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春江水库以上区域卫星降水相对地面站点降水的净效益研究
1
作者 徐琳 杜军凯 +3 位作者 仇亚琴 董颢 吕向林 代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为评估卫星降水相对于地面站点降水的净效益,以富春江水库以上流域为例,研究2015~2020年的三种卫星降水产品IMERG、MSWEP、GSMaP相对于站点内插日数据的性能。采用连续统计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对卫星降水产品(SPP)和内插降水进行验证,在... 为评估卫星降水相对于地面站点降水的净效益,以富春江水库以上流域为例,研究2015~2020年的三种卫星降水产品IMERG、MSWEP、GSMaP相对于站点内插日数据的性能。采用连续统计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对卫星降水产品(SPP)和内插降水进行验证,在时空尺度、不同降水强度下分析卫星遥感产品相对于地面站点的可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IDW内插数据在日尺度上的表现总体优于三种卫星降水数据;三种卫星降水数据相比,GSMaP的整体表现比IMERG、MSWEP更佳,其对丰水期降水的高估、误报问题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降水产品 插值降水 富春江 性能评估 净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制胸腔镜标本袋的临床应用效果
2
作者 许琳 邢曼兮 张瑞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标本袋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7月该院40例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方法组和新式方法组,各20例。常规方法组一次性使用医用无... 目的探讨自制标本袋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7月该院40例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方法组和新式方法组,各20例。常规方法组一次性使用医用无菌防护套1个,保留一侧约20 cm的长度,底部打结并内翻,用两把卵圆钳夹持袋口,置入胸腔内取出标本;新式方法组在常规方法组操作基础上,于袋口穿入一根引流管。术中标本均由自制标本袋取出。比较两组患者标本装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伤口愈合情况和近期预后。结果新式方法组无标本脱落,均一次性成功,常规方法组出现两次标本脱落(2/20),两组患者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方法组标本装入时间平均(36.20±6.08)s,明显短于常规方法组的(57.95±6.59)s,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所有标本袋均无破损,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和肿瘤种植,并且在1年内无胸腔内播散转移。结论自制胸腔镜取物标本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便捷,能够节省手术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标本袋 单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 引流管 医用无菌防护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黔江鱼道研究与设计
3
作者 马海涛 周佳伟 +2 位作者 徐林 闭小棉 杨敏军 《广西水利水电》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减缓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鱼类洄游的阻隔影响,在对鱼类种群及鱼类生活习性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主要过鱼对象、过鱼时间。根据主要过鱼对象游泳能力测试、鱼道水力学模型研究及计算,确定了鱼道的布置形式、结构形式、断面尺寸及配... 为减缓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鱼类洄游的阻隔影响,在对鱼类种群及鱼类生活习性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主要过鱼对象、过鱼时间。根据主要过鱼对象游泳能力测试、鱼道水力学模型研究及计算,确定了鱼道的布置形式、结构形式、断面尺寸及配套设施。根据上下游水位变化,设置不同高程的进鱼口和出鱼口。通过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黔江鱼道设计进行详尽阐述,总结竖缝式鱼道的设计经验,以期为同类工程鱼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竖缝式鱼道 鱼道设计 大藤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铜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强 李淑英 +6 位作者 郭智楠 许琳 赵一博 吕靖 尚建鹏 郭永 王俊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7-51,共15页
Cu_(2)O是一种p型半导体,在光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者通过调控Cu_(2)O形貌和尺寸、构建异质结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增大比表面积和导电性等手段,提高其光利用率,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从而提高了Cu_(2)O的光催化活性... Cu_(2)O是一种p型半导体,在光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者通过调控Cu_(2)O形貌和尺寸、构建异质结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增大比表面积和导电性等手段,提高其光利用率,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从而提高了Cu_(2)O的光催化活性和光稳定性,促进了其在光催化降解染料领域的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通过元素掺杂、半导体异质结构建及与其他材料复合的途径增强Cu_(2)O光催化性能的方法,归纳了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及异质结增强机理,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短板,并对氧化亚铜基复合光催化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掺杂 半导体 异质结 光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双矢量SINS粗对准方法大俯仰角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屈新芬 李世玲 +1 位作者 徐林 祝刚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4,共6页
