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次降雨的响应特征
1
作者 赵意茹 高钰琪 +4 位作者 王中琦 房凤如 韩晓阳 刘文兆 朱元骏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目的]探究土壤水分对次降雨响应过程,揭示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特征,进而为缺水地区降水利用和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观测依据。[方法]对2021年黄土塬区苜蓿草地、休闲地、高产农田(正常施肥)和低产农田(长期不施肥)4种... [目的]探究土壤水分对次降雨响应过程,揭示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特征,进而为缺水地区降水利用和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观测依据。[方法]对2021年黄土塬区苜蓿草地、休闲地、高产农田(正常施肥)和低产农田(长期不施肥)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监测,并分析其对大于30 mm的3次降雨事件响应过程。[结果]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苜蓿草地、休闲地、高产农田和低产农田的降雨入渗和水分再分布深度也呈增大趋势,最大水分入渗深度分别为300,500,500,500 cm。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月均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小值分别出现在8月、1月、1月和6月,最大值均在10月。雨季后,土壤水分仍处于再分布过程,12月底苜蓿草地、休闲地、高产农田和低产农田水分再分布深度分别达到400,700,800,700 cm;土壤储水量变化滞后于降雨量,9—10月土壤储水量变化最强烈,苜蓿地、休闲地、高产农田和低产农田土壤储水量增幅分别为390.6,197.5,299.8,157.4 mm。[结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亏缺严重的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最为敏感,最大响应深度可达400 cm,土壤储水量变化幅度也最大,水分再分布过程导致其变化滞后于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入渗深度 土地利用方式 次降雨 黄土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机身对接过程仿真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仲奇 聂晓乐 +3 位作者 李佳伟 王安洋 赵阳 常正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8-58,93,共12页
针对传统机身对接仿真中理论模型偏差较大、有限元模型消耗时间长等问题,开展数据驱动的机身对接过程仿真技术研究。首先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构建六自由度平台运动学模型和机身–调姿平台位姿转换模型,通过数据交互实现仿真数据实时传输... 针对传统机身对接仿真中理论模型偏差较大、有限元模型消耗时间长等问题,开展数据驱动的机身对接过程仿真技术研究。首先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构建六自由度平台运动学模型和机身–调姿平台位姿转换模型,通过数据交互实现仿真数据实时传输从而驱动虚拟模型,利用测量数据和虚拟模型进行了机身对接仿真,确定了对接过程位姿参数,为调姿平台参数修正提供数据基础。之后为提升数据求解效率,根据求解机身变形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出变形量并转化成机身位置变化量,将机身姿态角和位置变化量作为输入输出值构建代理模型,并验证方法有效性。最后开发了机身对接过程仿真系统,以机身试验件的对接过程为例,验证了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身对接 虚实融合 数据驱动 代理模型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爆炸用激波管峰值压力预测方法
3
作者 陈梓薇 王仲琦 曾令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9,共10页
针对爆炸用激波管缺乏相应的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时效性差的问题,同时为了快速得到激波管内的峰值压力,建立预测爆炸用激波管试验段峰值压力的四层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激波管试验段峰值压力,计... 针对爆炸用激波管缺乏相应的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时效性差的问题,同时为了快速得到激波管内的峰值压力,建立预测爆炸用激波管试验段峰值压力的四层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激波管试验段峰值压力,计算结果与激波管爆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为2.69%。证明激波管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后,将数值模拟得到的195组激波管测得的峰值压力作为输出层,激波管驱动段TNT的药量、药柱的长径比以及爆炸比例距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为了加快神经网络迭代速度和提高预测精度,使用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算法作为神经网络误差梯度下降的优化算法。结果表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模拟值基本吻合,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26%。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反映激波管爆炸的峰值压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时比数值模拟节约了大量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激波管 峰值压力 自适应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忠奇 李今朝 吴南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ACS)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因出现典型胸痛、胸闷症状在鞍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artery,ACS)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因出现典型胸痛、胸闷症状在鞍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符合诊断标准的ACS患者20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各免疫炎症指数。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51)和多支病变组(n=155);根据改良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n=89)和中重度病变组(n=117)。比较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筛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SII预测ACS患者多支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93,当SII为631.31时,对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能力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9%和96.1%。结论SII是ACS患者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多支病变 中重度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性障碍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
