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FDM梳状谱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研究
1
作者 代领军 王杰 +3 位作者 辛月 梁兴东 李焱磊 陈龙永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当前,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无线通信频段正积极扩张,逐步与雷达工作频段重合,致使雷达受到越来越多的通信干扰。为了使得通信既能高效利用雷达频段,又能避免与雷达形成冲突,雷达通信频谱共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其中,雷达通信一体... 当前,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无线通信频段正积极扩张,逐步与雷达工作频段重合,致使雷达受到越来越多的通信干扰。为了使得通信既能高效利用雷达频段,又能避免与雷达形成冲突,雷达通信频谱共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其中,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得到了重点关注。然而,传统的一体化信号自由度有限,无法兼顾雷达和通信的性能。为此,文中进一步拓展利用了时频域子载波自由度,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梳状谱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技术。所提方法针对OFDM梳状谱信号固有的距离模糊问题,通过时频捷变的方法,获得了多时频尺度下的视在距离,并采用筛选匹配算法恢复目标真实距离,在保证无线通信性能的同时,具备了优秀的雷达模糊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兼顾了优良雷达探测性能和高速无线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正交频分复用 梳状谱 距离模糊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
作者 刘宝迪 白其格那 +6 位作者 赵利清 辛玥 要振宇 扈凡斌 杨延登 清华 张迎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995-8006,共12页
昆仑山的高海拔梯度使该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因此成为研究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区域。但关于昆仑山整体尺度上的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仍不... 昆仑山的高海拔梯度使该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因此成为研究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区域。但关于昆仑山整体尺度上的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仍不充分。通过采集昆仑山1916—4335 m范围内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样品,分析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昆仑山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土壤全盐量、pH、坡向、坡度、植物群落盖度、群落高度及气候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探讨昆仑山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形成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昆仑山地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均随海拔梯度的上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全磷含量随海拔的变化较小,上升趋势缓慢;土壤碳氮比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随海拔梯度的上升呈显著增加趋势。(2)昆仑山地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主要受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和群落盖度的影响,而土壤全磷含量主要受土壤全盐量、坡度、最湿季度均温和最热月份最高温度的影响。(3)昆仑山地区土壤碳氮比主要受群落高度和最干季度降水量的影响,土壤碳磷比、氮磷比主要受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最干季度降水量和群落盖度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山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氮、磷生物化学循环特征奠定基础,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山地生态系统如何应对持续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土壤养分 海拔梯度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冰雹特征及基于机器学习的冰雹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悦 苏立娟 +3 位作者 郑旭程 李慧 衣娜娜 靳雨晨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利用1959—2021年内蒙古人工观测冰雹记录,分析冰雹分布的时空特征,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冰雹识别方法。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冰雹事件出现的站数和站日数均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冰雹多集中在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一带,冰雹多... 利用1959—2021年内蒙古人工观测冰雹记录,分析冰雹分布的时空特征,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冰雹识别方法。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冰雹事件出现的站数和站日数均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冰雹多集中在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一带,冰雹多发区沿山脉伸展分布。(2)冰雹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每年5—9月是冰雹频发月份,占全年雹日的91.79%,雹日中12:00—19:00是冰雹的多发时段。(3)利用随机森林、LightGBM、K近邻和决策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数据预处理、预报因子选择、模型训练、模型调优等步骤,对内蒙古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建模与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冰雹天气过程,各模型的TS评分均达到0.83以上,命中率达到92%以上,随机森林算法在测试集上识别效果最优。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冰雹预报预警和人工防雹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站日数 时空特征 机器学习 冰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辛悦 彭乔 +4 位作者 刘天琪 印月 韩华春 王扬 王祖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116,共8页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输出模式,无法为受扰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稳态时预留部分出力可提高风电机组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MPP)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PRC)方法。