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小班火源指数计算方法实证研究——以重庆永川为例
1
作者 杨清钰 张涛 +2 位作者 陈西羽 林海晏 李耀辉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33-38,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量化评估森林小班受火源威胁程度的计算方法,旨在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测及森林火险区划提供精确的火源条件指标计算依据。以永川区2022—2024年火情数据为例,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历史火情数据通过规范化处理,转换为火情矢... 提出了一种量化评估森林小班受火源威胁程度的计算方法,旨在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测及森林火险区划提供精确的火源条件指标计算依据。以永川区2022—2024年火情数据为例,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历史火情数据通过规范化处理,转换为火情矢量点数据,并将其与研究区的森林小班矢量数据相结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统计每个森林小班内的火情发生次数(C1)及基于小班缓冲区的火情次数(C2),最后加权计算每个小班的火源指数(S)。对比相邻两年的火源指数,结果显示Spearman相关系数高达0.75。研究表明:提出的森林小班火源指数算法具有较高稳定性,能够有效量化评价小班所受火源威胁程度,且该方法简单,易于通过程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班 火源威胁评估 火源指数 GIS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miRNA-122调节神经酰胺水平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庆宇 郜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6-1513,共8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微小RNA(miRNA)-122调节神经酰胺水平从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及白藜芦醇80 mg/kg和160 mg...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微小RNA(miRNA)-122调节神经酰胺水平从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及白藜芦醇80 mg/kg和160 mg/kg给药组,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收集肝脏,行HE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浸润情况,检测肝组织神经酰胺水平,real-time PCR检测miRNA-12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PT)水平。人肝癌Hep G2细胞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油酸诱导)组、模型+白藜芦醇给药组、miRNA-122 siRNA组及白藜芦醇和miRNA-122 siRNA联合给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细胞均同时给予油酸刺激或药物持续孵育24 h,检测细胞匀浆中TC和TG含量、miRNA-122及神经酰胺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细胞中SPT水平。结果: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清TC和TG水平,改善肝组织细胞中脂质浸润情况,减少miRNA-122表达,同时降低肝组织神经酰胺水平及SPT蛋白表达。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油酸诱导脂质沉积模型组及miRNA-122 siRNA组细胞内TC和TG含量均显著增加,神经酰胺及SPT水平亦显著上升;白藜芦醇给药干预能降低油酸诱导模型组细胞中TC和TG含量、神经酰胺水平及SPT蛋白表达;与miRNA-122 siRNA组相比,白藜芦醇与miRNA-122 siRNA共孵育组TC和TG含量、神经酰胺水平及SPT蛋白水平有所降低,但作用有限。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显著减少整体及细胞水平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细胞中脂质堆积,其机制可能是白藜芦醇通过上调miRNA-122水平、下调SPT蛋白水平而减少肝细胞中神经酰胺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非酒精性脂肪肝 微小RNA-122 神经酰胺 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菰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鸢尾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显兵 杨清煜 +5 位作者 覃晓莉 赵方毓 唐鲜娥 王子礼 陈宗海 向家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0-406,共7页
目的探讨蛇菰多糖(BPS)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鸢尾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在普通饲料中添加猪油10%、鸡蛋5%和胆固醇2.5%)4周后,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0 mg&... 目的探讨蛇菰多糖(BPS)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鸢尾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在普通饲料中添加猪油10%、鸡蛋5%和胆固醇2.5%)4周后,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1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FBG≥7.8 mmol·L-1确认模型成功。模型大鼠ig给予BPS 200 mg·kg-1,持续4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冰冻切片进行苏丹Ⅲ染色,观察脂肪变性程度;检测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鸢尾素含量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肝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降低(P<0.01),肝指数增加(P<0.01),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P<0.01);肝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PS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明显增加(P<0.01),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明显改善,血清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血清鸢尾素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BPS能明显降低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提升鸢尾素水平并增强肝组织PPAR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蛇菰多糖 鸢尾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四山”森林可燃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清钰 蔡朕 +4 位作者 李耀辉 张涛 沈枝坤 唐国祥 李林 《森林防火》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从便于开展精细化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角度出发,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小班的优势树种(组)的燃烧难易程度和小班郁闭度等级,将研究区森林分为了易燃、可燃和难燃3组共12种可燃物类型,分别是:高、中、低郁闭度易燃类型和未郁闭易... 