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芯粒网络中负载均衡的死锁解决算法
1
作者 周宏伟 陈志强 +1 位作者 曾坤 邓让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4,共9页
针对多芯粒网络中存在跨芯粒的死锁问题以及链路故障导致的网络连通性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芯粒网络的优化报文重传机制。通过在重传机制中使用“报文合并”功能来减少控制报文的数目,降低网络的负载;通过使用“报文转发”功能并采用转... 针对多芯粒网络中存在跨芯粒的死锁问题以及链路故障导致的网络连通性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芯粒网络的优化报文重传机制。通过在重传机制中使用“报文合并”功能来减少控制报文的数目,降低网络的负载;通过使用“报文转发”功能并采用转发到邻居策略,降低芯粒间网络链路故障的容错成本,实现芯粒内网络更均衡的负载。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转向限制,所提方法在延迟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升12.5%~25%的饱和带宽,在出现链路故障时,最高提升50%的饱和带宽。“报文合并”可以有效减少控制报文的数目从而降低网络整体的负载。“报文转发”容错成本更低、能够实现芯粒内网络更均衡的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粒 容错 死锁 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震活动与岩石圈热结构的关系初探
2
作者 徐立 温泽鑫 +1 位作者 周红伟 张国平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30-35,共6页
利用福建及邻近地区的大地热流值、岩石圈生热率和热导率等资料,绘制了福建地区大地热流与震中分布图,估算了福建地区岩石圈不同深度的温度值。福建地区大地热流与地震震中(2007-2020年,ML≥3.5)、震源深度与地温分布的对比研究表明:(1... 利用福建及邻近地区的大地热流值、岩石圈生热率和热导率等资料,绘制了福建地区大地热流与震中分布图,估算了福建地区岩石圈不同深度的温度值。福建地区大地热流与地震震中(2007-2020年,ML≥3.5)、震源深度与地温分布的对比研究表明:(1)福建地区地震主要发生在热应力集中的构造断裂带与热流梯级带交汇处;(2)福建地区地震活动最大震源深度一般位于10~20 km,震源区温度在250~450℃之间,震源的分布范围可能与地壳的脆韧性转换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震源深度 地温分布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考虑温度的煤体本构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宏伟 侯魏 +3 位作者 张龙丹 谢森林 贾文豪 史贝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2-453,共12页
随着煤炭资源深部开采趋于“常态化”,深入了解处于高地应力和高地温环境中深部煤体在扰动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及其损伤演化规律,对煤矿深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平煤十二矿己16-17-17200工作面的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随着煤炭资源深部开采趋于“常态化”,深入了解处于高地应力和高地温环境中深部煤体在扰动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及其损伤演化规律,对煤矿深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平煤十二矿己16-17-17200工作面的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了温度对试件峰值强度、变形模量、泊松比等基本力学参数的影响。将不同加卸载速率相关的应力-应变问题转化为时间-应力-应变问题,同时引入分数阶导数理论和连续介质损伤理论,提出了一个考虑了热-力耦合作用的分数阶粘弹塑性本构方程,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煤体变形模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出现线性减小的趋势,而煤体泊松比减速上升,在峰值应力处达到极值,然后降低,表明循环加卸载作用对煤体基本力学性能有劣化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体峰值强度非线性减小,损伤累积变缓,对应的应变逐渐增大,表明升温能增强煤体延性变形能力,加速煤体损伤的发展。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输入能密度、弹性能密度和耗散能密度在煤体破坏失稳阶段随温度升高呈现出明显的衰减现象,说明高温加剧了煤体内部的损伤,降低了煤体强度,使得破坏所需外界输入能量减少。考虑温度影响的分数阶粘弹塑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深部煤体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模型适用于热力耦合下深部煤体的复杂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体 分数阶导数 循环加卸载 温度效应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扰动下巷道围岩冲击破坏与能量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斌文 谢和平 +5 位作者 张修峰 周宏伟 陈洋 郑福润 孙文斌 朱建波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共18页
深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动载扰动可能诱发巷道围岩冲击失稳,为揭示动载扰动与围岩冲击破坏的关系,采用PF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采动应力、动载荷和震源位置对巷道围岩冲击破坏与能量释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动载扰动下,巷道围岩... 深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动载扰动可能诱发巷道围岩冲击失稳,为揭示动载扰动与围岩冲击破坏的关系,采用PF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采动应力、动载荷和震源位置对巷道围岩冲击破坏与能量释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动载扰动下,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随采动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较大动载荷会引起巷道顶板的显著下沉,且近震源侧的巷道帮部位移较大。低采动应力和动载荷条件下,动载扰动诱发巷道围岩破坏的能量释放主要集中于两帮煤体,表现出由巷道浅部向深部的多频次小能量释放,两帮煤体呈渐进式破坏;高采动应力和动载荷条件下,巷道两帮深部煤体表现为突然的大面积失稳和快速的能量释放。动载扰动下巷道围岩冲击危险除与动载扰动能量有关,还取决于围岩的能量释放量级。当采动应力或动载荷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围岩破坏能量释放量级增大,表现为突然的大能量释放,具有较大的冲击危险。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煤矿动载扰动与巷道冲击破坏的关系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动载扰动 围岩破坏 能量释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在甘肃半干旱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阳 周品 +2 位作者 张官禄 周宏伟 柴继宽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05-710,共6页
