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形分析与测量的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窦颖艳 慕阳 杨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对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可以有效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形分析与测量的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波形分析理论和广义边界元法,设计了船舶尾浪波形分析与测量系统,使用广义边界元法对船舶尾浪进行数值模拟计... 对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可以有效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形分析与测量的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波形分析理论和广义边界元法,设计了船舶尾浪波形分析与测量系统,使用广义边界元法对船舶尾浪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取不同位置处的波高数值,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了数值模拟技术和波形分析技术,将测量结果反馈到数值模拟计算中,可以有效提升数值模拟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析 尾浪 数值模拟 广义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研究
2
作者 蔡彦秋 查杰 +1 位作者 沐阳 陈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0期44-47,共4页
目的:建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根据16S~23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利用Oligo7设计TaqMan探针及引物,并验证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15株标准菌株,只有唐菖蒲伯克霍尔德... 目的:建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根据16S~23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利用Oligo7设计TaqMan探针及引物,并验证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15株标准菌株,只有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呈阳性,验证了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实验中得出菌液灵敏度为5.8×10~2 CFU·mL^(-1),DNA灵敏度为7.2×10^(-4) ng·μL^(-1)。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方法可用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实时荧光PCR 特异性 灵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感应在发酵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文悦 余帆 +8 位作者 易弛 张霖 肖柯 樊鑫 肖俊锋 朱晓青 穆杨 汪超 周梦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0-299,共10页
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群体感应作为微生物依赖于细胞密度而调控其生理行为的一种机制,在发酵食品中也应受到关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发酵食品中群体感应的调控与食品品质及风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该文综述了群体感应信号... 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群体感应作为微生物依赖于细胞密度而调控其生理行为的一种机制,在发酵食品中也应受到关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发酵食品中群体感应的调控与食品品质及风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该文综述了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定义及分类、群体感应对发酵体系中微生物和各种发酵食品的调控作用,最后对群体感应在发酵食品行业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发酵食品产业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发酵微生物 发酵食品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囊泡生物学特性分析与免疫效果评价
4
作者 高洁 李晓成 +3 位作者 穆杨 张慧 魏荣 李劼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8-2175,共8页
旨在探究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利用超高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取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V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旨在探究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利用超高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取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V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观察OMVs的形态及大小,采用SDS-PAGE、LC-MS/MS分析OMVs主要蛋白,以蛋白定量试剂测定其蛋白浓度以及鲎试剂法测定其内毒素含量,然后以新西兰白兔为动物模型,开展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Vs呈完整规则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108.3 nm,其中的蛋白质主要集中在33、40、53 ku处,内毒素含量为3.31×10^(6) EU·mL^(-1),用制备的OMVs以50μg·只^(-1)免疫新西兰白兔2次后,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405 600,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和IL-4转录水平明显升高,对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攻击的保护效率为75%。综上表明,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囊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有作为候选疫苗的潜质,本研究为外膜囊泡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外膜囊泡 生物学特性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融合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牟阳 孙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共8页
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单一数据源得到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无法充分表征被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导致检测精度较低。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将多个数据源协同互补,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检测结果的精度。目前数据融合技术已广泛... 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单一数据源得到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无法充分表征被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导致检测精度较低。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将多个数据源协同互补,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检测结果的精度。目前数据融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果各方面指标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总结了数据融合的方式、特点及其在水果检测领域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对数据融合技术在水果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水果 无损检测 品质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心肌做功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左房应变的影响
6
