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域雷达回波数据融合的海面小目标分类网络模型
1
作者 赵子健 许述文 水鹏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6-706,共11页
海面小目标识别是海事雷达监视任务中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海面小目标类型多样、环境复杂多变,对其进行有效分类存在较大困难。在高分辨体制雷达下,海面小目标通常只占据一或几个距离单元,缺乏足够的空间散射结构信息,因此... 海面小目标识别是海事雷达监视任务中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海面小目标类型多样、环境复杂多变,对其进行有效分类存在较大困难。在高分辨体制雷达下,海面小目标通常只占据一或几个距离单元,缺乏足够的空间散射结构信息,因此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起伏和径向速度变化成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域雷达回波数据融合的分类网络模型,用于海面小目标的分类任务。由于不同域的数据具有其特殊的物理意义,因此该文构建了时域LeNet(T-LeNet)神经网络模块和时频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模块,分别从雷达海面回波信号的幅度序列和时频分布(TFD)即时频图中提取特征。其中幅度序列主要反映了目标RCS的起伏特性,而时频图不仅反映RCS起伏特性,还能体现目标径向速度的变化。最后,利用IPIX,CSIR数据库和自测的无人机数据集构建了包括4种海面小目标的数据集:锚定漂浮小球、漂浮船只、低空无人机(UAV)和移动的快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小目标 目标分类 多特征融合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视频分析仪校准装置
2
作者 刘雷 徐书文 +2 位作者 韩正涛 陈鹏 韩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2-1569,共8页
针对视频分析仪校准中主要标准器停产以及校准过程繁琐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利用M4i.6622-x8任意波形发生卡作为信号发生模块,开发了一种视频分析仪校准装置。实现了视频分析仪基本参数和失真参数的校准,给出... 针对视频分析仪校准中主要标准器停产以及校准过程繁琐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利用M4i.6622-x8任意波形发生卡作为信号发生模块,开发了一种视频分析仪校准装置。实现了视频分析仪基本参数和失真参数的校准,给出了亮度电平、色度电平、色度相位等视频基本参数和行倾斜、k_(p)系数(2T脉冲k系数)、色度-亮度增益差、色度-亮度时延差、亮度非线性失真等视频失真参数的校准信号产生过程。经过实验,技术指标可达到如下:亮度电平为±0.2%,色度电平为±0.2%,色度相位为±0.1°,行倾斜为±0.1%,k_(p)系数为±0.1%,色度-亮度增益差为±0.2%,色度-亮度时延差为±3 ns,亮度非线性失真为±0.2%;优于TG2000可编程视频信号发生器,满足视频分析仪校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参量计量 虚拟仪器 视频分析仪 校准装置 任意波形发生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图互信息最大化的海面小目标异常检测
3
作者 许述文 何绮 茹宏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2-2720,共9页
受到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雷达对海面慢速小目标难以实现高性能检测。对于这类目标,传统的基于能量的统计检测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性能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互信息最大化框架下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实现海杂波背景下的无监督... 受到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雷达对海面慢速小目标难以实现高性能检测。对于这类目标,传统的基于能量的统计检测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性能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互信息最大化框架下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实现海杂波背景下的无监督目标异常检测任务。首先,考虑到高分辨雷达回波不满足传统神经网络对样本独立同分布的假设,该文从图的角度重新建模数据,利用回波的空时相关特性来构建图拓扑结构。该文提出相对最大节点度并联合7个已有特征作为节点的初始表示向量。接下来,采用图注意力网络作为互信息最大化框架中的编码器学习节点表示向量。最后,使用异常检测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并实现虚警可控。经实测数据验证,使用快速凸包学习算法时,相比三特征检测器,所提检测器性能提升了9.2%;相比时频三特征检测器,性能提升了7.9%。当网络输出更高维的表示向量时,使用孤立森林算法的检测器的性能提升了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目标检测 图神经网络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时频图的海面无人机目标多特征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甜 许述文 +1 位作者 白晓惠 水鹏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2,共7页
海面无人机(UAV)的检测属于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问题,多特征联合检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已有的时频三特征检测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计算复杂度过大、难以实现实时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时频图的海面无人机多特... 海面无人机(UAV)的检测属于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问题,多特征联合检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已有的时频三特征检测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计算复杂度过大、难以实现实时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时频图的海面无人机多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对雷达复回波数据进行分段快速傅里叶变换,将计算得到的多普勒幅度谱沿多普勒维对齐拼接从而构建快速时频图;其次,对快速时频图进行归一化,达到杂波抑制和增强目标回波的目的,并基于归一化的快速时频图提取三种时频特征;然后,利用快速凸包学习算法训练给定虚警概率下的检测判决区域;最后,通过实测UAV数据验证并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无人机检测 快速时频图 特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与自注意力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5
作者 陈晓萱 徐书文 +1 位作者 胡绍海 马晓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1-2649,共9页
