显的轻罪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犯罪逐渐从以偏重事后惩罚威慑向注重事前预防、多方协同、深化诉源精准治理、多措并举的“治罪”与“治理”相结合的标本兼治观念转变。“依法有效治理犯罪与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是我国刑事司法治理的核心任务,实践中通过贯彻“少捕慎诉慎押”政策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社区矫正”等制度,展现了犯罪治理的新思维与新作为,但也存在一些与刑事司法柔性治理要求相抵牾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与准确把握大量轻罪入刑后“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之衡平问题,刑事司法就须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犯罪治理的根本价值遵循,并将“宽缓、审慎、谦抑”理念贯穿于犯罪治理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柔性治理 宽缓 审慎 谦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通讯软件电子数据取证的法律规制
4
作者 吴旭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应对我国存在的取证技术滞后于侦查需要、软件服务商协助义务缺乏补偿机制、电子数据取证与隐私保护失衡、证据保管链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提升侦查人员的取证能力、构建软件服务商协助义务补偿机制、保障公民隐私的合法权益、完善... 为应对我国存在的取证技术滞后于侦查需要、软件服务商协助义务缺乏补偿机制、电子数据取证与隐私保护失衡、证据保管链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提升侦查人员的取证能力、构建软件服务商协助义务补偿机制、保障公民隐私的合法权益、完善证据的保全措施等方式以适应即时通讯软件电子取证的复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软件 电子数据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玉庭 董进宇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51,共8页
刑事自由裁量权能够克服刑法局限性,但同时此种权力也有一定的负价值,这种负价值主要体现在此权力容易造成司法随意性和司法腐败。为了克服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负面价值,必须对其进行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其中静态控制包括完善刑事立法,完... 刑事自由裁量权能够克服刑法局限性,但同时此种权力也有一定的负价值,这种负价值主要体现在此权力容易造成司法随意性和司法腐败。为了克服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负面价值,必须对其进行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其中静态控制包括完善刑事立法,完善刑事司法解释,加强刑事判例编纂。动态控制包括完善对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强化判决理由,强化媒体监督。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司法官员的个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自由裁量权 静态控制 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介入监察调查:依据探寻与壁垒消解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1,共7页
职务犯罪追诉实践中,检察机关介入监察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法律现象。不过,对于检察介入监察调查是否具有正当性,检察介入存在哪些潜在的障碍以及如何确保检察介入的规范化运作等问题,理论上缺乏回应。检察介入监察调查具有正当性依据,具... 职务犯罪追诉实践中,检察机关介入监察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法律现象。不过,对于检察介入监察调查是否具有正当性,检察介入存在哪些潜在的障碍以及如何确保检察介入的规范化运作等问题,理论上缺乏回应。检察介入监察调查具有正当性依据,具体而言,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以及承担控诉职能的需要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监检“配合制约”的法定原则则是其规范依据,实现法治高效反腐目标和监察调查力量的不足则为其提供了实践依据。当然,检察介入监察调查还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壁垒,包括监察机关配合意愿不足、法律依据缺位以及检察机关“角色混淆”的风险等,消解的方法在于续造相关法律规范,实现检察介入监察调查的规范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介入 监察调查 介入依据 介入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简易程序与被告人诉讼权利保障 被引量:2
7
作者 奚玮 叶良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创设了简易程序 ,满足了迅速处理刑事案件的需要。但是程序的设置并不缜密 ,对被告人诉讼权利关怀不够 ,亟需限缩简易程序的适案范围、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强化辩护制度、建立公诉人出庭制度、明确庭审程序运作等。...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创设了简易程序 ,满足了迅速处理刑事案件的需要。但是程序的设置并不缜密 ,对被告人诉讼权利关怀不够 ,亟需限缩简易程序的适案范围、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强化辩护制度、建立公诉人出庭制度、明确庭审程序运作等。目前的普通程序简易审有侵犯被告人诉讼权利之虞 ,不宜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简易程序 诉讼权利保障 效率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规不起诉考察程序的启动条件--以最高检企业合规典型案例为样本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玉华 李华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63-570,共8页
2021年6月和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发布了两批企业合规典型案例,展示了检察机关适用合规不起诉制度,通过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督促和帮助企业进行合规整改和合规建设,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实践探索。为保障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公平适用和合... 2021年6月和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发布了两批企业合规典型案例,展示了检察机关适用合规不起诉制度,通过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督促和帮助企业进行合规整改和合规建设,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实践探索。为保障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公平适用和合规考察的顺利进行,应当对合规不起诉考察程序的启动设置一定条件。对涉案企业启动合规考察程序应当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涉案企业应当认罪认罚,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刑事或行政处罚,积极配合侦查并进行内部自查,采取相关恢复或补救措施。其次,企业应当具有合规能力,能够正常经营,保证合规考察的顺利进行和稳步推进。最后,企业应当作出合规承诺,承诺进行合规整改,加强合规建设,积极配合合规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考察 启动条件 认罪认罚 合规能力 合规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的算法推论及其规制 被引量:7
