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NN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如尧 张磊 +3 位作者 庞博 旦真旺加 郑磊 刘英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105,共9页
针对传统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方法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反演方法,其中待反演混凝土热学参数优化时的学习率根据待反演参数的精度要求确定。基于PINN反演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反演了无水管冷... 针对传统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方法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的反演方法,其中待反演混凝土热学参数优化时的学习率根据待反演参数的精度要求确定。基于PINN反演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反演了无水管冷却和有水管冷却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分析了反演结果的误差,并将PINN反演方法与传统有限元计算结合遗传算法的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PINN进行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分析具有良好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根据待反演参数的精度要求确定学习率,能够在保证反演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PINN反演方法相比传统的反演方法具备计算框架简单、计算效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温度场 热学参数 待反演参数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学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冬性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系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2
作者 王婧瑜 杨雯昕 +13 位作者 边靓 刘苗苗 范婷婷 武军艳 蒲媛媛 刘丽君 马骊 王旺田 方彦 郑蕾 李利利 高顺平 杨刚 孙万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301,共13页
自交不亲和作物保纯困难,为了掌握强冬性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系的特性,本文通过两年试验,从亲和指数、花粉与柱头互作、苗期主要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等方面研究参试材料。结果表明,50份强冬性白菜型油菜品系中自交不亲和性表... 自交不亲和作物保纯困难,为了掌握强冬性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系的特性,本文通过两年试验,从亲和指数、花粉与柱头互作、苗期主要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等方面研究参试材料。结果表明,50份强冬性白菜型油菜品系中自交不亲和性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幅度,根据亲和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高度自交亲和型、自交亲和型、自交不亲和型及高度自交不亲和型。亲和材料与不亲和材料花粉形态无差异,但未授粉的亲和材料柱头乳突细胞表面有较多的絮状附着物;且亲和材料自花授粉后,柱头萌发的花粉粒数量及花粉管数量明显多于不亲和材料。在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等方面,亲和材料与不亲和材料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亲和材料的亲和性可稳定遗传,且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自交亲和性 亲和指数 相对亲和指数 扫描电镜 花粉-柱头互作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族单质超导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
作者 韩沛辰 林永熠 +3 位作者 郑磊 刘其军 刘正堂 高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2,共6页
同为第四主族的元素,碳、硅、锗、锡、铅具有相似的价电子排布,但超导性却并不相同.锡和铅在常压下即可实现超导,硅和锗则需要在高压下才具有超导性,而碳的常规晶体结构在常压和高压下均尚未发现其超导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晶... 同为第四主族的元素,碳、硅、锗、锡、铅具有相似的价电子排布,但超导性却并不相同.锡和铅在常压下即可实现超导,硅和锗则需要在高压下才具有超导性,而碳的常规晶体结构在常压和高压下均尚未发现其超导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晶体结构和原子之间的位置进而影响其超导性,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碳、硅、锗、锡、铅五种第四主族元素的单质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声子性质以及超导性质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越高,金属体系实现超导所需的压力越小.在具有金属性的体系中价带靠近费米能级处带隙的存在会使电子更容易局域在费米能级附近,从而增大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的数目并提高体系的超导性.此研究为探究超导机制并提高材料的超导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性 第一性原理计算 碳族元素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过热蒸汽加热对猪肉糜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诸绿寒 方堃 +8 位作者 吴晓丽 姚青 谢淑丽 郑雷 敖月 陈黎洪 赵珂 魏俊 张晋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8,共10页