由于卷积运算过于关注图像的局部特征,在对源图像进行融合时容易造成融合图像的全局语义信息丢失。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与自注意力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该模型在使用卷积模块提取图像局部特征的同时,还使用自注意... 由于卷积运算过于关注图像的局部特征,在对源图像进行融合时容易造成融合图像的全局语义信息丢失。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与自注意力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该模型在使用卷积模块提取图像局部特征的同时,还使用自注意力来提取图像全局特征。此外,由于简单运算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提出使用嵌入式块残差融合模块来实现多层次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无监督深度融合算法,所提的方法在主观评价与6项客观指标上的结果具有一定优势。其中,互信息、标准差和视觉保真度分别提升了61.33%、9.96%和1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全局特征 自注意力机制 自编码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BPA数据的ADPSS大电网电磁暂态转换建模方法与软件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树文 卓谷颖 +2 位作者 李壮 刘敏 穆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89,共8页
随着新能源、直流、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等电力电子类设备入网规模越来越大,新型大电网的运行特性发生巨大改变,电磁暂态精细化仿真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仿真的重要手段。但电磁暂态建模困难严重制约了电磁暂态仿真的工程应用,针对这一难题,提... 随着新能源、直流、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等电力电子类设备入网规模越来越大,新型大电网的运行特性发生巨大改变,电磁暂态精细化仿真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仿真的重要手段。但电磁暂态建模困难严重制约了电磁暂态仿真的工程应用,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A数据快速生成ADPSS电磁暂态模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了相应转换建模软件,通过分组建模控制、映射建模、用户自定义建模、拓扑优化布局等技术手段,实现BPA数据到ADPSS模型的快速自动化转换建模。基于BPA区域电网数据,利用该软件完成了算例规模超过5000个三相节点的某省级电网的全电磁暂态建模,建模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校核结果验证了转换建模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分组建模控制 映射建模 用户自定义建模 拓扑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symmetric adaptive polarimetric detection of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s in compound Gaussian sea clutter 被引量:1
7
作者 xu shuwen HAO Yifan +1 位作者 WANG Zhuo xuE J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31-42,共12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aptive detection of range and Doppler dual-spread targets in non-homogeneous and nonGaussian sea clutter.The sea clutter from two polarimetric channels is modeled as a compound-Gaussian m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aptive detection of range and Doppler dual-spread targets in non-homogeneous and nonGaussian sea clutter.The sea clutter from two polarimetric channels is modeled as a compound-Gaussian model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and the target is modeled as a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 model.The persymmetric structure is used to model the 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liance on secondary data of the designed detectors.Three adaptive polarimetric persymmetric detector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Rao test,and Wald test.All the proposed detectors have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property with respect to the clutter texture,the speckle covariance matrix.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imulated and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three adaptive detectors outperform the competitors in different clutter environments,and the proposed GLRT detector has the best detection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clutter adaptive polarimetric detection compound Gaussian model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 persymmetric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过程和陆源人类活动对黄海浒苔绿潮年变化的影响分析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徐淑雯 徐丽丽 +4 位作者 何佩东 高清清 曹兵 刘吉堂 郭茂华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9,共12页