大俯仰角下捷联惯导粗对准双矢量定姿中,不同矢量组合下,姿态角尤其是方位角对准精确度相差很大,必须慎重选择。对此,给出了2种最常用的粗对准矢量组合模式误差方程,对其主要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传感器误差,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打... 大俯仰角下捷联惯导粗对准双矢量定姿中,不同矢量组合下,姿态角尤其是方位角对准精确度相差很大,必须慎重选择。对此,给出了2种最常用的粗对准矢量组合模式误差方程,对其主要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传感器误差,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打靶方法对全姿态角下粗对准精确度进行仿真,并开展了80°俯仰角转台静态粗对准试验。转台试验中,在惯导陀螺误差约1°/h,加速度计误差约0.1mg情况下,第1种、第2种组合模式方位角粗对准最大误差值分别为20°、7.5°,第2种组合模式约为第1种的1/3;仿真测试中,在惯导陀螺误差约0.1°/h,加速度计误差约1mg,80°俯仰角下,第1种、第2种组合模式下方位角粗对准最大误差值分别为11°与2.2°,前者约为后者的5倍。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大俯仰角下矢量组合模式是影响惯导姿态角与姿态矩阵粗对准精确度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初始对准 静基座 双矢量定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关系
6
作者 徐富贤 周兴兵 +7 位作者 张林 蒋鹏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刘运军 徐麟 郭晓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6-2069,共14页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间8项稻米品质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2022年相比,2021年水稻长宽比、垩白度、蛋白质、直链淀粉、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8.41%、99.36%、13.76%、2.54%、125.12%、11.92%和144.00%(P<0.05),但垩白粒率显著降低37.91%(P<0.05)。就不同种植季节来看,晚季的长宽比、蛋白质和整精米率分别比早季显著提高3.96%、7.34%和14.08%(P<0.05),而晚季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精米率则分别显著下降15.43%、5.21%和1.8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在两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不育系和不同恢复系分别配制的杂交组合间各品质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个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椰香A’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5个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泸恢127’和‘泸恢276’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由2021年和2022年合计分析结果可见,两个亲本对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52.07%~92.39%),对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较高(73.90%~86.20%),8项品质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48.29%~98.01%);早季与晚季长宽比、垩白粒率、蛋白质、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早季与晚季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虽然在早季与晚季间差异不显著,但两季间仍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未来杂交水稻优质育种策略是选择垩白度低,胶稠度、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高的恢复系,以及长宽比大、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低、蛋白质含量8%左右和直链淀粉含量16%~18%的不育系杂交,并从杂交后代中选择优质杂交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杂交亲本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测器响应机理的碳/碳构件CT图像环状伪影的校正方法
7
作者 金珂 周星明 +4 位作者 孙跃文 徐林 袁生平 卢鹉 曾天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36,共8页
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由于探测器单元的响应非线性及不一致性导致重建图像出现严重的环状伪影,干扰图像中缺陷的检出,影响检测系统对被检构件的质量评价。结合碳/碳复合材料组分单一且密度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 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由于探测器单元的响应非线性及不一致性导致重建图像出现严重的环状伪影,干扰图像中缺陷的检出,影响检测系统对被检构件的质量评价。结合碳/碳复合材料组分单一且密度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探测器响应机理的CT图像环状伪影的校正方法,利用采集的劣化投影数据做预重建,对重建结果做阈值分割以获得被检测物体的三维模型。结合已知的材料和密度信息,对被检物体进行重投影,得到投影数据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探测器响应校正以优化检测图像。与传统低通滤波的环状伪影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环状伪影的物理成因并充分利用了检测对象的先验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校正方法在保留图像细节和纹理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环状伪影,提升图像质量,消除伪影对于图形中缺陷识别的干扰,为提升检测系统对碳/碳复合材料构件缺陷的检出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CT检测 环状伪影 探测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误差优化网络的碳/碳材料CT稀疏角度重建方法