作者 王晶 穆洋 +1 位作者 袁梦寒 徐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左室心肌做功对左房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4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连续入组的78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分类方法,将心功能...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左室心肌做功对左房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4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连续入组的78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分类方法,将心功能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n=43),射血分数(EF)<50%患者纳入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EFrHF)组(n=8),EF≥50%患者纳入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EFpHF)组(n=27)。采用GE Vivid E95超声诊断仪获得并留存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选择4D auto LAQ功能计算左房容量及LASr,结合左室长轴应变与患者血压值获得的压力-应变环,获得左室心肌做功指标,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协方差分析左室心肌做功指标与LASr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HFpEF组GWI、GCW均高于HFrEF组(P<0.01),HFrEF组与HFpEF组GWW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间GWE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HFrEF最低,对照组高于HFpEF组(P<0.01);3组间LASr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LASr最高,HFrEF组LASr最低(P<0.01)。不同组别中GWI与LASr均呈线性关系,且与分组无关。在控制GWI的影响后,经协方差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不同的患者其LASr分布有统计学意义(F=9.46;P<0.01),且心功能分级越差的患者其LASr越低。结论射血分数低于50%,左室做功指数及有效做功均降低,无效做功增加,EFpHF患者有效做功可以保持正常,但已出现无效做功的增加,做功效率的降低。无论心功能分级如何,LASr随左室做功指数减低进行性下降,三维LASr可作为反映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之一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做功 左房储存期纵向应变 三维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Bardenpho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磊 慕杨 田海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128-131,I0014,共5页
济南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为4万m~3/d,二级处理采用改良Bardenpho工艺,同时通过设置多点进水、碳源多点投加,前端设置预缺氧池,增设二级缺氧/好氧可变段等措施,为污水厂提供多种工艺运行模式。运行结果表明:改良Bardenoho工艺对COD_... 济南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为4万m~3/d,二级处理采用改良Bardenpho工艺,同时通过设置多点进水、碳源多点投加,前端设置预缺氧池,增设二级缺氧/好氧可变段等措施,为污水厂提供多种工艺运行模式。运行结果表明:改良Bardenoho工艺对COD_(Cr)、NH_(3)-N、TN、TP等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98%、98.35%、93.95%、79.68%,出水COD_(Cr)、NH_(3)-N、TN、TP分别为11.7、0.68、3.03、0.77 mg/L,除TP尚需通过深度处理强化去除外,其余指标均优于设计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ardenoho工艺 脱氮除磷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四维容积定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胜男 郑慧 +2 位作者 智光 穆洋 王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应用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探讨高血压病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不同阶段右心室收缩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对96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49例)和LVMI增高组(47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53... 目的应用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探讨高血压病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不同阶段右心室收缩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对96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49例)和LVMI增高组(47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5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4D-RV-Volume获取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的RVEF、RVFLS及RVFAC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MI正常组比较,LVMI增高组RVEF、RVFLS、TAPSE及RVFAC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EF与RVFAC呈正相关(r=0.721,P<0.01);当RVEF为46.5%(AUC=0.859,P<0.001)时,诊断价值最高,其敏感度为68.0%,特异度为85.7%。结论高血压不同时期存在右心室收缩功能异常,4D-RV-Volume为临床早期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四维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淬 李海燕 +3 位作者 穆洋 韦妍妍 杨丽娜 唐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初步探讨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60名,利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初步探讨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60名,利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从工作岗位、性别、婚姻状态、工作年限等维度进行分析。同时对隔离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评估干预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就焦虑抑郁程度而言,隔离病房和过渡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女性护理人员高于男性、已婚人员高于未婚人员、高年资人员高于中低年资人员。就睡眠质量而言,过渡病房及普通病房护理人员优于隔离病房,男性和中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相对优于女性和高年资护理人员。经干预后,隔离病房护理人员的焦虑[(2.87±3.63)和(1.73±2.15)]、抑郁[(3.22±3.32)和(1.82±1.74)]和睡眠质量[(8.65±3.52)和(5.82±2.58)]均呈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肱动脉入路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明 穆洋 +5 位作者 高磊 王亚斌 冯宏启 赵静 黄京特 曹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究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同侧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16153例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患者141例,其中股... 目的探究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同侧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16153例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患者141例,其中股动脉组83例,肱动脉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2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肱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时长与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35±40.55)vs(104.33±43.57)min,95.2%(79/83)vs91.3%(53/58);P>0.05]。