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与滞留率研究
1
作者 杨文晶 吕文 +6 位作者 刘帅 杨金艳 谢茂嵘 孙瑞瑞 谈剑宏 姜宇 王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2007—2019年阳澄西湖逐月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和污染物通量滞留率。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年内分布不均,在水量差异较大时更易受水量影响;多年来各项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 基于2007—2019年阳澄西湖逐月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和污染物通量滞留率。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年内分布不均,在水量差异较大时更易受水量影响;多年来各项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8条主要入湖河道中白荡的入湖污染物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蠡塘河和界泾河;空间分布上阳澄西湖南部入湖污染物通量最大,其次是北部和中部;2019年阳澄西湖污染物滞留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一半以上的入湖污染物量继续汇入中湖。建议重点关注主要污染物汇入区白荡和蠡塘河,加强对周边污染源的控制与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污染物滞留率 入湖河道 水量 时空变化 阳澄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大曲产α-淀粉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雯净 李煜滋 +2 位作者 黄丹 罗惠波 夏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该研究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筛选菌株固态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产α-淀粉酶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行挥发性风味... 该研究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初始水分含量对筛选菌株固态发酵过程中生长、代谢产α-淀粉酶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α-淀粉酶的菌株L-3,其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40℃条件下最适合菌株L-3生长,发酵4 d时菌数最多,为1.08×1011 CFU/g;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50℃条件下淀粉酶活力最高,发酵4 d时酶活可达(128.64±1.191)U/g,更有利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合成。基于差异风味物质通路富集结果,最适菌株L-3生长的初始水分含量40%、发酵温度40℃条件下,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显著富集,乙醛的合成与通向丙酮酸代谢和糖异生的转化在此通路中进行,其显著富集可能与乙醛在该温度下的大量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大曲 Α-淀粉酶 分离 鉴定 代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需求的夜间登山智能鞋类设计
3
作者 孟子衿 申鸿 +2 位作者 黄元菁 杨文静 宛如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伴随着登山运动的不断普及以及鞋服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登山鞋靴的设计也亟待转型升级。以夜间登山智能鞋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通过词频分析法识别夜间登山鞋在实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关键需求,即发光和定位两大功能。总结出发... 伴随着登山运动的不断普及以及鞋服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登山鞋靴的设计也亟待转型升级。以夜间登山智能鞋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通过词频分析法识别夜间登山鞋在实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关键需求,即发光和定位两大功能。总结出发光和定位两大类功能中的10项细分功能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消费群体对各功能点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差异。最后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荧光面料、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智能互联技术,设计了一款集成照明、提示、导航、求助和互动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夜间登山鞋。设计方案不仅拓展了登山鞋的功能性设计思路,且为夜间登山智能鞋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实践参考,有助于推动户外运动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夜间登山活动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鞋 登山鞋 消费需求 鞋类 设计 户外运动 智能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4