通过筛选栽培高产优质燕麦品种,为山丹地区燕麦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引进的6个燕麦品种为材料,对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燕麦品种在山丹县均能正长生育,生育期牧乐思、陇燕3号最长,均为111 d;青海44... 通过筛选栽培高产优质燕麦品种,为山丹地区燕麦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引进的6个燕麦品种为材料,对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燕麦品种在山丹县均能正长生育,生育期牧乐思、陇燕3号最长,均为111 d;青海444最短,为100 d。株高牧乐思最高,为114.2 cm,与爱沃126、陇燕3号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其他燕株高麦品种(P<0.05)。爱沃126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3163.0、5124.2 kg/hm2。6个燕麦品种中爱沃126的株高、茎粗,叶片长宽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且分蘖数也较优,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爱沃126的综合评分最高,在山丹半干旱区生产适应性最好,最适合在山丹县半干旱区种植推广,其次是牧乐思和陇燕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半干旱区 甘肃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效益评估及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俊 周宏伟 李岚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期94-97,130,共5页
“十三五”时期,太湖流域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效益。以2011—2020年太湖流域生活、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用水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各领域节水效益。评估结果为太湖流域“十三五”... “十三五”时期,太湖流域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效益。以2011—2020年太湖流域生活、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用水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各领域节水效益。评估结果为太湖流域“十三五”时期农业灌溉节水量约8.2亿m^(3),工业节水量约316.6亿m^(3),服务业节水量约1.6亿m^(3),生活节水效益尚不显著。并针对流域不同用水领域提出了后续节水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节水型社会 节水效益 用水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研究——以建溪流域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曹菊萍 周宏伟 姚俊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促进江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一般方法及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以建溪流域为例,详细分析了建溪流域水量分配的制定过程,以各省...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促进江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一般方法及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以建溪流域为例,详细分析了建溪流域水量分配的制定过程,以各省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约束,综合考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现状用水关系,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调算,提出了建溪流域各省区河道外水量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制定水量分配方案需要遵循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及落实水量分配需要践行的“调度手段、监测手段、制度手段”,为促进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满足新时期流域水资源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分配 用水总量 生态流量 水资源刚性约束 建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的工业供水项目再生水定价
8
作者 施静波 俞祎波 +2 位作者 李岚兰 周宏伟 姚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再生水利用系统建设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社会等外部效益,合理制定再生水水价才能有效激励政府和用水户选择再生水。通过研究构建了费用效益分析计算体系,综合考虑了再生水项目的建设运营费用和再生水项目相对其他水源供水产生的资... 再生水利用系统建设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社会等外部效益,合理制定再生水水价才能有效激励政府和用水户选择再生水。通过研究构建了费用效益分析计算体系,综合考虑了再生水项目的建设运营费用和再生水项目相对其他水源供水产生的资源环境效益,利用增量净年值法评价再生水项目经济可行性,并提出替代方案法计算再生水的合理定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安吉县某工业用水项目的再生水定价中。通过分析可知:再生水供水方案相对自来水供水和西苕溪取水方案经济可行;在兼顾了不增加用水户用水负担和保护水资源环境的前提下,采用替代方案法计算得到再生水合理定价区间为1.26~1.41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水价 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钱塘江流域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红卫 程开宇 +2 位作者 王淑英 白珏莹 莫利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1-247,共7页
