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热法和阶梯叠层法测量低能电子束辐照参数
1
作者 罗瑞 张雨禾 毛娜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电子束辐照加工在核技术应用产业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低能电子束辐照在涂层固化、废水处理、食品保鲜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辐照的计量参数对于辐照质量至关重要。低于300 keV的电子束剂量学相关标准尚未建立,参数测量都溯源至10 MeV电子... 电子束辐照加工在核技术应用产业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低能电子束辐照在涂层固化、废水处理、食品保鲜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辐照的计量参数对于辐照质量至关重要。低于300 keV的电子束剂量学相关标准尚未建立,参数测量都溯源至10 MeV电子直线加速器,测量对象的不一致带来了系统性偏差。本论文针对低于300 keV的低能电子束,开展了测试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电子束能量测量方法研究,研制了基于量热法的吸收剂量测量装置,实现了低能电子束吸收剂量的绝对测量。结果表明:通过阶梯叠层法剂量实验结合能量深度分布曲线模拟的方式测得电子束能量为140 keV,通过量热法实现了(1~120) kGy范围内吸收剂量的测量,测量不确定度为11%(k=2)。本研究为低能电子束辐照加工提供了可靠的计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电子束 计量参数 能量测量 吸收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2
作者 王方 罗瑞 卜战云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患者预后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大一附院收治的125例单只眼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视力(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分为预后... 目的分析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患者预后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大一附院收治的125例单只眼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视力(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视力≥0.05,51例)、预后不佳组(预后视力<0.05,74例)。对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就诊时间>24 h、眼内炎、破裂伤、入院视力<0.05、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晶体损伤和(或)脱位、再次入院、损伤分区为Ⅲ区(OR=2.192、2.217、2.121、2.147、2.162、2.188、2.149、2.201、2.138,P<0.05)。结论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就诊时间>24 h、眼内炎、破裂伤、入院视力<0.05、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晶体损伤和(或)脱位、再次入院、损伤分区为Ⅲ区,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影响因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兰的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化学成分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翡翡 卢晓莹 +5 位作者 叶聪 吴润松 罗睿 何广铭 李振雨 罗文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6-836,共11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总离子流图(TIC),根据分子精确质量数、二级谱图信息结合文献信息和化合物数据库,并进行对照品指认,对佩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总离子流图(TIC),根据分子精确质量数、二级谱图信息结合文献信息和化合物数据库,并进行对照品指认,对佩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用Waters HSS T3(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将采集的数据整理并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建立23批佩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对比正品与常见混伪品的特征图谱差异,以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采用聚类分析(HCA)进行验证。结果从佩兰中共鉴定34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素类11个;吡咯里西啶类6个;核苷类3个;氨基酸类3个;黄酮类2个;其他糖苷、酸、碱、酮或醛类9个,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其中8个成分。23批佩兰药材的特征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85,混伪品与佩兰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为0.452~0.746,HCA可明确对佩兰及其混伪品进行分类。所建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成分鉴定结果可为完善佩兰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并能有效区分正品与混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兰 特征图谱 真伪鉴别 成分分析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音疗法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睿 吴节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近年来,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五音疗法来源于古代中国五行学说,以五行属性配属五脏,聆听五音音乐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通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五音疗法联合针灸推拿法治疗失眠可提升疗... 近年来,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五音疗法来源于古代中国五行学说,以五行属性配属五脏,聆听五音音乐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通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五音疗法联合针灸推拿法治疗失眠可提升疗效且更安全,较单一使用五音疗法或针灸推拿法有效率更高。该文对五音疗法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疗法 失眠 不寐 目不瞑 针刺 推拿 耳穴 杵针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辐射荧光的α活度测量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李敬宇 罗瑞 +6 位作者 徐利军 刘蕴韬 夏文 朱保吉 李阳 张雨禾 毛娜请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5期481-487,共7页