9
作者 裴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07-115,共9页
刑事诉讼中的算法运用主要集中在以推论支撑公安、司法机关决策方面,这与当前相关立法关注的算法决策存在差异。算法推论一方面因其损害结果的非显性和推论过程的不透明性而面临规制障碍,但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实际的权益损害风险,尤为典... 刑事诉讼中的算法运用主要集中在以推论支撑公安、司法机关决策方面,这与当前相关立法关注的算法决策存在差异。算法推论一方面因其损害结果的非显性和推论过程的不透明性而面临规制障碍,但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实际的权益损害风险,尤为典型地体现在与平等保护原则的冲突对公民社会生活稳定性的干扰。基于国家刑罚权的严厉性及刑事诉讼活动的高强制性,有必要基于正当程序要求对算法推论进行规制。同时,正当程序不应当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也需要推进算法推论应用中的实质正当程序建设,从整体宏观的系统层面和具体微观的个案层面,充分保障相对人获得合理推论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论 辅助决策 合理推论权 实质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之立法构想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文华 吕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35-345,共11页
对涉案企业做出暂不起诉决定契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提供了制度空间,同时企业附条件不起诉也作为一种非罪化处理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制度... 对涉案企业做出暂不起诉决定契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提供了制度空间,同时企业附条件不起诉也作为一种非罪化处理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护。实践中附条件不起诉已普遍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但仍存在适用条件不明朗、附条件的性质和内容各地均有差别、暂缓起诉期间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各地司法实践的经验,讨论该制度入法的具体设计,从案件适用的罪名、主体、类型等条件,结合附带条件的性质与内容、社会调查的必要性、暂缓起诉期限的确定以及合规考察等具体方面做出初步立法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认罪认罚从宽 附条件不起诉 立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上诉程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卫跃宁 刘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9,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上诉程序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上诉案件中,被告人的上诉可能基于多种原因,但是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当行使辩护权利的上诉与技术性上诉。为了达到正确定罪量刑的目的,需要对两者进行准确区...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上诉程序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上诉案件中,被告人的上诉可能基于多种原因,但是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当行使辩护权利的上诉与技术性上诉。为了达到正确定罪量刑的目的,需要对两者进行准确区分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属于被告人正当行使辩护权利的上诉,则应当予以保障;而对于技术性上诉,则可对此进行惩罚。在实践中,为了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应注意检察院抗诉权的正当行使以及二审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正确适用。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建议设置上诉审查程序、特殊的二审程序,明确量刑从宽幅度、保障被告人知悉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诉 存废 技术性上诉 留所上诉 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兰英 徐瑶 《昌吉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2-104,共3页
该文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出发,以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点,进一步阐述了该基本规范的实施,为企业规范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贯彻内部控制制度措施... 该文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出发,以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点,进一步阐述了该基本规范的实施,为企业规范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贯彻内部控制制度措施提供了有力后盾;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提供了评判标杆;为企业自我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了明确指引;同时为我国其他经济体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 制度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企业架构下企业合规制度适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圆 肖佳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4-102,共9页
