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超近接上下重叠隧道开挖面合理间距研究
1
作者 徐前卫 蒋承志 +3 位作者 叶颜伟 吴祥松 覃早 张骏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研究目的:重庆鸡公咀上下层隧道近距离平行重叠,施工中存在相互扰动问题。针对上层隧道施工对下层隧道的扰动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上下层隧道开挖面合理间距,以降低近接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并达到缩短隧道施工总工期的目的... 研究目的:重庆鸡公咀上下层隧道近距离平行重叠,施工中存在相互扰动问题。针对上层隧道施工对下层隧道的扰动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上下层隧道开挖面合理间距,以降低近接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并达到缩短隧道施工总工期的目的。研究结论:(1)沿隧道纵向平面内,在上下层隧道开挖面水平净距为0跨时,上层隧道对下层隧道扰动最大,为最不利净距;(2)当隧道开挖面的间距在50 m以上时,随着间距的增加,上层隧道对下层隧道的扰动有较为明显的减小;(3)当上下层隧道开挖面的间距在50 m以下时,随着间距的变化,上层隧道对下层隧道的扰动变化并不明显;(4)当上下层隧道开挖面的间距为125~150 m时,下层隧道的竖向位移值稳定在13 mm左右;(5)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扰动 变形加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隧道先挖扰动作用对后挖加固效用的影响
2
作者 徐前卫 蒋承志 +4 位作者 叶颜伟 余航飞 袁枫杰 覃早 张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233,244,共9页
[目的]在超近距离上下重叠隧道工程中,先挖隧道会导致围岩发生难以预测的损伤,进而影响后挖隧道的顺利施工,增大工程建设难度。因而有必要研究重叠隧道施工过程中先挖隧道对后挖隧道的影响效应。[方法]依托重庆市某隧道工程,采取数值模... [目的]在超近距离上下重叠隧道工程中,先挖隧道会导致围岩发生难以预测的损伤,进而影响后挖隧道的顺利施工,增大工程建设难度。因而有必要研究重叠隧道施工过程中先挖隧道对后挖隧道的影响效应。[方法]依托重庆市某隧道工程,采取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先挖的下层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征,并根据上层隧道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分析了锚杆加固措施的变形控制效果与下层隧道开挖产生的围岩弱化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及结论]下层先挖隧道施工引起拱顶区域沉降,最大沉降量为4.1 mm;拱底区域隆起,最大隆起量为6.9 mm;根据围岩应力分布变化程度及等效塑性应变范围,下层隧道围岩的松动区域等效为圆形范围,且松动圈平均厚度为2.5 m;上层隧道的开挖卸荷会引发下层隧道上浮;对下层隧道松动圈围岩采取锚杆加固措施后,对应围岩的强度折减系数为0.70~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扰动 变形加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下穿高层建筑基础的扰动变形影响与实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锟 徐前卫 +2 位作者 孙庆文 薛海儒 来守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5,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盾构穿越或近接高层建筑施工的案例,而盾构法因其特殊的施工工艺不可避免对地层产生扰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对盾构穿越过程中隧道及高层建筑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盾构穿越或近接高层建筑施工的案例,而盾构法因其特殊的施工工艺不可避免对地层产生扰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对盾构穿越过程中隧道及高层建筑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济南地铁R2号线生产路站—历黄路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双线盾构隧道非同步斜交下穿高层建筑群桩及筏板承台基础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地层位移规律、建筑物沉降的变形特征,以及施工时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双线盾构隧道先后下穿建筑群桩时,先行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大,后开挖隧道对地层产生的扰动相对较小;盾构通过建筑物正下方时的沉降量最大,随着盾构的远离,其沉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由于高层建筑属框架结构,故在临近隧道一侧建筑体区域地层发生了沉降,而在远离隧道的建筑体区域地层呈上浮趋势,但二者的差异沉降量仍在可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下穿群桩 地层变形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运营隧道的大型基坑放坡开挖影响与实测兮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革 段罗 +2 位作者 黄通 徐前卫 崔越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60,共8页
[目的]基坑及隧道因建设过程的差异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既有运营隧道产生扰动,引起隧道的位移,严重时将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因此,有必要研究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法和开挖步序,以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既有邻... [目的]基坑及隧道因建设过程的差异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既有运营隧道产生扰动,引起隧道的位移,严重时将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因此,有必要研究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法和开挖步序,以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既有邻近隧道的影响。[方法]依托某下沉式广场基坑,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基坑的4种开挖工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开挖方法、开挖步序下的隧道内力分布规律、位移变化趋势及地层变形特征,比较了不同工况对施工期间隧道变形的影响,并结合基坑开挖期间的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加以验证分析。[结果及结论]与拉槽放坡开挖相比,普通放坡开挖引起的隧道竖向变形较小;与整层开挖相比,接续开挖引起的隧道竖向变形较小;不同工序的隧道竖向变形最终结果较接近;与接续开挖相比,整层开挖引起的隧道水平变形比较大,这主要是由开挖步序多、基坑的时空效应明显所导致。根据现场实际监测数据,施工期间隧道竖向变形、水平变形,以及轨道竖向相对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放坡开挖 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近接桥梁及多层建筑施工扰动响应及其控制研究
