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俊慧 毛铭显 +5 位作者 周凯钰太 刘睿慧 王素春 魏世萌 祁倩 王楷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导致当前COVID-19大流行的病原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球已报告775起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涉及36个国家的水貂、猫、狮子等29个物种,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导致当前COVID-19大流行的病原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球已报告775起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涉及36个国家的水貂、猫、狮子等29个物种,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动物后,其基因组会发生变异甚至出现再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本文对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易感动物及主要症状、遗传变异机制、动物模型、诊断、疫苗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动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动物 病原变异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棉花渗透物质含量和钠钾平衡的影响
2
作者 阮思嘉 李磊磊 +6 位作者 宋美珍 亓倩 董强 张恒恒 贵会平 王香茹 张西岭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以陆地棉‘中J9807’(以下简称Z9807,耐盐材料)和‘中J0102’(以下简称Z0102,盐敏感材料)为试验材料开展温室水培试验,设置NaCl 0和150 mmol·L^(-1)两个盐浓度与Na 2 SiO 30和0.4 mmol·L^(-1)两个硅浓度,共8个处理。处理14 d... 以陆地棉‘中J9807’(以下简称Z9807,耐盐材料)和‘中J0102’(以下简称Z0102,盐敏感材料)为试验材料开展温室水培试验,设置NaCl 0和150 mmol·L^(-1)两个盐浓度与Na 2 SiO 30和0.4 mmol·L^(-1)两个硅浓度,共8个处理。处理14 d后,测定棉花幼苗根系表型指标、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钠、钾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两个棉花材料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外源硅的添加显著改善了根系的生长。施硅显著增加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轻盐引起的渗透胁迫。盐胁迫引起Na^(+)在棉花根系及地上部的大量积累,显著降低K+含量,导致Na/K比值增大。外源硅降低盐胁迫下两棉花材料地上部Na^(+)含量和Na/K,并显著降低耐盐材料Z9807地上部根系Na^(+)含量和Na/K比值,缓解盐胁迫引起的离子失衡。硅对盐敏感材料Z0102盐胁迫下离子稳态及耐盐能力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显著上调SOS1和HKT1的表达,促进Na^(+)外排和区隔化,减少地上部Na^(+)的积累;而对耐盐品种的调节主要是下调HKT1的表达,减少了向地上的转运,并通过上调HAK5的表达促进高Na^(+)环境中K+的吸收,从而降低Na/K比值。综上,外源硅通过调节棉花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钾吸收、钠的外排和区隔化等关键基因的表达,提高棉花幼苗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胁迫 钠钾平衡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和哺乳动物健康的威胁分析
3
作者 隋金钰 吴运谱 +5 位作者 李超 王素春 潘俊慧 祁倩 魏世萌 王楷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32-4240,共9页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鸟中广泛传播,造成全球多地暴发禽流感疫情,给养禽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H5亚型流感病毒不断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和人。2024年,美国奶牛中暴发H5N1亚型流感疫情,病毒在牛群内和牛群间传播,并外溢到...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鸟中广泛传播,造成全球多地暴发禽流感疫情,给养禽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H5亚型流感病毒不断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和人。2024年,美国奶牛中暴发H5N1亚型流感疫情,病毒在牛群内和牛群间传播,并外溢到人、猫及家禽,其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不断增加。文章梳理了H5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和流行情况,分析了其在哺乳动物和人中的感染现状,以期为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 跨种传播 公共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赤羽病病毒S基因假病毒的构建、鉴定及初步应用
4
作者 李超 潘俊慧 +6 位作者 王素春 隋金钰 魏世萌 祁倩 吴发兴 李博文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制备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核酸诊断试剂中的阳性对照品,本研究首先合成AKAV S全基因,然后构建重组慢病毒穿梭载体pLenti-GIII-CMV-CBH-GFP-2A-Puro-AKAV,并将测序鉴定成功的重组慢病毒穿梭载体与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收... 为制备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核酸诊断试剂中的阳性对照品,本研究首先合成AKAV S全基因,然后构建重组慢病毒穿梭载体pLenti-GIII-CMV-CBH-GFP-2A-Puro-AKAV,并将测序鉴定成功的重组慢病毒穿梭载体与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纯化的细胞培养液上清,进行核酸质粒残留检测;将上清感染293T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情况,并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试验检测上清中是否存在AKAV S基因片段,最终通过数字RT-PCR方法进行绝对定值。结果显示;纯化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无核酸质粒残留,在培养72 h的293T细胞中可观察到绿色荧光;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试验均可扩增出AKAV S基因目的片段;采用数字RT-PCR方法,将制备的假病毒溶液拷贝数浓度定值为3.36×10^(3)copies/μL。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AKAV S全基因片段的假病毒,可作为AKAV核酸检测的阳性对照品,为后续研发AKAV核酸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S基因 假病毒粒子 阳性对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概述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
5
