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杉芽锈病病原菌鉴定
1
作者 徐红霞 张睿珂 +1 位作者 杨珊 曹秀文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2,210,共5页
2017年-2021年在甘肃南部的白龙江林区发现云杉Picea asperata感染一种锈病,为了进一步了解病原菌的发生规律和生活史,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本研究对引起锈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首先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锈孢子形态特征并测量... 2017年-2021年在甘肃南部的白龙江林区发现云杉Picea asperata感染一种锈病,为了进一步了解病原菌的发生规律和生活史,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本研究对引起锈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首先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锈孢子形态特征并测量其大小,进行初步鉴定;随后通过扩增、测序获得ITS序列,在NCBI上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一步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在白龙江林区3个保护站(林场)发现的云杉锈病病原菌为伏鲁宁金锈菌Chrysomyxa woroninii Tranz.,锈病为云杉芽锈病,这是首次发现伏鲁宁金锈菌侵染云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芽锈病 伏鲁宁金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肌少症患者颈动脉力学超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珊 梁杉杉 梁欢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颈动脉力学超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100例(观察组)、老年单纯T2DM患者100例(对照组),入院次日行颈动脉力学超声检测,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动脉收...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颈动脉力学超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100例(观察组)、老年单纯T2DM患者100例(对照组),入院次日行颈动脉力学超声检测,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收集两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T2DM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老年T2DM并发肌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IMT、颈动脉斑块积分、PSV和R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BMI、基础代谢率、骨矿物质含量、近一周体力活动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TC、TG、LDL-C、HDL-C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PSV、TC、TG高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以及近一周体力活动强度低为老年T2DM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大、骨矿物质含量高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IMT、颈动脉斑块积分、PSV和RI均偏高;IMT、PSV、TC、TG高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以及近一周体力活动强度低为老年T2DM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大、骨矿物质含量高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颈动脉力学超声 影响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接种发酵对泡榨菜风味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陈文碧 刘心发 +3 位作者 史梅莓 杨姗 程钰宸 伍亚龙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该研究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YQ-01、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PC137、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PC0118进行单菌及其不同多菌组合接种发酵... 该研究以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YQ-01、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PC137、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PC0118进行单菌及其不同多菌组合接种发酵泡榨菜,分析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乳酸菌数量、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和感官品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发酵相比,植物乳植杆菌YQ-01及其不同多菌组合表现出更好的发酵性能。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1种,醇类和酯类物质是泡榨菜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发酵后期,单菌组中LP组和Leu.m组、多菌组中L-F组和L-E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异硫氰酸酯类物质的含量更低;主成分结果显示,接菌发酵泡榨菜其挥发性风味和自然发酵差异明显。综合各指标及感官品质评价认为:接种植物乳植杆菌YQ-01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PC137的泡榨菜的酸味、脆度、香气等感官指标较优。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接种发酵泡榨菜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榨菜 植物乳植杆菌 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 发酵粘液乳杆菌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震旦系大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海军 杨长城 +11 位作者 郭建林 刘曦翔 曹正林 杨东凡 王忠楠 邓惠 张钰祥 杨山 季丽丹 王丽珍 夏钦禹 郑国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9,共12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大型古老深层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气藏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空间小尺度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征,气藏开发面临储层表征难、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难度大等系列...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大型古老深层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气藏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空间小尺度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征,气藏开发面临储层表征难、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难度大等系列挑战。