5
作者 种记鑫 徐前卫 +3 位作者 贺翔 张锟 薛海儒 刘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2,158,共8页
[目的]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生产路站—历黄路站区间隧道从高架桥梁和欧亚电子大厦群桩基础之间近距离侧穿,为了确保盾构施工顺利实施及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有必要对盾构侧穿引起的周围地层及建筑物的结构响应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有限... [目的]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生产路站—历黄路站区间隧道从高架桥梁和欧亚电子大厦群桩基础之间近距离侧穿,为了确保盾构施工顺利实施及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有必要对盾构侧穿引起的周围地层及建筑物的结构响应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盾构隧道右线和左线穿越过程中,加固前、后邻近桥梁基础、桩基及地面的变形情况,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对数值模拟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当左、右线施工间隔在200环范围内时,双线施工对地层的扰动效应会产生叠加效应,并会导致地层及周围建筑物结构变形超限,影响其使用安全。在隧道周围3 m范围内实施二次注浆加固,建筑物楼板及靠近隧道一侧的柱子所产生的负弯矩降低了45.01%,地面及周围建筑物变形范围及大小均降低至设计限值以内,说明二次注浆可以有效抑制盾构掘进导致的地层扰动效应。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可知,盾构掘进期间,地层及桩基础变形均可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近接施工 扰动响应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大基坑边坡绿色装配式面层防护结构受力与变形分析
6
作者 钟立超 蒙强 +4 位作者 罗贤民 徐前卫 韩宇峰 蒋承志 谢金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1-216,共6页
[目的]深大基坑开挖活动会破坏土体原始应力场的平衡状态而产生变形,采用GRF(绿色装配式)面层防护结构能在绿色环保、高效施工的前提下控制基坑变形,因此需对深大基坑边坡GRF面层防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南宁国... [目的]深大基坑开挖活动会破坏土体原始应力场的平衡状态而产生变形,采用GRF(绿色装配式)面层防护结构能在绿色环保、高效施工的前提下控制基坑变形,因此需对深大基坑边坡GRF面层防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坑边坡顶部GRF面层防护结构,以及基坑内部桩间GRF面层防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规律。[结果及结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基坑边坡顶部的最大水平位移出现位置逐渐向坡脚方向移动,最大水平位移为8.67 mm;采用GRF面层防护结构能有效提高基坑顶部边坡的稳定性,锚杆能将GRF面层所受的部分荷载传递至土层中,进而减小GRF面层的变形与受力;桩间距对土拱效应发挥的影响较大,本工程桩间距可提高至2.5 m左右,桩间土拱效应在桩顶下方7~8 m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基坑 边坡绿色装配式面层防护结构 受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盾构微扰动施工及掘进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前卫 贺翔 +3 位作者 龚振宇 邢慧堂 马少坤 黄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2-77,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永定门外区间右线隧道试验段1~160环掘进施工,结合地层条件分析掘进参数和地表变形间的关系,并对土压平衡盾构微扰动施工控制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 研究目的:针对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永定门外区间右线隧道试验段1~160环掘进施工,结合地层条件分析掘进参数和地表变形间的关系,并对土压平衡盾构微扰动施工控制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论:(1)相对于粉质黏土与砂卵石组成的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在砂卵石地层引起的沉降更大,对地层的扰动也更大;(2)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时,按照太沙基松动土压力理论计算得到的开挖面支护压力更加贴合现场实际情况;(3)千斤顶推进速度与螺旋机转速对于调节开挖面支护压力至关重要;(4)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所需的推力和扭矩要高于粉质黏土与砂卵石组成的复合地层中的相应值;(5)由于砂卵石土孔隙率较大,故需要及时调整注浆压力以保证注浆量,从而控制地表沉降;(6)对于砂卵石地层中的盾构施工,通过合理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可以较好地减小地表沉降和地层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盾构隧道 土压平衡 微扰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红层软弱围岩局部失稳及变形控制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前卫 贺翔 +2 位作者 孙梓栗 陈国中 马少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滇中红层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变形主要为局部塌方、支护结构开裂破坏,为确保类似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人员设备的安全,本文针对南华一号隧道穿越全风化、强风化泥岩地层出现的局部失稳、大变形问题,在现场调研和监控量测...