作者 潘俊慧 周凯钰太 +6 位作者 王素春 许铭柯 隋金钰 魏世萌 祁倩 李超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合成生物学是以人工设计和基因组改造为核心的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其基于工程学原理,通过人工合成生物调控元件、模块和基因线路调控网络等对底盘细胞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实现底盘细胞和基因线路的工程化。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 合成生物学是以人工设计和基因组改造为核心的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其基于工程学原理,通过人工合成生物调控元件、模块和基因线路调控网络等对底盘细胞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实现底盘细胞和基因线路的工程化。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我国兽医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被用于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病原微生物检测、抗生素替代品研发等方面,并在兽用药品与生物制品研发方面展示出了巨大应用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生物安全、伦理、监管、公众认知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对合成生物学进行概述,对其在兽医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合成生物学在兽医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兽医领域 基因工程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的4GS/s、14 bit数模转换器
6
作者 张翼 戚骞 +4 位作者 张有涛 韩春林 王洋 张长春 郭宇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超高速高精度数模转换器(DAC),其时钟采样率为4 GS/s、精度为14 bit。为满足4 GHz处理速度,该DAC中所有电路均采用异质结晶体管(HBTs)搭建。为了降低功耗和节约面积,本设计采用10+4分段译码的方式,...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超高速高精度数模转换器(DAC),其时钟采样率为4 GS/s、精度为14 bit。为满足4 GHz处理速度,该DAC中所有电路均采用异质结晶体管(HBTs)搭建。为了降低功耗和节约面积,本设计采用10+4分段译码的方式,其中低10位电流舵使用R-2R梯形电阻网络,而高4位使用温度计码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DAC的DNL、INL分别为0.54 LSB和0.39 LSB,全奈奎斯特频域内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均大于82 dBc。在3.3 V和5 V混合电源供电下,整个DAC的平均功耗为2.39 W。芯片总面积为11.22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转换器 SiGe HBT 电流模逻辑 电流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水族“课赛创”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
7
作者 张春暖 王淑敏 +3 位作者 齐茜 徐瑞邑 韩雷 杨峰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6期768-770,共3页
文章探讨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课赛创”人才培养机制问题,指出了目前“课赛创”存在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度和系统性不够、三者相互脱节、教育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动机各异、师资力量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不足等问题。... 文章探讨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课赛创”人才培养机制问题,指出了目前“课赛创”存在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度和系统性不够、三者相互脱节、教育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动机各异、师资力量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不足等问题。为实现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目标,提出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组建“课赛创”团队、依托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汇聚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资源、改革课程成绩考评等改革策略与建议,可供有关技术专业教学人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族科学与技术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和氮肥耦合管控对盐渍化土壤地力综合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牟云芳 史海滨 +4 位作者 闫建文 祁茜 冯壮壮 胡智远 苏永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1-1785,共15页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秸秆配施氮肥模式下土壤水盐迁移特征规律,明晰该模式下地力提升综合评价效应,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无秸秆还田(C0)、4500 kg·hm^(-2)( C1)、9000 kg·hm^(-2)( C2)]和3种施肥水平[不施氮(...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秸秆配施氮肥模式下土壤水盐迁移特征规律,明晰该模式下地力提升综合评价效应,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无秸秆还田(C0)、4500 kg·hm^(-2)( C1)、9000 kg·hm^(-2)( C2)]和3种施肥水平[不施氮(N0)、传统施氮量减氮30%即210 kg·hm^(-2)( N1)、300 kg·hm^(-2)( N2)]。结果表明:灌水后秸秆隔层形成了“蓄水层”和“隔盐层”,秸秆隔层及上层土壤储水量较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22.19%、脱盐率提高18.20%,在秸秆下层土壤呈现不同程度积盐,耕层土壤盐分始终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C2处理脱盐效果最好。秸秆腐解呈指数衰减趋势增长,秸秆腐解速率前60 d快,后90 d逐渐减缓。秸秆还田量和施氮量均对秸秆腐解有显著影响,C2N2处理秸秆累计腐解率为67.02%,较C2N0处理提高29.57%,配施氮肥可刺激秸秆中有机物分解和营养物质释放。单施氮肥严重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供应,同时添加秸秆明显降低了土壤无机氮的残留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的互作对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影响,C2处理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氮素过多会抑制秸秆腐解,降低土壤中养分的积累,从而影响作物生长,C2N1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6985 kg·hm^(-2),较当地常规施肥C0N2处理提高9.47%。综合考虑土壤结构、水盐运移、养分释放及作物产量,采用熵值法建立综合评价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量9000 kg·hm^(-2)配施氮肥210 kg·hm^(-2)为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氮量 秸秆腐解 土壤水盐分布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氮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浩 王鲁杰 +5 位作者 齐倩 汤华国 李彤阳 于源 孙海清 乔竹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59,共10页
