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昭通本地自育玉米新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1
作者 王世敏 韩芳 +4 位作者 查丽金 刘健君 张时军 施吉嵘 程金朋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筛选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玉米新品种,以进一步提升当地山区旱地玉米产业发展的支撑水平,并增强其竞争力。[方法]选取昭黄10号、12号、14号、16号、18号、22号、26号及36号共8个玉米新品种,培育7、14和21 d时,分别测量株高、根长、根... [目的]筛选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玉米新品种,以进一步提升当地山区旱地玉米产业发展的支撑水平,并增强其竞争力。[方法]选取昭黄10号、12号、14号、16号、18号、22号、26号及36号共8个玉米新品种,培育7、14和21 d时,分别测量株高、根长、根数,并进行比较。玉米苗长至三叶一心时,用15%PEG-6000溶液进行干旱胁迫,分别于1、2、3 d测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丙二酮(MAD)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干旱胁迫后,昭黄18号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持续下降趋势,昭黄18号、36号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持续下降趋势,昭黄12号、16号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持续下降趋势,昭黄14号、16号MD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升高,以上品种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结论]8个玉米品种中苗期抗旱性最强的是昭黄22号、10号、2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期 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施工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苏昂 王士民 +2 位作者 何川 卢岱岳 方若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3-692,共10页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极易发生管片裂损病害,对盾构隧道长期安全影响显著。以某地铁盾构隧道为依托,针对施工阶段管片裂损情况进行了大量现场调查,总结归纳了管片裂损分布规律及裂损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扩展有限...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极易发生管片裂损病害,对盾构隧道长期安全影响显著。以某地铁盾构隧道为依托,针对施工阶段管片裂损情况进行了大量现场调查,总结归纳了管片裂损分布规律及裂损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扩展有限单元法,系统分析了管片裂损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损按照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向区域性剥落、纵向裂纹、边角部裂损,环向区域性剥落和纵向裂纹属于结构性裂损,边角部裂损属于材料性裂损。纵向裂纹与千斤顶推力和接触面不平整有关,其产生及扩展多沿千斤顶推力分界面分布,裂纹扩展是能量积累—释放的往复过程,表现出台阶式渐进递增的特点,开裂机制为受拉破坏。环向区域性剥落与环间错台有关,与榫槽径向允许位移量8 mm相等的错台高差是管片发生环向区域性剥落的临界值。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采用错缝拼装进行盾构隧道施工时,应避免使用带榫管片或减小管片榫槽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不良施工荷载 错台 管片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峥 柳玉树 +7 位作者 王时敏 张瑞 贾璐 叶红强 胡文杰 赵文艳 刘云松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探索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牙齿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以减少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难度,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12例,实验... 目的:探索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在牙齿重度磨耗病例中的应用,以减少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难度,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者12例,实验组(6例)最终修复体制作时应用数字化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对照组(6例)应用传统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分别记录两种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的调牙合时间、患者复诊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患者对初戴修复体和戴用修复体3个月后的咬合舒适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方法制作的最终修复体咬合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正中牙合和非正中牙合平均每个牙冠调牙合时间的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平均复诊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戴时实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咬合舒适度评分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戴冠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咬合舒适度评分中位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应用数字化方法复制暂时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的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有利于降低重度磨耗病例修复的调牙合难度并达到可预测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对节约临床时间,提升修复精准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生物复制功能 牙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士民 陈兵 +3 位作者 王先明 鲁茜茜 阮雷 蹇蕴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2-891,共10页
近年来,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得到应用推广,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导致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体系关键参数尚不明确,其中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便是其中之一。以狮子洋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对二次衬砌合理施作... 近年来,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得到应用推广,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导致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体系关键参数尚不明确,其中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便是其中之一。以狮子洋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对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衬砌在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中仅作为辅助承载结构,施作时机为57%~83%,结构径向收敛值和椭圆度随加载步变化最为缓慢,结构累计声发射数AE呈渐进性增长;施作过早或过晚,二次衬砌均不能有效抑制管片衬砌变形,且结构累计声发射数AE均呈阶梯型增长;随着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推迟,二次衬砌与管片衬砌最大内力量值之比及结构开始出现宏观损伤破坏荷载级别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综合考虑双层衬砌结构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历程及损伤特性,认为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为5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衬砌 二次衬砌 施作时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频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监测小金县春厂坝滑坡 被引量:5