8
作者 金珂 陈博 +4 位作者 金虎 曾天辰 周星明 徐林 孙跃文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4期332-340,共9页
在采用^(60)Co作为射线源的碳/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降低采样角度数量可以显著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然而常规的解析重建算法,稀疏角度的重建图像中包含大量的噪声和伪影,干扰图像中缺陷的检出,影响检测系统在快速... 在采用^(60)Co作为射线源的碳/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降低采样角度数量可以显著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然而常规的解析重建算法,稀疏角度的重建图像中包含大量的噪声和伪影,干扰图像中缺陷的检出,影响检测系统在快速检测条件下对被检构件的质量评价。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误差优化神经网络的稀疏角度CT图像重建方法,采用未训练的编码-解码卷积神经网络优化重建图像的投影误差,结合图像的总变分先验,采用自适应动量估计(ADAM)算法进行优化。与传统的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相比,该方法无需训练样本集,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CT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解析和重建算法,重建图像质量大幅提升,在保留被检测构件细节信息的同时,显著抑制了重建图像中的伪影与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60)Co CT检测 深度学习 稀疏角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中雨滴末速度对散射光频谱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徐林 黄富良 +2 位作者 解孟其 王鹏 王琛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探究大气扰动对无线光通信(WOC)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了Mie散射模型深入分析了雨中散射光的衰减情况。求解了雨滴末速度起伏的相关函数,随后应用维纳-辛钦定理计算出散射光的功率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将Marshall-Palmer分布与多种雨... 为了探究大气扰动对无线光通信(WOC)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了Mie散射模型深入分析了雨中散射光的衰减情况。求解了雨滴末速度起伏的相关函数,随后应用维纳-辛钦定理计算出散射光的功率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将Marshall-Palmer分布与多种雨滴末速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揭示雨滴末速度对散射光频谱的具体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雨滴末速度分布条件下,随着降雨率的增加,4种雨滴末速度模型的散射光频谱的衰减也随之增大,但频谱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532 nm波长的信号光衰减约比1550 nm波长的信号光大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米氏散射 雨滴谱 末速度 雨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集成随机子空间决策树的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10
作者 陈俊英 席月芸 +1 位作者 徐琳 殷春武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为了预测航空发动机的剩余使用寿命(RUL),针对从众多发动机状态参数中选择特定特征组合进行预测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多层感知器(MLP)集成随机子空间决策树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随机选取抽样样本的特征子空间构建决策回归树;构建MLP模型结... 为了预测航空发动机的剩余使用寿命(RUL),针对从众多发动机状态参数中选择特定特征组合进行预测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多层感知器(MLP)集成随机子空间决策树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随机选取抽样样本的特征子空间构建决策回归树;构建MLP模型结构和损失函数,通过适应性矩估计(Adam)算法优化MLP模型参数,基于MLP模型集成多棵决策树的预测结果,得到发动机的剩余使用寿命;在C-MAPSS数据集上进行的消融试验验证了预测模型中随机特征子空间、决策回归树和MLP集成模块均有益于改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惩罚得分、拟合优度以及准确率等预测指标值。结果表明:当真实剩余寿命周期小于30时,预测准确率比循环神经网络(RNN)的预测结果提高了7.46%;与其他几种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多个指标综合评价下具有较好的性能,为多参数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航空发动机 随机子空间 决策树 集成方法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搅拌对复掺预制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开凤 赵春东 +2 位作者 刘洋 徐林 朱云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4期776-781,共6页
