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顶部驱动装置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冬 肖远山 +2 位作者 尹志勇 张彦龙 叶智慧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钻井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现有的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为此,利用知识图谱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融合、故障模式关联分析以及先验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 钻井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现有的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为此,利用知识图谱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融合、故障模式关联分析以及先验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顶部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方法,利用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双向编码器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构建了混合神经网络模型BERT-BiLSTM-CRF与BERT-BiLSTM-Attention,分别实现了顶驱故障文本数据的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通过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故障知识的有效融合和智能问答,最终构建了顶部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故障实体识别任务上,BERT-BiLSTM-CRF模型的精确度达到95.49%,能够有效识别故障文本中的信息实体;②在故障关系抽取上,BERT-BiLSTM-Attention模型的精确度达到93.61%,实现了知识图谱关系边的正确建立;③开发的问答系统实现了知识图谱的智能应用,其在多个不同类型问题上的回答准确率超过了90%,能够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结论认为,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顶部驱动装置的先验知识,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智能诊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装备 顶部驱动装置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 命名实体识别 智能问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香虫脂肪酸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时序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芷汀 尹志勇 郭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1851是中国传统药食两用资源昆虫,其需求量日增。然其存在严格的生殖滞育现象,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与昆虫滞育关系密切。本文根据九香虫转录组数据设计了FASN特异性引物,提取九香虫...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1851是中国传统药食两用资源昆虫,其需求量日增。然其存在严格的生殖滞育现象,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与昆虫滞育关系密切。本文根据九香虫转录组数据设计了FASN特异性引物,提取九香虫总RNA,利用PCR技术克隆出九香虫脂肪酸合酶基因(AcFASN),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同源进化树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试验获取了AcFASN在九香虫中的时序表达图谱。结果显示:九香虫AcFASN基因全长7092 bp,编码2363个氨基酸;九香虫AcFASN是亲水性蛋白质,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是一种无信号肽、非跨膜、非分泌型蛋白。同源进化树分析表明,AcFASN氨基酸序列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的FASN氨基酸序列进化关系较近。时序表达谱显示AcFASN基因在滞育期表达量较高,预示着AcFASN基因极可能通过改变九香虫体内AcFASN的表达量来影响九香虫滞育等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酶 九香虫 基因克隆 时序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创伤型大鼠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HIC值等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国祥 朱林娜 +7 位作者 王讯 陈秋菊 熊涛 罗庆航 于佳 许竞毓 尹志勇 刘盛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互相验证结合的方法,对轻度颅脑损伤下大鼠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损伤进行头部损伤... 目的探讨通过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互相验证结合的方法,对轻度颅脑损伤下大鼠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损伤进行头部损伤指标(head injury criterion,HIC)等效转换研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0 m对照组、0.5 m前后向和0.5 m侧向损伤组、1 m前后向和1 m侧向损伤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进行打击实验。IHC组在打击致伤后和对照组一起进行过量麻醉取材,制作β-APP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并测定切片的脑干锥体束区域内的阳性细胞面积占比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MEP组分组和IHC组相同,在致伤后和对照组一起进行MEP波幅检测。结果随致伤高度的增加,致伤组MEP下降幅度、阳性细胞面积占比及IOD也明显增大。致伤高度较小时,IHC组比MEP组的灵敏度更高。损伤程度相同时,侧向HIC小于前后向。HIC相同时,侧向的损伤程度大于前后向。结论利用MEP和β-APP联合评估可以为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损伤HIC等效转换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学 运动诱发电位 脑干锥体束 头部损伤指标 颅脑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白平肺胶囊通过调节SIRT1/FoxO3a通路改善COPD气虚痰瘀证大鼠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凡 李泽庚 +5 位作者 董昌武 童佳兵 汪莉 杨勤军 尹志勇 李凌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虚痰瘀证大鼠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SIRT1/FoxO3a)通路的调节及芪白平肺胶囊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芪白平肺胶囊组及金水宝...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虚痰瘀证大鼠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SIRT1/FoxO3a)通路的调节及芪白平肺胶囊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芪白平肺胶囊组及金水宝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复合因素建立COPD气虚痰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药物处理后,使用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气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2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SIRT1 mRNA及FoxO3a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量各组大鼠肺组织SIRT1及FoxO3a蛋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MDA、 IL-1β、 IL-2的水平显著升高、 SOD水平显著降低, SIRT1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 FoxO3a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与金水宝对照组比较,芪白平肺胶囊组MDA、 IL-1β、 IL-2水平降低, SOD水平升高, 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 FoxO3a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芪白平肺胶囊能够通过调节SIRT1/FoxO3a通路改善COPD气虚痰瘀证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白平肺胶囊 气虚痰瘀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炎症 氧化应激 SIRT1/FoxO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充液管路振动响应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江海 尹志勇 +1 位作者 孙凌寒 孙玉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2-837,908,共7页