利用2008—2022年浒苔覆盖面积、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等数据,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两大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海浒苔绿潮发生面积呈现波动性年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厄尔尼诺次年浒苔覆盖面积较正常... 利用2008—2022年浒苔覆盖面积、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等数据,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两大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海浒苔绿潮发生面积呈现波动性年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厄尔尼诺次年浒苔覆盖面积较正常偏多(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加强西伸,导致降水偏多偏强;厄尔尼诺次年有效积温天数偏多,有效积温偏强),拉尼娜次年浒苔覆盖面积以偏少为主。夏季苏北海域大风天数和偏北风持续时间对浒苔最大覆盖面积的极值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同时降雨量与浒苔最大覆盖面积为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浒苔年最大覆盖面积与连云港、青岛和盐城3个市的年总产值增加值呈现高度正相关。综上说明,浒苔年最大覆盖面积的年际波动变化是气候尺度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季节尺度天气系统以及年际尺度人类经济生产活动三者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最大覆盖面积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降水量 大风天数 偏北风 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NOAA全球预报产品在江苏近岸及长江口外的精度评估
9
作者 袁祖晴 高寒旭 +6 位作者 胡翌哲 燕俊羽 张国胜 王晓春 徐淑雯 陈智强 陈旻豪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2,共11页
利用2021年1—7月江苏近岸和长江口外13个测风站、3个波浪浮标的观测数据,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CEP/NOAA)全球预报系统的风场、波浪预报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上一代预报产品相比,目前全球业务预报产... 利用2021年1—7月江苏近岸和长江口外13个测风站、3个波浪浮标的观测数据,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CEP/NOAA)全球预报系统的风场、波浪预报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上一代预报产品相比,目前全球业务预报产品在风场预报方面的准确度明显提高,江苏近岸地区的风速预报误差明显小于长江口外地区,24 h风速和风向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 m/s和45°。对大风天、大浪天环境下全球预报产品精度的评估表明:大风天风速预报精度在长江口外降低,在江苏近岸无明显变化,风向预报精度在长江口外无明显变化,在江苏近岸提高;大浪天波高、浪向的预报精度分别降低、提高。在台风极端天气条件下,全球预报产品对长江口的风场仍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预报的最大风速的出现时间滞后6~9 h,且无法预报出风速剧烈变化的情况。尝试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利用NCEP/NOAA预报及观测改进业务预报,可以改善短期单站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近岸及长江口外 预报评估 风场 有效波高 长短期记忆网络 海上风电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盆底平滑肌电刺激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子宫内膜MVD和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静乔 郑燕 +3 位作者 王玉静 孟亚丽 徐淑稳 张华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8-1414,共7页
目的:观察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阿司匹林联合盆底平滑肌电刺激对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阐明其对IUA患者术后新生血管形成及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中重度IUA并有生育意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 目的:观察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阿司匹林联合盆底平滑肌电刺激对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阐明其对IUA患者术后新生血管形成及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中重度IUA并有生育意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n=20),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药物组患者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阿司匹林治疗,电刺激组患者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联合盆底平滑肌电刺激治疗,联合组患者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阿司匹林联合盆底平滑肌电刺激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观察各组IUA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ET)、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妊娠情况和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值,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IUA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药物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IUA患者ET明显增加(P<0.05),PI和RI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IUA患者PI和RI明显低于对照组、药物组和电刺激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电刺激组和联合组IUA患者子宫内膜MVD值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IUA患者子宫内膜MVD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组和电刺激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药物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组和电刺激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盆底平滑肌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ET并增加子宫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盆底平滑肌电刺激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宫腔黏连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静乔 孟亚丽 +3 位作者 徐淑稳 王云灿 王娜 王玉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观察宫腔黏连(IUA)模型大鼠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水平,探讨丹参酮ⅡA对IUA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丹参酮ⅡA组、中剂量丹参酮ⅡA组和高剂量丹... 