优异的电磁屏蔽材料是保护人体健康和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选择。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含碳纤维的氮化硅基陶瓷,具备着良好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也保持着一定的机械强度。首先,碳纤维的引入导致复合陶瓷的介电常数增加,样品表面... 优异的电磁屏蔽材料是保护人体健康和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选择。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含碳纤维的氮化硅基陶瓷,具备着良好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也保持着一定的机械强度。首先,碳纤维的引入导致复合陶瓷的介电常数增加,样品表面阻抗失配增强,大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其次,高含量碳纤维的加入,在氮化硅基体中形成完整的三维导电网络骨架,复合陶瓷的电导率最高达到2.15 S·m^(-1)。入射至样品内部的电磁波被导电骨架形成的介电损耗所吸收。最后,加入7 wt.%碳纤维后,复合陶瓷的维氏硬度、断裂韧性和电磁屏蔽效能分别达到11.90 GPa、6.05 MPa·m^(1/2)和4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氮化硅 电导率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多用户NOMA网络鲁棒资源分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林 刘锡炎 +1 位作者 齐倩 陈前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9-3367,共9页
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场景下,研究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 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场景下,研究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的鲁棒资源分配问题.在考虑两类用户(信息用户和能量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信息用户SIC约束下,建立了基站发射功率最小化的优化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为了求解该问题,本文使用松弛变量、线性近似、S-程序、符号定性法转化该问题的非凸约束.然后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最后使用交替优化方法迭代求解两个子问题,直到发送功率收敛.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实现了资源的鲁棒分配,同时有效地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 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 传输功率优化 功率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冠状病毒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魏世萌 郝英男 +4 位作者 潘俊慧 王素春 周凯钰太 祁倩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76-82,共7页
猫冠状病毒病是由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肠道和胸腹膜炎症为主的猫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全世界均有流行,目前无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其中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发的猫传染... 猫冠状病毒病是由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肠道和胸腹膜炎症为主的猫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全世界均有流行,目前无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其中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发的猫传染性腹膜炎致死率极高,且不易诊断和预防,已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猫病毒性疾病之一。猫冠状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大部分实验室检测技术均不具有特异性,对于区分猫肠道冠状病毒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感染还存在一些困难。目前,基于PCR技术的RT-PCR和RT-qPCR特异性相对较高,RT-LAMP和RT-RAA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逐步填补临床快速检测的空白。本文通过对猫冠状病毒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猫冠状病毒病快速诊断方法和制定诊断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冠状病毒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诊断技术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2
作者 李超 王素春 +5 位作者 隋金钰 潘俊慧 魏世萌 祁倩 周凯钰太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111-117,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赤羽病病毒(Akabanediseasevirus,AKAV)核酸检测方法,以AKAV S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AKA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随后开展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评估,并...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赤羽病病毒(Akabanediseasevirus,AKAV)核酸检测方法,以AKAV S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AKA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随后开展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评估,并利用该方法与AKAV检疫行业标准推荐方法同时对临床采集的80份牛羊血液样品进行检测,以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性较高,最低检测限为13.4 copies/μL;特异性良好,与口蹄疫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蓝舌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为0.93%~2.47%,组间试验为1.25%~2.76%,重复性良好;利用建立的方法从80份临床样品中检出AKAV阳性样品21份,该检测结果与AKAV检疫行业标准推荐方法的符合率为98.7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AKA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适用于赤羽病临床检测,为赤羽病病原学监测和诊断技术标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方法建立 初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物防疫角度浅谈实验动物运输的法律规定
13
作者 徐太辉 于晓云 +7 位作者 郑世磊 李萍 刘玉荣 冯阳 魏世萌 祁倩 王楷宬 李金积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39-43,共5页