5
作者 郝晓光 刘根友 +4 位作者 王世敏 何政伟 王鑫磊 王彬彬 黄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11,共4页
为解决相对定位算法中载波相位模糊度难以被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从而实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基于BDS/GPS单频实时动态定位核心算法,研发一套北斗智慧云变形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单历元阻尼L... 为解决相对定位算法中载波相位模糊度难以被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从而实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基于BDS/GPS单频实时动态定位核心算法,研发一套北斗智慧云变形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的实现过程和变形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该系统具有硬件成本低、实时高精度位移监测等功能特点,适用于滑坡预警工作。变形监测系统应用于小金县春厂坝滑坡监测,在连续监测过程中,该系统于2018年2月26日成功预警了滑坡事件。本次滑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和重大经济损伤,监测预警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实时动态定位 变形监测系统 滑坡预警 春厂坝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版胸痛中心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应用价值的单中心报告 被引量:9
6
作者 汪雁博 王士敏 +2 位作者 王深荣 张立松 傅向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深泽县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救治效果,探讨基层版胸痛中心在STEMI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深泽县医院收治并上报... 目的通过回顾深泽县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救治效果,探讨基层版胸痛中心在STEMI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深泽县医院收治并上报胸痛中心数据库的STEMI病例96例。根据胸痛中心通过认证的时间(2018年1月),将上报病例分别按认证前后STEMI救治流程进行诊断、治疗和转运。比较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收治患者胸痛中心质量控制的核心数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rst medical contact,FMC)时间、通过120急救车入院比例、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心电图传输比例、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检测时间、FMC至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再灌注治疗比例、进门-溶栓时间、溶栓患者进门-出门时间、2~24 h转院比例等。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1个月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累计收治STEMI患者96例,胸痛中心认证前45例,认证后51例。胸痛中心认证后STEMI患者心电图传输比例增加,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cTnI检测时间[(20.79±9.26)min∶(15.70±2.11)min,P <0.001]及FMC至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较认证前均明显缩短(P_均<0.05)。溶栓患者进门-溶栓时间[(32.71±15.44) min∶(21.78±8.66)min,P <0.001]、溶栓后2~24 h内转运比率(47.4%∶94.3%,P <0.001)以及进门-出门时间[(8.31±6.95)h∶(2.81±2.40)h,P <0.001]均明显缩短。认证后经协作医院造影确认的溶栓再通比率为91.3%。胸痛中心认证前后收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可以显著改进基层医院STEMI救治流程,但是对STEMI救治效果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基层医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冻结施工冻胀效应及其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士民 彭小雨 +2 位作者 王亚 王先明 何绪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6-3454,共9页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实施会引起地层的冻胀,为了探究富水砂卵石地层冻胀特性及其对既有结构的扰动,首先阐述了土体冻胀的本质和温度与结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并依托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塔湾站-史家湾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建立三维热力耦合数...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实施会引起地层的冻胀,为了探究富水砂卵石地层冻胀特性及其对既有结构的扰动,首先阐述了土体冻胀的本质和温度与结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并依托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塔湾站-史家湾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建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对砂卵石地层冻结期间的地层冻胀变化和既有隧道变形受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冻结管降温使得冻结管周围地层中的水分冻结,土体体积膨胀,进而使联络通道设计位置上方地表出现隆起,且距联络通道中心的水平距离越近,隆起变形值就越大。地层的冻胀对既有双线隧道造成扰动,隧道结构变形主要表现为拱顶隆起、拱底下沉、靠近联络通道一侧的拱腰向隧道内侧产生横向变形,同时联络通道设计开口位置附近的管片结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整个冻结过程中,冻结前期设计加固区域地层的降温速率和低温扩散速率较快,地层冻胀效应变化显著,而到冻结后期受冻结范围影响地层冻胀变形和既有隧道变形的增幅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人工地层冻结法 冻胀 既有隧道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器扫描位置触发关键技术研究
8
作者 马毅超 王施敏 +1 位作者 庄建 李嘉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8-333,共6页