以猪肩肉为原料制备猪肉糜,探究微波辅助过热蒸汽加热对猪肉糜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微波、过热蒸汽、微波辅助蒸汽和微波辅助过热蒸汽4种方式加热猪肉糜。通过测定pH值、色度、水分含量、蒸煮损失、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 以猪肩肉为原料制备猪肉糜,探究微波辅助过热蒸汽加热对猪肉糜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微波、过热蒸汽、微波辅助蒸汽和微波辅助过热蒸汽4种方式加热猪肉糜。通过测定pH值、色度、水分含量、蒸煮损失、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分析猪肉糜熟制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过热蒸汽、微波辅助蒸汽和微波辅助过热蒸汽4种加热方式下,猪肉糜分别在加热9、4、2、2 min后感官品质达到最佳。在最佳加热时间下,微波辅助过热蒸汽组猪肉糜的pH值、胶着性、内聚性和回复性显著(P<0.05)高于过热蒸汽组,蒸煮损失和硬度更低;与微波加热相比,微波辅助过热蒸汽加热在显著(P<0.05)降低蒸煮损失的基础上,显著(P<0.05)提高了熟制猪肉糜的pH值、水分含量、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微波辅助过热蒸汽加热不仅可以提高猪肉糜的熟制效率,还能显著缓解微波处理引起的品质劣变,使其保持较好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过热蒸汽 猪肉糜 理化特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瓶储年份酒品质差异分析
5
作者 刘青茹 张晓娟 +9 位作者 牟雪莹 郑蕾 谢若兰 陆震鸣 柴丽娟 王松涛 李宾 张宿义 沈才洪 许正宏 《酿酒科技》 2025年第5期65-72,共8页
陈酿是优质白酒风味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明晰陈酿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规律对科学认识白酒品质、推动年份酒标准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感官品评和理化分析对酒龄在28~46年之间的浓香型瓶储年份酒进行等级判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 陈酿是优质白酒风味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明晰陈酿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规律对科学认识白酒品质、推动年份酒标准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感官品评和理化分析对酒龄在28~46年之间的浓香型瓶储年份酒进行等级判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微萃取和BSTFA衍生化3种风味成分提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白酒的低、中、高沸点风味成分的定量分析,使用PLS-DA进行年份分类和关键差异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贮存28~46年后仍符合优级酒标准;筛选出己酸乙酯、糠醛等含量和香气贡献值(OAV)均占优势的10种量大香大风味成分,主要贡献花果香、烘焙香和酸香;首次发现12碳以上风味成分在所有检出成分中的含量百分数随白酒年份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油酸、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长叶烯等是不同年份样品间的重要差异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酿 浓香型白酒 风味 长链风味成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CNN模型在嵌入式存算一体架构中的应用
6
作者 谢宾铭 郑磊 汪林 《信息技术》 2025年第4期73-82,共10页
为提升存储和运算性能,将深度CNN模型应用于嵌入式存算一体架构设计之中。改装存储器、运算器和嵌入式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加设加速器设备,利用调整电路实现硬件设施的连接。以深度CNN模型作为架构运算业务的执行逻辑,并通过存储模块与运... 为提升存储和运算性能,将深度CNN模型应用于嵌入式存算一体架构设计之中。改装存储器、运算器和嵌入式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加设加速器设备,利用调整电路实现硬件设施的连接。以深度CNN模型作为架构运算业务的执行逻辑,并通过存储模块与运算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存算一体软件功能。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嵌入式存算一体架构的存储完整度提高了4.4%,架构的运算速度和吞吐量均得到明显提升,即深度CNN网络模型在嵌入式存算一体架构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CNN网络 嵌入式 存算一体架构 协同工作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式布局卷弧尾翼导弹气动特性数值分析
7
作者 罗中琦 张涪 +3 位作者 郑磊 杨鹏 付豪 王立峰 《力学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95-305,共11页
主要研究鸭式布局卷弧尾翼导弹的气动特性。采用格心有限体积法与滑移网格技术对鸭式布局卷弧尾翼导弹进行了定常与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滚转舵偏角度下,正负打舵时尾翼上的滚转力矩大小不等;在相同滚转舵偏角度下,正向打舵... 主要研究鸭式布局卷弧尾翼导弹的气动特性。采用格心有限体积法与滑移网格技术对鸭式布局卷弧尾翼导弹进行了定常与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滚转舵偏角度下,正负打舵时尾翼上的滚转力矩大小不等;在相同滚转舵偏角度下,正向打舵比负向打舵尾翼诱导的反操纵力矩大;同方向打舵时舵偏角越大反操纵影响程度越小。导弹旋转时马格努斯力系数随滚转角呈周期性变化,不同旋转方向时马格努斯力的波动方向相反,且反转的马格努斯力小于正转;当尾翼与弹体固联旋转时马格努斯力主要由后体提供,且前后体马格努斯力方向相反;当尾翼与弹体解耦旋转时,马格努斯力比固联旋转时更小。