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的“失神”、消弭与复归——维利里奥速度美学的主体性观照
1
作者 赵娜娜 黄海云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以人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基础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的认识史。茫茫宇宙的意义正是因人的发现而被观察和认识,不断迭代的技术,也是人的主体性智慧的结晶。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美学中,以看似偏激的论调对技术进行了批... 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以人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基础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的认识史。茫茫宇宙的意义正是因人的发现而被观察和认识,不断迭代的技术,也是人的主体性智慧的结晶。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美学中,以看似偏激的论调对技术进行了批判,其内在包裹的实则是一种对人的主体性的人文主义观照。他通过对主体的感知经验在加速时代的巨变,分析了主体的“失神”现象与被消弭困境,并以一种怀旧的姿态,给这个日益被破坏的感知世界指明了救赎的方向,即回归身体的知觉真实和重视深度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速度美学 主体 “失神” 消弭 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搏埴之技论造物设计与科学技术之关系
2
作者 邸劲奔 张晓晶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6期242-244,共3页
目的: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造物历史长河中,造物与技术虽然看似分属独立的范畴,且大众对其看法不尽相同,但自人类有目的性的造物活动之始,造物与技术便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二者关联的历史如同造物史般悠久。文章旨在以造物史中搏埴这一技术... 目的: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造物历史长河中,造物与技术虽然看似分属独立的范畴,且大众对其看法不尽相同,但自人类有目的性的造物活动之始,造物与技术便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二者关联的历史如同造物史般悠久。文章旨在以造物史中搏埴这一技术为主线,简要阐述造物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本土长期的造物活动进行考察与研究,探讨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造物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基于历史的不断变迁以及地域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探究二者在不同情境下发生的各种交错联系,以此梳理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脉络。结果:造物设计与科学技术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呈现出交互影响的态势。一方面,科技的不断进步与革新为造物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使造物活动能够借助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发展演变;另一方面,造物所取得的成果反作用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科技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新思路。结论:造物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促进和影响。总体而言,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与协同发展的态势。二者实现平衡发展,才能使科学理论与技艺实践更好地融合,并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造物设计中,从而推动造物设计在科技与实践的双重助力下不断发展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造物文化与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设计 科学技术 搏埴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森堡的科学美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民治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0-55,共6页
从科学与艺术相通而非迥异的关系、科学美在于和谐的数学关系以审美对于探求真理的作用与意义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海森堡的科学美学思想,并指出他的科学美学思想及其新颖而独特的研究风格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 海森堡 科学 艺术 和谐的数学关系 科学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文化中的技术美及体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庞爱民 生鸿飞 郭芳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4-7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几件典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析,揭示了青铜器的形式与技术之美,通过对青铜器的具体形态、色彩及纹饰产生的技术的描述,揭示了青铜文化技术美和形式美的同一。
关键词 青铜器 青铜文化 合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页设计的技术美学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进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21-23,共3页
本文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网页设计中不仅要遵循技术产品的功能性原则,还要注重技术产品的审美原则,促进功能性原则与审美原则二者的结合。从而为网页设计人员创作出精美、和谐的网页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 技术美学 网页设计 审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下游戏角色体验在高校美育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健 常永晟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文章在分析高校美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以虚拟游戏角色体验的方式帮助高校美育走出困境,通过举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游戏爱好,得出虚拟游戏角色对高校美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如何利用虚拟游戏角色体验解决高校美育困境发难,提出通... 文章在分析高校美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以虚拟游戏角色体验的方式帮助高校美育走出困境,通过举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游戏爱好,得出虚拟游戏角色对高校美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如何利用虚拟游戏角色体验解决高校美育困境发难,提出通过搭建虚拟游戏平台,提升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以及健全后台监管机制,提高课程资源使用率,以期更好的提高高校美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游戏角色体验 高校美育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审美价值的形成