通过周期性执行最大功率点跟...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输出模式,无法为受扰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稳态时预留部分出力可提高风电机组主动电网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最大功率点(MPP)检测的风电机组功率备用控制(PRC)方法。通过周期性执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程序检测风电机组实时MPP,一旦检测到MPP即可确定PRC模式参考值并切换为直接功率控制。设置伪单调转速-机械功率曲线使风电机组稳定运行在超速功率备用点,并通过储能装置平抑MPP检测产生的峰值功率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定风速和变风速情况下均可以准确控制检测风电机组MPP并实现PRC,并且使得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效果优于传统P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功率备用控制 周期性检测 最大功率点跟踪 伪单调曲线 峰值功率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热处理对Cr_(3)C_(2)-FeCrBSi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自滔 杨康 +4 位作者 辛越 易新林 张世宏 王硕煜 倪振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7,共13页
目的 针对冷轧辊表面的循环应力、摩擦磨损的特殊服役环境,设计空气燃料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制备Cr_(3)C_(2)-FeCrBSi复合涂层来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方法 利用HVAF技术在冷轧辊用合金钢板表面制备不同尺寸陶瓷颗粒混合的Cr_(3... 目的 针对冷轧辊表面的循环应力、摩擦磨损的特殊服役环境,设计空气燃料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制备Cr_(3)C_(2)-FeCrBSi复合涂层来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方法 利用HVAF技术在冷轧辊用合金钢板表面制备不同尺寸陶瓷颗粒混合的Cr_(3)C_(2)-Fe CrBSi的复合涂层,并在600、700、800℃进行退火处理后得到退火态涂层。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电子拉伸试验机、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接触疲劳试验机,考察了不同陶瓷含量和不同退火温度下涂层的相组成、组织结构、机械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接触疲劳失效形式。结果 喷涂态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随着Cr_(3)C_(2)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陶瓷相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涂层最佳,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分别为459.6HV0.3、42.8 MPa。选取Cr_(3)C_(2)(质量分数10%)-FeCrBSi涂层经过退火处理后,涂层的硬度、断裂韧性、抗磨损性能均有提升,其中摩擦因数由原先的0.89降低至0.80~0.75。此外在700℃下退火3 h得到的涂层,显微硬度可达490.3HV0.3,断裂韧性由2.81 MPa·m1/2提升至3.15 MPa·m1/2,磨损率为6.80×10^(-14) m^(3)/(N·m),与喷涂态涂层相比,磨损率降低了15%。喷涂态、退火态涂层的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接触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退火态复合涂层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主要有剥落和分层,同时剥落失效情况下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更长,可达2.07×10^(5)转。结论 Cr_(3)C_(2)-Fe Cr BSi复合涂层良好的抗磨损和耐接触疲劳性能主要取决于Cr_(3)C_(2)硬质耐磨颗粒的加入。而退火热处理可以促进涂层向平衡态的转变、同时析出的二次碳化物(Cr, Fe)7C3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使得退火态涂层具有更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AF 冷轧辊 退火 摩擦磨损 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制液体产物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及催化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辛月 曾杰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共21页
利用绿色H2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可有效缓解CO_(2)过度排放所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近年来,热催化CO_(2)加氢发展迅速,生产出多种可再生化学品。与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 利用绿色H2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可有效缓解CO_(2)过度排放所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近年来,热催化CO_(2)加氢发展迅速,生产出多种可再生化学品。与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相产物相比,所得的甲醇、汽油和航空煤油等液体产物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易储存运输的优势而更受青睐,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CO_(2)分子的化学惰性及C—C键偶联的高能垒,CO_(2)的活化和向液体产物的选择性转化极具挑战性,目前仍存在CO_(2)单程转化率低、CO等副产物选择性高和催化剂易失活等关键问题。基于此,系统总结了CO_(2)加氢制备液体产物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反应路径角度对CO_(2)加氢制液体产物的机理进行介绍。重点阐述了高效催化剂的设计策略,系统归纳了催化剂尺寸、暴露晶面、缺陷位点、碱金属助剂、过渡金属助剂、载体、表面基团和亲疏水性等对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从不同尺度介绍了CO_(2)加氢制备液体产物中催化剂多功能活性位点的构筑和调控机制。最后,在此基础上对CO_(2)催化加氢制液体产物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催化剂的精细设计、工艺条件的探索、反应器的优化以及原子分子层面的催化机理研究等将大大推动CO_(2)加氢制液体产物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液体产物 甲醇 汽油 航空煤油 费托合成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曲凤霞 辛越 +2 位作者 李婧媛 郭晓 路长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78-2782,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两组均给予心脏康复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心脏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互... 目的探讨互联网+心脏康复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两组均给予心脏康复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心脏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互联网进行延续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摄氧量情况、血压、依从性、自我管理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AT Mets、AT VO_(2)、peakVO_(2)、预计值达标比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完全依从率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情况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干预可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患者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进而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心脏康复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颗粒表面改性及其稳定的石蜡Pickering乳液