从便于开展精细化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角度出发,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小班的优势树种(组)的燃烧难易程度和小班郁闭度等级,将研究区森林分为了易燃、可燃和难燃3组共12种可燃物类型,分别是:高、中、低郁闭度易燃类型和未郁闭易燃类型,高、中、低郁闭度可燃类型和未郁闭可燃类型,高、中、低郁闭度难燃类型和未郁闭难燃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进行小班尺度火险等级预测计算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类型划分 优势树种(组) 郁闭度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挤压蒸煮的荞麦粉加工品质改良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文蕾 李清清 +4 位作者 姜松 陈中伟 杨庆余 肖志刚 徐斌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3,29,共7页
文章分析了挤压蒸煮对荞麦粉室温黏度和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了淀粉的分子量分布,探讨预糊化处理改善荞麦粉凝胶特性的机制;基于面带质地评价方法,优化预糊化荞麦粉在 50%荞麦挂面中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荞麦粉经挤压... 文章分析了挤压蒸煮对荞麦粉室温黏度和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了淀粉的分子量分布,探讨预糊化处理改善荞麦粉凝胶特性的机制;基于面带质地评价方法,优化预糊化荞麦粉在 50%荞麦挂面中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荞麦粉经挤压蒸煮后,常温水中可形成凝胶;室温黏度显著增加;在主区温度 200 ℃,水分含量 18%,螺杆转速 220r / min 的条件下,所得预糊化荞麦粉中聚合度( DP )为 6~50 的支链淀粉分子最多,且此时凝胶强度最大.当预糊化荞麦粉添加量为 10%时,面带抗拉能力最佳,黏附能力适中.由此可见,预糊化荞麦粉中特定链长的支链淀粉分子( DP6~50 )与凝胶品质呈正相关;50%荞麦挂面中添加适量预糊化粉可显著改善挂面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挤压蒸煮 精细结构 凝胶特性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顶一颗珠提取物对D-gal所致大鼠脑衰老miR-155-3p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显兵 杨清煜 +6 位作者 陈颖 覃晓莉 赵方毓 唐鲜娥 王凤杰 何一多 石思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43-1748,共6页
目的探讨头顶一颗珠(TTM)对D-gal所致大鼠脑衰老miR-155-3p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D-gal组,TTM组(低、中、高)。喂养6周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后,处死大鼠,取海马,行HE和Nissl染色及8-OHd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探讨头顶一颗珠(TTM)对D-gal所致大鼠脑衰老miR-155-3p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D-gal组,TTM组(低、中、高)。喂养6周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后,处死大鼠,取海马,行HE和Nissl染色及8-OHd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PCR测定miR-155-3P;Western blot测Rheb、mTOR、p-mTOR和p70s6K。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D-gal组逃避潜伏期和路程长度均比正常组和TTM组长,穿越平台次数D-gal组少于正常组和TTM组(P<0.05)。D-gal组神经元排列不整齐,间隙增宽,TTM组好于D-gal组;正常组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颗粒较多,D-gal组明显减少,TTM组较模型组增多;8-OHdG与正常组相比,D-gal组明显升高(P<0.01),TTM组明显低于D-gal组(P<0.05);D-gal组海马miR-155-3P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TTM组miR-155-3P表达上调得到缓解(P<0.05);TTM上调D-gal海马组织中Rheb、p70S6K的表达,抑制mTOR。结论D-gal所致大鼠海马中miR-155-3P表达增加,其可能机制是调控Rheb/mTOR/p70S6K通路,TTM能拮抗D-gal所致大鼠海马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延龄草苷 自噬 miR-155-3p 海马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酶法对小麦麸皮品质改良及结构特性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春月 杨庆余 +6 位作者 刘璐 李芮芷 罗志刚 张宏伟 王妍文 张依睿 肖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1-28,共8页
本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联合酶解对小麦麸皮品质改良工艺参数,并对比分析微波、酶解、微波联合酶解三种处理方式对小麦麸皮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小麦麸皮微波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 W,时间1... 本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联合酶解对小麦麸皮品质改良工艺参数,并对比分析微波、酶解、微波联合酶解三种处理方式对小麦麸皮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小麦麸皮微波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 W,时间15 min,料水比1∶4,木聚糖酶添加量0.4 g,纤维素酶添加量0.4 g,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60℃,此时小麦麸皮中还原糖含量为25.15 mg/mL。小麦麸皮经微波联合酶解处理后,持水性增加了30.18%,植酸含量降低了70.46%,持油性降低了26.69%,脂肪酶(LA)残余酶活降低至6.13%,粗纤维含量降低至2.79%,还原糖含量上升至25.15 mg/m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联合酶解可以破坏分子间的糖苷键,使小麦麸皮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生成小分子的还原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微波联合酶解破坏了小麦麸皮结构,使得麸皮表面变粗糙,结构疏松多孔。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中脂肪酶残余酶活显著下降,麦麸食用品质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微波联合酶解 还原糖含量 品质改善 物理化学特性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间歇性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CFB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乃永强 杨清宇 +1 位作者 周文兴 杨莹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42-2461,共20页