钱塘江流域洪涝台潮灾害频发,亟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流域防洪统筹调度,提升水灾害防御决策能力。首先分析了平台总体设计思路,从基础信息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孪生场景3个维度重点分析数字孪生钱塘江流域建设方式。具体地,优化“天... 钱塘江流域洪涝台潮灾害频发,亟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流域防洪统筹调度,提升水灾害防御决策能力。首先分析了平台总体设计思路,从基础信息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孪生场景3个维度重点分析数字孪生钱塘江流域建设方式。具体地,优化“天空地水”物联感知网,迭代提升水利信息网,从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方面加强流域级数字孪生平台统筹构建;同时重点建设融合“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过程的水灾害防御孪生场景,实现孪生钱塘江和物理钱塘江的孪生共长、交互映射、协同联动。对流域级数字孪生水灾害防御平台建设思路进行了总结,对其他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四预”体系 钱塘江流域 防洪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雨水口水力特性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明洋 周宏伟 +3 位作者 潘龙阳 李念念 刘剑 高兴 《陕西水利》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道路雨水口泄流常以单篦雨水口为对象,缺少对多篦雨水口的研究。构建偏沟式雨水口三维水动力模型,利用Fluent对雨水口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实验,对雨水口水力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雨水口入流均为堰流状态,多篦雨水口主要对侧面水流... 道路雨水口泄流常以单篦雨水口为对象,缺少对多篦雨水口的研究。构建偏沟式雨水口三维水动力模型,利用Fluent对雨水口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实验,对雨水口水力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雨水口入流均为堰流状态,多篦雨水口主要对侧面水流产生影响,随着入流量的增加,同种雨水口泄流效率无明显变化,多篦雨水口通过增大侧缘面积的方式扩大集水面积进而对泄流产生影响。结果可为城市雨水口布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沟式雨水口 道路 泄流 水力特性 多篦雨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11
作者 熊泽忠 周宏伟 韦有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7-21,共5页
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治疗环境中,长期机械通气将对患者的喉部结构与功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进行气管插管拔除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局限于吞咽困难和食物残留,其还同时可伴随声音嘶哑、咳嗽和呛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 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治疗环境中,长期机械通气将对患者的喉部结构与功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进行气管插管拔除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局限于吞咽困难和食物残留,其还同时可伴随声音嘶哑、咳嗽和呛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影响吞咽功能的因素较复杂,包括肌肉萎缩、神经控制损伤、喉反射减退、心理因素以及整体身体状况等。本文综述ICU气管插管患者在拔管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病因、影响因素,并对现行的治疗干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参考。对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加快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 拔管后吞咽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蟾酥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欣欣 张山 +3 位作者 于会勇 周鸿威 郭雨菲 王成祥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10-118,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蟾酥治疗肺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BATMAN、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蟾酥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蟾酥治疗肺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BATMAN、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蟾酥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database,TTD)获取肺癌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蟾酥活性成分-肺癌-靶点交集网络;通过R语言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蟾酥有效活性成分19个,蟾酥作用于肺癌的靶点94个,PPI网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白细胞介素6、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等为核心靶点,主要涉及肽基-酪氨酸磷酸化及修饰、丝氨酸磷酸化及修饰等生物过程;蟾酥作用于肺癌的生物学通路主要富集在PI3K/Akt、癌症蛋白聚糖、癌症MicroRN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明蟾酥大部分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蟾酥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蟾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余瀛鳌应用通治方思想辨治噎膈经验
13
作者 王雪玭 孙波 +4 位作者 史华新 姚渊 周洪伟 余杨 谢琪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5期150-153,159,共5页
本文总结余瀛鳌教授应用通治方治疗噎膈的思想认识和临床经验,主张该病病位为胃之道,病机之源系于中焦脾胃。以情志异常所引发的气机不畅、脏腑失和为核心病机,痰气交阻、痰瘀互结、热结津伤共同致病,郁、痰、瘀、热阻于胃之道,引起津... 本文总结余瀛鳌教授应用通治方治疗噎膈的思想认识和临床经验,主张该病病位为胃之道,病机之源系于中焦脾胃。以情志异常所引发的气机不畅、脏腑失和为核心病机,痰气交阻、痰瘀互结、热结津伤共同致病,郁、痰、瘀、热阻于胃之道,引起津血干涸枯槁,胃道失润失顺而致噎膈。治疗以解郁润燥、化痰除瘀为法。临床以通治方思想为核心依法立方,拟定加味启膈散治疗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噎膈 启膈散 名医经验 通治方 余瀛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管网卫星探损技术及实践