但肱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17%(3/58)vs10.84%(9/83),P<0.05]、生活质量改善[(46.15±15.34)vs(33.00±18.01)分,P<0.05]、焦虑程度更低[(51.22±30.11)vs(35.00±27.18)分,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74±1.25)vs(2.52±1.09)d,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经肱动脉较股动脉入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不影响复杂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君 王晶 +3 位作者 耿晓雯 穆洋 周肖 智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究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LVEDV)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选择接受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和超声... 目的探究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LVEDV)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选择接受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QRSd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比(0.58±0.21)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无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QRSd/LVEDV是CRT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AUC=0.79,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QRSd/LVEDV、LBBB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QRSd/LVEDV是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QRS持续时间 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燕 穆洋 +3 位作者 杜伯妍 宋超群 田淬 陈韵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及优化升级救治流程对迷走反射发病率和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手术患者。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及优化升级救治流程对迷走反射发病率和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手术患者。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手术患者共3550例,纳入常规组,其中161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接受常规流程救治,其中男性108例,年龄(57.92±10.42)岁;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手术患者共1574例,纳入优化组,其中13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接受优化升级救治流程,其中男性9例,年龄(53.01±14.7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信息、临床资料、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等。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临床资料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化升级组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0.83%vs4.54%,P<0.05),严重迷走反射的发病率亦明显低于常规组(0.13%vs1.18%,P<0.001)。优化升级救治流程明显缩短了抢救所用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优化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住院期间医护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升,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2.82±1.09)vs(4.56±1.25)d,P<0.05]。结论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及优化升级救治流能够降低术后迷走反射的发生率,缩短救治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动脉介入 风险预测模型 血管迷走反射 优化升级救治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式领从蹄制动器冲焊蹄优化设计与分析
13
作者 王占礼 沐阳 +1 位作者 左锋 徐洪亮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68-473,共6页
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制动蹄建立几何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制动蹄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制动蹄进行了拓扑优化。
关键词 冲焊蹄 WORKBENCH 拓扑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影像学测量技术对左心耳封堵器尺寸选择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阁 陈韬 +6 位作者 穆洋 韩宝石 朱航 汪奇 郭豫涛 陈韵岱 郭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和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3种方法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对选择适宜尺寸左心耳封堵器的指导价... 目的初步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和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3种方法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对选择适宜尺寸左心耳封堵器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同时采用CTA、TEE、DSA 3种方法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记录植入封堵器尺寸,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3种方法测量值与植入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值与所植入封堵器尺寸的一致性。结果共10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平均年龄(70.1±9.8)岁,CHA2DS2-VASc评分(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5.11±1.43)分,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3.61±1.18)分。CTA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22.51±3.55)mm]与DSA[(22.22±3.73)mm]接近,无统计学差异(q=0.81,P=0.12),两种方法的测量值均大于TEE[(20.82±0.36)mm,P均<0.01]。封堵器尺寸与CTA、DSA、TEE测量的左心耳开口直径呈正相关(r=0.93、0.87、0.83,P均<0.01)。封堵器尺寸与CTA测量值的一致性界限最窄(-7.83 mm,-2.56 mm),差值为(-5.19±1.35)mm,95%置信区间为(-5.46 mm,-4.93 mm);与TEE测量值的一致性界限最宽(-11.00 mm,-2.77 mm),差值为(-6.88±2.10)mm,95%置信区间为(-7.29 mm,-6.47 mm)。结论CTA、DSA、TEE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能为选择左心耳封堵器适宜尺寸提供较好依据,其中CTA测量值与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左心耳封堵术 CT血管造影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群体感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雷兵 朱寒剑 +9 位作者 郑心 李琴 穆杨 徐宁 胡勇 吴茜 柳志杰 李玮 汪超 周梦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1,共7页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环境适应的调控(生物膜、耐酸、耐胆盐),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益生特性(抑制致病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为乳酸菌群体感应今后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群体感应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真菌毒素的减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柯 张霖 +6 位作者 朱寒剑 李雷兵 刘孟林 李琴 穆杨 汪超 周梦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83-293,共11页