文中测试了两种搅拌方式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经时损失、含气量、表观密度、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压汞仪分别测试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含量、微观形貌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与强制搅拌相比,虽然振动搅拌对复掺... 文中测试了两种搅拌方式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经时损失、含气量、表观密度、抗压强度以及抗冻性,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压汞仪分别测试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含量、微观形貌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与强制搅拌相比,虽然振动搅拌对复掺胶凝体系预制梁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坍落度经时损失均产生不利影响,但对混凝土的含气量、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冻性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振动搅拌使得复掺胶凝体系预制梁混凝土3d龄期的CH含量提高了22.4%,少害孔、有害孔、多害孔含量及总孔隙量分别减少16.1%、42.3%、37.9%、27.6%,界面过渡区无明显微裂缝且结构密实.振动搅拌通过增加复掺胶凝体系预制梁混凝土水化产物数量、改善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以及细化孔径分布,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抗冻性和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搅拌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丽媛 李慧明 徐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1期126-129,共4页
近年来,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绝经前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该文对《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用于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近年来,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绝经前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该文对《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用于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绝经前后诸证 百合病 脏躁 桂枝汤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百合地黄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酸枣仁汤 甘麦大枣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环保型填充油在溶聚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 王丽静 +2 位作者 郑方远 徐林 梁爱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考察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200#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作为溶聚丁苯橡胶(SSBR)填充油及加工过程操作油的应用效果,并与德国汉圣公司V500填充油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200#填充油替代V500填充油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200#填充油赋予橡胶更低的... 考察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200#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作为溶聚丁苯橡胶(SSBR)填充油及加工过程操作油的应用效果,并与德国汉圣公司V500填充油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200#填充油替代V500填充油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200#填充油赋予橡胶更低的混炼胶门尼黏度、略优的加工性能、较高的加工安全性和较快的硫化速率,更优的动态性能,抗湿滑性提高9%,滚动阻力降低6%。200#填充油在SSBR中的应用效果略优于V500填充油,完全满足高性能SSBR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 填充油 溶聚丁苯橡胶 加工性能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片负载Mott-Schottky型Co/Co_(9)S_(8)异质结的原位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瑜 李靖 +4 位作者 孔维超 周雪 徐林 孙冬梅 唐亚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0,共7页
以K_(3)[Co(CN)_(6)]为Co源,硫脲为S源,富含-OH和-NH_(2)的天然亲水性高分子壳聚糖为碳源,通过形成CS-K_(3)[Co(CN)_(6)]水凝胶将Co前驱体和S源均匀分布于C前驱体中。水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金属Co离子与壳聚糖中-NH_2的配位交联以... 以K_(3)[Co(CN)_(6)]为Co源,硫脲为S源,富含-OH和-NH_(2)的天然亲水性高分子壳聚糖为碳源,通过形成CS-K_(3)[Co(CN)_(6)]水凝胶将Co前驱体和S源均匀分布于C前驱体中。水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金属Co离子与壳聚糖中-NH_2的配位交联以及Co离子之间通过-CN的桥接作用。得益于均匀分散的前驱体和后续热解处理初期形成的Co的催化作用,通过简单地调控Co与S的原子比,原位构建出均匀镶嵌有Co/Co_(9)S_(8)异质结的N,S共掺杂富含微孔的碳纳米片(Co/Co_(9)S_(8)@N,S-CNSs)。采用SEM、TEM、BET、XRD、Raman、XP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形貌、组成和结构以及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Mott-Schottky型Co/Co_(9)S_(8)异质界面有效地调控了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和电荷传输特性;二维掺杂多孔碳纳米片的负载使活性位点更加均匀分散,同时提供了高速的电子和传质通道,也避免了活性位点在催化过程中的迁移聚集。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合成的Co/Co_(9)S_(8)@N,S-CNSs复合催化剂具有了更优的催化性能,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其催化碱性析氧反应/OER的过电位仅为304 mV,优于商业化的RuO_(2)催化剂。该研究为发展具有优异电催化性能的廉价过渡金属催化剂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_(9)S_(8) Mott-Schottky N S共掺杂碳纳米片 过渡金属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BCoV纤突蛋白及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喻琦胜 朱庆 +6 位作者 周群 宋鑫 张家祺 陈涛云 徐林 张朝辉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0-648,共9页
