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迁移成分分析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通用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 王子文 +4 位作者 张广月 马铁民 陈争光 衣淑娟 王长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13-3221,共9页
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由于光谱数据采集设备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已有模型在使用到不同设备或不同环境时会出现预测精度低的现象。为了增强定量分析模型的普适性和通用性,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迁移成分分析转移方法(TM... 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由于光谱数据采集设备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已有模型在使用到不同设备或不同环境时会出现预测精度低的现象。为了增强定量分析模型的普适性和通用性,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迁移成分分析转移方法(TM-TCA)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通用模型构建策略。改进的迁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二次校正策略,通过对从机光谱数据的两次校正,改善由于仪器偏移、漂移或不稳定性引起的光谱差异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消除仪器不同或外界条件影响产生的偏差,使校正后的从机光谱数据特征尽可能接近主机光谱,以此增强模型对从机光谱的预测能力。首先求出主机与从机光谱转换矩阵,通过转换矩阵进行待测样品的一次校正,缩小主机与从机样品间受外界条件因素产生的差异性。将经过转换矩阵转换后的主机-从机光谱数据矩阵作为迁移成分分析方法的输入。接下来,基于多指标综合迭代优化选择迁移学习中的核函数和特征值个数的基础上构建定量分析通用模型。为了验证迁移成分分析改进效果,与多种方法的转移效果进行比较。通过优化分析选择RBF核函数,特征值个数为52,实验表明,基于TM-TCA的光谱校正率达到97.1%,光谱平均差异(ARMS)与转移前相比下降了82.9%,比TM和TCA方法分别降低了46.5%和30.2%。为了验证模型构建策略的有效性,构建基于TM-T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玉米水分定量分析通用模型,并对不同设备条件下的模型通用性进行分析。TM-TCA-PLSR模型的预测效果与TCA-PLSR模型的预测效果相比较,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达到了0.8729,提升了4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1543和0.1159,均降低了90%以上,并且TM-TCA-PLSR模型相对分析误差(RPD)值超过了2.5,模型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表明了TM-TCA转移方法能有效减少主机和从机光谱之间的差异性,基于TM-TCA和PLSR的主机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模型转移 迁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的近红外光谱波长筛选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蕊 王雪 +4 位作者 王子文 曲浩 马铁民 陈争光 高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3-1050,共8页
为建立快速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特征波长筛选是提高定量分析预测精度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筛选出有效波长信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有效性。随机森林(RF)作为一种集成算法,可根据计算特征重要性进行特征筛选。RF将基于袋... 为建立快速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特征波长筛选是提高定量分析预测精度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筛选出有效波长信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有效性。随机森林(RF)作为一种集成算法,可根据计算特征重要性进行特征筛选。RF将基于袋外数据(OOB)的平均精度下降(MDA)方法计算均方误差平均值作为特征重要性结果,通过设置特征重要性阈值筛选特征变量构成特征波长子集,但该阈值范围的设定无理论依据,因此需要对特征重要性阈值范围进行探究。另一方面,由于RF的随机特性,特征波长子集中可能包含无效甚至是干扰变量,并不能保证所选变量的有效性。故而进一步提出RF-iPLS波长筛选方法。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PLS)筛选出的特征波长多为连续特征波段的特性,对特征波长子集划分区间,弥补RF因自身随机性造成的无效变量问题;同时,RF筛选的离散特征波长解决了iPLS筛选的连续波段中含冗余信息的问题。为了说明RF-iPLS算法的合理性,特征子集经过蒙特卡洛(MC)方法500次样本特征采样后,构建RF-MC-iPLS算法。虽然RF-iPLS与RF-MC-iPLS算法结构接近,但运行时间缩短了11.12%,结果说明RF-iPLS算法在预测模型中的特征波长筛选是有效的,且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的RF-iPLS算法的有效性,应用一组公开谷物蛋白质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PLSR模型,并与全谱的PLSR模型以及基于不同波长筛选方法的PLSR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全谱的117个波长,RF-iPLS优选出12个特征波长,建模集的RMSEC从2.61降到0.64,预测精度提升了约75.5%,预测集的RMSEP从2.63降到0.69,预测精度提升了73.8%,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精度且预测结果最优,说明RF-iPLS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波长筛选方法,可以简化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复杂度并实现高效降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筛选 特征重要性计算 谷物蛋白质含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机械类故障诊断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宣宇 王子文 +2 位作者 邵诚 王玉栋 丛秋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5,共8页
盾构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这些故障中以机械类故障较为常见,对盾构机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证其掘进作业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详细论述了盾构机刀具磨损、轴承、液压等常见机械类故障及相应的诊断方法,分析了各... 盾构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这些故障中以机械类故障较为常见,对盾构机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证其掘进作业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详细论述了盾构机刀具磨损、轴承、液压等常见机械类故障及相应的诊断方法,分析了各类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盾构机机械类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建议与展望,并指出在故障诊断系统生态技术框架下,实现盾构机机械类故障诊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将会是盾构机未来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故障诊断 机械类故障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衍生物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玉华 王子文 +3 位作者 李海花 于文泊 刘展 刘振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41-3445,共5页