14
作者 何铠生 周红卫 +5 位作者 沈涛 朱艳峰 莫小堂 陈鲁玉 胡晶晶 黄飞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基于雷达卫星的城市排水管网探损技术综合运用卫星探漏技术和InSAR技术,通过检测出管道上覆地表存在形变及其周围土壤介电常数异常来判断排水管网疑似缺陷点范围。据此指引地面排查检测工作,以期实现全面、高效探损目标。通过广州增城... 基于雷达卫星的城市排水管网探损技术综合运用卫星探漏技术和InSAR技术,通过检测出管道上覆地表存在形变及其周围土壤介电常数异常来判断排水管网疑似缺陷点范围。据此指引地面排查检测工作,以期实现全面、高效探损目标。通过广州增城区示范项目成果验证了该项技术的科学性和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检测 卫星探漏 INSA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瑞丽黄胸鼠肥满度季节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周宏伟 任天广 +2 位作者 董文鸽 郭宪国 宋文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黄胸鼠Rattus tanezumi是中国南部常见的鼠疫传染源和农业害兽。为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黄胸鼠肥满度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程度,本研究对2009年8月—2010年5月在云南省瑞丽市捕获的819只黄胸鼠肥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肥满度具有... 黄胸鼠Rattus tanezumi是中国南部常见的鼠疫传染源和农业害兽。为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黄胸鼠肥满度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程度,本研究对2009年8月—2010年5月在云南省瑞丽市捕获的819只黄胸鼠肥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肥满度具有明显的偏雄性二态现象:雄性的肥满度明显高于雌性;且在不同景观、不同生境、不同季节均有显著差异。在调查的10个月内,黄胸鼠的肥满度存在明显波动,其中雄性肥满度呈现出“三峰”:最高值(第一峰)出现在10月、第二高峰值出现在次年1月、第三高峰值在次年5月;雌性肥满度呈现为“双峰”:最高值(第一峰)出现在10月、第二高峰值在次年4月。这些结果提示应在1月、4月、5月、10月、12月等月份加强对黄胸鼠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满度 害兽监测 黄胸鼠 季节变化 性二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保护层开采下煤岩强扰动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 被引量:27
16
作者 任伟光 周宏伟 +3 位作者 薛东杰 王路军 荣腾龙 刘建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3-1481,共9页
保护层开采在低渗透高瓦斯近距离煤层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保护层开采扰动下的煤岩强扰动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为进一步更加高效安全的开采被保护层煤层提供了理论支持。选取平煤集团十二矿上保护层己14煤层工作面己14-31010和被保护层己1... 保护层开采在低渗透高瓦斯近距离煤层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保护层开采扰动下的煤岩强扰动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为进一步更加高效安全的开采被保护层煤层提供了理论支持。选取平煤集团十二矿上保护层己14煤层工作面己14-31010和被保护层己15煤层工作面己15-31030为研究对象,进行相似模拟试验和保护层开采过后被保护煤层受力分析。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获取保护层开采方式下被保护层的受力情况,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压力先增大后减小,采空区重新压实稳定后,应力状态近似恢复到原岩应力状态。通过对保护层开采后的被保护煤层受力分析获取煤层变形后的应力状态,上保护层开采过后,被保护层煤层产生变形,煤层上部分膨胀变形,应力小于原岩应力;下部分煤层压缩,应力大于原岩应力。结合二者的结果获取保护层开采方式下室内试验中被保护层煤层应力加载路径。依据被保护层煤层应力加载路径,设计进行采动耦合应力路径下的煤样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同等试验条件下,被保护层煤层可承受的上保护层开采扰动应力越大,被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煤体破坏应力峰值越大,体积应变越大;被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M组煤样和N组煤样应力应变曲线与常规保护层卸荷三轴试验相比,扩容点出现位置明显提前;同等应力状态下,水压越大,煤样的体积应变越大;被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M组煤样初始围压为35MPa,围压对渗透率的影响大于轴压的影响,N组煤样初始围压为20MPa,围压、轴压交替对渗透率产生主要影响,渗透率曲线呈现“W”型。两组试验中,扰动应力最大的试样破坏前的渗透率普遍大于其他试样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低渗透高瓦斯近距离煤层 采动耦合应力路径 扰动应力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体注水过程中渗流通道演化特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宏伟 刘泽霖 +4 位作者 孙晓彤 任伟光 钟江城 赵家巍 薛东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7-875,共9页
在煤炭开采中,煤层注水可有效防突降尘和防治冲击地压。为了研究深部煤样注水过程中孔隙结构和渗流通道的演化过程,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的深部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线测试了3个原煤试样在不同注水压力下... 在煤炭开采中,煤层注水可有效防突降尘和防治冲击地压。为了研究深部煤样注水过程中孔隙结构和渗流通道的演化过程,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的深部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线测试了3个原煤试样在不同注水压力下的T_(2)谱和含水量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注水压力下的T_(2)谱进行分析,获得了煤样注水过程中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初步实现了煤样注水过程中孔隙结构和渗流通道演化的可视化,可更直观地观测煤样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煤样T_(2)谱演化过程异同的内在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根据T_(2)谱进行不同孔径的孔的渗透率贡献度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煤样注水过程中不同孔径的孔对水渗过程的贡献度。