作者 张德福 杨雯静 +8 位作者 刘可 刘青青 白梧桐 李凡 吕欣然 柏雪 檀茜倩 李学鹏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了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重组表达后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裂解作用,本实验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噬菌体vB_VpP_1的gp32基因片段为裂解酶基因,使用Expasy等工具分析了gp3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和结构等;使... 为了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重组表达后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裂解作用,本实验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噬菌体vB_VpP_1的gp32基因片段为裂解酶基因,使用Expasy等工具分析了gp32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和结构等;使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后克隆至pET-28a(+)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后的裂解酶作用于宿主菌及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处理后的宿主菌,测定裂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vB_VpP_1裂解酶的三级结构为球形亲水蛋白,预测含有2个催化结构域,符合革兰氏阴性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基本特征,不存在跨膜区域及信号肽。纯化后的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活力约为(1 487±182)U/mg,对已被EDTA破坏细胞壁外膜的副溶血性弧菌表现出较强的裂解能力,但不能有效裂解细胞壁完好的副溶血性弧菌。本研究成功构建噬菌体vB_VpP_1裂解酶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后的裂解酶能够裂解细胞壁被破坏的副溶血性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噬菌体 裂解酶 生物抗菌剂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明明 朱永楠 +2 位作者 赵勇 杨文静 樊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55增长到2020年的0.84,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过渡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各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度上升的驱动分别经历了由粮食子系统到生态子系统再到水资源子系统主导的过程;能源子系统的贡献率虽然比较小,但是未来可能是各地区提升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多维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 耦合协调度 多因素归因分析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GH3230高温合金层板结构TLP扩散焊接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曲文卿 张斯涵 +4 位作者 吕彦龙 滕俊飞 汪淼 杨文静 庄鸿寿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
随着更高推重比需求的不断提高,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仅需要耐高温材料,更需要冷却效率更高的结构形式,本文采用自主研制的KNiCr–5中间层在1200℃保温4 h的工艺条件下TLP扩散焊接制备了GH3230高温合金多孔层板冷却结构,测试了层板结构... 随着更高推重比需求的不断提高,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仅需要耐高温材料,更需要冷却效率更高的结构形式,本文采用自主研制的KNiCr–5中间层在1200℃保温4 h的工艺条件下TLP扩散焊接制备了GH3230高温合金多孔层板冷却结构,测试了层板结构模拟件的焊接质量和接头力学性能。超声检测结果表明,层板模拟件所有柱形结构(扰流柱)与底板(冲击板)焊接完好,未发现任何缺陷。焊缝形成了均匀的固溶体组织,无任何化合物相、裂纹和孔洞缺陷存在。室温/950℃高温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层板板柱结构模拟件和GH3230高温合金棒材对接结构全部断裂在GH3230高温合金基体,焊缝强度均明显高于GH3230高温合金。高温拉伸断裂试件的延伸率高达52%,薄板焊缝90°三点弯曲后无开裂,微观观察无裂纹等缺陷,表明了焊缝具有优异塑性。优异的焊接质量和性能保证了焊缝结构承受高温载荷时能达到GH3230高温合金基体的传热和承力性能,避免了焊缝成为整个层板结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230高温合金 多孔层板冷却结构 TLP扩散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室温/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个万寿菊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文静 张超 +1 位作者 曹冬梅 段九菊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为研究万寿菊属不同品种间染色体核型差异,揭示不同品种万寿菊染色体核型差异。【方法】采用‘丰富’、‘印卡’、‘发现’黄、‘发现’橙、‘梦之月’、‘奇迹’、‘超美’、‘大英雄’8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核型公式、平均臂... 【目的】为研究万寿菊属不同品种间染色体核型差异,揭示不同品种万寿菊染色体核型差异。【方法】采用‘丰富’、‘印卡’、‘发现’黄、‘发现’橙、‘梦之月’、‘奇迹’、‘超美’、‘大英雄’8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核型公式、平均臂长、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相对长度比、核型类型、染色体长度组成以及核型不对称系数等指标。【结果】8个品种万寿菊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丰富’、‘印卡’、‘大英雄’、‘发现’黄、‘梦之月’、‘发现’橙、‘奇迹’、‘超美’。核型参数的分析结果在此体现可以推出8种万寿菊的进化顺序为:‘超美’、‘奇迹’、‘发现’橙、‘梦之月’、‘发现’黄、‘大英雄’、‘印卡’、‘丰富’。【结论】证明万寿菊可能是万寿菊属相对比较进化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染色体 核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长城系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8
作者 刘刚 杨文敬 +7 位作者 井向辉 白海峰 时保宏 孙亚平 任军峰 潘星 张建伍 魏嘉怡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60,共17页