目的:观察宫腔黏连(IUA)模型大鼠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水平,探讨丹参酮ⅡA对IUA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丹参酮ⅡA组、中剂量丹参酮ⅡA组和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采用刮宫法建立大鼠IUA模型。造模7 d后低、中和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5、10和20 mg·kg^-1丹参酮ⅡA,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形态表现,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和LIF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和LIF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宫腔结构完整,子宫内膜较厚,腺体丰富,细胞排列整齐;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排列紊乱,纤维化增生;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大鼠宫腔结构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增厚,细胞排列较整齐,纤维细胞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体数明显减少(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升高(P<0.05),整合素αVβ3和L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体数明显增加(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整合素αVβ3和L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丹参酮ⅡA组比较,中和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体数明显增加(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整合素αVβ3和L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中剂量丹参酮ⅡA组比较,高剂量丹参酮ⅡA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整合素αVβ3和L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上调子宫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和LIF的表达,改善IUA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呈剂量-效应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黏连 丹参酮ⅡA 子宫内膜 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背景下雷达目标特征检测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8
12
作者 许述文 白晓惠 +1 位作者 郭子薰 水鹏朗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4-714,共31页
海杂波背景下的雷达目标检测对民用和军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海面目标的小型化和隐身化,海面慢速、漂浮小目标已经成为了雷达警戒的重点对象。关于此类小目标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中的难题。通常,漂浮小目标的雷... 海杂波背景下的雷达目标检测对民用和军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海面目标的小型化和隐身化,海面慢速、漂浮小目标已经成为了雷达警戒的重点对象。关于此类小目标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中的难题。通常,漂浮小目标的雷达散射横截面积(RCS)微弱,并且运动速度慢,常常在时域和频域均存在"超杂波检测"的困难。传统目标检测方法对漂浮小目标的检测存在明显的性能瓶颈。对于海面漂浮小目标的检测,采用高多普勒和高距离分辨体制("双高"体制)是从雷达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双高体制下,雷达接收的目标回波提供了更多的可用信息。然而,如何将这些更加精细化的信息转化为探测性能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雷达届关注的难点,相关科研成果也一直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近些年,在双高雷达体制下,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基于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作为对海智能检测的人工特征工程阶段,这些方法缓解了仅依靠能量信息较难检测小目标的困难局面,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对漂浮小目标的检测性能。为了更好地让相关雷达从业者了解该领域这些年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该文首先总结了对海检测的难点和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然后分析了特征检测的原理和通用框架以及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最后对特征检测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漂浮小目标 雷达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特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激光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淑文 陈希章 +1 位作者 苏传出 朱德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在Q235钢板上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粉末,探究单道激光熔覆时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几何形状及稀释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工艺参数加以组合后进行激光熔覆实验,并测量及计算熔覆层的宽、高和稀释率。应用极差分析法研究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宽、... 