5
作者 姜文静 汪旭回 +4 位作者 徐之涵 张雪迪 王钟琪 周萍 柳娜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4期317-322,共6页
背景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性障碍(OCD)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临床症状相似,但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探讨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 背景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性障碍(OCD)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临床症状相似,但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探讨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195例OC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分类量表(Y-BOCS)、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以及席汉残疾量表(SDS)进行评定。根据PDQ-4+中的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组(n=58)和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组(n=137)。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患者临床特征与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伴和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OCD患者的年龄、精神疾病家族史、未治疗时间、OCI-R囤积维度评分、排序维度评分、总评分、PDQ-4+中的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B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OCD患者未治疗时间、OCI-R总评分、囤积维度评分、排序维度评分和BDI评分与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r=0.120、0.526、0.364、0.492、0.41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治疗时间(β=0.132、P<0.05)、OCI-R囤积维度评分(β=0.283、P<0.05)、排序维度评分(β=0.418、P<0.05)是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OCD患者未治疗时间可能更长,在囤积和排序方面的功能障碍可能更明显,抑郁症状可能更严重。未治疗时间、囤积症状和排序症状可能是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性障碍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常正平 王仲奇 +3 位作者 张津铭 王志敏 康永刚 罗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针对现有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计算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依据壁板装配工艺流程分析,确定了引起壁板铆接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增扩自由度法,解决了壁板铆接体-壳连接建模中... 针对现有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计算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整体映射模型的壁板铆接变形预测方法。依据壁板装配工艺流程分析,确定了引起壁板铆接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增扩自由度法,解决了壁板铆接体-壳连接建模中的应力不协调问题,并用于构建壁板铆接局部-整体映射模型;基于局部-整体映射模型,将钉孔周围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传递到壁板整体薄壳模型上,实现了壁板铆接变形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十钉铆接结构中,与全实体动态铆接模型相比,单钉的平均计算时间从55min降为15min,变形分布与大小基本相同;某壁板变形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测量点的最大变形值偏差为0.062mm,平均偏差为0.01mm,相关性系数为0.898。该模型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且具有有效性,为进一步铆接变形的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壁板 铆接变形 局部-整体映射模型 数值模拟 铆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分子链接枝对导电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中奇 李普旺 +4 位作者 李乐凡 赵鹏飞 何东宁 李思东 程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97-300,308,共5页
采用乳液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的天然橡胶(MNR),并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其与导电炭黑(CCB)的复合材料,研究了橡胶分子链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橡胶(NR)相比,CCB会在MNR中选择性... 采用乳液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的天然橡胶(MNR),并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其与导电炭黑(CCB)的复合材料,研究了橡胶分子链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橡胶(NR)相比,CCB会在MNR中选择性偏聚,形成更完善的填料损耗网络,进而改善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复合材料电磁性能随着CC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CCB含量为30phr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介电损耗因子、反射损耗达到峰值,分别为0.75S/m、0.34、-22.38dB,依次为CCB/NR复合材料的2.18倍、1.48倍和2.15倍;基于微相分离,讨论了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接枝改性 导电炭黑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自动钻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超 王仲奇 +1 位作者 常正平 马健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4-102,共9页