基于传统α辐射探测技术探测距离近的现状,利用α辐射诱导空气辐射荧光的原理,研究远程α辐射活度测量模型。通过建立基于点源的α辐射活度测量模型,利用光电倍增管对α辐射诱导辐射荧光的光子进行测量,建立了放射源活度与光电倍增管荧... 基于传统α辐射探测技术探测距离近的现状,利用α辐射诱导空气辐射荧光的原理,研究远程α辐射活度测量模型。通过建立基于点源的α辐射活度测量模型,利用光电倍增管对α辐射诱导辐射荧光的光子进行测量,建立了放射源活度与光电倍增管荧光净计数率的经验公式。研究不同能量的放射源、介质和压强对荧光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41)Am源在空气中的荧光转换效率为3.24×10^(-6)~7.83×10^(-6),能量较高的放射源具有更高的荧光转换效率;压强与荧光转换效率呈线性正相关;在空气、氮气和氩气三种气体中,氩气能有效提高荧光转换效率。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放射源活度,探究荧光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可为提高远程α辐射探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辐射 活度测量模型 荧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腔衰荡光谱的CO_(2)检测系统研制
6
作者 张俊博 毛娜请 +4 位作者 徐利军 罗瑞 李元桥 来居翰 刘蕴韬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5期438-446,共9页
^(14)C是核反应放射性流出物中最受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核设施产生的^(14)C主要与CO_(2)标记,因此对^(14)CO_(2)气体进行在线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以CO_(2)为研究对象,选取^(14)CO_(2)吸收谱线的中心波... ^(14)C是核反应放射性流出物中最受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核设施产生的^(14)C主要与CO_(2)标记,因此对^(14)CO_(2)气体进行在线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以CO_(2)为研究对象,选取^(14)CO_(2)吸收谱线的中心波长2 209.11 cm^(-1)附近检测^(14)CO_(2)的吸收光谱。采用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学谐振腔、合理的光路设计和气体管路设计,研制基于中红外腔衰荡光谱的CO_(2)检测系统。并采用研制的系统检测不同浓度的CO_(2)(0.5%~1.3%)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待测气体浓度与衰荡时间的倒数之间呈线性相关,证实研制的中红外腔衰荡光谱系统可行。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对不同浓度CO_(2)气体在中红外波段下的精准测量,使用中红外腔衰荡技术测量得到^(14)CO_(2)的吸收光谱。为未来激光光谱快速原位检测^(14)CO_(2)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腔衰荡光谱技术 气体检测系统研制 CO_(2)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15钢模拟热影响区界面组织演变研究
7
作者 江骏东 马庆爽 +3 位作者 陈乐利 罗锐 李会军 高秋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6,共16页
采用EBSD(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HRTEM(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等表征手段,研究峰值温度及焊接热输入对G115钢焊接模拟热影响区界面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中M23C... 采用EBSD(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HRTEM(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等表征手段,研究峰值温度及焊接热输入对G115钢焊接模拟热影响区界面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中M23C6碳化物尺寸相比粗晶及临界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更为细小,仅为100 nm左右,析出强化作用明显。峰值温度提高使得小角度晶界数量有所提升,从而增加晶界强化效果。粗晶区组织几何位错密度最高为3.19×10^(14)m^(-2);临界焊接热影响区位错的回复、细小MX析出相的钉扎与亚晶的出现保证了材料的强度。对于细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焊接热输入的提升使得位错发生湮灭,亚晶的形成受到抑制,从而促进马氏体板条亚结构转变为马氏体块状亚结构,屈服强度由1115 MPa下降到947 MPa。当焊接热输入为14.4 kJ/cm时,细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兼具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15钢 焊接热模拟 位错强化 亚结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排水法处理工程泥浆的室内模型试验
8
作者 储兆微 余世杰 +4 位作者 李幸阳 卢星宇 王旭 罗睿 王天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22,129,共10页
现有传统处理工程泥浆的方法存在耗时、耗能、昂贵等缺点,而负压排水法具有绿色节能、施工简单、有效提高排水速率等特点。进行了负压排水法处理工程泥浆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其可行性进行讨论分析。通过使用自制试验箱和负压虹吸装置... 现有传统处理工程泥浆的方法存在耗时、耗能、昂贵等缺点,而负压排水法具有绿色节能、施工简单、有效提高排水速率等特点。进行了负压排水法处理工程泥浆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其可行性进行讨论分析。通过使用自制试验箱和负压虹吸装置进行试验,并在虹吸管内连接测压表对装置负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排水管内径为4 mm的前提下,负压排水能长期稳定进行;负压大小、排水效率都与排水高差呈正相关,且负压排水法处理小厚度泥浆效果较好,处理大厚度泥浆效果则会稍差。用该方法处理工程泥浆高效且免动力,可运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泥浆处理 负压排水法 室内模型试验 4 mm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子酶解产物对酒精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活性肽虚拟筛选