7
作者 倪钢 孙殿玲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技术审美价值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从审美价值、价值论、历史分析、现实解释等方面可以给出技术审美价值的定义。技术审美价值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过程,人类的社会实践,技术美的存在,真与善的因素和过程形成... 技术审美价值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从审美价值、价值论、历史分析、现实解释等方面可以给出技术审美价值的定义。技术审美价值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过程,人类的社会实践,技术美的存在,真与善的因素和过程形成了技术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审美价值 技术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时代下的美学实践路径研究——评《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
8
作者 朱鹏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46-149,187,共5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虚拟存在依托技术发展,成为当下审美研究的新对象。《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以虚拟存在为研究对象,对虚拟存在的内涵、特征、社会价值、审美实践途径进行了细致分析,着重阐...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虚拟存在依托技术发展,成为当下审美研究的新对象。《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以虚拟存在为研究对象,对虚拟存在的内涵、特征、社会价值、审美实践途径进行了细致分析,着重阐述了虚拟存在的视像性和经济性特征,是面对新的审美现实的理论回应,对当下审美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虚拟存在 美学实践 《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技术美学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郜海明 靳书涛 王小文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6期71-72,共2页
本文从工程美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机电产品结构造型美学问题、色彩设计问题以及人-机-环境美学问题;追求技术产品和技术活动的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统一,追求产品的物美价廉以及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协调性和生产工艺过程的合理性与和... 本文从工程美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机电产品结构造型美学问题、色彩设计问题以及人-机-环境美学问题;追求技术产品和技术活动的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统一,追求产品的物美价廉以及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协调性和生产工艺过程的合理性与和谐性的统一;机电技术美学研究对于改善劳动环境、改善人类的生活、提高劳动效率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力 色彩设计 技术美学 文化意味 劳动效率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技术美的现代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剑 《艺术探索》 2006年第1期103-104,共2页
技术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随着人类科技的历史而发展的漫长过程,目前所讨论的技术美实际已经大多特指设计流派中“高技术派”中所推崇的就技术而涉及美学的概念,“高技术派”的技术美追求有一些主要特征,但“高技术派”片面盲目追求技术... 技术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随着人类科技的历史而发展的漫长过程,目前所讨论的技术美实际已经大多特指设计流派中“高技术派”中所推崇的就技术而涉及美学的概念,“高技术派”的技术美追求有一些主要特征,但“高技术派”片面盲目追求技术美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 “高技术派” 负面影响 审美需求 产品质量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水利和水工美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冠美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1期55-57,共3页
基于人文水利提出构建水工美学的必要性,并对水工美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初步探讨。人文水利要解决的是水利与文化、水利与人的关系问题。水工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山、水、水工建筑物的序结构,是美学四载体形、光、声、色的最优配置。
关键词 人文水利 水工关学 现代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审美主体性反思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盈之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人文领域的重要影响就是深化人类对自身的理解,而审美正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杆。围绕“人”的概念,选取电影作品为例证,着重探讨人工智能对审美主体性的影响。从人类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颠覆,到主体性和主体...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人文领域的重要影响就是深化人类对自身的理解,而审美正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杆。围绕“人”的概念,选取电影作品为例证,着重探讨人工智能对审美主体性的影响。从人类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颠覆,到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重建,“人工智能威胁论”看似反人类,实则很人本,看似指向未来,实则立足当下,而审美艺术是人类应对危机的永恒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审美主体性 后人类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技术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13