详细介绍了壳聚糖衍生物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作为阻垢缓蚀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阻碳酸钙垢、硫酸钙垢和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酸性溶液、天然海水和模拟海水等介质中对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详细介绍了壳聚糖衍生物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作为阻垢缓蚀剂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阻碳酸钙垢、硫酸钙垢和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酸性溶液、天然海水和模拟海水等介质中对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开发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壳聚糖衍生物产品,通过在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引入功能性官能团来提高产品性能,与其他水处理药剂进行复配研究是壳聚糖衍生物在工业水处理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缓蚀剂 壳聚糖 改性 壳聚糖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管壁特征的HRMRI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连雪 杨本强 +2 位作者 王子文 徐志华 段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HRMRI)技术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HRMRI)技术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序列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管壁斑块情况(斑块分布、形态、信号)。结果糖尿病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6,P<0.001),症状组男性患者多于非症状组(χ~2=5.104,P=0.024)。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患者中有110例有斑块,前壁斑块最多。症状组上壁斑块明显多于非症状组(χ~2=4.257,P=0.039),斑块表面不规则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87,P=0.004),症状组斑块高信号明显多于非症状组(χ~2=5.396,P=0.020)。结论 HRMRI可以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P技术的淤泥质土固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蔡红 肖建章 +1 位作者 王子文 李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9-253,共5页
当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MICP)固化技术主要用于易于灌注的大孔隙、易连通的砂土,应用于低渗透性淤泥质土还鲜见报道。基于MICP固化砂土的相关研究结果,使用巴氏芽孢杆菌进行淤泥质土固化试验,抗剪强度指标随着龄期增加提升明显,固化过程... 当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MICP)固化技术主要用于易于灌注的大孔隙、易连通的砂土,应用于低渗透性淤泥质土还鲜见报道。基于MICP固化砂土的相关研究结果,使用巴氏芽孢杆菌进行淤泥质土固化试验,抗剪强度指标随着龄期增加提升明显,固化过程中淤泥质土含水率也有较大降低,淤泥固化后力学性质明显改善,表明采用MICP技术对淤泥质土进行固化是可行和有效的。为了解巴氏芽孢杆菌对淤泥质土的固化机理,通过矿化分析和电镜技术等技术手段,对比淤泥质土在固化前后矿物成分含量变化,确定巴氏芽孢杆菌在淤泥质土固化过程中与营养盐、淤泥质土中的矿物离子等的化学反应关系,揭示了淤泥质土微生物固化的增强机制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化 淤泥质土 固化机理 固化反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不同部位的生物活性及其在美容护肤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冬冬 王子文 +3 位作者 孙倩茹 祖士高 王昌涛 李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0-14,共5页
综述了三七(Panaxnoto ginseng)不同部位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总结概述了三七不同部位的美容护肤作用机制及功效,并展望了三七在化妆品中的发展前景,旨在为三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七(Panaxnoto ginseng) 不同部位 生物活性 美容护肤 化妆品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迟源 马羽佳 +1 位作者 王子文 刘兆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评价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一2019年3月14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2~14d出现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患者,比较PMT前后红细胞及肾功能变化,有无症状性肺栓... 目的:评价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一2019年3月14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2~14d出现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患者,比较PMT前后红细胞及肾功能变化,有无症状性肺栓塞以及PMT的血栓清除效果,是否成功回收滤器及有无下腔静脉损伤。结果:PMT前后红细胞及肾功能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PMT后血栓清除Ⅲ级12例(85.71%),Ⅱ级2例(14.29%)联合应用CDT治疗后血栓清除达Ⅲ级,所有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无下腔静脉损伤发生。结论:PMT可安全、有效的清除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从而提高滤器回收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血栓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w pattern and pressure drop of gas-liquid two-phase swirl flow in a horizontal pipe 被引量:6
9
作者 RAO Yong-chao DING Bo-yang +2 位作者 wang Shu-li wang zi-wen ZHOU Shi-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528-2542,共15页
