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诱发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剥落颗粒流模拟:以G214线典型冻土区路基边坡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沛辰 毛雪松 +2 位作者 何沛 郑盛超 运志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423-11431,共9页
为明确降雨诱发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剥落机理,以G214线典型冻土区路基边坡为例,基于颗粒流和等效降雨法,模拟不同坡度和冲刷速度下边坡坡面土的剥落过程,从边坡形态、颗粒运移规律、力链演化规律和剥落量等方面详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浅... 为明确降雨诱发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剥落机理,以G214线典型冻土区路基边坡为例,基于颗粒流和等效降雨法,模拟不同坡度和冲刷速度下边坡坡面土的剥落过程,从边坡形态、颗粒运移规律、力链演化规律和剥落量等方面详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浅层冻土区边坡土受到雨水冲刷后,仅在坡面浅层部位出现坑槽,并提出边坡形态系数(τ)来定量化表征边坡形态的凹凸程度。边坡形态总体变化态势可概括为:笔直平坦(1.0≤τ<1.40)、粗糙不整(1.40≤τ<1.50)和凹凸不平(1.50≤τ)。土颗粒间接触力演化主要发生在降雨冲刷作用初期,冲刷过程中接触力演化特征并不明显。随循环次数增加,冲刷速度越大接触数量总体越少,但最终稳定状态下的接触数量近乎相同。此外,边坡浅层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结构疏松是导致冻土区坡面土易被雨水冲刷剥落和坡面易形成冲沟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冻土区 路基边坡 降雨冲刷 剥落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管涌作用下松散堆积层结构演化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沛辰 毛雪松 +1 位作者 胡仪喣 解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13-3823,共11页
为揭示渗流管涌作用下松散堆积层结构演化规律,基于颗粒-孔隙尺度流固耦合方法,分别对密实、中密和疏松结构的松散堆积层开展渗流管涌仿真试验,从细观层面分析渗流管涌作用下松散堆积层颗粒迁移特征、颗粒流失量、颗粒间接触力链演化和... 为揭示渗流管涌作用下松散堆积层结构演化规律,基于颗粒-孔隙尺度流固耦合方法,分别对密实、中密和疏松结构的松散堆积层开展渗流管涌仿真试验,从细观层面分析渗流管涌作用下松散堆积层颗粒迁移特征、颗粒流失量、颗粒间接触力链演化和骨架变形的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渗流管涌主要以细颗粒迁移为主,存在局部“堵塞”现象,块石颗粒仅会在细颗粒迁移脱空后自由堆积。细颗粒迁移具有明显的“颗粒堆积”现象,主要集中在出口处,呈“上多下少”的特点。同时,渗流管涌发展过程中相同部位的孔隙率变化具有高度相似性,且结构越疏松越显著。管涌发展过程中,块石颗粒间接触承担主要的应力传递,力链演化的本质是堆积填料内部应力传递结构的改变。此外,下沉量和体应变均随时步增加,呈先急剧增加,后趋于平稳的态势,且随初始渗流速度越大,平稳时刻逐步提前。该研究成果可为从细观角度认识松散堆积层渗流管涌结构演化规律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堆积层 渗流管涌 颗粒流 力链网络 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条件下弃渣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毛雪松 宋玉品 +2 位作者 吴谦 刘龙旗 肖亚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弃渣场作为隧道工程的重要附属建筑,其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某新近堆积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调研、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饱和渗流研究方法,基于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和SLOPE/W模块对其渗流场及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弃渣场作为隧道工程的重要附属建筑,其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某新近堆积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调研、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饱和渗流研究方法,基于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和SLOPE/W模块对其渗流场及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弃渣内部土体孔压的变化较表层土体存在滞后效应,雨后一段时间内坡体内水分还在继续下渗;边坡的稳定系数在降雨停止时也并非最低,雨后边坡稳定系数由于坡体内雨水的下渗还会继续下降,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逐渐增加,与渗流场的计算结果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场 边坡 渗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迁移引起千枚岩填筑路基回弹模量衰变对路面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悦月 毛雪松 李汶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4-352,共9页
为了分析水分迁移对千枚岩填筑路基回弹模量及其对路面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水分补给条件下千枚岩填料回弹模量测试的试验结果,应用数值建模并分析了一般路基和路侧积水路基千枚岩填料路面结构层的力学特性,及路面结构层水平应... 为了分析水分迁移对千枚岩填筑路基回弹模量及其对路面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水分补给条件下千枚岩填料回弹模量测试的试验结果,应用数值建模并分析了一般路基和路侧积水路基千枚岩填料路面结构层的力学特性,及路面结构层水平应力、轴向应力以及最大主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试件底部补水条件下,各层含水率逐渐增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含水率呈现减小趋势;水分迁移引起土基回弹变形量逐渐增大,回弹模量大幅度降低,衰变率为60%;各路面结构层的方向应力及最大主应变随着回弹模量衰减率的改变产生较大变化,表现为边坡发生侧移和路面结构层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形成纵向裂缝;基层是整个路面结构层的薄弱层,容易在过大拉应力作用下发生开裂,最终反射到面层并导致其出现反射裂缝,严重影响了道路整体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迁移 回弹模量 衰减 力学特性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thermal diffusion of water vapor in unsaturated soils based on Fick’s second law 被引量:8
5
作者 LIU Fei-fei mao xue-song +3 位作者 ZHANG Jian-xun WU Qian LI Ying-ying XU 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017-2031,共15页
In arid regions, water vapor diffusion predominates the total water migr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 whic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ith the aim of revealing the diffusion mecha... In arid regions, water vapor diffusion predominates the total water migr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 whic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ith the aim of revealing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of water vapor in unsaturated soil, a water vapor migration test device was developed to conduct the water vapor migration indoor test.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vapor diffusion in unsaturated soil conformed to Fick’s second law.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water vapor diffusion under isothermal conditions in unsaturated soi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Fick’s law.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distribution, soil type and temperature that affect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isture content calculated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obtained by the indoor experiment. The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and temperature. When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is constant, the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atrix suction ratio in dry and wet soil section. The effect of soil type on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was complex, as both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soil particle sizes affected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unsaturated soil mathematical model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distribution soil type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多星成像的图像融合
6
作者 冯峦 严颂华 +1 位作者 毛雪松 田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66-274,共9页
利用大型轨道卫星系统(global nan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导航卫星作为发射信号源的双基地雷达成像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微波成像手段。由于单颗卫星成像存在空间分辨率不高、信噪比偏低等问题,采用了多颗北斗GEO卫星,获取了多幅卫... 利用大型轨道卫星系统(global nan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导航卫星作为发射信号源的双基地雷达成像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微波成像手段。由于单颗卫星成像存在空间分辨率不高、信噪比偏低等问题,采用了多颗北斗GEO卫星,获取了多幅卫星成像图,然后将最大互信息准则应用于多幅卫星成像图的配准,利用Powell算法将最大互信息作为目标函数搜索卫星成像图几何变换的最优配准参数;最后使用高频带融合方法对配准后的卫星成像图进行融合以提高图像质量。将配准后融合的卫星成像图与Google实景地图比较的结果表明,该多星成像融合算法使得信号增益提高了约20%;且避免了同一目标点在不同位置多次叠加产生的成像混淆,从而达到了提高成像精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轨道卫星系统(global nan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R) 双基地雷达成像 后向投影算法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