为此,以川中地区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为对象,通过地质工程一体技术化攻关,深化了对储层发育特征和成因机理的认识,提出了气藏开发新模式,创建形成了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影组储层主要为岩溶成因储层,具有“叠合岩溶差异控储”的发育特征;②岩溶储层非均质性强,“溶蚀相成因控储”可精细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③灯影组气藏宜采用“单井指标叠加论证气藏规模”的开发新模式;④创新形成了“双界面”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定量刻画方法,并指导平面选区,其中Ⅰ+Ⅱ类井比例由评价期的40%提高到方案建设期的100%;⑤创建了小尺度缝洞识别、刻画及表征技术,并指导钻井轨迹设计,测试百万立方米气井比例由开发评价期的41.6%提高到建产期的60%;⑥配套完善了分段酸压工艺技术,高效动用了优质储层,并解放了低品位储层,储层渗透率由改造前的0.62 mD提高到酸压改造后的6.77 mD。结论认为,“十四五”期间,在上述开发技术的支持下,安岳气田由台缘带灯四段高效开发转向长期稳产和台内地区多层系效益开发,蓬莱含气区由单井高产转向区块高产和气藏规模建产,将强力支撑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四五”末天然气上产500×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安岳气田 蓬莱含气区 震旦系 小尺度缝洞 叠合岩溶 溶蚀相 双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于老年人跌倒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珊 吴艺新 +3 位作者 何雨欣 信博 史盼盼 蒋文慧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于老年人跌倒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我国老年跌倒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在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检索AI应用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分析发文趋势、CiteSpace对关键词进...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于老年人跌倒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我国老年跌倒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在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检索AI应用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分析发文趋势、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获得515篇英文文献、96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显示AI在老年人跌倒预测、检测及预防方面备受关注。结论近年来AI应用于老年人跌倒的研究热度持续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滞后于国外。未来可在把握国际热点基础上,深化护理与AI领域合作,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老年人精准跌倒预防与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人工智能 可视化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舢 吴朝军 陈业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当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有毒且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若采用凝胶态电解质便能避免多种危险。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来解决液态电解质易泄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 当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有毒且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若采用凝胶态电解质便能避免多种危险。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来解决液态电解质易泄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5种不同基质的凝胶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最早的聚乙烯氧化物(PEO)基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玻璃化转换温度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基凝胶电解质等。对比分析了原位制备与非原位制备方法,包括工艺简单的高能电子束辐射方法、技术成熟的静电纺丝方法等。深入剖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原理,最后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 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解析工业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形成及降解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伍亚龙 杨姗 +6 位作者 陈功 张其圣 汪冬冬 唐垚 史梅莓 吕鹏军 王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0-67,共8页
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及降解机制对于控制亚硝酸盐含量,保证发酵蔬菜食用安全性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4种工业发酵蔬菜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功能基因。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发酵蔬菜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及降解机制对于控制亚硝酸盐含量,保证发酵蔬菜食用安全性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4种工业发酵蔬菜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功能基因。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发酵蔬菜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为优势细菌属,以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苏吉雅玛酵母属(Sugiyamaella)、毕赤酵母属(Pichia)和舍弗氏酵母属(Scheffersomyces)为优势真菌属。功能基因分析表明,4种工业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代谢途径包括反硝化作用、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和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硝酸盐还原酶、硝基单加氧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细胞色素c]、一氧化二氮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NADH]、铁氧还蛋白亚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AD(P)H]是亚硝酸盐代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关联分析表明,费斯莫尔德乳杆菌(Lactobacillus versmoldensis)、咸海鲜盐单胞菌(Halomonas jeotgali)、橙色盐单胞菌(Halomonas lutea)、反硝化盐单胞菌(Halomonas halodenitrificans)、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等细菌以及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真菌可能参与反硝化作用、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细菌解淀粉嗜盐碱球菌(Natronococcus amylolyticus)和真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可能参与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从而促进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与降解。该研究为探究蔬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代谢途径、功能基因以及关联微生物信息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发酵蔬菜亚硝酸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亚硝酸盐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8