The gas-liquid two-phase swirl flow can increase the gas-liquid two-phase contact area and enhanc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between gas and liquid.The swirl flow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 The gas-liquid two-phase swirl flow can increase the gas-liquid two-phase contact area and enhanc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between gas and liquid.The swirl flow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promoting gas hydrate formation and ensuring the flow safe of natural gas hydrate slurry.The experimental section was made of plexiglass pipe and the experimental medium was air and water.The flow pattern of the gas-liquid two-phase swirl flow in the horizontal pipe was divided,according to a high-definition camera and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s-liquid interface.The flow pattern map of the gas-liquid two-phase swirl flow in a horizontal pipe was studied.The influence of the flow velocity and vane parameters on pressure drop was investigated.Two types of gas-liquid two-phase swirl flow pressure drop models was established.The homogeneous-phase and split-phase pressure drop models have good prediction on swirl bubble flow,swirl dispersed flow,swirl annular flow and swirl stratified flow,and the predictive error band is not more than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rl flow two-phase flow flow pattern swirl number pressure dr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夹竹桃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小飞 赵宁 +2 位作者 杨品辉 王紫雯 马建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9-854,共6页
以红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夹竹桃枝叶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小麦雪腐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梨黑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 以红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夹竹桃枝叶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小麦雪腐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梨黑星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计算3种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率(EC50)。结果显示:3种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萃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大。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0.0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65.0%,尤其对小麦雪腐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最大抑制率达85.7%,半抑制浓度(EC50)为2.03mg·mL^(-1);石油醚萃取物其次,正丁醇萃取物抑制效果最差。3种萃取物对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半抑制浓度(EC50)均小于6.28mg·mL^(-1),与其余4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值相比,抑制效果显著。说明红花夹竹桃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够抑制5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其中对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病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化剂特性及其耦合微波强化污泥破解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子文 张正豪 +7 位作者 王燕 杨叙军 杨汉文 李冲 王瑞 陈安怡 王硕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6-1593,共8页
采用污泥活性炭(SAC)、TiO2/SAC、Fe3O4/SAC作为敏化剂,结合微波处理技术对污泥进行了预处理,通过分析滤液中COD、DNA、氮、磷、有机物的含量及组分,探索微波+敏化剂的最佳处理条件.SAC负载TiO2和Fe3O4后强化了其对电磁波的介电损耗和... 采用污泥活性炭(SAC)、TiO2/SAC、Fe3O4/SAC作为敏化剂,结合微波处理技术对污泥进行了预处理,通过分析滤液中COD、DNA、氮、磷、有机物的含量及组分,探索微波+敏化剂的最佳处理条件.SAC负载TiO2和Fe3O4后强化了其对电磁波的介电损耗和磁滞损耗,tanδε分别增加了1.8和1.3倍,tanδμ分别增加到0.26和0.67.TiO2/SAC投加量为0.25g/gSS时,样品滤液的COD浓度是1900mg/L,是原污泥和单独微波处理的4.52倍和1.86倍;Fe3O4/SAC投加量为0.35g/gSS时,样品滤液的COD浓度是2540mg/L,是原污泥和单独微波处理的6.05倍和2.45倍,Fe3O4/SAC强化污泥破壁效果更好.此时,样品滤液中TN、TP、蛋白质、多糖浓度分别为原污泥的7.7倍、16倍、7.49倍和71.69倍,微生物胞内和胞外聚合物中的物质大量释放,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大大增加.微波+敏化剂的预处理方法有利于对污泥中氮、磷及有机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与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敏化剂 吸波性能 污泥破解 有机氮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等级对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晔 王子雯 +3 位作者 车宇航 范杰 刘秀君 牛峰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基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探索性检验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等级能否对患者就医选择产生影响。方法对有实际就医体验的人群进行情景问卷调查,运用透镜模型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不同患者对于就医选择共识性有着显著的... 目的基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探索性检验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等级能否对患者就医选择产生影响。方法对有实际就医体验的人群进行情景问卷调查,运用透镜模型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不同患者对于就医选择共识性有着显著的组间差别,硕士研究生学历组最高,本科学历组最低;信用评价等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结论有必要丰富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等级数据库,建立医疗机构信用评级应用和监查系统,开展诚信医疗系列宣教活动,发挥医疗领域信用的导向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就医选择 透镜模型 信用评价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孔非均匀排布波纹板隔热屏冷却特性仿真
13
作者 梁喜源 刘海涌 +2 位作者 白晓辉 王子文 刘存良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1,F0002,共7页
