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护理分级标准的Barthel指数评估操的研制 被引量:20
1
作者 商丽艳 侯黎莉 +1 位作者 李玉梅 黄李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在Barthel指数量表基础上,研制一套科学实用、操作性强且适用于临床的Barthel指数评估操。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获取专家对Barthel指数评估操的意见。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Bart... 目的在Barthel指数量表基础上,研制一套科学实用、操作性强且适用于临床的Barthel指数评估操。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获取专家对Barthel指数评估操的意见。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Barthel指数评估操的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动作内容及评分标准的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59,变异系数变小,且越来越接近零。结论关于Barthel指数评估操的研究结果,专家认可度较高,意见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HEL指数 护理分级 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优化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25
2
作者 商丽艳 侯黎莉 +2 位作者 李玉梅 俞瑛 叶俊彦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4个病区、责任护士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对应的住院医生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的患者300名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在肺部肿瘤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4个病区、责任护士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对应的住院医生30名、责任护士所负责床位的患者300名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医生版、护士版、患者版等三个版本)、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问卷(患者版)进行调查,记录医护患联系的最快时间,以比较临床工作运行的效率。结果优化组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的调查中,优化组患者在"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特殊检查(如气管镜)的注意事项"、"适宜的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居家自我照顾"等条目上的知晓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医护患联系的时间为(6.63±4.67)min,而优化组医护患联系的时间为(1.33±0.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0,P<0.01)。结论基于智慧护理系统的医护患三协同流程的运用有利于医护、护患、护护间的沟通,是确保三者协同合作的有效工作方式,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智能化,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护理系统 医护协同 护患协同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内水合物浆液流动特性的CFD-PBM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朋朋 王春华 +3 位作者 潘振 商丽艳 韦雪蕾 刘志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在固态开采过程中,当温度、压力平衡被打破时,开采管路中的水合物浆液由液固(水合物颗粒、海水)两相变为气液固(天然气、水合物颗粒、海水)三相的流动。以水合物浆液的气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CFD-PBM模型对气泡行为变...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在固态开采过程中,当温度、压力平衡被打破时,开采管路中的水合物浆液由液固(水合物颗粒、海水)两相变为气液固(天然气、水合物颗粒、海水)三相的流动。以水合物浆液的气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CFD-PBM模型对气泡行为变化进行Fluent模拟,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结果表明,PBM模型模拟的浆液流态分布较为均匀,气泡的大小在流动过程中主要从小气泡到大气泡;气泡的初始速度对管道水利提升速度影响较大;在浆液湍动能为0.5 m2/s3、气含率为0.3时,气泡会出现二次聚并破碎。通过CFD-PBM计算得到水合物浆液体系中气泡大小分布能够较好的预测水合物颗粒分解出气相后的浆液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垂直管 群体平衡模型 多相流 气泡聚并与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G冷能的双循环-卡琳娜冷电联供系统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依 邹斌 +3 位作者 张丽 商丽艳 李萍 潘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3-51,共9页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回收工业余热、开发清洁能源等能源利用方式逐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设计了一种基于LNG冷能利用的双循环-卡琳娜(DORC-KC)冷电联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工业余热中酸性气体排放的新方法。通...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回收工业余热、开发清洁能源等能源利用方式逐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设计了一种基于LNG冷能利用的双循环-卡琳娜(DORC-KC)冷电联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工业余热中酸性气体排放的新方法。通过构建系统热力学模型,对影响系统碳捕集的关键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双循环中的顶循环采用环戊烷为工质,提升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为367.9 kW,热效率为33.29%;在卡琳娜循环中,工质流量和浓度等因素对系统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最佳热效率和冷㶲回收效率分别为15.42%和20.65%。压缩压力的降低,减少了循环水的冷却量,提高了CO2的液化量。当压缩压力为472 kPa时,系统的㶲效率最大,为34.30%,碳捕集率为47.00%,循环水回收量为16761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冷能 双循环 余热回收 循环水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沸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亮 商丽艳 +3 位作者 韦丽娃 刘宝玉 伍帅 董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8-75,共8页
鉴于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燃气轮机负荷波动较大,而目前对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研究更注重相同吸热量及其热力性能随初始参数变化的对比,很少考虑燃气轮机负荷降低时导致烟气温度和质量流量均下降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 鉴于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燃气轮机负荷波动较大,而目前对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研究更注重相同吸热量及其热力性能随初始参数变化的对比,很少考虑燃气轮机负荷降低时导致烟气温度和质量流量均下降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HYSYS平台构建特性模型,以换热器内窄点温差为约束条件,研究变工况特性ORC工质优选方案。在燃气电厂变负荷工况下,寻求对应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的最佳运行参数,从热耗率、质量流量和AP值等特性比较,采用不同组分工质的循环性能,经对比发现R152a系统净输出功、热耗率、质量流量在所选工况区间内相比混合工质具有明显优势,而冷凝器AP值及系统热回收率却相反。研究结果为ORC系统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变工况特性 余热回收 非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驱动的新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与热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师彤 滕明勇 +3 位作者 潘振 张丽 商丽艳 李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地热能源的梯级利用问题,以170℃地热水为热源提出一种联合闪蒸-Kalina发电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新型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并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系统进行热力学与热经济学计算,详细分析蒸发压力,氨水浓度和分流比等关键... 针对地热能源的梯级利用问题,以170℃地热水为热源提出一种联合闪蒸-Kalina发电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新型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并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系统进行热力学与热经济学计算,详细分析蒸发压力,氨水浓度和分流比等关键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氨水浓度和Kalina循环中汽轮机的进口压力均能使系统的热效率增加;闪蒸-Kalina循环部分的净发电量和效率在闪蒸压力为0.3 MPa时存在最优值,分别为601 kW和43.9%;使系统安全运行所需的氨水浓度范围为0.89~0.68;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能效比(COP)与精馏塔入口温度成正比例关系;系统的总效率随冷凝器出口处分流比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通过热经济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汽轮机是投资成本最大的部件,较高的分流比可使系统投资回收年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热力学 吸收式制冷 氨水混合工质 KALIN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Kalina循环的三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学与热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师彤 潘振 +1 位作者 商丽艳 周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4-72,共9页