实验动物运输活动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以防止实验动物疫病远距离跨地区传播。本文从动物防疫的角度概括了国内机构通过道路运输实验动物,尤其是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运输实验动物,在运输前、中、后不同环节应遵循的法律... 实验动物运输活动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以防止实验动物疫病远距离跨地区传播。本文从动物防疫的角度概括了国内机构通过道路运输实验动物,尤其是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运输实验动物,在运输前、中、后不同环节应遵循的法律规定及相关要求,并指出运输环节易出现的违规问题及处罚规定,提出了动物防疫部门应加强运输实验动物的动物卫生监管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实验动物运输机构应加强动物防疫相关法规的学习,做到依法运输实验动物。本文为相关单位及人员做好实验动物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道路运输 法律法规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鱼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春暖 齐茜 王军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281-282,共2页
为了探讨混合式教学在鱼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河南科技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班1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3人借助超星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73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的平时... 为了探讨混合式教学在鱼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河南科技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班1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3人借助超星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73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的平时测试成绩、期末成绩、教学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理论课成绩、实验课成绩以及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对鱼类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星学习平台 混合式教学 鱼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春暖 齐茜 +2 位作者 徐瑞邑 任洪涛 伦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89-92,共4页
为了探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河南科技大学选取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20级、2021级学生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为了探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河南科技大学选取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20级、2021级学生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与2018级、2019级学生该课程的传统式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课程启发性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教学成绩 改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度估计和静态博弈转发策略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庆文 戚茜 +1 位作者 程伟 李冬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2-1816,共15页
针对Ad Hoc网络路由发现过程中广播路由请求分组导致的广播风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度估计和静态博弈转发策略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NGRP.NGRP考虑边界影响,采用分段函数的思想将网络场景分为中心、边和角区域,分别估算网络中节点在... 针对Ad Hoc网络路由发现过程中广播路由请求分组导致的广播风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度估计和静态博弈转发策略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NGRP.NGRP考虑边界影响,采用分段函数的思想将网络场景分为中心、边和角区域,分别估算网络中节点在不同区域的节点度,避免了周期性广播Hello消息获取节点度导致的开销;NGRP路由请求分组的转发采用静态博弈转发策略,利用节点度估算参与转发路由请求分组的节点数量,将转发和不转发作为策略集合,设计效益函数,通过纳什均衡获得节点转发路由请求分组的转发概率,从而减少了路由请求分组广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冗余、竞争和冲突,提高了路由发现过程中路由请求分组的广播效率.运用NS-2对协议的性能进行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NGRP的分组投递率、路由开销、MAC层路由开销和吞吐率这4项指标明显优于AODV+FDG,AODV with Hello和AODV without Hello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广播风暴问题 路由协议 节点度估计 静态博弈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管农田不同类型肥料对向日葵生长及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祁茜 史海滨 +4 位作者 闫建文 李仙岳 高晓瑜 范理权 郝云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9-567,共9页
为了探明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氮素环境的影响,明确盐渍化暗管排水农田合理的施肥模式,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普通尿素(CK)、控释肥(CF)和有机硅水溶性缓释肥(OF)3个处理,在保证施纯氮量均为225 kg·hm;的情况下,对... 为了探明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氮素环境的影响,明确盐渍化暗管排水农田合理的施肥模式,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普通尿素(CK)、控释肥(CF)和有机硅水溶性缓释肥(OF)3个处理,在保证施纯氮量均为225 kg·hm;的情况下,对各处理向日葵生育期间的生长状况、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排水中的氮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CF和OF处理均可提高向日葵各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及产量。其中,CF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两年内较OF、CK分别提高了14.07%和40.54%。此外,CF处理有利于0~40 cm土层土壤氮素的持续有效供应,可增加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更好地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与CK、OF相比,CF可有效减少向日葵收获后期0~160 cm土层NO;-N残留量,降幅分别为14.92%和7.87%。两年试验中各处理之间的暗管排水量、排盐量较接近,但NO;-N及NH;-N流失量差异明显,其中OF、CK处理下的NO;-N流失量分别是CF的1.25、1.50倍,NH;-N流失量分别是CF的1.22、1.95倍。研究表明,控释肥可以更好地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土壤中氮素的深层淋洗,减少氮素流失量,是暗管排水条件下较为适宜的肥料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作物生长 控释肥 氮素 向日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测序分析白蜡虫二龄雌雄若虫共生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品 亓倩 +2 位作者 杨璞 陈航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1,共8页