合规制度是企业为依法依规经营,防控企业风险,获取法律激励所建立的治理机制,是特殊的公司治理方式和政府管理工具。社会企业除承担社会使命外,与普通企业面临相同的公司治理问题,包括企业合规问题。然而,社会企业具有不同于普通企业的... 合规制度是企业为依法依规经营,防控企业风险,获取法律激励所建立的治理机制,是特殊的公司治理方式和政府管理工具。社会企业除承担社会使命外,与普通企业面临相同的公司治理问题,包括企业合规问题。然而,社会企业具有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特性,在适用传统的企业合规制度时会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社会企业内部存在着组织目标、治理结构、运营资金匮乏与适用传统企业合规制度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企业外部面临着政府规范合规“滞后性”以及“无差异”的问题。对此,应结合合规制度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企业的基本特性,从以下两层面进行解决:公司治理层面要培育多元化的董事会,培养基于价值观的合规文化,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合规构建过程,选用崇尚使命的员工队伍;政府管理层面要广泛开展社会合作,识别企业合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企业合规 公司治理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举报权之滥用及其规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豹 顾茜茜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举报权滥用主要表现为夸大事实、张冠李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以及其他程序性滥用。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活动和司法活动公开性不够,传统社会过于强调对举报的保障以及对举报权滥用界定困难、打击不力。对举报权的滥用予以规制需要... 举报权滥用主要表现为夸大事实、张冠李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以及其他程序性滥用。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活动和司法活动公开性不够,传统社会过于强调对举报的保障以及对举报权滥用界定困难、打击不力。对举报权的滥用予以规制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力度,增强政府信息和司法活动的公开透明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举报权 滥用 规制 司法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拒绝辩护方查证申请的正当事由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昌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6,共8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辩护方查证申请权,但只字不提司法机关同意与否的条件,完全交由司法机关自由裁量。司法解释虽然将有无查证必要性作为同意与否的条件,但由于十分模糊,可谓聊胜于无。在司法实务中,司法机关大多以"相...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辩护方查证申请权,但只字不提司法机关同意与否的条件,完全交由司法机关自由裁量。司法解释虽然将有无查证必要性作为同意与否的条件,但由于十分模糊,可谓聊胜于无。在司法实务中,司法机关大多以"相反事实业已得到证明"为由否决辩方的查证申请。这种将证据评价活动提前至证据调查环节的判断标准不仅违背诉讼认识规律,也使辩护方无法有效参与诉讼,极有可能导致错案。为了防止司法人员恣意行使裁量权,有必要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限定司法机关拒绝辩护方查证申请的具体事由和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调查取证 必要性 预断证明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强制措施适用中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智勇 李凌 《云梦学刊》 2007年第3期80-84,共5页
我国现行强制措施制度由于在程序设计上缺乏有效的司法控制,使其在适用的过程中显现出权力制约乏力、权利保障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弊端。合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完善我国强制措施制度,进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程序... 我国现行强制措施制度由于在程序设计上缺乏有效的司法控制,使其在适用的过程中显现出权力制约乏力、权利保障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弊端。合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完善我国强制措施制度,进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合理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视野中的法治局面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措施 司法审查 域外考查 构建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见义勇为谈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缺失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明芸 刘直 《昌吉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3-95,共3页
本文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的概念,对我国生命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见义勇为 学生生命道德教育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酷刑公约》对我国犯罪追究程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凯 冯娜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禁止酷刑公约》是我国已经签署并且批准的国际公约,该公约对于禁止刑事司法中出现的酷刑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全权力监督机制是落实公约规定的第一步,从沉默权、酷刑举证责任等角度而言,公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在解决未决羁押问题... 《禁止酷刑公约》是我国已经签署并且批准的国际公约,该公约对于禁止刑事司法中出现的酷刑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全权力监督机制是落实公约规定的第一步,从沉默权、酷刑举证责任等角度而言,公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在解决未决羁押问题上,公约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公约对我国的酷刑罪的立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酷刑公约 侦查程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权有余、制约不足——刑诉法技术侦查规定之评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富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40-142,共3页
2012年3月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对技术侦查的适用、执行等问题进行了规定,这一立法意义重大。新刑诉法在基本法层面上为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提升了技术侦查的立法位阶;
关键词 技术侦查措施 刑诉法 授权 立法意义 法律依据 修正案 基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的陷阱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协和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B12期390-391,共2页
关键词 能力鉴定 刑事责任 精神鉴定 刑事案件 鉴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