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滇中红层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变形主要为局部塌方、支护结构开裂破坏,为确保类似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人员设备的安全,本文针对南华一号隧道穿越全风化、强风化泥岩地层出现的局部失稳、大变形问题,在现场调研和监控量测的基础上,分析其失稳断面的变形及应力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控制围岩变形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1)三台阶工法施工过程中,中、下台阶施工对围岩的扰动程度相对较大;(2)隧道开挖后,拱顶和拱肩处围岩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再趋于稳定,而拱腰处围岩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然后趋于稳定;(3)采取局部布置锚杆、局部围岩注浆加固、施作锁脚锚杆等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局部围岩失稳及围岩变形,相关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软弱围岩 变形特征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超深圆形基坑施工变形和内力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前卫 龚振宇 +2 位作者 孙梓栗 胡如成 胡开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以滇中引水龙泉倒虹吸盾构接收井77.3m超深圆形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超深基坑监测布置方案,并基于监测数据研究圆形基坑受力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开挖引起圆筒状地连墙逐渐变成沿一个方向拉长、而另一方向缩短的椭圆筒形状,朝... 以滇中引水龙泉倒虹吸盾构接收井77.3m超深圆形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超深基坑监测布置方案,并基于监测数据研究圆形基坑受力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开挖引起圆筒状地连墙逐渐变成沿一个方向拉长、而另一方向缩短的椭圆筒形状,朝向基坑内、外侧的变形值较小,远低于目前规范中对一级基坑的变形量要求;(2)圆形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位于地连墙外侧的环向钢筋以受压为主,内侧的环向钢筋局部出现拉应力,而竖向钢筋既有部分受拉,也有部分受压,主要受圆筒结构空间变形影响所致;(3)墙体所受弯矩较小,最大弯矩仅为-390kN·m,出现在开挖至40m深度时;(4)地表变形以隆起为主,地连墙与土体之间并未发生有效滑移,土体卸荷作用使得坑底土体带动地连墙以及周边土体发生隆起;(5)基坑周围水位下降幅度很小,说明本工程地连墙采用铣接头能较好地保证圆形围护结构的完整性,具有良好的隔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基坑 圆形基坑 地下连续墙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侧穿桥梁基础的施工影响分析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前卫 崔越榜 +4 位作者 王尉行 龚振宇 黄杉 路林海 邢慧堂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0,36,共6页
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永定门外站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需要于K34+422.094~+534.308处近距离侧穿永定门西桥,穿越段地层以砂卵石地层为主。隧道在施工至K34+506.308里程时,距永定门桥最近处仅9.2 m,施工对桥梁影响较大,故有必要对盾... 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永定门外站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需要于K34+422.094~+534.308处近距离侧穿永定门西桥,穿越段地层以砂卵石地层为主。隧道在施工至K34+506.308里程时,距永定门桥最近处仅9.2 m,施工对桥梁影响较大,故有必要对盾构施工引发的桥梁结构安全进行评估。根据对盾构侧穿桥梁基础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得出了盾构穿越施工导致地层和桥梁结构变形过大的结论。鉴于此,提出了在靠近桥梁一侧的左线盾构隧道周围采取局部注浆的加固方案和对盾构掘进参数管理的控制措施。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按上述工程措施施工,地层和桥梁结构变形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确保了本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接施工 桥梁结构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土舱砂卵石颗粒空间运移规律及传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前卫 贺翔 +3 位作者 龚振宇 马少坤 路林海 邢慧堂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156,共8页
盾构法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掘进参数,尤其是土舱压力值的设定,对减少地层的施工扰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土舱压力值并不等同于开挖面支护压力,加之受土舱内渣土的... 盾构法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掘进参数,尤其是土舱压力值的设定,对减少地层的施工扰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土舱压力值并不等同于开挖面支护压力,加之受土舱内渣土的流动特性和荷载传递能力的限制,工程实践中土舱压力值通常依据经验设定,由此导致开挖面失稳和地层变形事故常有发生,这在结构松散的砂卵石地层中表现更为突出。以北京地铁八号线天桥—永定门外区间隧道砂卵石地层盾构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在对砂卵石土进行渣土改良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室内试验和离散单元法对土舱内以卵石颗粒为骨架的多颗粒集合体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进而获得土舱隔板压力分布特征及荷载传递系数,从而为土舱压力的进一步设定奠定基础。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地层的盾构选型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盾构隧道 土压平衡 运移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立柱桩支承下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性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路林海 王国富 +3 位作者 徐前卫 孙红 王永吉 王丹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8,共6页