旨在为表达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纤突蛋白(S蛋白),并评价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BCoV/SWUN/HXD-4/2021株的全长S基因为模板,针对昆虫细胞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合成,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S,与DH1... 旨在为表达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纤突蛋白(S蛋白),并评价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BCoV/SWUN/HXD-4/2021株的全长S基因为模板,针对昆虫细胞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合成,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S,与DH10Bac同源重组后转染昆虫细胞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pFastBac-S,利用基因组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鉴定,测定杆状病毒滴度。优化和筛选感染剂量对蛋白表达的影响,超速离心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和评估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优化后全长4108 bp的BCoV S基因CAI(密码子适应指数)从0.39调整为0.87,平均GC含量从35.8%调整为50.6%。经双酶切、PCR验证,重组质粒与重组杆粒均构建成功。用5μg重组杆粒Bacmid-S转染Sf9细胞并传代至第四代后细胞病变趋于稳定,感染杆状病毒约20 h后产生典型病变,收获重组杆状病毒进行鉴定。PCR电泳结果显示重组杆粒携带S目的蛋白基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试验组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pFastBac-S所表达的蛋白为S目的蛋白,目的条带位于250 ku左右,感染剂量MOI=0.5时蛋白表达量最高。将50μg蛋白、20μg CpG免疫增强剂与等体积MF59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后,肌肉注射免疫小鼠,间接ELISA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免疫蛋白后产生了IgG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水平高于佐剂对照组(P<0.001),最高抗体效价达1∶12800;微量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和效价最高达1∶224,试验组中和效价平均值高于灭活病毒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牛冠状病毒S蛋白,并对S蛋白免疫保护效果做了进一步评价,为后续牛冠状病毒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S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地下变电站主变压器室温度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浩 甘露 +1 位作者 徐琳 杨浩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7-244,共8页
[目的]在地下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被排出,将会产生主变压器超温等问题,甚至会发生设备故障或火灾事故。因此,需对地铁变电站主变压器室的温度控制进行研究。[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110 kV地下变... [目的]在地下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被排出,将会产生主变压器超温等问题,甚至会发生设备故障或火灾事故。因此,需对地铁变电站主变压器室的温度控制进行研究。[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110 kV地下变电站(齐川站)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考虑机械排风量、变压器放热量及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对主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控制进行研究;分析8种不同通风工况下,主变压器室内的温度演变规律。[结果及结论]以理论计算值设置机械排风量,可以有效排除变压器产生的热量,且理论计算风量偏保守。现有设计风机可有效排除变压器产生的热量,最大可排除变压器3倍发热量。在室外环境温度为40℃的不利情况下,现有设计风机仍可有效排除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实现温度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下变电站 主变压器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环境样品中硅氧烷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楠楠 韩笑 +4 位作者 邱春生 徐琳 王少坡 张丹 蔡亚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6-1134,共9页