为了更加合理地分配冷却气体流量,提高纵向波纹板隔热屏结构的气膜冷却效率,提出了非均匀孔排布局波纹板隔热屏结构,即保持开孔率不变,构建了上游波纹结构气膜孔排布密集、下游波纹结构气膜孔排布稀疏的非均匀结构。在发动机真实工况下... 为了更加合理地分配冷却气体流量,提高纵向波纹板隔热屏结构的气膜冷却效率,提出了非均匀孔排布局波纹板隔热屏结构,即保持开孔率不变,构建了上游波纹结构气膜孔排布密集、下游波纹结构气膜孔排布稀疏的非均匀结构。在发动机真实工况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孔排方式对沿程冷却气体流量分配特性和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振幅比变化对波纹板隔热屏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前密后疏型非均匀孔排布局可以改变冷却气体在隔热屏不同位置处的出流量,从而显著提高隔热屏的气膜冷却效率。在气膜孔孔参数以及开孔率不变时,增大隔热屏上游孔排密度既可以提高隔热屏上游的冷却效果,又不会明显降低隔热屏下游的冷却效果,使隔热屏整体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有所提高,相比于均匀孔排结构,前密后疏孔排布局最高可使隔热屏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提高12.66%;在相同工况下,当振幅比从0.035增大至0.075时,隔热屏的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显著提高,最高可使其面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提高1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板隔热屏 非均匀排布冷却孔 振幅比 冷却气体流量 气膜冷却效率 加力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不同部位作为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琴 刘霄 +2 位作者 贾柠 王子文 张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30,37,共7页
针对人工湿地中有机碳源不足造成脱氮效率较差的问题,寻找更高效的植物碳源以改善人工湿地内部碳氮比低的状况。通过试验比较芦苇穗(芦穗)、芦苇茎(芦茎)和芦苇根(芦根)3个部位在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静态释放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植物碳源,... 针对人工湿地中有机碳源不足造成脱氮效率较差的问题,寻找更高效的植物碳源以改善人工湿地内部碳氮比低的状况。通过试验比较芦苇穗(芦穗)、芦苇茎(芦茎)和芦苇根(芦根)3个部位在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静态释放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植物碳源,并通过小试人工湿地试验分析其作为植物碳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碱热处理能够提高COD释放量,相较其它预处理方式,其最大COD释放浓度提高10%,并提前释放一部分氮类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芦穗碱热处理初期COD释放量达到各部位中的最高值182.00 mg/L;从144 h内的平均TN释放量来看,芦穗碱热处理(6.16 mg/L)>芦根碱热处理(4.21 mg/L)>芦茎碱热处理(2.99 mg/L),芦茎释放量最少,比芦穗少一半以上;经过碱泡、碱热处理后,TN、TP、NH^(+)_(4)-N、NO^(-)_(3)-N和NO^(-)_(2)-N释放量均小于简单处理。碱热处理后的芦苇茎是最佳植物碳源,具有较强的持续释碳能力,并且对氮、磷积累的影响最小;在小试人工湿地系统中添加碱热处理后的芦茎在不显著提高系统出水COD前提下,显著提高了TN和TP的去除率,相对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1.14%和32.53%,达到同步强化脱氮除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碳源 脱氮 芦苇 化学需氧量(COD) 人工湿地 碱热处理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微喷射打印柔性应变传感器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子文 张远明 +2 位作者 宋时雨 朱涛 侯宗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216,共7页
目的研究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工艺在制备柔性应变传感器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工艺不受限于柔性基底且打印定位精度高的优势,通过等离子清洗技术增大PDMS表面附着力,使用纳米银墨水与PDMS基底制作用于人体运动检测的电阻... 目的研究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工艺在制备柔性应变传感器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工艺不受限于柔性基底且打印定位精度高的优势,通过等离子清洗技术增大PDMS表面附着力,使用纳米银墨水与PDMS基底制作用于人体运动检测的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结果通过等离子清洗PDMS基底表面,解决了打印过程中柔性应变传感器因PDMS表面纳米银液滴凝聚而产生的不导电问题。探究了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工艺参数对打印银线宽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大鞘气流量或缩小喷头内径能有效减小打印线宽。利用高精度万用表检测由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制备的传感器在受力时产生的电信号,测试传感器在无应力状态下导电性良好且稳定,计算出传感器应变在3.5%内且灵敏度可达163.84。将传感器用于人体手指部位的运动监测,证明其具有检测微小信号的能力。结论气溶胶微喷射打印工艺可用于制备所需要的柔性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智能穿戴设备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微喷射打印 应变传感器 纳米银墨水 人体运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16
作者 朱涛 张远明 +2 位作者 宋时雨 王子文 侯宗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198,共12页
目的探究气溶胶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对打印线条最小特征线宽及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针对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的研究模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对微喷射曲... 目的探究气溶胶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对打印线条最小特征线宽及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针对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的研究模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对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过程中喷印头内气溶胶流束喷射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气体流量、工作距离以及喷嘴大小对打印过程及打印线条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因素实验加以验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最小特征线宽随鞘气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载气流量、工作距离以及喷嘴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载气流量为100mL/min、鞘气流量为400mL/min、工作距离为3mm、喷嘴直径为500μm时,打印线条的最小特征线宽可达43μm,且未出现明显卫星液滴、沉积空洞及颗粒过喷等缺陷。结论载气流量、鞘气流量、工作距离与喷嘴直径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柔性电路的最小特征线宽及微观形貌。实验结果与仿真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仿真的可行性,为微喷射曲面共形打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微喷射 曲面共形打印 计算流体力学(CFD) 仿真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