控制系统的执行器经常发生各种未知的间歇性故障.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难题.针对一类不确定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CFB(Command filtered backstepping)控制方案解决了间歇性执行器故障的补偿问题.利用... 控制系统的执行器经常发生各种未知的间歇性故障.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难题.针对一类不确定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CFB(Command filtered backstepping)控制方案解决了间歇性执行器故障的补偿问题.利用神经网络逼近控制器中的未知函数,并采用投影算子实时在线更新控制器中的估计参数使得参数估计值随着故障次数的累积而不断增加的问题被消除.提出改进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案能够保证所有闭环信号的有界性,同时建立了跟踪误差与Lyapunov函数跳变幅度,最小故障时间间隔,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如果Lyapunov函数的跳变幅度越小以及两个连续故障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系统的稳态跟踪指标越好.通过迭代计算建立了暂态跟踪误差指标的均方根型界.该界表明了通过选择恰当的设计参数,可改善系统的暂态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CFB 非线性系统 间歇性执行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离子阱偶极直流激励解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文兴 黄刚 +6 位作者 蔡红华 刘俊杰 邓一兵 杨清宇 王伟民 徐福兴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9-747,I000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通过改变数字方波的占空比实现加载偶极直流激励-碰撞诱导解离(DDC-CID)技术,改善碎片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C-CID技术可以小幅提高前体离子的碎裂效率,对于利血平分子,碎裂效率提高1.2倍,低质... 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通过改变数字方波的占空比实现加载偶极直流激励-碰撞诱导解离(DDC-CID)技术,改善碎片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C-CID技术可以小幅提高前体离子的碎裂效率,对于利血平分子,碎裂效率提高1.2倍,低质量碎片离子的捕获效率至少提高3倍。实际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观察离子阱稳定性变化图发现,由马修方程计算的离子阱特征参数q值发生改变。DDC-CID技术提高了MS/MS解离效率,获得了更高的捕获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数字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析性能,扩展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离子阱质谱 偶极直流激励 碰撞诱导解离(CID) SIMION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纤维改良昆明地区红黏土动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龙宁波 屈俊童 +3 位作者 杨擎宇 张翔 刘关栋 张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560-6572,共13页
为了研究水泥-玄武岩纤维对于昆明地区红黏土的动力特性的改良效果,在已有的室内试验基础上,分别对未改良红黏土和12%掺量的水泥、0.5%玄武岩纤维的改良红黏土,在一定围压和加载频率条件下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着重分析了围压、频率和干... 为了研究水泥-玄武岩纤维对于昆明地区红黏土的动力特性的改良效果,在已有的室内试验基础上,分别对未改良红黏土和12%掺量的水泥、0.5%玄武岩纤维的改良红黏土,在一定围压和加载频率条件下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着重分析了围压、频率和干湿循环对动力学变形性质与动力学强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前后的红黏土动力特性有所不同,改良前动应力幅值与动应变幅值符合双曲线模型,而改良后的红黏土动变形整体呈现出线弹性,符合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改良后红黏土的最大动弹性模量明显增加、阻尼比会明显下降、动力破坏形式发生改变、动强度明显增大,并分析了围压、频率和干湿循环次数对改良前后红黏土的动力特性的影响,拟合并得出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水泥-玄武岩纤维 动力特性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vailable Attributes of Skarn Gold Deposit Tailings
11
作者 CHENG Yun-hong HUANG Fei +3 位作者 LI Guang-lu yang qing-yu HAN Peng LIU Rui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14,共1页
Skarn gold deposit tailings is a kind of tailings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utilized effectively. Taking a skarn gold deposit tailings from Hubei province,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has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Skarn gold deposit tailings is a kind of tailings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utilized effectively. Taking a skarn gold deposit tailings from Hubei province,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has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tailings, and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vailable attributes of the tailings,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approaches of tailings in the area of building materials furth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jor mineral phases in the tailings is quartz, particle sizes of the tailings mainly exist in 10–100 μm, and the tailings has no pozzolanic activity. As a result, this kind of tailings can be used for building sand, and can be used as supplementary cementing material of concrete based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ARN GOLD DEPOSIT TAILINGS available attribu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