研究目的: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不仅对基坑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济南轨道交通R1线演马庄西站基坑工程为例,针对车站主体结构永久立柱兼作竖向临时支撑这一新型结构形式建立三维数值... 研究目的: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不仅对基坑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济南轨道交通R1线演马庄西站基坑工程为例,针对车站主体结构永久立柱兼作竖向临时支撑这一新型结构形式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以挡墙围护结构的水平侧移作为基坑稳定和安全性评价指标,讨论立柱桩的插入比、直径和间距等因素变化对基坑挡墙结构侧移的影响,并给出在济南黄河厚冲积地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体系中立柱相关参数的取值建议。研究结论:(1)增加立柱桩插入比对围护桩的约束起到的作用有限,类似条件工程的插入比建议值为0.5~0.7;(2)立柱桩直径为400~500 mm时,能够有效地限制围护桩的水平侧移;(3)立柱桩间距对围护桩的水平侧移存在一定的影响,类似条件工程的立柱桩间距建议值为7.5~9.5 m;(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采用新型支护方法的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复合立柱 数值模拟 水平侧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软土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加固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定军 段罗 +2 位作者 王举伟 王婉婷 徐前卫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明挖隧道施工的淤泥质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其部分断面处的基坑边坡易出现较大的地表累积沉降和边坡水平位移,会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案例工程上述断面处的基坑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边坡的安全... 明挖隧道施工的淤泥质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其部分断面处的基坑边坡易出现较大的地表累积沉降和边坡水平位移,会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案例工程上述断面处的基坑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边坡的安全系数仅为0.63,并找到潜在的滑动面及其破坏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加固方案。经分析,在坡脚注浆、设置钢板桩和堆土反压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不理想,在坡脚注浆并设置抗滑桩加固方案能显著提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边坡面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隧道施工 软土基坑 边坡稳定性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长基坑绿色装配式边坡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立成 黄贵 +6 位作者 莫凡 林细桃 程海林 徐前卫 韩宇峰 彭伯伦 麻国躍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4期84-89,共6页
以南宁国际空港深基坑边坡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研究绿色装配式面层支护受力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大开挖与深开挖对边坡体影响严重,采用装配式面层支护能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土层自身性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 以南宁国际空港深基坑边坡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研究绿色装配式面层支护受力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大开挖与深开挖对边坡体影响严重,采用装配式面层支护能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土层自身性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锚杆能将面层所受荷载一部分经由锚杆传递至土层中,进而减小面层变形与受力,但超出锚杆控制范围的面层受力需额外关注。面层侧向位移沿深度方向呈现先增大再减小趋势,呈现了类似于“鼓肚子”的变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装配式 边坡 支护 数值模拟 监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典型基坑工程信息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国富 路林海 +2 位作者 王婉婷 徐前卫 王永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76,共5页
济南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大多为深厚冲积层。为了能具体地分析和解决济南地区基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对457个济南地区基坑工程典型案例进行了整理分类,并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总结出了济南既有基坑工程的分类和特点... 济南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大多为深厚冲积层。为了能具体地分析和解决济南地区基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对457个济南地区基坑工程典型案例进行了整理分类,并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总结出了济南既有基坑工程的分类和特点,为今后研究济南地区基坑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地区 基坑工程 信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施工影响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邢慧堂 徐前卫 +3 位作者 刘浩 刘毅 贺翔 伍兵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1-67,共7页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到一定阶段后,遇到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新建隧道上跨已建隧道的工程案例,应就其地层分布特征及工程特点研究其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针对济南地铁R2线姜家庄出入场线盾构隧道上跨开...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到一定阶段后,遇到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新建隧道上跨已建隧道的工程案例,应就其地层分布特征及工程特点研究其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针对济南地铁R2线姜家庄出入场线盾构隧道上跨开源路站—烈士陵园站右线区间既有隧道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对盾构近距离上跨施工组织进行合理化分析,结合实际监测数据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讨论隧道周边预先加固的必要性,并给出适用于济南地区地质条件的盾构掘进参数建议值。研究结论:(1)为尽量减小上跨施工的不利影响,应合理安排盾构前后推进间隔,本案例中,出场线上跨完全通过再经过约20环间隔后,方让入场线到达上跨区域,变形控制良好;(2)实际监测数据显示上跨施工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不大,说明在不进行预加固处理和既有隧道洞内支撑等措施情况下,仅通过动态调节盾构掘进参数是安全可行的;(3)掘进速度为40~50 mm/min、刀盘扭矩为2000~4000 kN·m、总推力为7000~9000 kN时,上跨施工下方的既有隧道变形控制更为有效;(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盾构上跨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上跨施工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枢纽深大基坑开挖对邻近机场塔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华平 莫凡 +3 位作者 林忠和 徐前卫 颜慧 林细桃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4期76-83,共8页
