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SAE和双向LSTM的滚动轴承RUL预测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康守强 周月 +2 位作者 王玉静 谢金宝 mikulovich vladimir ivanovich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27-2336,共10页
针对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 encoder,SAE)采用sigmoid激活函数容易造成梯度消失的问题,用一种新的Tan函数替代原有的sigmoid函数;针对SAE采用Kullback-Leibler(KL)散度进行稀疏性约束在回归预测方面的局限性,以dropout机制替代KL... 针对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 encoder,SAE)采用sigmoid激活函数容易造成梯度消失的问题,用一种新的Tan函数替代原有的sigmoid函数;针对SAE采用Kullback-Leibler(KL)散度进行稀疏性约束在回归预测方面的局限性,以dropout机制替代KL散度实现网络的稀疏性.利用改进SAE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无监督深层特征自适应提取,无需人工设计标签进行有监督微调.同时,考虑到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一般仅考虑过去信息而忽略未来信息,引入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构建滚动轴承RUL的预测模型.在2个轴承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基于改进SAE和Bi-LSTM的滚动轴承RUL预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而且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稀疏自动编码器 无监督特征提取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型蔡氏电路的混沌保密通信 被引量:3
2
作者 康守强 朱建良 +1 位作者 王玉静 mikulovich vladimir ivanovich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37,843,共5页
为了产生更复杂的混沌系统,使通信更安全可靠,设计了一种产生丰富混沌行为的变型蔡氏电路,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在此基础上根据驱动—响应同步原理设计了混沌保密通信电路,以方波作为输入信号进行了相应的硬件实验研究,给出... 为了产生更复杂的混沌系统,使通信更安全可靠,设计了一种产生丰富混沌行为的变型蔡氏电路,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在此基础上根据驱动—响应同步原理设计了混沌保密通信电路,以方波作为输入信号进行了相应的硬件实验研究,给出了通信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和各部分的波形。结果表明:电路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完全符合,并且在响应电路和驱动电路的元件参数一致,其相对误差小于1%的条件下,当输入方波信号频率在约8kHz~9MHz时,该变型蔡氏电路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保密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氏混沌电路 保密通信 混沌控制 混沌同步 混沌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29
3
作者 崔文靓 王玉静 +3 位作者 康守强 谢金宝 王庆岩 mikulovich vladimir ivanovich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0-1568,共9页
针对YOLOv3算法在检测公路车道线时存在准确率低和漏检概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根据公路车道线宽高固有特点,确定目标先验框数量和对应宽... 针对YOLOv3算法在检测公路车道线时存在准确率低和漏检概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根据公路车道线宽高固有特点,确定目标先验框数量和对应宽高值;其次根据聚类结果优化网络Anchor参数,使训练网络在车道线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最后将经过Darknet-53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改进YOLOv3算法卷积层结构,使用GPU进行多尺度训练得到最优的权重模型,从而对图像中的车道线目标进行检测,并选取置信度最高的边界框进行标记.使用Caltech Lanes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3算法在公路车道线检测中平均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5%,检测速度可达50帧/s,较YOLOv3原始算法mAP值提升了11%,且明显高于其他车道线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3 K-means++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深度模型迁移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康守强 邢颖怡 +3 位作者 王玉静 王庆岩 谢金宝 mikulovich vladimir ivanovich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27-2638,共12页
针对实际中某种工况滚动轴承带标签振动数据获取困难,健康指标难以构建及寿命预测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深度模型迁移的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振动数据提... 针对实际中某种工况滚动轴承带标签振动数据获取困难,健康指标难以构建及寿命预测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深度模型迁移的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振动数据提取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特征,并引入新的自下而上(Bottom-up,BUP)时间序列分割算法将特征序列分割为正常期、退化期和衰退期3种状态;对振动信号经快速傅里叶(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变换后的幅值序列进行状态信息标记,并将其输入到新增卷积层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FCN)中,提取深层特征,得到预训练模型;提出将预训练模型的梯度作为一种“特征”与传统预训练模型特征一起参与目标域网络训练过程,从而得到状态识别模型;利用状态概率估计法结合状态识别模型建立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实验验证所提方法无需构建健康指标,可实现无监督条件下不同工况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不同工况 模型迁移 状态识别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