基于充液管路振动方程,采用理论解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管路系统各部件阻抗传递矩阵,对管路系统振动响应进行计算,并搭建管路系统振动试验验证平台。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阻抗理论预测与商用软件计算、试验测试的结果均具... 基于充液管路振动方程,采用理论解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管路系统各部件阻抗传递矩阵,对管路系统振动响应进行计算,并搭建管路系统振动试验验证平台。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阻抗理论预测与商用软件计算、试验测试的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吻合度,采用该计算方法进行充液管路振动响应计算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尤其在中高频范围内用于工程预测和估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系统 传递阻抗 振动响应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路-船体耦合振动及水下声辐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江海 尹志勇 +2 位作者 孙玉东 孙凌寒 安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70,共6页
充液管路广泛的应用于船舶冷却、输水等多个系统,其振动与水下声辐射一直是学术与工程中的研究热点。基于阻抗综合法,利用耦合点处力与位移的连续边界条件,采用管路解析公式、船体有限元数值计算、管路支撑测试数据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管... 充液管路广泛的应用于船舶冷却、输水等多个系统,其振动与水下声辐射一直是学术与工程中的研究热点。基于阻抗综合法,利用耦合点处力与位移的连续边界条件,采用管路解析公式、船体有限元数值计算、管路支撑测试数据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管路-船体耦合系统进行振动与水下声辐射工程预报。该综合方法被应用于一个复杂空间管路-船体耦合模型,并与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综合法 管路-船体耦合 振动 水下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U型管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江海 尹志勇 +1 位作者 孙玉东 苏明珠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90-1894,共5页
基于考虑剪切变形与转动惯量的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充液U型管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U型管路固有频率与简谐激励下的稳态响应,并通过与FEM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该计算方法对管内流体的质量... 基于考虑剪切变形与转动惯量的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充液U型管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U型管路固有频率与简谐激励下的稳态响应,并通过与FEM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该计算方法对管内流体的质量效应与弯曲半径对传递函数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文提出的U型管路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可为换热器中U型管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法 U型管 固有频率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充液管路流固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江海 苏明珠 +1 位作者 尹志勇 孙玉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105,共7页
为研究编织复合材料充液管道流固耦合特性,采用传递矩阵法,从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方程、物理方程与边界条件出发,建立复合材料管道一维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退化成各向同性管进行计算方法验证,并进一步开展复合材料管FEM软件流固耦... 为研究编织复合材料充液管道流固耦合特性,采用传递矩阵法,从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方程、物理方程与边界条件出发,建立复合材料管道一维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退化成各向同性管进行计算方法验证,并进一步开展复合材料管FEM软件流固耦合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结果与经典“4方程”模型及有限元三维模型结果一致。在证明了该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后,进一步研究复合材料管中的铺设角度与纤维体积分数对充液管路固有频率及波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增强材料体积分数,管路固有频率增加,管路传播波数降低;铺设角度增加,固有频率降低,管壁中传播波数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充液管路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复合材料 充液管路 频域响应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液管路轴向多吸振器波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江海 孙玉东 +1 位作者 尹志勇 苏明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1-266,共6页
为抑制充液管路中轴向振动波传播,利用吸振器安装点处位移与轴向力连续条件,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充液管路带多个吸振器动力学耦合模型,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计算分析了轴向波在吸振器前后的透射与反射系数,... 为抑制充液管路中轴向振动波传播,利用吸振器安装点处位移与轴向力连续条件,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充液管路带多个吸振器动力学耦合模型,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计算分析了轴向波在吸振器前后的透射与反射系数,并进一步计算了吸振器周期排列时管路轴向振动带隙。研究结果表明:轴向波在吸振器共振频率全部反射,反射系数带宽随吸振器刚度与阻尼增大而变化;吸振器周期分布时,管路系统轴向振动同时存在局域共振型带隙与Bragg带隙,轴向波在局域共振型带隙内得到了有效的抑制。研究结果可为管路轴向减振、吸振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管路 波动特性 吸振器 带隙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的船舶机械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江海 苏明珠 +2 位作者 席亦农 尹志勇 孙玉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202,203,共7页