以上结论可为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式布局 卷弧翼 反操纵 马格努斯力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郑霖 杨帅 +3 位作者 黄鑫 郑雷 江云珠 戴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76-579,共4页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著。水稻籽粒中,硒含量顺序为T2>T1>T3>T4,即T2处理效果最佳,当过量施用纳米硒肥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会被抑制;T2处理对水稻可有效促产,相较CK增产17.49%;水稻种植一年后,T2处理的土壤中硒含量小幅降低,其余处理土壤中硒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纳米硒肥施肥方式及不同浓度下水稻对硒的吸收能力,增产增效生产出了优质的富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肥 水稻 产量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漫滩区多层承压含水层地铁深基坑降水研究
9
作者 郑磊 吴朝阳 +1 位作者 王言冲 杨平 《建筑技术》 2025年第7期852-856,共5页
以南京地铁某车站为例,通过定义减压井插入第二承压含水层深度D与第二承压含水层厚度L的比值为插入比D/L,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不同插入比的降深效果,得到最优减压井深度,并通过工程实测检验合理性。同时探究减压井数量、滤管长度... 以南京地铁某车站为例,通过定义减压井插入第二承压含水层深度D与第二承压含水层厚度L的比值为插入比D/L,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不同插入比的降深效果,得到最优减压井深度,并通过工程实测检验合理性。同时探究减压井数量、滤管长度及止水帷幕深度对降水效果的影响优化降水方案。结果表明:当插入比D/L位于4/9~7/9时,基坑内达到所需降深效果,且插入比为5/9时降深效果最佳;基坑降水达到降深的时间随减压井数量增加呈衰减型规律,存在最优减压井数量;基坑降深效果随滤管长度增大呈抛物线型规律,考虑成本,宜选8 m长滤管;止水帷幕深度越大,降深效果越好,且当止水帷幕插入含水层后,降深效果提升尤为显著;根据减压井深度与止水帷幕深度耦合的曲线可得符合降深要求的二者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漫滩地区 基坑降水 多层承压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风流-煤尘逸散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10
作者 高成 刘立仁 +1 位作者 郑磊 吕明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截割煤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湍流风,使得采煤区风速发生变化,诱导煤尘颗粒向人行道区域横向扩散。为探究截割湍流风对截割煤尘横向扩散规律的影响,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对滚筒旋转割煤进行仿真,对不同割煤状态下综采...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截割煤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湍流风,使得采煤区风速发生变化,诱导煤尘颗粒向人行道区域横向扩散。为探究截割湍流风对截割煤尘横向扩散规律的影响,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对滚筒旋转割煤进行仿真,对不同割煤状态下综采工作面风流-煤尘耦合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工作面风流分布与煤尘浓度分布的关系。为降低截割湍流风对煤尘横向扩散的影响,提出一种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通过安装在支架顶梁或前探梁上的喷雾装置在采煤机滚筒与人行道间形成雾幕,削弱截割湍流风的扰动作用,阻隔煤尘颗粒横向扩散,实现对滚筒截割尘源的动态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割煤状态下滚筒转动产生的截割湍流风使风流向人行道区域发生偏移,当滚筒转速为29.29 r/min、系统风速为1.40 m/s时,其横向偏移分速度可超过0.54 m/s,并使煤尘颗粒向人行道区域扩散,出现浓度超过300 mg/m3的煤尘团,尤其是顺风割煤时煤尘横向扩散更为明显,人行道处煤尘浓度达385.12 mg/m^(3)。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率达83.68%,且单个喷洒点的待机能耗低于1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煤尘治理 多重参考系模型 截割湍流风 截割煤尘横向扩散规律 尘源跟踪 喷雾降尘 M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井下可视化技术在射孔压裂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郑磊 王战 +4 位作者 曾永锋 盖志亮 袁翔 李达奇 刘浩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油气田开发中,页岩油气体积压裂完成后,准确评估压裂效果对于优化开采策略至关重要。为此,引入了井下可视化技术。该技术能够直观展现井内实际状况,相较于其他测井技术,其独特的视觉呈现能力更具优势。为了提升井下射孔压裂效果评价的... 油气田开发中,页岩油气体积压裂完成后,准确评估压裂效果对于优化开采策略至关重要。为此,引入了井下可视化技术。该技术能够直观展现井内实际状况,相较于其他测井技术,其独特的视觉呈现能力更具优势。为了提升井下射孔压裂效果评价的效率与准确性,提出了获取高质量视频信号的工程方法,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射孔压裂效果评价体系。借助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技术,精确测量了压裂前后的射孔尺寸,并运用进砂分布(Sand Entry Distribution, SED)公式来估算进砂量,从而科学评价压裂效率。在川南区块的实际应用中,成功利用高清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国内页岩气井射孔压裂炮眼的精准观测,井内炮眼清晰可辨。成功测量了炮眼的形状、尺寸(包括周长和面积)以及冲蚀面积等数据,并据此估算出压裂后每个射孔内支撑剂的体积,为后续压裂改造提供了坚实的依据。通过SED分析,作业者能够优化压裂参数,实现更理想的进砂分布,从而提升油气田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井下可视化 射孔压裂 体积压裂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耦合作用下煤岩渗流动态演化规律研究