中元古代长城系是鄂尔多斯盆地第一套沉积盖层,分布范围广,研究与勘探程度较低。利用野外露头、风险探井PT1井等钻井成果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了长城系地层对比与展布、沉积和烃源岩特征等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系自下而上主要发... 中元古代长城系是鄂尔多斯盆地第一套沉积盖层,分布范围广,研究与勘探程度较低。利用野外露头、风险探井PT1井等钻井成果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了长城系地层对比与展布、沉积和烃源岩特征等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系自下而上主要发育熊耳群、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崔庄组和洛峪口组5段层组;在不同裂陷槽具有不同的展布特征,在晋陕裂陷槽,长城系发育熊耳群、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崔庄组和洛峪口组;定边裂陷槽发育熊耳群、白草坪组和北大尖组;贺兰裂陷槽仅发育北大尖组。长城系以半深海—浅海—滨岸—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期间发育潮坪沉积。熊耳裂谷及盆地次级裂陷槽的多口探井均在崔庄组发现有效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最高为1.52%,R_(o)平均为2.32%,具有规模生烃的成藏潜力;盆地热演化模拟表明,崔庄组烃源岩于二叠世中期R_(o)达到0.5%时进入成熟阶段,早白垩世晚期R_(o)达到2.0%时进入生干气阶段。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系烃源岩与储层源储配置良好,可以形成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优选定边裂陷槽、晋陕裂陷槽两个勘探目标,为盆地深层天然气“向源”勘探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元古界 长城系 崔庄组 沉积相 烃源岩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疫病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凯钰太 潘俊慧 +5 位作者 王素春 禹兰平 杨文静 梁晚枫 孙福亮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47-57,共11页
活载体疫苗是以细菌或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抗原和治疗因子的载体系统,具有安全性高、毒力返祖风险低、成本低,可诱导免疫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在动物疫病防控领... 活载体疫苗是以细菌或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外源抗原和治疗因子的载体系统,具有安全性高、毒力返祖风险低、成本低,可诱导免疫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应用较多。病毒载体包括DNA病毒(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和痘病毒等)和RNA病毒(如新城疫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载体包括减毒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两类,主要包括乳酸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活载体疫苗常用的抗原呈递策略有载体-宿主平衡致死系统、微生物表面展示系统。多种疫苗载体的开发及抗原呈递策略的选择,使得活载体疫苗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不同载体疫苗在预防疫病方面均有不同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最适合的活载体疫苗。本文综述了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病毒和细菌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及其抗原呈递方式,以期为活载体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载体疫苗 病毒载体 细菌载体 疫苗开发 抗原呈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击撞击式双组元推进剂雾化过程数值模拟
10
作者 张孟祎 伍磊 +2 位作者 巴燕 杨文婧 刘海湖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6-1614,共9页
肼类双组元推进剂在卫星和导弹等各类航天器动力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应用广泛.为了深入理解自击撞击式肼类双组元推进剂的雾化过程,基于OpenFOAM开源平台,通过引入有效液体相分数,发展了三维三相VOF-LPT转换算法,并进一步开发了该转换... 肼类双组元推进剂在卫星和导弹等各类航天器动力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应用广泛.为了深入理解自击撞击式肼类双组元推进剂的雾化过程,基于OpenFOAM开源平台,通过引入有效液体相分数,发展了三维三相VOF-LPT转换算法,并进一步开发了该转换算法的耦合求解器;结合网格局部加密技术与自适应加密技术,实现了对液体界面的动态捕捉;通过与前人横向燃料喷射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开发耦合求解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利用所开发的耦合求解器数值研究了入射速度扰动、燃料偏靠角度和射流速度对自击撞击式肼类双组元推进剂雾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速度扰动使液滴尺寸分布整体减小,比表面积增加,有助于提升雾化效果;对于燃料液膜和氧化剂液膜的撞击段,增大燃料偏靠角度或提高射流速度均会增加燃料液膜与氧化剂液膜之间的有效撞击动量,从而提高了燃料液膜与氧化剂液膜之间的混合度;在喷雾场完全发展后,液滴尺寸分布随燃料偏靠角度的增大而整体增大,随射流速度的增加而整体减小.此外,由于燃料偏靠角度限制了混合区域的范围,导致液膜混合破碎程度随射流速度的增加逐渐趋于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元 VOF-LPT 液滴 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核桃谷蛋白-1 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静 马劲 +4 位作者 朱柏佳 姚嘉仪 汪飞 杨雯静 冯龙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共7页