在Q235钢板上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粉末,探究单道激光熔覆时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几何形状及稀释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工艺参数加以组合后进行激光熔覆实验,并测量及计算熔覆层的宽、高和稀释率。应用极差分析法研究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宽、高和稀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熔覆层宽、高及稀释率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激光功率、粉盘转速及激光功率。熔覆实验中对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可获得适当的熔覆层几何形状及稀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 几何形状 稀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宫腔黏连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静乔 郑燕 +3 位作者 王玉静 孟亚丽 徐淑稳 张华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0-835,I0005,I0006,共8页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宫腔黏连(IUA)的改善作用,阐明两者联用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组(联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宫腔黏连(IUA)的改善作用,阐明两者联用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组(联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刮宫加感染双重损伤法建立IUA模型,连续给药24 h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宫腔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及腺体数量,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HE和Masson染色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宫腔发生黏连、扩大,腔内有积液,宫腔壁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子宫内膜间质纤维化,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大鼠宫腔黏连、积液、炎性细胞浸润和子宫内膜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宫腔壁细胞排列整齐,有少量胶原纤维,子宫内膜腺体数明显增加(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明显增加(P<0.05),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和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 P<0.01),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 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和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降低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和PAI-1表达,上调MMP-9表达,对大鼠IUA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黏连 戊酸雌二醇 阿司匹林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化物抑制剂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高斯杂波下抑制失配信号的自适应检测器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述文 石星宇 水鹏朗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6-334,共9页
随着雷达分辨率的提高及擦地角的减小,海杂波幅度分布明显偏离瑞利分布,表现出很强的非高斯特性,复合高斯模型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该文以复合高斯杂波为背景,研究当信号发生失配时的雷达目标检测问题。该文基于两步广义似然比(GLRT)检验... 随着雷达分辨率的提高及擦地角的减小,海杂波幅度分布明显偏离瑞利分布,表现出很强的非高斯特性,复合高斯模型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该文以复合高斯杂波为背景,研究当信号发生失配时的雷达目标检测问题。该文基于两步广义似然比(GLRT)检验,设计了复合高斯杂波下对失配信号具有选择性的自适应检测器。为了设计选择性检测器,在零假设下引入虚假干扰以修正原始二元假设,并假设该虚假干扰与实际目标信号在白化空间正交。该文提出的检测器对海杂波纹理分量及协方差矩阵恒虚警(CFAR)。最后利用仿真及实测海杂波数据,通过蒙特卡洛实验验证该检测器的有效性。实验表明,该文所提检测器有效提高了对失配信号的选择性,同时对距离扩展目标匹配信号的检测性能也有1~3 dB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高斯杂波 信号失配 恒虚警 广义似然比 选择性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多通道图特征感知的海面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述文 焦银萍 +1 位作者 白晓惠 蒋俊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7-1574,共8页
海洋物理环境和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海杂波背景下的微弱慢速小目标检测始终是一个研究难点和重点。海面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小、回波能量低,传统基于能量的检测方法存在性能瓶颈。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聚焦于提取纯杂波和目标回波的差异... 海洋物理环境和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海杂波背景下的微弱慢速小目标检测始终是一个研究难点和重点。海面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小、回波能量低,传统基于能量的检测方法存在性能瓶颈。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聚焦于提取纯杂波和目标回波的差异性特征来实现目标检测,且有效提升了检测性能。该文利用回波数据间频域中幅度的关联性,将图论的方法引入到特征检测中。首先将实测数据进行块白化处理,对海杂波进行一定的抑制,然后在频域提取各多普勒通道下的数据,借助图的处理方法,构建所提取数据的距离邻接矩阵,再转换为拉普拉斯矩阵。该方法计算不同时间序列下拉普拉斯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并将其与刻画频域能量信息的相对多普勒峰高进行融合,得到新的检验统计量来区分纯杂波和含有目标的回波。通过全相参的X波段(IPIX)实测数据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检测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海杂波 特征检测 图特征 多普勒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背景下雷达目标贝叶斯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述文 王喆祥 水鹏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6,共12页