8
作者 储广萌 辛跃 +1 位作者 石小丽 朱新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用丁烷四羧酸、油酸和丙烯酰胺原位复合调控碳酸钙表面特性,并用改性碳酸钙颗粒制备了高固含量的石蜡Pickering乳液。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法、水接触角法和表面电位法等对改性碳酸钙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光学显... 用丁烷四羧酸、油酸和丙烯酰胺原位复合调控碳酸钙表面特性,并用改性碳酸钙颗粒制备了高固含量的石蜡Pickering乳液。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法、水接触角法和表面电位法等对改性碳酸钙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Pickering乳液形貌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酸与丙烯酰胺抑制碳酸钙晶粒的生长,丁烷四羧酸钙以介孔超分子结构覆盖在碳酸钙表面,明显降低了碳酸钙的亲水性。改性碳酸钙颗粒中,纯碳酸钙60%,脂肪酸钙40%。改性碳酸钙粒径约为250 nm,水接触角为84.7°,表面电位为-23.5 mV。用改性碳酸钙制备了水包油型固含量70%的石蜡Pickering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脂肪多元酸 粉末表面性能 石蜡 Pickering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试验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春来 潘文 +2 位作者 辛越 杨志宇 贺道山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了拓展可用铁矿资源的来源途径,本文对一种含硼、镁的铁矿资源(丹东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硼镁铁精粉的同化性能与杨迪粉接近,液相流动性能与PB粉接近;在现有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硼... 为了拓展可用铁矿资源的来源途径,本文对一种含硼、镁的铁矿资源(丹东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硼镁铁精粉的同化性能与杨迪粉接近,液相流动性能与PB粉接近;在现有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硼镁铁精粉等比例替代地方磁精粉,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改善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该铁精粉配比低于10%对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和烧结矿转鼓强度有利,高于10%对上述两个指标有负面影响。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配加3%的硼镁铁精粉后,烧结矿的全铁品位略有降低,烧结矿中B_(2)O_(3)质量分数增加,达到0.56%;烧结矿的粒度组成得到优化,(5,10)mm和≤5 mm的粒级占比分别降低0.79%和1.29%,>40 mm的粒级占比增加3.01%;烧结机利用系数由1.60 t/(m^(2)·h)提高到1.62 t/(m^(2)·h),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2.22个百分点,低温还原粉化指数(>3.15 mm)由58.80%上升至60.29%,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粉 烧结性能 同化性 液相流动性 低温还原粉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单倍体研究进展
10
作者 辛悦 刘彩霞 +1 位作者 王萌 曲冠证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单倍体与双单倍体(DH)植株具有基因组纯合、遗传变异率高等独特的遗传学特点,在分子生物学及育种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备受人们的重视。林木在木材生产及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林木生长周期缓慢,且多数品种为雌... 单倍体与双单倍体(DH)植株具有基因组纯合、遗传变异率高等独特的遗传学特点,在分子生物学及育种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备受人们的重视。林木在木材生产及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林木生长周期缓慢,且多数品种为雌雄异株或自交不亲和,难以通过自交或回交获得纯合个体,因而单倍体诱导将是获得林木纯合系的可行方法。林业科学家自1960年开始就已开展林木单倍体的诱导研究,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报道,对林木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林木 双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护层烧蚀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松霖 刘若溪 +6 位作者 姜磊 刘宏亮 李华春 任志刚 辛月 钟力生 高景晖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176,共6页
文中针对某110 kV电缆护层烧蚀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在综合考虑烧蚀点形貌、电缆结构及其运行环境后,提出了缓冲层与皱纹铝护套之间存在不良接触、金属护层上存在感应电压是造成电缆护层烧蚀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10 kV电缆电... 文中针对某110 kV电缆护层烧蚀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在综合考虑烧蚀点形貌、电缆结构及其运行环境后,提出了缓冲层与皱纹铝护套之间存在不良接触、金属护层上存在感应电压是造成电缆护层烧蚀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10 kV电缆电场仿真模型,设计了皱纹铝护套模型试样并开展了烧蚀模拟实验,分别验证了上述两种原因的合理性。为探究皱纹铝护层起始放电条件,明确放电规律,对模型试样在不同间隙下的起始放电电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烧蚀机理。文中工作能够为电缆设计及电缆故障分析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XLPE绝缘电缆 护层烧蚀 缓冲层 模型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新生儿6F气囊导尿管置管体表定位点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芹 辛悦 +2 位作者 高学艳 谢红 黑明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734-3735,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新生儿气囊导尿管适宜置入长度的体表定位点,避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男性新生儿31例,采用B超协助定位,探索体表定位点确定置入长度的准确性。[结果]以脐... [目的]探讨男性新生儿气囊导尿管适宜置入长度的体表定位点,避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男性新生儿31例,采用B超协助定位,探索体表定位点确定置入长度的准确性。[结果]以脐部下缘为体表定位点,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置入长度。[结论]初步探索男性新生儿导尿的体表定位点,并不断积累数据,以获得新生儿尿道长度的大样本数据,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男性 导尿 体表定位 气囊导尿管 置入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5