硅氧烷具有潜在的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等典型特征,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因具有低表面张力、高热稳定性和出色的润滑性等特性,硅氧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且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人类... 硅氧烷具有潜在的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等典型特征,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因具有低表面张力、高热稳定性和出色的润滑性等特性,硅氧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且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人类活动中该类化合物的大量消耗,目前已在各种环境介质、个人护理品、生物基质、硅胶产品以及食物等中频繁检出硅氧烷。同时硅氧烷在不同介质中还能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针对硅氧烷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复杂多样,该文对不同环境介质中样品的采集、前处理方法、硅氧烷的仪器分析方法、硅氧烷及其降解产物的非靶标筛查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采样及后续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硅氧烷后续研究及前期样品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采样 前处理 仪器分析 非靶标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中医研究思考
18
作者 任海燕 王维广 +15 位作者 许林 黎晖 蒋涛 杨涛 罗静静 李涛 张磊 刘清君 覃文军 孟祥飞 李芳杰 王鑫 林静怡 周鹏 郭义 孟昭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1302,共12页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助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智慧中医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野生菌中的15种蘑菇毒素
19
作者 瞿广胜 李显娱 +5 位作者 蔡贵香 韦刚 徐林 戴乾 刘钰洁 赵连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239-251,共13页
目的基于线性离子阱质谱的多重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enhanced product ion scan,MRM-IDA-EPI)二级谱图筛查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 目的基于线性离子阱质谱的多重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enhanced product ion scan,MRM-IDA-EPI)二级谱图筛查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量检测和定性筛查野生菌中15种蘑菇毒素。方法野生菌样本通过甲酸-甲醇-水-乙腈(1:40:40:19,V:V:V:V)混合溶液超声提取,QuEChERS试剂提取净化,采用UPLC-MS/MS和MRM-IDA-EPI方法对15种蘑菇毒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筛查。结果通过野生菌样本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优化,对15种蘑菇毒素进行0.04、0.10和0.40 mg/kg三水平加标回收实验,方法准确度为76.6%~109.2%,精密度为0.3%~7.6%;15种蘑菇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80~0.9994之间;其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光盖伞素和鹅膏蕈氨酸的方法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s)和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s)分别为10μg/kg和30μg/kg,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毒蝇碱、蝇蕈醇、甲基裸盖菇素、鹿花菌素、脱磷酸裸盖菇素、奥来毒素和鬼伞菌素的LODs和LOQs分别为20μg/kg和60μg/kg,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对野生菌样本进行处理,样本基质效应系数K值在0.91~1.08之间。结论所建立的野生菌样本前处理方法对15种蘑菇毒素的定量测定无基质干扰,15种蘑菇毒素的UPLC-MS/MS和MRM-IDA-EPI分析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该方法适用于有毒野生菌引起的食源性中毒定量分析和定性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菌 蘑菇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线性离子阱质谱法 QUECHERS 多重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杜仲品种光合特性分析及生产性能比较
20
作者 陈润峰 张龑 +3 位作者 高强 徐麟 严青青 曾军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9-47,共9页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塔城地区沙湾市试种的4个杜仲品种的光合特性和生产性能。在杜仲光合活跃期(6月)测定4个杜仲品种叶片的叶绿素浓度、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胞间CO_(2)浓度(Ci)、叶片数量和叶片长宽,采收后...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塔城地区沙湾市试种的4个杜仲品种的光合特性和生产性能。在杜仲光合活跃期(6月)测定4个杜仲品种叶片的叶绿素浓度、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胞间CO_(2)浓度(Ci)、叶片数量和叶片长宽,采收后(10月)对其单株叶片的鲜重和干重以及叶片内的粗蛋白、粗脂肪、总糖、木脂素、绿原酸、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塔城地区干旱的原因,抗旱性较好的‘秦仲2号’‘、秦仲3号’综合光合性能优于‘秦仲1号’‘、秦仲4号’。4个杜仲品种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分别为417.87~456.97、265.63~317.31、68.47~79.19 mg/g,木脂素、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区间分别73.26~78.89、3.04~3.76、1.66~1.96 mg/g。主成分分析发现,‘秦仲3号’的综合得分最高,生产性能最好。在6月Pn最高的品种是‘秦仲2号’,光合性能最优,其余3个品种Pn无显著性差异。‘秦仲1号’叶产量和质量均较低,‘秦仲2号’和‘秦仲3号’的单株叶片干重同为4个品种中最高,‘秦仲3号’相对‘秦仲2号’品质更高;‘秦仲4号’的营养含量高,但叶产量极低。综上所述,‘秦仲3号’最适合作为塔城地区的叶用杜仲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新疆 光合性能 生产性能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