针对非高斯海杂波背景下参考单元数目较少时自适应检测器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协方差矩阵先验分布信息的自适应检测算法,将海杂波建模为复合高斯模型,纹理分量建模为一个服从广义逆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首先将散斑的协方... 针对非高斯海杂波背景下参考单元数目较少时自适应检测器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协方差矩阵先验分布信息的自适应检测算法,将海杂波建模为复合高斯模型,纹理分量建模为一个服从广义逆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首先将散斑的协方差矩阵建模为一个服从复逆威沙特分布的随机矩阵,然后根据广义似然比准则设计了一种不依赖于参考单元数据的自适应检测器。由于在参考单元数目增多时,不依赖于辅助数据的检测器性能会差于传统的自适应检测器,所以根据最大后验检验准则,并使用参考单元数据又设计了一种依赖于参考单元数据和先验知识的自适应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在参考单元数目较少时,所提出的两种检测器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在不同的参考单元数目下,所提出的依赖于参考单元数据和先验知识的自适应检测器都具有最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逆高斯分布 复逆威沙特分布 复合高斯模型 自适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传播算法的海面漂浮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述文 茹宏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19-2126,共8页
在高分辨体制下海杂波与海面小目标具有复杂的特性,特别是对于雷达散射截面积较小的海面漂浮目标,传统的检测方法性能不佳。为了突破临界信杂比情况下的检测性能,可以提取雷达回波的一种或者多种特征,从而进行特征检测,该方法是实现临... 在高分辨体制下海杂波与海面小目标具有复杂的特性,特别是对于雷达散射截面积较小的海面漂浮目标,传统的检测方法性能不佳。为了突破临界信杂比情况下的检测性能,可以提取雷达回波的一种或者多种特征,从而进行特征检测,该方法是实现临界信杂比情况下有效检测的重要途经。目前,在3维及以下的特征空间中可以使用凸包学习算法计算判决区域并有效地控制虚警概率,但是在3维以上的特征空间中凸包学习算法计算复杂度提高,难以进行检测。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标签传播算法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它突破了凸包学习算法的维数限制和决策域必须为凸集的形状限制,能够在高维特征空间进行检测并有效地控制虚警。经过实测数据集验证,基于标签传播算法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在0.512 s和1.024 s的观测时间内分别获得了88.4%和92.0%的检测概率,相比于基于K近邻(KNN)的检测器有了3.3%和2.8%的检测概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海杂波 特征检测 标签传播算法 可控虚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点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玉军 周海波 +2 位作者 董先茹 许舒雯 蔡群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8-573,共6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紫蓬山虫生真菌资源概况。共采集分离获得436株虫生真菌,鉴定为6属13种,其中优势种为环链棒束孢、蝉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4种优势种占所有菌株的89.23%。对其虫生真菌季节变化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虫生... 本文系统研究了紫蓬山虫生真菌资源概况。共采集分离获得436株虫生真菌,鉴定为6属13种,其中优势种为环链棒束孢、蝉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4种优势种占所有菌株的89.23%。对其虫生真菌季节变化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虫生真菌数量丰富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夏季和晚春虫生真菌最为丰富,随着气温及降雨量的下降,菌株数量逐渐下降;不同季节环链棒束孢、蝉棒束孢和球孢白僵菌的数量波动大,但玫烟色棒束孢波动较小。环链棒束孢、蝉棒束孢和玫烟色棒束孢主要分布于阔叶林中,对单一生境的依赖性较强;而球孢白僵菌主要分布于针叶林中。本研究明确了紫蓬山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发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蓬山 虫生真菌 种类 分布特点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中基于可控虚警K近邻的海面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子薰 水鹏朗 +2 位作者 白晓惠 许述文 李东宸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4-663,共10页
由于高分辨海杂波具有复杂的特性以及海面小目标具有多样性,没有精确的简单统计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海杂波和目标回波时间序列,这导致目标检测遇到了很多阻碍。为了区分海杂波和目标回波,分别提取它们的特征将检测问题转化为特征空间中... 由于高分辨海杂波具有复杂的特性以及海面小目标具有多样性,没有精确的简单统计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海杂波和目标回波时间序列,这导致目标检测遇到了很多阻碍。为了区分海杂波和目标回波,分别提取它们的特征将检测问题转化为特征空间中的分类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基于特征的检测可以归结为在特征空间中的一种2元假设检验问题,但是其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目标回波数据远少于杂波数据;二是虚警概率不可控。为了解决第1个问题,一种典型小目标的仿真回波产生器被用于产生充足的典型目标回波数据,以辅佐后续检测器的设计。K近邻(K-NN)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类方法,但是因为无法精确地控制虚警率而不能直接在目标检测中使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NN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可控虚警。经IPIX雷达数据集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在观测时间分别为0.512 s和1.024 s时获得了85.1%和89.2%的检测概率,相比现有的检测器获得了7%和5%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海杂波 海面小目标 特征检测 K近邻 可控虚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