作者 李清超 杨珊 +3 位作者 张登峰 刘建新 孙开利 吴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1491,共11页
为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筛选鉴定优质玉米资源。以贵州、陕西、甘肃、湖北4个省份收集的487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玉米10个穗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 为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筛选鉴定优质玉米资源。以贵州、陕西、甘肃、湖北4个省份收集的487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玉米10个穗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穗部性状变异系数为6.1%~71.0%,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319~2.038。相关分析表明,10个穗部性状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系统聚类分析将487份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有187份种质资源,类群Ⅱ有208份种质资源,类群Ⅲ有48份种质资源,类群Ⅳ有44份种质资源,贵州和陕西的玉米种质资源代表性更强。最终筛选到15份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异的玉米种质资源,为玉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种质材料创新和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和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穗部性状 多样性分析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bD理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以“香港”为例
9
作者 邹淼 杨山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7-41,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兼具跨学科学习和主题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达成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本研究以“香港”为例,运用UbD理论将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想融于主题学习之中,依据“教-学-评... 跨学科主题学习兼具跨学科学习和主题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达成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本研究以“香港”为例,运用UbD理论将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想融于主题学习之中,依据“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制定单元学习目标与要求、表现性任务与其他任务、课时学习活动,以此深化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推进国土空间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新时代的地理国情认知与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UbD理论 中学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rus aurantium L. extract alleviate depression by inhibiting gut microbiota-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mice
10
作者 Tao Li Guirong Zeng +7 位作者 Lingfeng Zhu Yanyang Wu Qun Zhang Fuhua Fu Donglin Su Gaoyang Li Qili Li yang sha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403-3414,共12页
Gut microbiota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epression.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mature whole Citrus aurantium fruit extract(FEMC)in the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 Gut microbiota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epression.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mature whole Citrus aurantium fruit extract(FEMC)in the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model.The behavioral tests were applied to assess antidepressant effect and 16S rR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gut microbio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FEMC were naringin and neohesperidin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ucrose preference index of the mice.FEMC also could reduce the feeding latency in an open field test and the rest time in a 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In addition,FEMC could increase CUMS-induced reduction in the levels of BDNF,PSD95,and SYN in the hippocampus.Moreover,FEMC intervention slightly decreased the ratio of Firmicutes to Bacteroidota.Meanwhile,FEMC reduced the abundance of the Prevotellaceae_Ga6A1_group,[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inflammation.Bioinformatic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ignaling pathway and lipo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were involved in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FEMC in the CUMS animal model.Finally,the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FEMC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6 and TNF-αin the serum of depressive mice.Our results suggest FEMC can am eliorate depressive behavior by i nhibiting gut microbiota-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us aurantium L.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DEPRESSION FLAVONOIDS Gut microbio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燕麦浆的乳酸菌菌种筛选及品质分析
11