13
作者 钱贝 辛玥 +5 位作者 史薇 朱俊玲 郭爽 屈新才 刘春萍 张守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病理、临床资料中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21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病理、临床资料中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21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Miller-Payne(MP)分级评分进行分组(G1~G5),分析各组新辅助化疗前的临床资料及术前空芯针穿刺标本的病理信息,探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重要影响因素并利用R语言制作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在215例纳入的病例中,77例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完全缓解率为35.8%。HER2过表达型患者pCR率高于三阴性亚型和Luminal亚型,其中Luminal A亚型pCR率最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分期(P=0.001)、ER/PR状态(P<0.001)、HER2(P=0.003)状态和治疗前Ki-67指数(P=0.017)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75。结论 T分期、ER/PR状态、HER2状态以及Ki-67指数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获得pCR概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KF的IMU与激光雷达紧耦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吕攀 辛越 +2 位作者 张恒 李红 杨国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0,共8页
针对传统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而其所采用的嵌入式处理器通常计算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计算复杂度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使用多状态约束下的卡尔曼滤波器对激光雷达和IMU数据进行融合,同时采用近似近... 针对传统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而其所采用的嵌入式处理器通常计算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计算复杂度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使用多状态约束下的卡尔曼滤波器对激光雷达和IMU数据进行融合,同时采用近似近邻搜索方法取代传统的KD树近邻搜索方法来进行激光点云法向量的提取,在符合平面特征提取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法向量提取速度提高了近6倍。最后,在地下车库场景下对该定位方法进行了测试,该方法整体定位误差在0.4 m以内,旋转绝对位姿误差集中在0.02~0.06 rad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占用较少的计算资源,在结构化环境中能够提供良好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卡尔曼滤波器 激光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平面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车轮钢原始组织对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辛悦 赵秀娟 +2 位作者 潘金芝 潘睿 任瑞铭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9-488,共10页
采用MRH-5A型环块磨损试验机对D2车轮钢及U71Mn钢轨钢采取对摩方式进行滑动磨损试验,研究原始组织对D2车轮钢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回火索氏体(TS)为原始组织的D2车轮钢比片状珠光体组织(P)+先共析铁素体(F)的D2车轮钢具有更... 采用MRH-5A型环块磨损试验机对D2车轮钢及U71Mn钢轨钢采取对摩方式进行滑动磨损试验,研究原始组织对D2车轮钢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回火索氏体(TS)为原始组织的D2车轮钢比片状珠光体组织(P)+先共析铁素体(F)的D2车轮钢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P+F和TS表面磨损机制均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而P+F表面磨损更严重且伴随大块白层剥落现象. TS塑性变形层更薄,其内的铁素体细化成纳米晶,粒状渗碳体不发生剪切变形,主要以溶解为主,不易形成较厚的白层,不发生大块剥落现象,提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车轮钢 回火索氏体 滑动摩擦 磨损性能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脑梗死分布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萌萌 王玉洁 +3 位作者 辛岳 武青 叶慧茸 王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与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29例,根据有无VAH分为VAH组116例和非VAH组113例,比较2组间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分析VAH同侧和VAH对侧后循环... 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与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29例,根据有无VAH分为VAH组116例和非VAH组113例,比较2组间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分析VAH同侧和VAH对侧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结果 VAH组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比例高于非VAH组(28.45%vs 10.62%,P=0.001);VAH组同侧近段梗死和颅内段椎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VAH对侧(15.52%vs 6.90%,P=0.003;10.34%vs 2.59%,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H组合并FTP的概率较非VAH组高(OR=2.932,95%CI:1.403~6.130,P=0.004);VAH组同侧近段梗死和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高于VAH对侧(OR=4.397,95%CI:1.417~13.642,P=0.010;OR=11.996,95%CI:2.083~69.087,P=0.005);VAH组同侧基底动脉弯曲凸向多于VAH对侧(OR=4.076,95%CI:2.236~7.431,P=0.000)。结论 VAH同侧较VAH对侧后循环近段梗死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脑梗死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梗死 大脑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蔡俊秀 樊露 +2 位作者 张伟晴 辛岳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PCI患者297例,将...