12
作者 赵志鹏 刘涛 +1 位作者 郑磊 黄立宁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9-15,24,共8页
煤层注水广泛应用于煤炭开采过程,然而目前关于水力耦合作用下煤岩注水渗流的动态数值模拟相关研究较少,对煤体内部水压分布及水分扩展进行实时动态模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煤岩水力耦合渗流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煤岩孔隙率、渗透率与... 煤层注水广泛应用于煤炭开采过程,然而目前关于水力耦合作用下煤岩注水渗流的动态数值模拟相关研究较少,对煤体内部水压分布及水分扩展进行实时动态模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煤岩水力耦合渗流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煤岩孔隙率、渗透率与应力的关系;基于UDF二次开发,在ANSYS中构建几何模型,将建立的孔隙率—应力模型编程并导入Fluent软件,进行不同应力状态下煤岩注水渗流动态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注水过程中,试件渗透率受应力与水压共同影响;应力条件相同、存在注水压差的情况下,高水压促进了试件的裂隙扩展,煤岩渗透性能变化程度更加显著,水压扩展速度越快,水压分布越范围广;水分在水压作用下进入煤体,渗入内部的水压不断降低,主要损耗于驱动水分在孔隙结构中的渗流;水压由煤岩圆心处开始扩展,上端压力扩展速度比下端快;水分扩展与注水压力联系紧密,水压越高,水分扩散越广。模拟得到的水压分布、水分扩展云图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高,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模拟结果对深入研究煤岩注水渗流过程、提高煤层注水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耦合 数值模拟 UDF 水压分布 水分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不同病级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郑磊 张仙美 +4 位作者 刘美茹 卫松山 吴鹤敏 宋高杰 孙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04-608,共5页
为了探明芝麻茎点枯病不同发病级别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本文利用自然发病条件,采用病株与对照成对数据比较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级病株较对照减产2.09%,2级病株减产21.76%,3级病株减产23.28%,4级病株减产67.49%。所有病... 为了探明芝麻茎点枯病不同发病级别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本文利用自然发病条件,采用病株与对照成对数据比较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级病株较对照减产2.09%,2级病株减产21.76%,3级病株减产23.28%,4级病株减产67.49%。所有病株的株产量下降率和发病级别呈极显著相关性。随着茎点枯病病级的升高,单株产量损失率、蒴果数下降率、有效蒴果数下降率、千粒重下降率、株高下降率、果节数下降率均逐步增大。针对这6个性状,1级病株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级病株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1级和4级病株的上述各性状的下降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各个病级中,蒴果数的下降对单株产量减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籽粒变小导致的千粒重下降,可能在特定病级单株产量下降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群体产量的估算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茎点枯病 发病级别 单株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可更换式智能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探讨
14
作者 姚志 郑雷 +3 位作者 韩洁 宋超 张晔 何保军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9期247-251,共5页
目前玻璃水银温度计对人身健康及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和污染,常常无法胜任工业现场计量校准,将逐步被数字温度计取代并退出市场。而高精度数字温度计存在功能单一、长期稳定性低、可靠性差、技术要求水平高,还不能普遍应用在工业生产与科... 目前玻璃水银温度计对人身健康及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和污染,常常无法胜任工业现场计量校准,将逐步被数字温度计取代并退出市场。而高精度数字温度计存在功能单一、长期稳定性低、可靠性差、技术要求水平高,还不能普遍应用在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具有锁紧结构的智能传感器,可更换不同规格的传感器满足不同的测温需求;优化电测电路模块设计,实现高精度可更换式智能数字温度计的长期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可更换 传感器 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国家黄油和黄油乳脂理化性质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孝强 蒋邦智 +5 位作者 郑磊 胡纪洁 潘月超 王钦民 IMAD Khan MUDASSAR Hussain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9,共11页
