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试验台降噪系统爆轰研究
1
作者 王占林 夏伟 朱子勇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针对某氢氧发动机试验台降噪系统爆轰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找出可能爆轰区域;通过对发动机燃气成分的分析,得出发动机产生的富氢燃气是爆轰的基础,高模系统工作方式造成发动机关机时倒吸空气是产生爆轰的诱因。分析结果表... 针对某氢氧发动机试验台降噪系统爆轰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找出可能爆轰区域;通过对发动机燃气成分的分析,得出发动机产生的富氢燃气是爆轰的基础,高模系统工作方式造成发动机关机时倒吸空气是产生爆轰的诱因。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加大机舱吹氮流量和采用氮气气封等措施,可从根本上杜绝关机爆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发动机 试验台 降噪 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对祁连圆柏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崔英 王占林 +2 位作者 张得芳 樊光辉 贺康宁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0,共6页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测定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祁连圆柏苗木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祁连圆柏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光照条件下光合生理响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圆柏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测定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祁连圆柏苗木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祁连圆柏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光照条件下光合生理响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圆柏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光合有效辐射在400-2000μmol/(m2·s)范围内,祁连圆柏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呈现最高值。土壤水分含量在17.04%、15.54%和11.77%时,祁连圆柏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达到最高值,土壤含水量11.7%-17.04%是祁连圆柏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圆柏 光合生理指标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率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来源枸杞子多糖及甜菜碱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颖 徐鑫 +6 位作者 张春阳 刘赛 徐常青 王占林 朱金忠 敖冬梅 徐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2期2383-2390,共8页
目的:测定并比较2种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下不同品种来源枸杞子中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差异,为枸杞子质量评价和适宜药用或食用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及雷氏铵盐法分别测定枸杞子样品中的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并采用SPSS 26.... 目的:测定并比较2种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下不同品种来源枸杞子中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差异,为枸杞子质量评价和适宜药用或食用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及雷氏铵盐法分别测定枸杞子样品中的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并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枸杞子多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处理的品种间差异规律不同,其中7月采收、烘干方式加工的“宁杞10号”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宁杞5号”及“宁杞4号”中多糖含量最高,食用和药用效果较佳。2个采收时间的枸杞子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仅“宁杞10号”多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宁杞1号”“宁杞4号”的甜菜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以6月20日采收含量较高。不同品种枸杞子采用2种干燥方式,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烘干处理“宁杞1号”“宁杞4号”多糖含量较高,“宁杞5号”“宁杞10号”甜菜碱含量较高,而晒干处理仅“宁杞0909号”甜菜碱含量较高。结论:不同品种宁夏枸杞子在2种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下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枸杞子的质量控制,药食同源适宜品种、采收期及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糖 甜菜碱 含量测定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与真实气体模型的环形蒸汽引射器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吴薇梵 王占林 +2 位作者 孔凡超 刘瑞敏 张家仙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对某型上面级发动机环形蒸汽引射器零二次流流场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数值模拟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数值模拟计算精度较高,引入的模型越接近真实情况,计算... 为对某型上面级发动机环形蒸汽引射器零二次流流场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数值模拟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数值模拟计算精度较高,引入的模型越接近真实情况,计算结果精度越高。其中,相变模型的影响大于真实气体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和冻结流模型的影响差别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环形蒸汽引射器 数值模拟 凝结相变模型 真实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rt-term responses to salinity of sea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eedlings in the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Qinghai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QIN Jing DONG Wen-yi +2 位作者 HE Kang-ning CHEN Jing wang zhan-l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4期231-237,共7页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tressor action is one of the leading directions of current biolog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of seabuckthom (Hippophae rham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tressor action is one of the leading directions of current biolog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of seabuckthom (Hippophae rhamnoides L.) and identify its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salinity effect in the saline and extremely cold region of Qinghai, China, a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two-year-old seedlings subjected to 0, 200, 400 and 600 mmol·L^-1 NaClsolutions for 30 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salinity, the biomass of H. rhamnoides seedlings clearly decreased. Leaf water potential (ψw) an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under salinity, with severe water shortages appearing in lea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declined markedly. When salinity increased and stress time prolonged, the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A) significantly decline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Ci) declined at first and was then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over the stress time. We conclude that H. rhamnoides grown in the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region of Qinghai has a certain resistance to salt, which can be planted at appropriate salinity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ITY seabuckthom (Hippophae rhamnoides L.) leaf water potential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chlorophyll content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Qinghai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