作者 杨姗 张其圣 +4 位作者 史梅莓 吕鹏军 杨博文 汪冬冬 伍亚龙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发酵是提高燕麦浆品质的有效方法,但目前缺乏燕麦浆适配性发酵菌株,且未明确发酵燕麦浆的品质特征。该研究以燕麦浆为发酵基质,以嗜热链球菌st195、保加利亚乳杆菌lb31、植物乳杆菌Eden-Star PC06和植物乳杆菌Eden-Star PC108为发酵菌株... 发酵是提高燕麦浆品质的有效方法,但目前缺乏燕麦浆适配性发酵菌株,且未明确发酵燕麦浆的品质特征。该研究以燕麦浆为发酵基质,以嗜热链球菌st195、保加利亚乳杆菌lb31、植物乳杆菌Eden-Star PC06和植物乳杆菌Eden-Star PC108为发酵菌株,分别进行单菌发酵及混菌发酵,考察不同乳酸菌组合发酵对燕麦浆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发酵燕麦浆的乳酸菌菌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表现出不同的发酵性能,植物乳杆菌Eden-Star PC06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与产酸性能。发酵燕麦浆乳酸菌数均增至7lgCFU/mL以上;发酵显著降低了燕麦浆中的还原糖,积累了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醇类、酸类、酮类)含量。不同乳酸菌组合发酵对燕麦浆品质影响不同,植物乳杆菌Eden-Star PC06、嗜热链球菌st195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b31混菌发酵的燕麦浆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感官评分较高,并且该组的燕麦浆在贮藏过程中后酸化程度较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燕麦浆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性。说明st195+lb31+lpPC06是适宜发酵燕麦浆的菌种组合,具有较大的研究开发价值,为进一步开发燕麦饮品发酵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浆 嗜热链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发酵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魏茨曼氏菌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
12
作者 伍亚龙 杨博文 +5 位作者 吕鹏军 史梅莓 杨姗 汪冬冬 王勇 张其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0-236,共7页
为了满足市场对凝结魏茨曼氏菌(Weizmannia coagulans)不断增加的需求和获得高密度培养凝结魏茨曼氏菌的方法,该研究以凝结魏茨曼氏菌D1为试验对象,以MR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凝结魏茨曼氏菌高密度培养条件进行... 为了满足市场对凝结魏茨曼氏菌(Weizmannia coagulans)不断增加的需求和获得高密度培养凝结魏茨曼氏菌的方法,该研究以凝结魏茨曼氏菌D1为试验对象,以MR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凝结魏茨曼氏菌高密度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10 L放大培养。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50℃、初始pH值为8.0、培养时间16 h,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 g/L;酵母浸粉-胰蛋白胨(1∶1)31 g/L、七水合硫酸镁0.29 g/L。优化后菌株的OD620 nm值达到了2.15,比优化前增长了68%,且延滞期更短。在上述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菌株在10 L发酵罐、搅拌速度200 r/min并通气培养的条件下,OD620 nm值达到了7.90。研究结果为凝结魏茨曼氏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为后续菌粉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培养 凝结魏茨曼氏菌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视角下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课堂的路径研究——以无锡开放大学艺术类专业为例
13
作者 杨山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文章以元宇宙为视角,探讨其如何赋能职业教育构建高质量课堂。首先分析元宇宙视角下国内职业教育课堂建设的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效并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元宇宙为国内职业教育课堂建设带来的机遇;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 文章以元宇宙为视角,探讨其如何赋能职业教育构建高质量课堂。首先分析元宇宙视角下国内职业教育课堂建设的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效并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元宇宙为国内职业教育课堂建设带来的机遇;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引领高质量课堂“风向标”,丰富高质量课堂“资源库”,搭建高质量课堂“主阵地”,开辟高质量课堂“新赛道”,拓宽高质量课堂“新维度”,下好高质量课堂“整盘棋”的总体建设思路,最终通过完善育人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升级实训环境、优化教学模式与完善评价体系等路径实现职业教育课堂高质量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职业教育 高质量课堂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湿解毒膏在婴幼儿红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丽 杨姗 +1 位作者 陈果 郭加婵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观察解毒祛湿膏对婴幼儿红臀的疗效,为下一步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64例红臀患儿,使用祛湿解毒膏治疗。观察患儿的疗效、治疗有效患儿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积分。结果 64例患儿中,临床控制5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 目的 探讨观察解毒祛湿膏对婴幼儿红臀的疗效,为下一步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64例红臀患儿,使用祛湿解毒膏治疗。观察患儿的疗效、治疗有效患儿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积分。结果 64例患儿中,临床控制5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未发现恶化病例,总有效率为96.88%。62例治疗有效患儿中,治疗时间为2 d的占比最高, 3、4 d次之,治疗时间主要集中在2~4 d。治疗后,患儿臀部及(或)会阴部皮肤红肿、皮疹积分分别为(0.5313±1.2468)、(0.6250±0.3507)分,均低于治疗前的(4.5625±1.4461)、(0.7500±1.5736)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破溃积分(0.0313±0.2500)分低于治疗前的(0.2813±0.99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出液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湿解毒膏为纯天然中药临方加工制剂,在婴幼儿红臀的临床使用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携带方便,故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解毒膏 红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15
作者 杨珊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66-68,76,共4页