为帮助食品生产商和消费者选择适用于不同应用途径的黄油,并为生产更受消费者喜爱的黄油替代品提供理论支持,选取了11个国家的黄油并提取黄油乳脂,对黄油及黄油乳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11个国家黄油中的脂肪、水... 为帮助食品生产商和消费者选择适用于不同应用途径的黄油,并为生产更受消费者喜爱的黄油替代品提供理论支持,选取了11个国家的黄油并提取黄油乳脂,对黄油及黄油乳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11个国家黄油中的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和滑动熔点分别为82.97%~86.40%、12.84%~16.14%、0.45%~0.78%、31.5~33.9℃,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分别不超过0.32 mg/g、0.029 g/100 g。中国黄油的L值最高(86.87),而新西兰黄油的b值最高(35.28)。所有黄油共检出29种脂肪酸和42种甘油三酯,蛋白质主要由αs1-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Adipophilin组成。爱尔兰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35.65%),固体脂肪含量(SFC)较低,而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黄油的饱和脂肪酸和SFC含量较高。不同国家的黄油和黄油乳脂的晶体均为均匀精细的球晶,其中美国黄油和黄油乳脂的晶体均呈现部分聚集,且绝大多数晶体主要由β′型晶体组成。质地和流变学分析表明,爱尔兰黄油和黄油乳脂的硬度最低,所有黄油和黄油乳脂都表现出良好的黏弹性和剪切变稀性能。综上,不同国家黄油在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和甘油酯组成、SFC及硬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食品工业中需要根据成品、加工工艺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黄油,在新型人造奶油的构建中,也可依据各黄油特点进行定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油 黄油乳脂 理化性质 晶体 质构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个小麦主栽及后备品种抗赤霉病评价与籽粒DON毒素含量分析
16
作者 史文琦 刘美玲 +4 位作者 郑磊 张强 喻大昭 龚双军 杨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269,320,共9页
为发掘赤霉病的抗性种质资源,评估小麦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与赤霉病抗性内在联系,本研究分别以‘华麦1169’‘小偃22’‘郑9023’和‘苏麦3号’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赤霉病对照品种,于2021年春季对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16个... 为发掘赤霉病的抗性种质资源,评估小麦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与赤霉病抗性内在联系,本研究分别以‘华麦1169’‘小偃22’‘郑9023’和‘苏麦3号’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赤霉病对照品种,于2021年春季对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16个主栽品种和湖北的39个主栽和后备品种,采用双花滴注接种法开展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对供试材料用与Fhb1、Fhb2、Fhb4、Fhb5和Fhb7和QFhs.crc-2DL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并对55个小麦品种测定其收获后籽粒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55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有21个表现为中抗赤霉病。结合分子检测结果发现,抗性鉴定为中抗的21个小麦品种中,16个品种未检测出目标抗赤霉病基因,推测其可能含有其他未知或未检测的抗赤霉病基因;55个小麦中仅‘华麦169’携带Fhb1,平均病小穗率22.34%;‘新麦18’‘扬麦11’和‘西农979’等5个品种携带Fhb2,平均病小穗率为28.34%~45.92%;‘偃展4110’‘衡观35’和‘烟农19’等5个品种携带Fhb4,平均病小穗率为26.73%~65.59%;‘良星99’‘华麦1123’和‘襄麦35’等13个品种携带QFhs.crc-2DL,平均病小穗率为32.96%~70.81%;未检测到携带Fhb5的品种。籽粒DON毒素测定结果表明,田间鉴定为中抗赤霉病的21个品种中,其籽粒DON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超过最低的8倍,有8个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超过3500μg/kg,田间鉴定为中感赤霉病的13个品种中,DON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超过最低的4倍,除‘扬麦13’‘鄂麦352’和‘荆麦66’这3个品种DON毒素含量低于3500μg/kg,其余10个均高于3500μg/kg。这些检测结果充分说明对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筛选来说,田间抗病鉴定取得的信息量远远不够,即使田间鉴定为中抗,也有必要对品种的籽粒DON毒素进行测定,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品种的综合抗赤霉病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分子标记 DON含量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理论尾矿坝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占科 魏宁宇 +3 位作者 郑磊 彭瑞雪 郭艳艳 马骏腾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223-227,共5页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尾矿坝溃坝事故案例及《尾矿库安全规程》(GB 39496—2020)建立尾矿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确定尾矿坝风险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权重,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确定了坝体失稳和洪水漫顶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渗透...