为有效降低船舶机械系统低频线谱振动,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对典型船舶机械设备振动沿管路系统与浮筏基座传递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辨识各路径振动贡献量合成结果与直... 为有效降低船舶机械系统低频线谱振动,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对典型船舶机械设备振动沿管路系统与浮筏基座传递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辨识各路径振动贡献量合成结果与直接测量结果一致,证明了本研究方法与测试数据的正确性。通过传递路径与输入船体结构振动功率流贡献量分析,发现设备低频段振动能量主要通过浮筏基座进行传递,整个试验模型的低频线谱成分由管路系统与船体耦合引起。该研究结果可为船舶机械系统低频线谱主动控制作动器的位置优化与频率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传递路径分析 振动贡献量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醋栗(黑穗、白穗、红穗、金穗)硬枝扦插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晓 任家伟 +2 位作者 王国义 尹智勇 张晓燕 《林业勘查设计》 2018年第1期90-92,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基质、生根粉、生根调节剂浓度分别对俄罗斯醋栗硬枝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号为最佳,成活率为100%,须根数为15,根长为269cm,组合为砂土、红穗、生根粉为IAA,浓度为1500ppm,不同基质、品种、生根粉、...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基质、生根粉、生根调节剂浓度分别对俄罗斯醋栗硬枝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号为最佳,成活率为100%,须根数为15,根长为269cm,组合为砂土、红穗、生根粉为IAA,浓度为1500ppm,不同基质、品种、生根粉、浓度对成活率、根数、根长影响都不显著,故不做多重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枝扦插 生根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醋栗(黑穗·白穗·红穗·金穗)嫩枝扦插试验
12
作者 李春晓 任家伟 +2 位作者 陶梅 尹智勇 张晓燕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醋栗品种、基质、生根粉、生根粉浓度,分别对俄罗斯醋栗(黑穗、白穗、红穗、金穗)嫩枝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3号最佳,组合为基质砂苔、黑穗醋栗、醮生根粉时长为1-2s、生根粉浓度为1500ppm,不同品种、不...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醋栗品种、基质、生根粉、生根粉浓度,分别对俄罗斯醋栗(黑穗、白穗、红穗、金穗)嫩枝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3号最佳,组合为基质砂苔、黑穗醋栗、醮生根粉时长为1-2s、生根粉浓度为1500ppm,不同品种、不同基质、不同的浸枝条时间、不同的浓度对俄罗斯醋栗根数、根长以及成活率影响都不显著,故不做多重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枝扦插 生根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3
作者 尹志勇 孙海峰 +1 位作者 景立平 杜秋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5,共9页
从地基隔震、基础隔震和混合隔震三类隔震技术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以及隔震滑移位移问题;针对农居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几个亟待解决或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可... 从地基隔震、基础隔震和混合隔震三类隔震技术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农居结构隔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以及隔震滑移位移问题;针对农居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几个亟待解决或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可为从事该研究和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居结构隔震 摩擦滑移隔震 地基隔震 砂垫层隔震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居工程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志勇 孙海峰 +2 位作者 景立平 徐琨鹏 李纵横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砂垫层具有取材方便、造价低、施工简便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在农居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地基砂垫层隔震技术,通过制作农村房屋结构模型,进行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与无隔震体系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的隔震性能。基于结构... 砂垫层具有取材方便、造价低、施工简便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在农居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地基砂垫层隔震技术,通过制作农村房屋结构模型,进行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与无隔震体系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的隔震性能。基于结构加速度反应、结构位移反应和结构应变反应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无隔震试验和地基砂垫层隔震试验的结果,研究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的隔震性能。结果表明: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层间位移反应和应变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输入地震动的量级是影响地基砂垫层隔震体系隔震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居工程 地基隔震 砂垫层隔震 振动台试验 隔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砂混合土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志勇 许鸣珠 +3 位作者 景立平 高攀 韩雪 杨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0,共9页
橡胶-砂混合土是由废旧橡胶轮胎经机械破碎得到的碎块或颗粒与砂土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混合土。橡胶-砂混合土具有密度小、弹性变形能力强、模量低、阻尼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环保的新土工材料,可作为土木工程中的减隔震材料。为加快... 橡胶-砂混合土是由废旧橡胶轮胎经机械破碎得到的碎块或颗粒与砂土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混合土。橡胶-砂混合土具有密度小、弹性变形能力强、模量低、阻尼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环保的新土工材料,可作为土木工程中的减隔震材料。为加快推进橡胶-砂混合土这一新土工材料在减隔震方面的工程应用,迫切需要对橡胶-砂混合土动力学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给出解答。通过归纳和总结,阐述了橡胶-砂混合土动力学在动力学参数、动强度、动力特性经验模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橡胶-砂混合土的工程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 橡胶砂 动剪切模量 动三轴试验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地震动对砂垫层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海峰 尹志勇 +2 位作者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230,共9页