为满足同步和多技术扫描的要求,基于FPGA实现一种BISS协议编码器处理平台,提供同步触发和数据捕获功能,是探测器扫描位置触发的关键技术.硬件部分的电路是由FPGA、差分芯片SN75179B和IC-MHM绝对值编码器组成的,软件部分是基于FPGA的时... 为满足同步和多技术扫描的要求,基于FPGA实现一种BISS协议编码器处理平台,提供同步触发和数据捕获功能,是探测器扫描位置触发的关键技术.硬件部分的电路是由FPGA、差分芯片SN75179B和IC-MHM绝对值编码器组成的,软件部分是基于FPGA的时钟产生模块、解码模块和CRC校验模块的设计.通过软硬件测试对IC-MHM编码器信号进行处理,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基于FPGA设计的BISS接口符合BISS协议的时序,能够准确接收和处理编码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位置 触发 FPGA BISS协议 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数字化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制作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时敏 李峥 +5 位作者 王冠博 叶红强 刘云松 佟岱 高文慧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建立一套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流程,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临床,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通过佩戴牙合垫缓解夜磨牙症的患者24名,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的上下牙列数字印模和抬高... 目的:建立一套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流程,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临床,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通过佩戴牙合垫缓解夜磨牙症的患者24名,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的上下牙列数字印模和抬高后的咬合关系,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进行数字化设计,将设计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制作软件(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进行切削;对照组通过真空压膜法制作传统软牙合垫。将两种方法制作的牙合垫分别让两组患者进行口内试戴,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分析佩戴两种牙合垫后的牙合接触特征,并由患者对牙合垫的固位、美观与咬合舒适度进行评分,采用IBM SPSS 20. 0软件进行Mann-Whitney双侧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成功建立了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流程。临床应用发现,两组患者对两种牙合垫的固位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 538,P=0. 590),实验组的美观评分(Z=2. 038,P=0. 042)与咬合舒适度评分(Z=-2. 579,P=0. 0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can结果显示,正中咬合时,对照组仅有双侧第二磨牙区存在牙合接触,而实验组可与下颌全牙列接触,前后牙合力均匀。结论: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的夜磨牙保护牙合垫改良了咬合设计,极大地简化和优化了牙合垫的制作流程,节约了医疗资源,有益环保,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夜磨牙症 牙合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势微笑位口唇对称参考平面的数字化构建及初步应用验证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淑婷 朱玉佳 +6 位作者 王时敏 王飞龙 叶红强 赵一姣 刘云松 王勇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构建姿势微笑(posed smile)位口唇对称参考平面(symmetry reference plane,SRP)的方法,实现姿势微笑位口唇SRP的自动化构建,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8名研究对象的三维面部和牙列数据,基于赋权普氏分析(wei...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构建姿势微笑(posed smile)位口唇对称参考平面(symmetry reference plane,SRP)的方法,实现姿势微笑位口唇SRP的自动化构建,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8名研究对象的三维面部和牙列数据,基于赋权普氏分析(weighted Procrustes analysis,WPA)算法和区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分别构建每位受试者WPA算法和初学者ICP算法的姿势微笑位口唇SRP作为实验组,以专家定义的“真值平面(truth plane,TP)”作为对照组,比较WPA算法和初学者ICP算法确定的SRP与TP间的角度差异。将姿势微笑位下WPA算法自动获得的口唇SRP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设计,进行临床初步应用评价。结果:18名受试者姿势微笑位下WPA算法建立的口唇SRP与TP角度差异为1.78°±1.24°,初学者ICP算法建立的口唇SRP与TP角度差异为7.41°±4.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牙美学设计时,参照姿势微笑位下WPA算法自动获得的口唇SRP进行前牙修复体美学设计,受试者评分为(8.48±0.57)分;常规数字化方案按照原有牙列对称平面进行修复体设计,受试者评分为(5.20±1.31)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PA算法自动构建的姿势微笑位口唇SRP较初学者ICP算法更准确,与“真值平面”非常相近,可以为口腔美学分析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参照WPA算法自动构建的口唇SRP进行前牙修复体设计,能有效促进医患交流,提高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美学 面部不对称 成像 三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三维力学分析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22
11
作者 梁敏飞 张哲 +3 位作者 李策 王士民 杨赛舟 何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2-899,共8页
在已有双层衬砌梁–弹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双层衬砌盾构隧道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压杆–弹簧组合方式模拟双层衬砌的结合面力学相互作用,并充分考虑了由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引起的结构刚度沿环、纵向分布不连续效... 在已有双层衬砌梁–弹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双层衬砌盾构隧道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压杆–弹簧组合方式模拟双层衬砌的结合面力学相互作用,并充分考虑了由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引起的结构刚度沿环、纵向分布不连续效应。依托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将计算得出的内力数据与现场实测的内力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模型模拟双层衬砌盾构隧道结构三维力学行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管片内力分布受到环缝和纵缝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不连续性,且由于地层岩性不均,管片上部与下部的弯矩亦有较大差异;(2)管片受力稳定后施作二衬,管片自身的内力量值变化较小,二衬主要受到自重作用,内力分布呈现"上小下大"分布规律,其量值与管片相比较小,在建设初期仅起到辅助承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层衬砌 三维分析模型 接触面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ALA对紫花苜蓿耐热性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宛宣 王世敏 赵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8-1194,共7页