并对T_(2)谱进行了孔裂隙的分形维数计算,定量分析煤样孔裂隙的渗流空间含量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平煤十二矿深部煤样注水过程中T_(2)谱表现出三峰特点,中孔、大孔和微裂隙的含量与连通性都大于微孔和小孔,注水过程中渗流通道主要由连通性较好的中孔、大孔和微裂隙构建。煤样注水过程中大孔和微裂隙贡献了99%以上的渗透率;微孔、小孔和连通性较差的孔主要参与储水而不参与运水。注水过程中当煤样孔隙连通性较差,不存在明显的优势渗流通道时,提高注水压力可以使更多的孔隙参与到渗流的过程中;但当煤样中部分孔隙连通性较好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时,提高注水压力也很难使更多的孔隙参与到渗流的过程中。在设计煤层注水参数时应特别关注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渗流通道 核磁共振成像 可视化 渗透率贡献度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灾变非连续结构与多物理场效应的透明解析与透明推演 被引量:9
18
作者 鞠杨 任张瑜 +4 位作者 郑江韬 毛灵涛 王凯 周宏伟 谢和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0-232,共23页
煤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起到压舱石和兜底保障的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煤炭的保障能源与战略资源的作用、实现煤炭绿色智能低碳开发利用迫在眉睫。煤炭生产开发活动打破了地层初始... 煤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起到压舱石和兜底保障的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煤炭的保障能源与战略资源的作用、实现煤炭绿色智能低碳开发利用迫在眉睫。煤炭生产开发活动打破了地层初始应力平衡,引起围岩应力场重分布,诱发工程灾害。岩石是煤炭生产开发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对象,研究和解决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问题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岩石力学。然而,传统的岩石力学理论在定量分析和描述煤炭生产开发活动引发的岩石灾变行为及内禀机理时存在诸多困难,人们对岩石不连续结构演化引起的应力场、变形场和渗流场的变化认识不足,缺乏定量解析内部应力、变形与渗流等多物理场的方法、理论和模型,难以对不同开采模式可能引发的工程灾害进行超前研判、预警和科学防控。解决这些基础科学与技术难题,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颠覆性理论与变革性技术,这已成为创新发展煤炭资源绿色智能安全开发理论与技术的基础性前沿课题。围绕岩石灾变的非连续结构与多物理场效应的透明解析与透明推演,概述了岩石的三维数字重构、3D打印模型材料、透明物理模型、尺度效应、应力场、变形场和渗流场演化以及灾变机理的透明定量解析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分析了未来发展目标与面临的挑战,以求为发展非连续岩石力学与灾变分析理论,实现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及灾害超前预警防控提供研究基础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非连续结构 多物理场 透明解析 数字重构 透明物理模型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的材料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德军 左建平 +2 位作者 周宏伟 祝捷 李明耀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提高材料力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了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采矿专业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巷道支护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针对轴向拉伸、轴向压缩、扭转、弯... 为提高材料力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了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采矿专业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巷道支护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针对轴向拉伸、轴向压缩、扭转、弯曲、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分别导入顶板锚杆、墩柱、锚杆孔钻孔、巷道顶板锚杆布置优化、钢管混凝土支架破坏和墩柱稳定性等案例,运用相关章节力学知识,最终解答了案例。OBE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材料力学和所学专业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性思维,实践创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目标导向教育 教学方法 案例 采矿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材料力学一流课程建设 被引量:20
20
作者 祝捷 周宏伟 +4 位作者 左建平 王宏伟 刘德军 薛东杰 李明耀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7-462,共6页
在深入分析课程建设面临教育教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动力等挑战的基础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力学教学团队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反向设计、正向支撑",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程中,夯实课程教学与毕业... 在深入分析课程建设面临教育教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动力等挑战的基础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力学教学团队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反向设计、正向支撑",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程中,夯实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探索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双闭环教学模式,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结合多元化质量评价,教师动态分析学情、持续改进教学,切实保障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和个性化学习成果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材料力学 课程建设 专业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