应用岩土隔震(GSI)技术是减少农村民居震害的重要途径。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已经被证明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基于此,文中进一步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对采用GSI-SC系统的农村民居隔震效果的影响,初步... 应用岩土隔震(GSI)技术是减少农村民居震害的重要途径。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已经被证明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基于此,文中进一步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对采用GSI-SC系统的农村民居隔震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GSI-SC系统对不同频谱特征地震动作用下及竖向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GSI-SC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的隔震效果也随之增大;输入地震动频谱特征对GSI-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较大;对比水平X、Y向输入,GSI-SC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隔震效果差别不大;双向输入(水平Y向和竖向)时,对GSI-SC系统水平向的隔震效果影响较小,GSI-SC系统对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隔震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动 岩土隔震 振动台试验 隔震效果 农村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设圈梁构造柱农村民居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志勇 孙海峰 +2 位作者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设圈梁构造柱是提高农村民居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设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形式农村民居为对象开展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的结构模型采用1/4缩尺比例制作,并放置在地基土模型之上。地震波选取为1条... 设圈梁构造柱是提高农村民居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设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形式农村民居为对象开展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的结构模型采用1/4缩尺比例制作,并放置在地基土模型之上。地震波选取为1条天然地震波和2条人工地震波,输入的地震波幅值分别为0.1g(7度)、0.2g(8度)0.4g(9度)。试验结果表明:0.4g(9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仅纵墙的门窗洞口四角出现细微裂缝,破坏状态为基本完好,说明设圈梁构造柱的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良好;随着地震作用增大,结构模型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层间位移反应呈缓慢增大的趋势;当地震作用较大的时候,应适当考虑SSI效应对土层到结构加速度传递系数具有一定程度降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圈梁 构造柱 SSI效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氯霉素对大肠杆菌质粒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绪美 尹志勇 +3 位作者 檀军 田莹 李卓 郭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6期81-84,共4页
筛选获得促进大肠杆菌质粒扩增的最优氯霉素浓度。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通过质粒转化、摇菌、质粒提取、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等方法,并设置菌液培养时间梯度与氯霉素浓度梯度,分析不同浓度的氯霉素对大肠杆菌质粒扩增的影响。... 筛选获得促进大肠杆菌质粒扩增的最优氯霉素浓度。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通过质粒转化、摇菌、质粒提取、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等方法,并设置菌液培养时间梯度与氯霉素浓度梯度,分析不同浓度的氯霉素对大肠杆菌质粒扩增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加氯霉素的大肠杆菌菌液培养18 h时,质粒浓度最高,为(605.425±63.241)ng/μL;菌液培养18 h时加入10~250μg/mL的氯霉素对质粒扩增皆具促进作用;且浓度为150μg/mL时,质粒的扩增效率最高,为(645.425±45.042)ng/μL。10~250μg/mL的氯霉素对大肠杆菌质粒扩增皆具促进作用,促进作用最佳浓度为15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大肠杆菌 质粒 扩增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频率波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勇 刘正春 +2 位作者 尹志勇 王文婷 程二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90-3299,共10页
在系统频率偏移或波动的情况下,常规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谐波补偿控制方法往往容易失效。为此,以基于dq0同步坐标系的三相四桥臂APF为应用对象,通过比较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矢量比例积分(vector... 在系统频率偏移或波动的情况下,常规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谐波补偿控制方法往往容易失效。为此,以基于dq0同步坐标系的三相四桥臂APF为应用对象,通过比较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矢量比例积分(vector-proportional integral,VPI)和重复控制(repetitive control,RC)这3种谐波补偿方法的控制结构、幅频特性和稳定性,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对传统RC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快速重复控制(fast repetitivecontrol,FRC)方法。结合零极点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控制方法的实际补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缩短重复周期,在提高RC控制器响应速度的同时扩展了频带宽度,且具有较好的选频特性和较强的抗频率波动鲁棒性。试验证明了FRC具有最佳的谐波抑制能力和对系统频率波动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波动 有源电力滤波器 谐波补偿 比例谐振 矢量比例积分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抓力-运动诱发电位的大鼠脑干锥体束功能损伤程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菁菁 傅倩颖 +6 位作者 杨袖菊 蒲山山 王国祥 朱林娜 王迅 尹志勇 刘盛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抓力(grasp strength,G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方法对大鼠脑干锥体束损伤后产生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1.25 m致伤组、2.25m致伤组和正常组,采用经典Marmarou模型制作... 目的探讨利用抓力(grasp strength,G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方法对大鼠脑干锥体束损伤后产生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1.25 m致伤组、2.25m致伤组和正常组,采用经典Marmarou模型制作锥体束部位的创伤性轴索损伤模型,致伤组均于损伤后1、3、5、7、14、28、42 d对大鼠进行肢体GS信号和MEP波幅检测,3组大鼠均于麻醉后相应时间进行对照检测。结果致伤组随损伤程度的增加,MEP波幅和最大GS下降比例明显增大;两个高度下GS与MEP测量值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损伤程度较小时,前期MEP比较敏感,后期MEP不敏感;损伤程度较大时,前期与后期MEP变化均较为敏感。结论采用GS-MEP联合评估可以为锥体束损伤后产生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定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脑干锥体束 颅脑损伤 抓力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