[目的]探明白蜡虫二龄雌雄若虫共生菌的种类和结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蜡虫二龄雌雄虫16SrR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Uparse软件对有效标签进行聚类,使用Mothur方法与SILVA的SSUrRNA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分析雌雄间共... [目的]探明白蜡虫二龄雌雄若虫共生菌的种类和结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蜡虫二龄雌雄虫16SrR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Uparse软件对有效标签进行聚类,使用Mothur方法与SILVA的SSUrRNA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分析雌雄间共生菌物种丰度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共得到了1 798 646条有效标签,以97%相似度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 334个OTUs,其中,有14个门,29个纲,60个目,109个科,165个属,55个种得到注释。与其他昆虫明显不同,白蜡虫二龄若虫中立克次氏体属为优势菌(雌85.740%,雄95.462%),缺乏布赫纳氏菌和沃尔巴克氏体。[结论]白蜡虫与其它昆虫的共生菌有很大差异,立克次氏体在白蜡虫二龄若虫中占绝对优势,具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菌目和芽孢杆菌目、能合成类胡萝卜素的鞘脂单胞菌目为次优势菌,在共生菌中占有一定比例。白蜡虫若虫共生菌独特的现象可能与白蜡虫独特的生物习性、生态学特征和营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二龄若虫 16S rDNA 昆虫共生细菌 立克次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虫蜡腺结构特征及其泌蜡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亓倩 李斌 +2 位作者 吕品 陈航 陈晓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4-712,共9页
【目的】观察性二型性的白蜡虫Ericerus pela的蜡腺结构特征,探究其泌蜡对雌雄虫生态适应性的意义。【方法】在野外调查各发育阶段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及泌蜡特征;在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蜡腺结构及其分泌蜡丝的形态;通过... 【目的】观察性二型性的白蜡虫Ericerus pela的蜡腺结构特征,探究其泌蜡对雌雄虫生态适应性的意义。【方法】在野外调查各发育阶段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及泌蜡特征;在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蜡腺结构及其分泌蜡丝的形态;通过石蜡切片分析雌雄虫表皮厚度;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白蜡虫泌蜡及表皮增厚的规律分析雌雄虫泌蜡量和几丁质合成的差异。【结果】在白蜡虫体表共发现6种蜡腺,其中四格腺为1龄雄若虫特有,十格腺为雌成虫特有,2龄雄若虫全身布满管腺这一白蜡虫的主要雄性产蜡器官,表皮五格腺、刺腺和肛门腺是各龄期所共有。雄虫有更多的蜡腺种类和数目,雌若虫的表皮厚度比雄若虫的厚将近35%。蜡酯合成关键酶脂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A reductase)基因far在雄成虫中表达量更高,几丁质合成关键酶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基因cs在雌成虫中表达量更高。【结论】白蜡虫雌雄虫泌蜡差异显著,两性蜡腺的种类和数量与其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对策相关。雄虫具有避光的生态习性,主要通过分泌一层蜡丝覆盖身体,保护雄虫在蜡被下完成变态过程。雌虫喜光,泌蜡少,通过增加表皮厚度的方式来适应环境,雌虫泌蜡是为了保证呼吸通畅,防止排泄的蜜露反流和微生物入侵,保护卵不被捕食,避免卵块粘连和减缓外力对卵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蜡腺 泌蜡 性二型性 生态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槲皮素对黄河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如意 程银峰 +4 位作者 张博洋 景诗源 王冰柯 齐茜 张春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14-252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槲皮素对黄河鲤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尾初始体重为(26.00±0.50)g的黄河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T1组)投喂基础饲料...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槲皮素对黄河鲤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尾初始体重为(26.00±0.50)g的黄河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T1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T2组)、100(T3组)、200(T4组)和400 mg/kg(T5组)槲皮素的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T1组相比,T3组和T4组黄河鲤幼鱼终末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T3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且T3组饵料系数最低。以特定生长率为评定指标,根据三次曲线回归模型分析,黄河鲤饲料中槲皮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4.02 mg/kg。2)T3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与T1组相比,T3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补体3(C3)含量显著提高(P<0.05);T3组血清补体4(C4)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T3组和T4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T3组血清LZM活性显著高于T4组(P<0.05)。4)与T1组相比,T3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T3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T3组和T4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T2组、T3组和T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槲皮素可提高黄河鲤幼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100 mg/kg添加水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黄河鲤 生长性能 消化酶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