飞机壁板自动钻铆大量采用干涉连接,干涉量的均匀程度与壁板变形程度的协同控制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BPNN)的优化方法。以压铆力、压铆过程时间、压铆停留时间和夹紧力为变量,以仿真数... 飞机壁板自动钻铆大量采用干涉连接,干涉量的均匀程度与壁板变形程度的协同控制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BPNN)的优化方法。以压铆力、压铆过程时间、压铆停留时间和夹紧力为变量,以仿真数据为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干涉量均匀程度和壁板变形程度的预测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PSO)进行多目标优化。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能够显著提升干涉量的均匀程度并有效降低板件的变形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钻铆 数值模拟 工艺参数优化 BP神经网络(BPNN)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爆战斗部动态条件下云爆剂抛撒云团形态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世英 王仲琦 计东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掌握云爆弹在动态飞行条件下云爆剂抛撒的特性,基于仿真分析和动态抛撒试验,获取了动态条件下云爆剂抛撒云团的成长过程及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云爆战斗部静态抛撒时,云团的形态呈扁平形,随着云爆战斗部运动速度的增加,云团的形态逐... 为了掌握云爆弹在动态飞行条件下云爆剂抛撒的特性,基于仿真分析和动态抛撒试验,获取了动态条件下云爆剂抛撒云团的成长过程及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云爆战斗部静态抛撒时,云团的形态呈扁平形,随着云爆战斗部运动速度的增加,云团的形态逐渐由扁平形向喇叭形发展,速度越高,喇叭形的开口越小,仿真分析可为云爆战斗部动态抛撒云团的形态预估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爆战斗部 燃料空气炸药 动态抛撒 云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废包壳中U、Pu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柏磊 王仲奇 +2 位作者 刘晓琳 李新军 邵婕文 《同位素》 CAS 2020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乏燃料组件在后处理厂经过剪切、浸取后的残留物被称为废包壳,测量其中含有的U、Pu质量将作为判断乏燃料溶解工艺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或者作为是否需要对废包壳进行再次溶解操作的判断标准。本文在分析废包壳放射性组成情况的基础上... 乏燃料组件在后处理厂经过剪切、浸取后的残留物被称为废包壳,测量其中含有的U、Pu质量将作为判断乏燃料溶解工艺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或者作为是否需要对废包壳进行再次溶解操作的判断标准。本文在分析废包壳放射性组成情况的基础上,鉴于通过直接测量U、Pu特征粒子分析其质量存在困难,提出一种通过间接方式测量废包壳中残留U、Pu含量的方法,并开展初步的研究工作。此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3He正比计数管的测量装置,采用中子符合法测量分析废包壳中244 Cm的含量,并针对测量对象的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性,开展测量装置内部空间探测效率分布模拟计算,给出测量的极限误差分析;建立乏燃料组件核素组成信息模拟计算程序,分析计算日本同类型乏燃料组件的关注核素含量,并比对此组件的破坏性分析(DA)结果,给出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并通过上述程序计算得到废包壳对应乏燃料组件中的244 Cm/U(Pu)值。结合测量数据和计算数据,可推导出废包壳中的U、Pu质量。此外,本文还分析这种测量分析方法的误差构成,评估最终分析结果不确定度,为工艺判断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指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包壳 244 Cm 乏燃料 中子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棒中关键核素径向分布特点及对废包壳测量准确度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柏磊 王仲奇 +3 位作者 刘晓琳 何丽霞 夏兆东 吕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8-894,共7页
废包壳是水法乏燃料后处理工艺首端高放固态废物的主要来源,通常采用非破坏性测量方法进行整体测量并分析其中残余的U、Pu等感兴趣关键核素的量,传统方法中多引用组件的平均燃耗作为分析计算的输入参数。但根据反应堆运行经验,乏燃料组... 废包壳是水法乏燃料后处理工艺首端高放固态废物的主要来源,通常采用非破坏性测量方法进行整体测量并分析其中残余的U、Pu等感兴趣关键核素的量,传统方法中多引用组件的平均燃耗作为分析计算的输入参数。但根据反应堆运行经验,乏燃料组件和乏燃料棒中燃烧生成的核素及残余U的浓度呈非均匀空间分布状态,这一特性增大了废包壳非破坏性测量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本文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重建乏燃料棒中感兴趣关键核素的径向分布特征,数据表明废包壳中感兴趣核素的质量浓度比与采用燃料棒平均燃耗计算的结果相差可达100%,由此建立了采用非均匀分布特性修正废包壳中感兴趣核素浓度测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破坏性分析 乏燃料 关键核素 非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舱门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及偏差传递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仲奇 杨盼 +4 位作者 陈世洁 赵阳 吴永林 封璞加 常正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47,共12页