9
作者 张李君 赵甜甜 +6 位作者 陈杰琼 钟康荣 关永健 罗睿 林春燕 南海军 张业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6-324,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鲟鱼子酶解产物对酒精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深入阐明其作用机理。以鲟鱼子为研究对象,结合酶解效率和体外活性等关键指标,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借助酒精损伤HepG2细胞模型,系统研究鲟鱼子酶解产物对肝细胞的保护作... 本研究旨在探究鲟鱼子酶解产物对酒精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深入阐明其作用机理。以鲟鱼子为研究对象,结合酶解效率和体外活性等关键指标,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借助酒精损伤HepG2细胞模型,系统研究鲟鱼子酶解产物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探索潜在的生物活性多肽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蛋白酶(1343 U/g)及胰酶(27 U/g)1:1复配酶解8 h的条件下获得的鲟鱼子酶解产物最优,蛋白回收率为49.30%±0.57%,水解度为46.05%±0.92%,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1.45%±0.66%。不同浓度下均表现出显著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P<0.05),在5 mg/mL时为168.64%±1.42%。在此酶解条件下制备的产物,0.3~2 mg/mL时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提升酒精损伤HepG2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5)。此外,酶解产物在0.3~2 mg/mL时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amin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P<0.05)。虚拟筛选结果显示,鲟鱼子酶解产物中的LPG和FLPR等5条多肽显示潜在的酒精损伤肝细胞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为进一步发展鲟鱼子等水产原料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了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鲟鱼子 乙醇脱氢酶 抗氧化 生物活性多肽 酒精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水堡煤矿泥化顶板迎采巷道分段加固技术
10
作者 曹宏亮 薛远航 +4 位作者 罗瑞 张科 王旭锋 申成杨 李泽鹏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04-109,共6页
为了解决甜水堡煤矿1309回风巷迎采掘进过程中应力复杂、泥化顶板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巷道掘进过程中“采-掘”应力场演化特征,确定了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为60~-150 m,根据采掘阶段巷道应力环境的变化情... 为了解决甜水堡煤矿1309回风巷迎采掘进过程中应力复杂、泥化顶板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巷道掘进过程中“采-掘”应力场演化特征,确定了工作面动压影响范围为60~-150 m,根据采掘阶段巷道应力环境的变化情况,将巷道分为巷道已掘段、实体煤掘进阶段、采掘动力影响阶段、压力稳定段4个不同的动压影响阶段。依据1309回风巷支护方案,提出了采用高应力锚索为主的分段动态加固技术。现场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良好的控制,保障了巷道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采巷道 “采-掘”应力 围岩控制 巷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计算的多进制LDPC译码器设计
11
作者 罗瑞 周明军 +5 位作者 郑斌 曾令昕 李丽仙 申望君 庞宇 王勇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LDPC码以其逼近香农极限的卓越性能,在多种通信标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LDPC软判决译码算法虽然具有优异的译码性能,但由于其内部包含大量乘法等计算复杂度高的运算,导致这些算法在硬件实现上难度较大,资源消耗过高,进而造成资源... LDPC码以其逼近香农极限的卓越性能,在多种通信标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LDPC软判决译码算法虽然具有优异的译码性能,但由于其内部包含大量乘法等计算复杂度高的运算,导致这些算法在硬件实现上难度较大,资源消耗过高,进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此外,这些算法难以实现完全的并行处理,这显然难以满足当前高速、高吞吐率的应用场景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概率计算的多进制LDPC译码器设计,该译码器在和积译码算法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概率计算方式实现检查节点的更新,并设计了概率质量信息生成模块、符号信息生成模块等核心模块单元,以完成概率信息的计算。这种设计巧妙地将原本复杂的运算转化为简单的逻辑门功能实现,从而显著降低了硬件实现的难度与资源开销。经过仿真性能分析与比较,该译码器在LDPC(200,100)码型下的译码性能表现出色,误比特率与误帧率均可达到10-6量级,在高信噪比环境中具备极佳的纠错能力与抗噪能力,尤其适用于64进制及以上阶数的LDPC译码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概率计算 软判决 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饼粕有机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李明静 罗蕊 +5 位作者 张驰 张智勇 户雪妹 顾晓慧 徐淑艳 黄凤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蓖麻饼粕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蓖麻饼粕肥的最佳施肥量,以四粒红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施化肥(HF1、HF2、HF3,施用量分别为175、350和700 kg/hm^(2))、施蓖麻饼粕有机肥(BM1、BM2、BM3,施用... 