为获得优质的核桃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原料及优化其制备工艺,采用连续提取法从脱脂核桃粕中依次分离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1和谷蛋白-25种组分蛋白,测定5种组分蛋白的占比及ACE抑制率,以ACE抑制率最大... 为获得优质的核桃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原料及优化其制备工艺,采用连续提取法从脱脂核桃粕中依次分离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1和谷蛋白-25种组分蛋白,测定5种组分蛋白的占比及ACE抑制率,以ACE抑制率最大的组分蛋白作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ACE抑制肽,在筛选出最适酶解用酶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制备核桃蛋白ACE抑制肽的工艺。结果表明:5种组分蛋白中谷蛋白-1占比仅次于谷蛋白-2,且其ACE抑制率最高,以核桃谷蛋白-1为原料,在筛选出胃蛋白酶作为酶解用酶基础上,经工艺优化得到最优的酶解法制备核桃谷蛋白-1 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6 h、酶用量4.2%(以底物质量计)、酶解pH 1.6,在该条件下所得核桃谷蛋白-1酶解液的ACE抑制率为(50.08±2.34)%。因此,核桃谷蛋白-1经胃蛋白酶酶解可生产ACE抑制活性较高的核桃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谷蛋白-1 ACE抑制肽 蛋白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梅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制备食用香料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2
作者 许春平 吴艺虹 +3 位作者 李伟泽 胡志忠 杨雯静 宋凌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2期8-18,共11页
首先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白梅果肉酶解条件,然后将最优条件下酶解的白梅水提液进行浓缩,与精氨酸混合进行美拉德反应,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美拉德反应条件,并分析其褐变程度和反应前后挥发性... 首先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白梅果肉酶解条件,然后将最优条件下酶解的白梅水提液进行浓缩,与精氨酸混合进行美拉德反应,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美拉德反应条件,并分析其褐变程度和反应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酶解温度40℃,时间3.5 h,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1∶1∶1为白梅最优酶解条件;白梅浓缩液与精氨酸质量比30.6∶1,反应温度119℃,时间59 min,初始pH值6.2时白梅香料感官评分最高。GC-MS分析表明,美拉德反应最优工艺处理的白梅样品酯类、杂环类、酮类等总量均高于对照组,赋予香料焦甜香、果香,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抗氧化性。该研究为白梅食用香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香料 白梅 酶解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方式对云南产烟叶醇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春平 邢雨晴 +4 位作者 刘远上 龚梅秋 杨雯静 黄家乐 张碰元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以云南宣威BFE、XFE和云南腾冲BFE烟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和不同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下3种云南产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主... 以云南宣威BFE、XFE和云南腾冲BFE烟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和不同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下3种云南产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9%~19%和12%~22%;自然库中醇化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下降速度较慢,机械库和保湿库中醇化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下降速度较快,氯离子和烟碱含量基本无变化,糖碱比呈波动性变化,云南腾冲BFE和云南宣威BFE烟叶中糖碱比的波动范围为7~11,而云南宣威XFE烟叶中糖碱比的波动范围为15~20。2)随着醇化的进行,贮存库中3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含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酸类、酚类、酮类等物质增加较明显,且自然库中3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含量最低。3)3种烟叶均提取两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均达到100%,且贮存库中3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的主成分都呈现出明显差异。因此,云南宣威BFE和XFE这2种烟叶更适合在机械库中进行醇化,而云南腾冲BFE烟叶更适合在保湿库中进行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贮存 醇化 挥发性香味成分 常规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SO-SVR的反导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14
作者 赵海燕 周峰 +2 位作者 杨文静 王瑞君 刘迪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9,共8页