以地热为热源,分别以KCS-11、KCS-34和KSG-1作为底循环,针对闪蒸-Kalina循环与吸收式制冷循环结合的三种冷热电联供系统(F-KCS11-ARC、F-KCS34-ARC、F-KSG1-ARC),进行了热力学和热经济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KCS11-ARC系统的总[火... 以地热为热源,分别以KCS-11、KCS-34和KSG-1作为底循环,针对闪蒸-Kalina循环与吸收式制冷循环结合的三种冷热电联供系统(F-KCS11-ARC、F-KCS34-ARC、F-KSG1-ARC),进行了热力学和热经济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KCS11-ARC系统的总[火用]损比F-KCS34-ARC系统和F-KSG1-ARC系统分别低5.3%和2.7%,其[火用]损最大的组件是换热器1。F-KCS34-ARC系统的热效率最高,但地热源温度为155~220℃时,F-KCS11-ARC系统的热回收效率最大,且较小的地热源温度和闪蒸压力能使该系统获得更高的热回收效率。热经济学分析表明,泵1在三个系统中是成本最高的组件,其次为汽轮机2。F-KCS11-ARC系统的成本最低,年净收入最高,而且投资回收年限最小,其值分别为2.09×10^6美元、6.61×10^5美元和3.7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力学 热经济学 KALINA循环 吸收式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裂Ⅱ期鼻畸形修复术后患者佩戴硅胶鼻模初始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姜雯珺 商丽艳 +2 位作者 陈萍 王健 卞薇薇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索唇裂Ⅱ期鼻畸形修复术后患者佩戴硅胶鼻模适宜的初始时间。方法选取我科唇部整形门诊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鼻修复手术的47例唇裂Ⅱ期鼻畸形患者,根据患者门诊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于术后拆线... 目的探索唇裂Ⅱ期鼻畸形修复术后患者佩戴硅胶鼻模适宜的初始时间。方法选取我科唇部整形门诊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鼻修复手术的47例唇裂Ⅱ期鼻畸形患者,根据患者门诊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于术后拆线日起佩戴硅胶鼻模,对照组于术后即刻佩戴硅胶鼻模。比较两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患者和手术医生对鼻部外型满意度;比较两组术后拆线日切口愈合恢复情况及患者自我清洁能力和舒适度。结果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患者和手术医生对鼻部外型满意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率、患者自我清洁能力和舒适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拆线日开始佩戴硅胶鼻模,既不影响术后鼻部外型的巩固与维持,又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和观察,改善术后早期舒适度的体验,有利于伤口愈合,增加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鼻模 唇裂Ⅱ期鼻畸形 初始佩戴时间 术后护理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aration of Water from Extra-viscous Oil under Microwave Radi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norganic Salts 被引量:1
9
作者 Zhao Shanlin Li Ping +1 位作者 shang liyan Ma L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3期53-58,共6页
Removal of water contained in extra-viscous crude oil is quite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high viscosity and high resins content of heavy oil.The microwave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water from high... Removal of water contained in extra-viscous crude oil is quite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high viscosity and high resins content of heavy oil.The microwave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water from high-viscosity crude oil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acetate.The decrease in zeta-potential of interface and the viscosity of crude oil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ccelerated separation of water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acetate in sample,irradiation pressure,irradiation time and irradiation power on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for the refining process was determined.Upon treating the sample 1 (with a water concentration of 50%),the water removal rate was 98.44%,whe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identified to be a sodium acetate concentration of 2%,an irradiation pressure of 0.1 MPa,an irradiation time of 2 min,and an irradiation power of 225 W,with the recovery of sodium acetate reaching 97.88%.Upon treating the sample 2 (the concentration of water was 20%),the water removal rate was 93.85%,whe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be a sodium acetate concentration of 3%,an irradiation pressure of 0.1 MPa,an irradiation time of 4 min,and an irradiation power of 375 W,with the recovery of sodium acetate reaching 93.54%.By using this method,the dehydration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rapi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irradiation DEHYDRATION inorganic salts high-viscosity crude 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f 1-Hexene over MCM-22 Zeolite Catalyst
10
作者 Song Yi shang liyan Zhai Yuchu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The performance of MCM-22 zeolite for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1-hexene has been studied. At a n(H2)/n(1-hexene) ratio of 8, the influence of steam treatment temperatur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pressure o... The performance of MCM-22 zeolite for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of 1-hexene has been studied. At a n(H2)/n(1-hexene) ratio of 8, the influence of steam treatment temperatur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press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MCM-22 zeolite for catalytic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f 1-hexene was exa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t a steam 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500℃,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70℃, a space velocity of 1.0 h-1 and a reaction pressure of 0.2 MPa, the MCM-22 zeolite exhibit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for catalytic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f 1-hexene with the i-hexene yield reaching 66.15%.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only used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the MCM-22 zeolite catalyst exhibited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f 1-hex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22 zeolite 1-HEXENE skeleton isom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