针对民用飞机零部件制造过程中质量检测与控制难、装配误差累积严重等问题,开展飞机装配过程中的偏差传递研究。首先,分析某型飞机的装配过程,基于MBD模型提出数字孪生模型建模思路“点云数据重构理论模型+制造、装配、调试等多阶段衍... 针对民用飞机零部件制造过程中质量检测与控制难、装配误差累积严重等问题,开展飞机装配过程中的偏差传递研究。首先,分析某型飞机的装配过程,基于MBD模型提出数字孪生模型建模思路“点云数据重构理论模型+制造、装配、调试等多阶段衍生信息挂载”,给出面向装配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关键构建技术,并建立了舱门某零件数字孪生模型。其次,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装配特点,通过零件关键特征的变动关系修正雅克比旋量模型,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偏差传递计算方法。最后,以舱门某机构组件中的两零件为例进行偏差计算,通过3DCS软件模拟计算该组件的装配偏差,对比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所提到的偏差传递计算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飞机舱门 偏差传递 3DCS 模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铆接工艺参数对孔边细观结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仲奇 许敏恒 +2 位作者 赵海涛 常正平 康永刚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20期40-48,77,共10页
铆接结构的疲劳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孔边的微裂纹及其扩展,而铆接工艺参数对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影响显著。从细观角度分析铆接工艺参数对孔边细观结构的影响,探索铆接工艺参数对孔边细观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试验方法,构建孔边细观... 铆接结构的疲劳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孔边的微裂纹及其扩展,而铆接工艺参数对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影响显著。从细观角度分析铆接工艺参数对孔边细观结构的影响,探索铆接工艺参数对孔边细观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试验方法,构建孔边细观结构表征参数,选择壁板与墩头和钉杆接触处圆角半径(MR)、孔边塑性层厚度(Md、MD)为表征的3个参数,分别研究了铆接工艺参数压铆力(Riveting Force)、镦铆过程时间(Riveting Process Time)、上铆头空腔(Upper Riveting Cavity)对孔边细观结构表征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铆接工艺参数对孔边细观结构影响规律的研究,在装配连接时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实现对细观结构的改善,进而提高铆接结构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接工艺参数 细观结构 表征参数 试验研究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震后植被恢复时空变化与地形形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中琪 杨斌 +3 位作者 陈磊 张昂 鲁魏 韩彤彤 《科技通报》 2021年第11期17-23,48,共8页
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特点,利用MODIS13Q1和ALOS PALSAR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和D-InSAR技术,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植被恢复率和地表形变;定量解析震后受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剖析汶川地震后干旱河谷地形形... 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特点,利用MODIS13Q1和ALOS PALSAR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和D-InSAR技术,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植被恢复率和地表形变;定量解析震后受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剖析汶川地震后干旱河谷地形形变与植被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1)植被恢复情况:干旱河谷区植被覆盖度较差,受损植被完全恢复占比不足0.2,地震次生灾害对植被覆盖度损害不存在滞后现象;(2)地形形变特征:地震造成严重形变,汶川区抬升量最大达229.985 mm,茂县区沉降量最大达1007.44 mm;(3)关系:受损植被恢复率与地形形变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说明植被受地震的扰动不大,形变区受损植被难以恢复,突出显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脆弱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形变 植被覆盖度 相关性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玥 徐振晔 +1 位作者 王中奇 王立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2期121-125,共5页
桑黄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桑黄对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食管癌、脑胶质瘤、肝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病具有防治作用,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侵... 桑黄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桑黄对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食管癌、脑胶质瘤、肝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病具有防治作用,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侵袭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增效减毒、抗氧化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该文对近年来桑黄防治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桑黄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品种进一步充分开发,也为防治肿瘤探索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肿瘤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含铀物料测量系统无源效率刻度技术应用研究
16
作者 柏磊 王仲奇 +1 位作者 邵婕文 何丽霞 《同位素》 CAS 2020年第4期212-219,I0002,共9页