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PCI患者297例,将其分为END组33例及非END组264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点,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 END组女性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段脑梗死、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和大脑后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8%vs29.17%,5.00(3.00,8.00)分vs 3.00(1.00,4.00)分,87.88%vs 55.68%,48.48%vs 30.30%,39.39%vs 15.91%,36.36%vs 15.15%,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478,95%CI:1.124~5.461,P=0.024)和中段脑梗死(OR=4.444,95%CI:1.450~13.621,P=0.009)是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PCI患者中,女性和中段脑梗死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糖尿病 心房颤动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小脑急性梗死模式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伟晴 蔡俊秀 +3 位作者 樊露 王健 辛岳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小脑急性梗死模式和可能的病因机制。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140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单侧小脑梗死(UCI)组98例和双侧小脑梗死(BCI)组42例,对比2组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双侧小脑急性梗死模式和可能的病因机制。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140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单侧小脑梗死(UCI)组98例和双侧小脑梗死(BCI)组42例,对比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2组视物旋转、耳聋耳鸣、头痛、小脑后下动脉(PICA)区域性梗死、PICA小梗死、小脑下前动脉(AICA)区域性梗死、AICA小梗死、分水岭梗死、伴延髓梗死及伴右椎动脉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I组脑卒中史、SCA区域性梗死、SCA小梗死(54.76%vs 23.47%)、伴脑桥梗死、伴中脑梗死、伴其他后循环梗死、伴前循环梗死、伴左椎动脉狭窄、伴基底动脉狭窄比率明显高于UCI组,单纯头晕(23.81%vs 59.18%)、走路不稳症状(28.57%vs 48.98%)明显低于U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A区域性梗死(95%CI:0.550~0.685,P=0.011)和SCA小梗死(95%CI:0.098~0.891,P=0.030)与BCI独立相关。结论 BCI患者临床症状较UCI复杂、SCA供血区的区域性梗死和小梗死较多见,多伴有小脑以外的后循环梗死及基底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入湖河流氮磷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丛杨 史宸菲 +6 位作者 方家琪 张世伟 汪旋 辛悦 刘华基 刘金娥 王国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为探究典型入湖河流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太湖入湖河流梁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开展水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梁溪河支流的污染状况比干流严重,大多支流为劣Ⅴ类水。其中,干流总氮(TN)、... 为探究典型入湖河流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太湖入湖河流梁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开展水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梁溪河支流的污染状况比干流严重,大多支流为劣Ⅴ类水。其中,干流总氮(TN)、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总磷(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2.86、0.10~0.75、0.02~0.53和0.05~0.39 mg·L^(-1),支流TN、NH4^(+)-N、NO3^(-)-N、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2~5.63、1.12~3.35、0.32~2.33和0.07~0.52 mg·L^(-1)。对其氮磷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氮磷的输入形式和途径上一致。时间分布上,TN浓度在春季和夏季出现峰值,TP浓度则表现出冬季低、夏季高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夏季氮磷浓度沿干流流向呈上升趋势,支流氮磷污染严重,并对干流产生影响。在今后的河流修复与整治中,应遵循对干流和支流共同调控的综合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反馈的城轨交通超级电容健康状态估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信月 杨中平 +1 位作者 林飞 诸斐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96-404,共9页
随着城轨交通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寿命问题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由于超级电容的寿命与其承受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超级电容的电、热模型和高温加速寿命测试,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健康状态估算模型。首先利用Arbi... 随着城轨交通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寿命问题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由于超级电容的寿命与其承受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超级电容的电、热模型和高温加速寿命测试,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健康状态估算模型。首先利用Arbin测试仪对超级电容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以辨识其电、热模型参数,基于北京地铁某线路典型工况下的电流曲线在80℃恒温箱中对超级电容进行加速循环寿命测试,并对容量进行监测。经过587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为初始值的96.02%。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得到超级电容健康状态估算模型参数,结合等效电路模型和热模型对超级电容的健康状态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将容量C和等效串联电阻ESR实时反馈修正模型参数。最后在90℃恒温箱中进行加速寿命测试,容量C的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之间的最大误差小于2%,验证了所提出的健康状态估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超级电容 健康状态估算 寿命模型 高温加速寿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