鉴于反导装备体系运行机理复杂、结构不清难以选择合适的效能评估模型等问题,采用“数据驱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反导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展开研究。结合反导装备体系作战过程,从探测跟踪、指挥控制、火力拦截和综合保障4个方面构建了反导... 鉴于反导装备体系运行机理复杂、结构不清难以选择合适的效能评估模型等问题,采用“数据驱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反导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展开研究。结合反导装备体系作战过程,从探测跟踪、指挥控制、火力拦截和综合保障4个方面构建了反导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针对PS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早熟收敛等问题,提出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VR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IPSO-SVR效能评估模型;在大量反导装备体系实验数据抽取、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对IPSO-SVR模型进行训练和学习,以此获得对反导装备体系效能的非线性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效能评估方法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之间误差非常小,拟合精准度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导装备体系 效能评估 深度智能 IPSO S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春平 吴攀 +5 位作者 刘远上 薛芳 苏海洋 贾学伟 杨雯静 施丰成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正交设计对无机盐包灰助剂、纳米材料和天然多糖类物质进行复配,优化得到最佳复配,并采用极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法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包灰值、灰度值、碳化圈宽度、锥高、锥顶角和锥面积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最佳添加... 利用正交设计对无机盐包灰助剂、纳米材料和天然多糖类物质进行复配,优化得到最佳复配,并采用极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法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包灰值、灰度值、碳化圈宽度、锥高、锥顶角和锥面积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最佳添加量情况下添加剂对烟气指标和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极差分析得出了复合添加剂组分的最优的复配比例:罗汉果多糖(2.0%)、磷酸氢二钠(2.0%)、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1.5%)。(2)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材料对卷烟包灰性能影响顺序为:罗汉果多糖>磷酸氢二钠>CNFs。(3)由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罗汉果多糖的浓度与包灰值、灰度值都呈极显著负相关,CNFs和磷酸氢二钠的浓度与包灰值、灰度值无明显相关性。(4)烟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最优添加剂配方的卷烟样品烟气指标变化幅度不大,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5)感官评吸结果表明,添加最优添加剂配方后卷烟香气量增加,余味较好,燃烧性变好,烟灰变白,对卷烟风味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复合添加剂 包灰性能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多重耐药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B_VpP_3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16
作者 刘青青 张明 +5 位作者 杨雯静 刘可 李凡 李学鹏 励建荣 张德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8-116,共9页
目的:分离对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较强裂解能力的噬菌体。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为宿主菌,从海产品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对分离到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分析。结果:从螃蟹中分离到1株噬菌体,命名为vB_VpP_3。该噬菌体裂解... 目的:分离对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较强裂解能力的噬菌体。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为宿主菌,从海产品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对分离到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分析。结果:从螃蟹中分离到1株噬菌体,命名为vB_VpP_3。该噬菌体裂解谱较窄,宿主特异性强,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吸附率最高为93%。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的潜伏期为15 min,平均裂解量为110 PFU,且对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噬菌体vB_VpP_3头部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约60 nm,有长约20 nm的不可收缩尾部,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的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其基因组为双链线性DNA,全长42 459 bp,总GC含量46.87%,未携带毒力及耐药基因。结论:噬菌体vB_VpP_3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噬菌体 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服务半径的城市区域充电站布局优化研究
17
作者 谌微微 张茜梅 +2 位作者 韦玉东 杨雯敬 蒋玉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8,共7页