根据分段γ扫描系统(SGS)建立的非均匀含铀物料测量系统,建立相应的无源探测效率刻度计算模型,并利用标准点源对高纯锗探测器进行表征实验、对整套系统进行模拟验证实验,该系统的绝对探测效率计算值与模拟实验值偏差均小于2%。随后利用... 根据分段γ扫描系统(SGS)建立的非均匀含铀物料测量系统,建立相应的无源探测效率刻度计算模型,并利用标准点源对高纯锗探测器进行表征实验、对整套系统进行模拟验证实验,该系统的绝对探测效率计算值与模拟实验值偏差均小于2%。随后利用已知浓度的硝酸铀酰溶液开展基于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实验验证,该测量值与样品的标称值相对偏差在2%以内。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增量法原理开展盲样测量分析的尝试性评估实验,利用非对等刻度方法确定点源等效位置,以初次测量分析的盲样数据作为基数,分别测量逐一加入已知235U含量的工作标准样品的混合物,每次测量结果与基数之差同工作标准样品标称值之间的偏差小于8.5%,对上述四个测量结果进行线性拟合,R^2=0.995 4。对拟合曲线采用外推方式,计算得出盲样中235U的含量与实测值偏差-1.87%。结果表明,该非均匀含铀物料测量系统无源效率刻度技术的准确性可以接受,同时通过增量法的应用可对未知非均匀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估,该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核保障的非均匀物料测量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 效率刻度 无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柔性工装数字孪生几何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姜珊 王仲奇 +2 位作者 夏松 杨盼 常正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6-91,111,共7页
飞机柔性工装受温度、工件状态、装配工艺等因素影响,常处于时变状态,其孪生模型动态信息量大,建模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工装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定义状态及其转移机制、参数化几何实体建... 飞机柔性工装受温度、工件状态、装配工艺等因素影响,常处于时变状态,其孪生模型动态信息量大,建模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工装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定义状态及其转移机制、参数化几何实体建模实现了实物工装在数字空间的动态映射,为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虚拟仿真奠定基础。以翼身对接试验平台为对象,建立对接调姿机构的数字孪生几何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工装 数字孪生几何模型 有限状态机 参数化建模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 可配置装配偏差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安洋 王仲奇 +2 位作者 夏松 常正平 马之凯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5-75,共11页
飞机产品在实际部装和总装过程中对部件和组件的几何装配准确度有极高的要求,预测并控制飞机装配精度一直是航空工业持续研究的课题之一。针对数字孪生目前在装配仿真领域的应用,从几何装配准确度预测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 飞机产品在实际部装和总装过程中对部件和组件的几何装配准确度有极高的要求,预测并控制飞机装配精度一直是航空工业持续研究的课题之一。针对数字孪生目前在装配仿真领域的应用,从几何装配准确度预测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可配置装配偏差分析方法。将产品离散点云和产品设计模型作为产品孪生模型的几何表达,使用点云约束配准理论实现零件数字孪生模型装配特征配合的位姿调整,并根据零件数字孪生模型不同的装配关系,构建出各类装配关系下配合零件间相对位姿变换矩阵的求解函数,并构建函数库。在三维尺寸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可配置尺寸链模型,实现尺寸链“即配即算”的快速求解效果。开发了一套可配置装配偏差求解系统,以某飞机舱门试验件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模型 飞机装配 装配偏差分析 可配置 尺寸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卫星通信系统频偏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中旗 崔高峰 +1 位作者 王卫东 李秀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卫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大的多普勒频偏严重影响着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频偏估计的性能,基于5G NR帧结构和同步信号,提出新的利用级联积分梳状(Cascaded Integrator Comb,CIC)滤波器插值的小数倍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分两步实现小数倍频... 卫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大的多普勒频偏严重影响着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频偏估计的性能,基于5G NR帧结构和同步信号,提出新的利用级联积分梳状(Cascaded Integrator Comb,CIC)滤波器插值的小数倍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分两步实现小数倍频偏估计:首先,利用结构简单、运算快速的CIC滤波器对接收主同步序列(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信号和本地PSS进行插值处理,以增加采样点;然后,使用基于PSS的互相关算法估计频偏。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基于PSS的互相关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估计准确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5G系统 频偏估计 CIC插值滤波器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瓦斯运移及通风防灾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中岐 林志 +3 位作者 冯森 杨红运 陈相 刘江 《中外公路》 2023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为掌握隧道建设中瓦斯运移规律及通风防灾技术,以实际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Ansys Fluent建立三维通风物理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通风对隧道瓦斯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瓦斯及风流扩散不均衡性突出,随着通风时间增加,... 为掌握隧道建设中瓦斯运移规律及通风防灾技术,以实际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Ansys Fluent建立三维通风物理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通风对隧道瓦斯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瓦斯及风流扩散不均衡性突出,随着通风时间增加,瓦斯浓度及风速在距离掌子面120 m处达到稳定;瓦斯监控及防治过程中,重点关注隧道掌子面至二衬台车区间瓦斯是否超限;放炮后掌子面瓦斯浓度不断升高,通风15 min左右,掌子面瓦斯浓度达到峰值,通风30 min后瓦斯浓度趋于稳定,且位于施工允许瓦斯浓度范围内。合理控制通风时间及通风量并加强隧道拱脚、底板等区域的通风,能够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瓦斯工区 数值模拟 瓦斯浓度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