作者 王宗兴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技术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出现不仅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而且对于美学基础理论的深化也起到了有益的补充。随着技术美学在我国不断兴起,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注意的问题也愈来愈广泛,使用单一的、概括的... 技术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出现不仅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而且对于美学基础理论的深化也起到了有益的补充。随着技术美学在我国不断兴起,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注意的问题也愈来愈广泛,使用单一的、概括的、原始的、感性的方法去研究已显得捉襟见肘,时代和学科本身都迫切要求用全方位的、具体的、现代的、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文章分析了当前技术美学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割裂和孤立化倾向。针对技术美学研究中出现的不足,文章提出了比较科学的技术美学具体研究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研究,综合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应用实践的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方法论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虚拟实在中“美”的存在
14
作者 田秀玲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9年第10期19-22,共4页
虚拟实在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已经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双重影响。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认为"美"存在于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通过对自由概念的分析,以及虚拟实在的特性的论述,可以发现虚拟实在中&... 虚拟实在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已经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双重影响。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认为"美"存在于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通过对自由概念的分析,以及虚拟实在的特性的论述,可以发现虚拟实在中"美"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在 “美” 信息技术发展 实际生活 双重影响 自由自觉 美学思想 自由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治主义中的技术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婧 何新宇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1期15-16,共2页
技治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上半叶,是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而产生的,提倡通过拥有专业技术的专家来实现对社会高效、和谐的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将一切违反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干预、转移、抵制,达到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效社会。技... 技治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上半叶,是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而产生的,提倡通过拥有专业技术的专家来实现对社会高效、和谐的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将一切违反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行为进行干预、转移、抵制,达到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效社会。技治主义思想兴起与衰落同样迅速,但其思想上,却存在着相当多的诸如人与技术的统一、技术的合目的之美等技术美学的思想。技治主义这一系列特殊的思想,对于美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治主义 技术美学 技术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真实感的动态美学——欧普艺术
16
作者 柴婧 《艺海》 2017年第5期82-83,共2页
欧普艺术起源于20世纪欧洲的艺术运动,其特点在于利用光效应原理创造了一个错视的多维空间和虚拟的动态情景。虽然仅盛行十余年,但其对人类视知觉领域的探索、色彩系统理论的研究和互动艺术形式的尝试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欧普艺术 光效应 知觉 错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交通院校开展技术美学教学的思考
17
作者 罗伟华 《交通高教研究》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横向的、单层次和多层次交替的快速发展的模式替代了过去单一纵向、单一层次的缓慢发展。在学科的结构形式方面,大量地出现了几个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由自然科学和美学所交叉形成的技... 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横向的、单层次和多层次交替的快速发展的模式替代了过去单一纵向、单一层次的缓慢发展。在学科的结构形式方面,大量地出现了几个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由自然科学和美学所交叉形成的技术美学即是其中之一。交叉科学正广泛地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院校 技术美学教学 高等教育 学科结构
全文增补中
论数据主义思想中的技术美
18
作者 王婧 何新宇 潘平(指导)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10期13-14,共2页
随着21世纪数据科学的兴起,数据主义随之形成。数据主义将世界的本源看作是数据,试图利用数据科学的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决策,试图通过数据的"量"来刻画世界的图景。数据主义的这种观点,将人和整个世界都看作是数据... 随着21世纪数据科学的兴起,数据主义随之形成。数据主义将世界的本源看作是数据,试图利用数据科学的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决策,试图通过数据的"量"来刻画世界的图景。数据主义的这种观点,将人和整个世界都看作是数据中的一员,将技术的"实用性"与"人性之美"统合起来,形成了其特有的技术美思想。数据主义这种独特的美学思想,对美学的研究具有相当程度的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主义 技术美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工记》:由善而美三步曲
19
作者 马鸿奎 《美育学刊》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考工记》作为我国第一部工艺技术专著,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在历史语境下从美善关系的角度深入挖掘《考工记》的美学思想,对揭示人类审美意识起源及特征有重要意义。《考工记》以对早期审美意识的非理论总结,展示出审美意识"... 《考工记》作为我国第一部工艺技术专著,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在历史语境下从美善关系的角度深入挖掘《考工记》的美学思想,对揭示人类审美意识起源及特征有重要意义。《考工记》以对早期审美意识的非理论总结,展示出审美意识"由善而美"起源的"三步曲":美作为善之显现、善之标准、善之象征。三层关系依次递进,呈现出审美自觉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工记》 由善而美 善之显现 善之标准 善之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