真菌毒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已经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乳酸菌作为去除真菌毒素的一种替代策略,在大规模、低成本的食品减毒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潜力。本文总结了食品中几种主要真菌... 真菌毒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已经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乳酸菌作为去除真菌毒素的一种替代策略,在大规模、低成本的食品减毒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潜力。本文总结了食品中几种主要真菌毒素的特征,从乳酸菌对真菌毒素产生的抑制、体外吸附、体内毒性缓解等方面概述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关注乳酸菌减毒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以期为乳酸菌在食品和饲料中作为真菌毒素天然清除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乳酸菌 毒素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目标机隐身优化设计与改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穆阳 李皓 +2 位作者 王震 苗毅 段士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针对当前雷达性能试验过程中对低可探测目标机的迫切需求以及磁性吸波涂层应用时存在的面密度大等诸多缺陷,通过优化设计吸收剂含量和涂层厚度,获得一种以碳纳米管(CNTs)为主吸收剂的轻质电损耗型吸波涂层,利用该涂层对某型无人目标机... 针对当前雷达性能试验过程中对低可探测目标机的迫切需求以及磁性吸波涂层应用时存在的面密度大等诸多缺陷,通过优化设计吸收剂含量和涂层厚度,获得一种以碳纳米管(CNTs)为主吸收剂的轻质电损耗型吸波涂层,利用该涂层对某型无人目标机进行隐身优化设计和改装,飞行试验验证了机载雷达对无人目标机的作用距离。结果表明:当CNTs含量接近15%时,2.5 mm厚的吸波涂层在8.2~12.4 GHz频段内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反射率均能达到-8 dB以下。经设计涂覆处理后,无人目标机各强散射中心得到有效减弱,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涂覆后无人目标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相比涂覆前缩减可达20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吸波涂层 隐身改装 雷达散射截面 雷达作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脾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永林 张祥胤 +3 位作者 毋程飞 李贤 穆杨 丛日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6-1655,共10页
为探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奶山羊肝、脾组织的影响及机制,将14只泌乳初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试验组(8只),对照组饲喂普通(精粗比35∶65)日粮,试验组饲喂高精料(精粗比65∶35)日粮,试验期19周。于试验的0、1、4、8、12、1... 为探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奶山羊肝、脾组织的影响及机制,将14只泌乳初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试验组(8只),对照组饲喂普通(精粗比35∶65)日粮,试验组饲喂高精料(精粗比65∶35)日粮,试验期19周。于试验的0、1、4、8、12、15、16、18、19周每周采集所有羊乳汁测定乳脂率,6~18周每周日采集所有羊粪便测定pH,试验结束当日采集肝、脾组织,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脾组织形态变化;采用RT-qPCR检测肝、脾组织中炎性因子及TLR4通路关键蛋白的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LR4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造成奶山羊乳脂率降低,试验的16、18和19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奶山羊粪便pH均值从第9周开始下降,13~18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奶山羊肝细胞颗粒变性或空泡变性,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脾组织无明显变化;肝组织中促炎因子IL-6和TNF-β以及TLR4与NF-κB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脾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β和抗炎因子IL-10以及TLR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NF-κB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与TLR4通路相关的p38、JNK、ERK和p65这4种蛋白的表达变化不明显,脾组织p38、ERK和p65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虽差异不显著,但都呈现下降趋势。综上所述,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导致奶山羊乳脂率和粪便pH降低,通过上调NF-κB的基因表达诱导肝组织中IL-6和TNF-β基因表达升高,从而对肝造成炎性损伤,对脾组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高精料日粮 肝和脾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法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介电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穆阳 邓佳欣 +1 位作者 李皓 周万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9,共9页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结构吸波材料,以纳米SiO_2颗粒为填料,采用有机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recurso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PIP)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高温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_2含量从...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结构吸波材料,以纳米SiO_2颗粒为填料,采用有机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recurso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PIP)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高温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_2含量从3%(质量分数,下同)增加至15%,SiC_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最高可达275 MPa;低介电常数SiO_2填料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逐渐减小,室温吸波性能得到有效改善,15%SiO_2含量的复合材料厚度为3.2~4.0 mm时,室温反射率在整个X波段均达到–8 d B以下;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而SiO_2能显著降低高温复介电常数及其增幅,700℃时15%SiO_2含量复合材料在2.7~3.0 mm厚度范围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SIC 复合材料 PIP SiO2 填料 力学性能 高温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预氧化对PIP-SiC_f/SiC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阳 李皓 +2 位作者 刘宇清 林刚 周万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29-133,共5页
分析了低温预氧化过程对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预氧化温度和时间下SiCf/SiC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介电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预氧化处理后基体中的氧含量增加,生成具有低介电常数的Si CxOy相,且其含量随着预氧化... 分析了低温预氧化过程对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预氧化温度和时间下SiCf/SiC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介电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预氧化处理后基体中的氧含量增加,生成具有低介电常数的Si CxOy相,且其含量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SiC微晶和自由碳的含量均减少,因此SiCf/SiC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明显降低,同时高温复介电常数的升高幅度显著减小。经260℃-6 h预氧化处理后,700℃时复合材料在整个X波段的反射率均达到-8 d B以下,高温吸波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SIC复合材料 低温预氧化 PIP法 高温介电性能 高温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