为选择适宜的杀菌剂控制黄瓜白粉病,避免黄瓜减产和品质降低,设置清水(CK)、信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T1)、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T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T3)、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T4)等5个处理,在露地黄瓜产地对白粉病... 为选择适宜的杀菌剂控制黄瓜白粉病,避免黄瓜减产和品质降低,设置清水(CK)、信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T1)、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T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T3)、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T4)等5个处理,在露地黄瓜产地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T1、T2、T3和T4处理的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32~4.01(药后7 d)和5.35~6.87(药后14 d),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在药后7 d以T1处理最好,药后14 d以T2处理最好。在黄瓜生产中可以轮换使用信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和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防治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BIM技术的汽车吊吊装仿真技术研究
16
作者 阳山 张可可 余俊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文章通过三维模拟平台,对汽车起重机的吊装作业进行了仿真模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建立了汽车起重机模型,对吊装操作进行了拆解计算,实现... 文章通过三维模拟平台,对汽车起重机的吊装作业进行了仿真模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建立了汽车起重机模型,对吊装操作进行了拆解计算,实现了对吊装过程的精确模拟。考虑到安全距离限制,计算合适的安全站位区域,通过分析仿真模拟结果和出具吊装分析报告,为实际吊装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完成了吊装作业模拟仿真流程设计,实现了对吊装作业的高效预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吊 吊装作业仿真 GIS技术 BIM技术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视觉显著性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提花织物疵点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敏 杨珊 +2 位作者 何儒汉 姚迅 崔树芹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66,共5页
为了实现提花织物疵点自动检测,提出了一种结合视觉显著性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提花织物疵点检测方法。针对提花织物背景干扰的问题,利用视觉显著性模型(Context-aware,CA)抑制背景信息,突出疵点区域的显著性来获得图像的显著图;为了区分织... 为了实现提花织物疵点自动检测,提出了一种结合视觉显著性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提花织物疵点检测方法。针对提花织物背景干扰的问题,利用视觉显著性模型(Context-aware,CA)抑制背景信息,突出疵点区域的显著性来获得图像的显著图;为了区分织物图像中是否存在疵点,使用在通用数据集上训练过的VGG16神经网络模型对提花织物图像的显著图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花织物疵点检测上平均准确率为97.07%,比直接利用VGG16模型对提花织物疵点检测的准确率提高了19.44%,是一种适合提花织物疵点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织物 疵点检测 视觉显著性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弃耕草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玉革 刘月秀 +4 位作者 杨山 马锐骜 吴辉 孟亚妮 李慧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弃耕恢复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对土壤全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无显著影响.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 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弃耕恢复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对土壤全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无显著影响.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表现出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身调控机制.氮添加降低了氮获取酶活性,增加了碳获取酶活性,符合资源分配假说.降水增加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缓解了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的负效应.此外,大分子底物(例如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酶活性及其计量比更能反映微生物养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草地 氮添加 降水增加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迎风崖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物质组分及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磊 魏旭 +3 位作者 阳珊 张青 遇祯 袁晓玲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8-201,206,共5页
通过镜下大量的光片、薄片鉴定,大量的矿物粒径、含量测量统计,主要有用矿物的单矿物提纯,X射线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针对迎峰崖铅锌矿床开展细致的矿物学、矿相学和矿床地质学等多方面研究,重点查明本矿床的矿物组成、... 通过镜下大量的光片、薄片鉴定,大量的矿物粒径、含量测量统计,主要有用矿物的单矿物提纯,X射线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针对迎峰崖铅锌矿床开展细致的矿物学、矿相学和矿床地质学等多方面研究,重点查明本矿床的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矿石化学组成等,确定矿床中有益、有害组分及其赋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县迎风崖 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物质组分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南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金矿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枫 姜章平 +3 位作者 卢晶 阳珊 张青 李磊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97,共5页
安徽南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中金矿物以独立矿物自然金为主,伴有少量银金矿。自然金粒度集中在10~74μm,形态为角粒状、长粒状、枝丫状等。自然金主要以包体金、晶隙金、裂隙金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解石等。利用计数颗粒... 安徽南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中金矿物以独立矿物自然金为主,伴有少量银金矿。自然金粒度集中在10~74μm,形态为角粒状、长粒状、枝丫状等。自然金主要以包体金、晶隙金、裂隙金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解石等。利用计数颗粒统计和面积统计两种方法分别对金矿物进行形态、粒度、存在状态的特征统计,显示不同类型金矿物在出现率和面积配分特征上有较大差别。通过金的配分计算,粒间金和裂隙金占总金量的53.49%,包体金主要载体为黄铜矿,其次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脉石矿物,金回收率最高达61.98%。化学成分中普遍存在Fe、Cu、Zn、Te、Bi。成色为682.5~960.1,平均855.5,结合Au、Ag含量与温度的关系,显示金矿物形成于中温中深成成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 金矿物 嵌布特征 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