为研究深大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以南宁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深大基坑工程A4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基坑开挖全过程对邻近机场塔台建筑物的影响,将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 为研究深大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以南宁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深大基坑工程A4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基坑开挖全过程对邻近机场塔台建筑物的影响,将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研究不同开挖顺序对塔台的影响,增加2种数值模拟开挖工况,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工况综合比选。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跳仓开挖方式更有利于控制周边地层及塔台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深基坑 塔台 沉降 数值模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上叠并行的基坑开挖对既有下卧隧道的施工影响与变形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红劲 段罗 +2 位作者 杨革 徐前卫 崔越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152,共7页
目的:上叠并行的基坑合理加固和开挖是保证基坑稳定和下卧的既有隧道位移控制的关键。合理选择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既有隧道变形并保障施工中基坑的安全稳定。方法:依托深圳岗厦北枢纽南区基坑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 目的:上叠并行的基坑合理加固和开挖是保证基坑稳定和下卧的既有隧道位移控制的关键。合理选择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既有隧道变形并保障施工中基坑的安全稳定。方法:依托深圳岗厦北枢纽南区基坑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降水深度和不同加固范围条件下的基坑开挖方案对既有下卧隧道变形规律的影响;根据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比选,优选了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后经现场实测数据加以验证。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长距离上叠并行的上方基坑开挖易引起既有下卧隧道产生较大竖向位移;现场监测结果与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较为一致,推荐的降水至隧道底部及坑底以下抽条加固的方案可有效控制既有下卧隧道的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既有隧道 变形控制 数值模拟 施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闪长岩地层盾构开挖面失稳判定及施工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凤洲 徐前卫 +3 位作者 种记鑫 贺翔 王旌 来守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27-2335,共9页
开挖面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以及地层扰动变形的影响程度,是盾构施工技术的关键。对于在闪长岩地层中掘进的盾构而言,由于岩体自身风化程度不一,使得开挖面稳定性判断与控制变得更为困难。依托山东济南轨道交通R2号线长... 开挖面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以及地层扰动变形的影响程度,是盾构施工技术的关键。对于在闪长岩地层中掘进的盾构而言,由于岩体自身风化程度不一,使得开挖面稳定性判断与控制变得更为困难。依托山东济南轨道交通R2号线长途汽车站—生产路区间隧道工程,针对闪长岩风化不均导致的地层性状差异,借助数值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了不同岩性赋存条件下开挖面支护压力的主要影响参数以及开挖面判定失稳的影响范围,并得出如下3点结论:①对于单一地层,内摩擦角对极限支护压力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弹性模量和黏聚力,而泊松比和重度的影响最小;②对于复合地层,当自稳性越差的地层在竖向占隧道开挖面的比例越大,极限支护压力受到的影响就越明显;③当极限支护压力只与开挖面范围内的土层参数相关,无论开挖面以外的土层参数怎么变化,极限支护压力受到的影响均很小。上述成果对于风化不均闪长岩地层或类似地层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或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 稳定性分析 闪长岩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挖异形基坑下穿高架桥及近接航站楼施工的影响与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贤民 黄勇 +2 位作者 陆剑明 徐前卫 崔越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为研究明挖异形基坑施工对近临既有结构的施工扰动影响与控制效果,以南宁空港枢纽联络通道基坑工程为例,针对明挖异形深基坑下穿机场出发层高架桥和近接航站楼的施工问题,采取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复杂环境下基... 为研究明挖异形基坑施工对近临既有结构的施工扰动影响与控制效果,以南宁空港枢纽联络通道基坑工程为例,针对明挖异形深基坑下穿机场出发层高架桥和近接航站楼的施工问题,采取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及其周边建筑物的施工扰动效应及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坑非同步分层、分区和分块开挖的方案,以及采取人工挖孔桩作为局部围护结构的施工控制措施,最终使得明挖异形基坑顺利开挖并实现对周边建筑物变形的有效控制。研究结果显示:基坑开挖后的桥梁呈现东边沉、西边隆的形态;周边地面沉降量排序为中间段地面沉降量>基坑南端地面沉降量>基坑北端地面沉降量>基坑北端放坡段沉降量,与数值模拟结果中的桥梁桩基差异沉降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基坑 桥梁 航站楼 近接施工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