本研究以高温胁迫下的‘德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Deqin’)为材料,探讨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其形态指标、相对电导率、叶绿体色素、丙二醛(Malonydialdehyde,MDA)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 本研究以高温胁迫下的‘德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Deqin’)为材料,探讨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其形态指标、相对电导率、叶绿体色素、丙二醛(Malonydialdehyde,MDA)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施ALA浓度的升高,叶片中POD活性、MDA含量和叶片数增长率逐渐降低,分枝数增长率逐渐升高,叶绿体色素含量和生物量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相对电导率先降低后升高,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ALA溶液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进而缓解高温对植物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此外,适宜浓度的ALA溶液还能保护植物细胞色素,促进植物干物质的积累和生长发育。综合试验结果得出,ALA浓度为30 mg·L^-1时,有利于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降低相对电导率,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钦’紫花苜蓿 ALA 高温胁迫 生理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重塑社会行为的发生逻辑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仕民 黄诗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通信领域的技术革命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理论上的系统支撑,并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铺陈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作为信息传播路径的互联网技术覆盖并嵌入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之新场域的互联网空间被创... 通信领域的技术革命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理论上的系统支撑,并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铺陈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作为信息传播路径的互联网技术覆盖并嵌入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之新场域的互联网空间被创设完成。与传统的生产生活空间相迥异,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们的认知图式、交际逻辑和生产模式被重新定义;同时,它对传统人际交往方式和人类伦理观念进行瓦解与重构,并于具有互联网技术之工具性、空间性和社会性的人类行为再塑造中,构筑着网络空间中人际交往的新的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网络空间 社会行为 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冷凉高地鲜切马铃薯抗褐变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立君 王世敏 +3 位作者 李周 程金朋 刘健君 余平莲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0期8-14,22,共8页
西南冷凉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其加工产品不断增加,为解决鲜切马铃薯在保鲜过程中发生的褐变问题,以昭薯ZT032为试材,选取柠檬酸、L-半胱氨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钙作为护色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 西南冷凉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其加工产品不断增加,为解决鲜切马铃薯在保鲜过程中发生的褐变问题,以昭薯ZT032为试材,选取柠檬酸、L-半胱氨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钙作为护色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其对鲜切马铃薯片的护色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护色剂复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护色剂,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为柠檬酸0.47%、L-半胱氨酸0.28%、D-异抗坏血酸钠0.05%、氯化钙0.54%,在此条件下,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13%,加工的鲜切马铃薯护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for Detection of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
15
作者 Qiu Cai-ling Lu Dian-qiu +9 位作者 Liu De-fu Shi Jiao-xu Bao Liu-yuan Ma Zhong-lian Liu Li Feng Zhen-yue Huang Xian-min Jiang Rui Chen Yue wang shi-m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dis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ens potato production.Therefore,an advanced,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for better control...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disease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threatens potato production.Therefore,an advanced,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need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for better control.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asier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method,some studies were tried as the followings:(1)the pre-hybridization step of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was omitted compared with ordinary way;(2)RNA extraction(phenol extraction and Ames buffer extraction)methods were compared;(3)fixed RNA by UV lamp and oven compared with UV cross-linker;(4)hybridized the RNA in shaking incubator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NA extracted by Ames buffer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by the phenol extraction method.Besides,the result of hybridization without pre-hybridization step was better than that with 1.5 h of pre-hybridization.The more important discovery was that the shaking incubator could replace the hybridization oven and the ordinary UV lamp could replace the UV cross-linker.After a long term repeated research and testing,a new hybridization system that could rapidly detect the PSTVd by improved NASH technique merely using comm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wa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 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NASH) pre-hybridization RNA extrac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