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facial Electronic Modulation of Dual-Monodispersed Pt–Ni_(3)S_(2) as Efficacious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for Concurrent H_(2) Evolution and Methanol Selective Oxidation
1
作者 Qianqian Zhao Bin Zhao +7 位作者 xin long Renfei Feng Mohsen Shakouri Alisa Paterson Qunfeng Xiao Yu Zhang Xian‑Zhu Fu Jing‑Li Lu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15-431,共17页
Constructing the efficacious and applicable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and establishing out the mechanisms of organic electro-oxidation by replacing ano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are critical to the develop... Constructing the efficacious and applicable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and establishing out the mechanisms of organic electro-oxidation by replacing ano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are critic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chemicallydriven technologie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avoid CO_(2) emission. Herein, the hetero-nanocrystals between monodispersed Pt(~ 2 nm) and Ni_(3)S_(2)(~ 9.6 nm) are constructed as active electrocatalysts through interfacial electronic modulation, which exhibit superior bi-functional activities for methanol selective oxidation and H_(2) gen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asymmetrical charge distribution at Pt–Ni_(3)S_(2) could be modulated by the electronic interaction at the interface of dual-monodispersed heterojunctions, which thus promote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the chemical intermediates at the interface. As a result, the selective conversion from CH_(3)OH to formate is accomplished at very low potentials(1.45 V) to attain 100 m A cm^(-2) with high electronic utilization rate(~ 98%) and without CO_(2) emission. Meanwhile, the Pt–Ni_(3)S_(2) can simultaneously exhibit a broad potential window with outstanding stability and large current densitie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 at the cathode. Further, the excellent bi-functional performance is also indicated in the coupled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MOR)//HER reactor by only requiring a cell voltage of 1.60 V to achieve a current density of 50 m A cm^(-2) with good reus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monodispersed heterostructure Electronic interactive modul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 Hydrogen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下腰痛中治疗作用靶点--信号素Sema3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辛龙 徐卫星 +5 位作者 王健 宋红浦 刘建 王瑾 范顺武 杨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神经长入和炎症反应是非特异痛性椎间盘最显著的病理改变。信号素Sema3A(Semaphorin3A)是一类跨膜蛋白家族,通过与NRP-1/plexinA受体复合,调控Sema3A-NRP-1-plexinA信号通路,在神经元发育、损伤与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化学趋化及导向... 神经长入和炎症反应是非特异痛性椎间盘最显著的病理改变。信号素Sema3A(Semaphorin3A)是一类跨膜蛋白家族,通过与NRP-1/plexinA受体复合,调控Sema3A-NRP-1-plexinA信号通路,在神经元发育、损伤与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化学趋化及导向作用。近来研究发现Sema3A抑制DRG(dorsal root ganglion)神经元轴突生长,退变椎间盘中Sema3A显著下降,诱导外围神经长入纤维环内层及髓核。此外,Sema3A可抑制KLF5(Krüppel-like factor 5)介导的炎性反应,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导致新生血管受阻,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发展。因此,通过Sema3A调节退变椎间盘病理性神经血管长入及炎症反应成为一个新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椎间盘退行性变 SEMA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工程处理对Inconel 690TT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永明 韩俊玲 +3 位作者 辛龙 刘廷光 陆永浩 庄子哲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132,共10页
采用热处理加冷轧的晶界工程处理,利用OM,SEM,EBSD和白光干涉仪等研究Inconel 690TT合金在室温与320℃空气中的微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5%冷轧变形及高温短时间退火处理后Inconel 690TT合金的显微组织中低∑重位点阵(CSL)晶界比例达到... 采用热处理加冷轧的晶界工程处理,利用OM,SEM,EBSD和白光干涉仪等研究Inconel 690TT合金在室温与320℃空气中的微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5%冷轧变形及高温短时间退火处理后Inconel 690TT合金的显微组织中低∑重位点阵(CSL)晶界比例达到70%以上;Inconel 690TT合金试样在室温和320℃下的微动磨损体积与摩擦因数均随硬度增加而降低,随晶粒尺寸和低∑CSL晶界比例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微动实验参数下,晶粒尺寸越大、低∑CSL晶界比例越高试样的微动运动区域特性倾向于完全滑移,反之倾向于部分滑移;与晶粒尺寸相比,低∑CSL晶界比例对晶界工程处理试样的微动磨损抗力的影响更强,低∑CSL晶界比例越高材料的抗微动磨损能力越差,晶界工程处理不利于提高材料的微动磨损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90TT合金 晶界工程 微动磨损 低∑CSL晶界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磺酸锌配合物的绿色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靳兰 马伊蕊 +5 位作者 鲁琦 胡耀峰 楚进锋 龙新 张欣 陈咏梅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181-187,共7页
锌配合物的绿色合成与表征是结合配合物基础知识和当前科学研究热点设计改进的一个综合性实验。本文以水为溶剂,以对氨基苯磺酸(4-ABS)和ZnO为主要原料,直接法制备得到一种三维网状配合物。对该配合物进行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 锌配合物的绿色合成与表征是结合配合物基础知识和当前科学研究热点设计改进的一个综合性实验。本文以水为溶剂,以对氨基苯磺酸(4-ABS)和ZnO为主要原料,直接法制备得到一种三维网状配合物。对该配合物进行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等结构表征,并采用Materials Studio (MS)软件的CASTEP模块,对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从原子水平上进一步佐证配合物的最优结构及稳定化能。该实验过程包含配合物制备、蒸发浓缩、减压过滤、单晶培养、紫外及荧光光谱测试、热重分析、理论计算等,整个教学过程综合性及可操作性较强。同时,该实验把绿色合成融入到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激发学生探究真知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加深理解配位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相关前沿热点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配位化合物 绿色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柳沟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5
作者 辛龙 雷自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8期75-76,共2页
小柳沟钨钼矿床位于北祁连山成矿带之西段,区域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造就了丰富的Cu、W、Au、Pb、Zn、Fe、Mo多金属资源,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以小柳沟钨钼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认为区域上长... 小柳沟钨钼矿床位于北祁连山成矿带之西段,区域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造就了丰富的Cu、W、Au、Pb、Zn、Fe、Mo多金属资源,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以小柳沟钨钼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认为区域上长城系朱龙关群角闪云母片岩层位是主要的钨矿成矿物质来源,而加里东期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和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柳沟钨钼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肃北白石头沟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6
作者 王党琦 辛龙 +3 位作者 宋小宏 何艳芝 谢喜红 罗天凤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4期96-99,共4页
白石头沟矿区地处祁连造山带与敦煌地块的交接部位,是敦煌地块南缘重要的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元古代敦煌岩群B岩组含石墨大理岩、含石墨石英片岩中,原岩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含碳沉积建造,矿石类型有石英片岩型和大... 白石头沟矿区地处祁连造山带与敦煌地块的交接部位,是敦煌地块南缘重要的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元古代敦煌岩群B岩组含石墨大理岩、含石墨石英片岩中,原岩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含碳沉积建造,矿石类型有石英片岩型和大理岩型两类,其中大理岩型矿石品位高,空间展布、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局部呈"S"形;石英片岩型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矿层厚大且稳定,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属沉积变质型矿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浅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该区进一步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甘肃肃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