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尾矿坝溃坝事故案例及《尾矿库安全规程》(GB 39496—2020)建立尾矿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确定尾矿坝风险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权重,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确定了坝体失稳和洪水漫顶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渗透破坏和安全管理。对于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采用控制变量的方式,通过大数据模拟计算得到各项指标与安全系数的变化关系,并进行拟合和反分析,确定三级指标权重。通过对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和系统分析,得出坝体外坡比和堆积容重所占权重比例较大,其次是汇水面积、干滩长度和浸润线埋深等指标。基于评价体系及大数据体系计算和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方法,最终确定当前尾矿坝安全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大数据理论 熵权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粒径分布的某大型排土场坡角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占科 郭艳艳 +3 位作者 郑磊 魏宁宇 彭瑞雪 赵洪颖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排土场具有成分复杂、粒径分布不均匀、孔隙率大、黏聚力小等特点,极易产生滑坡,为此对大型排土场边坡坡面碎石土粒径分布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大粒径碎石从坡顶到坡底的含量逐渐提高,在坡底部含量占80.12%,粒径的分选性显著,决定了... 排土场具有成分复杂、粒径分布不均匀、孔隙率大、黏聚力小等特点,极易产生滑坡,为此对大型排土场边坡坡面碎石土粒径分布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大粒径碎石从坡顶到坡底的含量逐渐提高,在坡底部含量占80.12%,粒径的分选性显著,决定了排土场力学性质下部强、上部弱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给定坡高所允许最大坡角进行研究,得出随着坡角增大边坡稳定系数逐渐减小,两者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最终得到了180 m坡高允许的最大坡角为30°。研究为排土场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粒径分布 边坡角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ITS对西藏不同地理居群红景天的鉴定研究
19
作者 刘青 钟迎春 +5 位作者 顿珠 王化东 郑雷 尕藏卓玛 索朗次仁 白玛次旦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对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进行2种DNA条形码的碱基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为大花红景天的真伪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提取3份样品基因组DNA,对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其序... 目的:对大花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进行2种DNA条形码的碱基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为大花红景天的真伪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提取3份样品基因组DNA,对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其序列信息;运用MEGA7.0对所有样品的ITS序列及GenBank共21条进行比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结果:编号为A1~A14的大花红景天聚为一支,编号为K1~K7的长鞭红景天聚为一支;同时发现ITS序列信息变化与地域和环境明显相关。结论:将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准确、快速地鉴别大花红景天,可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物种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景天 长鞭红景天 DNA条形码 ITS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蜂窝芯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宽带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磊 郑磊 +1 位作者 潘文辉 王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多层蜂窝结构因其优异的吸波性能和高强度结构近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传统多层蜂窝界面处电磁不连续以及浸渍工艺自身精度低等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宽频电磁波吸收能力的轻质三层梯度蜂窝结构。中层渐变壁厚蜂窝极大... 多层蜂窝结构因其优异的吸波性能和高强度结构近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传统多层蜂窝界面处电磁不连续以及浸渍工艺自身精度低等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宽频电磁波吸收能力的轻质三层梯度蜂窝结构。中层渐变壁厚蜂窝极大地减少了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反射,该结构在2.92 GHz~18 GHz内实现反射损耗低于-10 dB,-10 dB相对吸波带宽为144%,且密度仅为0.292 g/cm^(3)。仿真和实验证明了均匀壁厚蜂窝结构与渐变壁厚蜂窝结构的复合设计可以实现界面的电磁连续性,有效改善了阻抗匹配,并提升了电磁波损耗能力,实现了宽频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型吸波材料 三层梯度蜂窝 3D打印 宽频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