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美援朝运动与一种运动动员模式的形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侯松涛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7,共4页
-
文摘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动员模式体现出一种革命型动员模式的运作特点。在运作机制上,立体式动员网络与立体式运动网络在共同运作中交互重叠、共同作用,把整个动员运作机制的效能发挥到极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动员模式开始形成。
-
关键词
抗美援朝运动
动员模式
泛政治化
-
分类号
D65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东北地缘战略因素与抗美援朝战争关系再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徐勇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41,共9页
-
文摘
中共开展武装革命之后,对于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经历了曲折艰苦的战略方向探索,最终赢得了胜利。其阶段性过程主要是南方苏区建设、西南长征、陕北落脚、华北发展与"控制东北"等战略方向的确立与实施。具有重大地缘战略意义的东北地区在中共的掌控下,其战略地位得到了新的表现。结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鸭绿江"出兵,到"平壤、元山线"的作战与停战指导的研究,可知中国参战既出自本国革命战争和巩固新政权的需要,又与传统的睦邻政策有相通之处。中国参战其性质属于果断与主动的防御性参战。
-
关键词
参战原因
中国东北地区
地缘战略
抗美援朝
传统睦邻政策
-
分类号
D65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