充电站优化布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最大覆盖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因充电站服务半径缩短而导致充电需求覆盖可能性减小的问题,将充电站覆盖用户需求概率作为充电服务半径的分段函数,把概率覆盖引入到充电站... 充电站优化布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最大覆盖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因充电站服务半径缩短而导致充电需求覆盖可能性减小的问题,将充电站覆盖用户需求概率作为充电服务半径的分段函数,把概率覆盖引入到充电站布局优化中,建立了新的充电站随机概率覆盖模型;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通过爬取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对候选充电站综合效用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务半径缩短,需求覆盖量也随之减小;通过新建充电站能有效地提高充电需求覆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选址布局 概率覆盖模型 充电站 P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磨集成测井电极优化设计
18
作者 杨文景 史宏江 +2 位作者 潘兴明 路一平 王志国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针对目前测井电极因受井壁磕碰、冲蚀等恶劣条件下长时间使用造成绝缘性下降、测量失效,不能满足大位移水平井“一趟钻”技术攻关需求,对测井电极的失效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灌封钢陶瓷的绝缘体在钻井液冲蚀等工况条件下弱化分子间结... 针对目前测井电极因受井壁磕碰、冲蚀等恶劣条件下长时间使用造成绝缘性下降、测量失效,不能满足大位移水平井“一趟钻”技术攻关需求,对测井电极的失效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灌封钢陶瓷的绝缘体在钻井液冲蚀等工况条件下弱化分子间结合力,与金属结合面的粘结强度下降导致泥浆渗入,绝缘性下降导致测量方位电阻率失效。进行材料和结构优化后,新型耐磨集成测井电极具有耐磨性、高密封性、电路集成等特点,有效提高测井电极的使用寿命。耐磨集成测井电极技术作为长寿命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的配套技术,实现大位移水平井“一趟钻”技术要求。在新疆油田、东北各大油田及海外油田,使用井达100多口井,为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效益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电极 方位电阻率 优化设计 近钻头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基层保险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探究——以C保险公司为例
19
作者 杨文静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保险行业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保险行业正处于转型攻坚期,部分基层保险公司仍存在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强、防范水平不高等问题。以C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构建基层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 保险行业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保险行业正处于转型攻坚期,部分基层保险公司仍存在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强、防范水平不高等问题。以C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构建基层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使基层保险公司树立财务风险防控意识,推动保险行业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财务风险控制 评价指标体系 基层保险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南华纪—中寒武世构造沉积演化及其盐下勘探选区意义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海军 陈永权 +6 位作者 潘文庆 王斌 杨文静 黄少英 杨鹏飞 易艳 王晓雪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8,共15页
中深1井、柯探1井(京能)、轮探1井相继发现,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展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沉积演化认识不清楚、沉积相图不准确,导致源储分布认识程度低是近年来一些探井失利的主要原因。基于新增的高精度地震资料探讨南华纪—中... 中深1井、柯探1井(京能)、轮探1井相继发现,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展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沉积演化认识不清楚、沉积相图不准确,导致源储分布认识程度低是近年来一些探井失利的主要原因。基于新增的高精度地震资料探讨南华纪—中寒武世的构造—沉积演化并开展新一轮沉积相编图,旨在厘定寒武系盐下重要层系源储盖层分布,指导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勘探区带优选。研究发现,南华纪—寒武纪经历3期大型构造运动,即塔里木运动、库鲁克塔格运动与柯坪运动,形成南华系底、震旦系底与寒武系底3个大型不整合面,控制南华系裂陷—坳陷、震旦系坳陷—碳酸盐台地与寒武系缓坡—碳酸盐台地3层沉积结构;隆起演化经历南华纪“三坳两隆”、震旦纪“连片隆起”到寒武纪“马蹄形隆起”的演化过程。基于地质结构研究、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编制了重点层系的沉积相图。在新的沉积相认识指导下,提出3个继承性坳陷控制烃源岩广覆式发育,两个继承性隆起控制两套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发育,中寒武统蒸发盐岩区域盖层广泛分布的认识;指出轮南周缘与塔中—古城地区是盐下勘探优选区带,阿瓦提周缘与和田河气田周缘是潜在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南华系 震旦系 寒武系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