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蓖麻饼粕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蓖麻饼粕肥的最佳施肥量,以四粒红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施化肥(HF1、HF2、HF3,施用量分别为175、350和700 kg/hm^(2))、施蓖麻饼粕有机肥(BM1、BM2、BM3,施用量分别为2500、5000和10000 kg/hm^(2)),共7个施肥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M2、BM3处理增产0.35%~0.67%;HF1、HF2、HF3处理增产了1.55%~4.44%;BM1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达到了440.22 kg/667m^(2),较CK处理增产46.67%;此外,BM1处理的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在幼苗期时,BM3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处理,而在收获期时,BM3处理的6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BM3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K处理变化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蓖麻饼粕有机肥2500 kg/hm^(2)处理能够使花生增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蓖麻饼粕有机肥10000 kg/hm^(2)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饼粕有机肥 花生 产量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物质对重金属胁迫下盐肤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罗睿 李杉 +1 位作者 刘思怡 刘世彪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36-42,共7页
为了探讨施加外源物质能否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以盐肤木(Rhus chinensis)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施加单种重金属Cd、Mn和Zn胁迫处理,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物质Si、Se和Ca,检测盐肤木幼苗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 为了探讨施加外源物质能否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以盐肤木(Rhus chinensis)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施加单种重金属Cd、Mn和Zn胁迫处理,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物质Si、Se和Ca,检测盐肤木幼苗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i、Se和Ca能促进Zn和Mn胁迫下盐肤木幼苗的生长,增加Cd、Zn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及Zn、Mn胁迫下可溶性糖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Cd和Zn处理下幼苗叶片中CAT活性及Mn处理下POD活性;中低浓度的Ca能显著提升Cd胁迫下的根冠比。综上所述,适当浓度的外源物质Si、Se和Ca能够缓解重金属对盐肤木的毒害作用,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外源物质 重金属胁迫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旅游服务及可视化分析系统设计
14
作者 丁宇阳 胡涵 +3 位作者 王莹露 崔晓会 罗瑞 宋莺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当前全球旅游业面临的信息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和服务质量等挑战。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系统的设计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框架,关键技术包括多维度爬虫技术、基于区块... 当前全球旅游业面临的信息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和服务质量等挑战。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系统的设计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框架,关键技术包括多维度爬虫技术、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关键模块。将区块链技术用于旅游服务系统的信息安全与监管,可提供高级加密和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旅游业中的不文明行为、虚假宣传和价格透明度等问题。该实验系统的搭建,为旅游部门提供更加安全、透明和高质量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数据分析 网络爬虫 数据隐私及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羌活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15
作者 何广铭 卢晓莹 +9 位作者 夏天睿 谢翡翡 罗睿 吕渭升 梁月仪 李振雨 李秀枝 张坚祥 陈向东 孙冬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6-132,共7页
目的建立羌活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产地羌活药材阿魏酸、紫花前胡苷、异紫花前胡苷、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和挥发油的含量,为羌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 目的建立羌活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产地羌活药材阿魏酸、紫花前胡苷、异紫花前胡苷、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和挥发油的含量,为羌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µm),以乙腈-0.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30nm,进样量2µL。建立25批羌活药材U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分析,同时测定阿魏酸、紫花前胡苷、异紫花前胡苷、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羌活药材挥发油的含量。结果指纹图谱共标定23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1个成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25批羌活药材大致分为3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6种潜在差异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四川产地羌活药材的羌活醇和挥发油含量均高于甘肃和青海产地样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羌活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指纹图谱 多指标成分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镀红外增透膜热带海洋环境适应性研究
16
作者 王冲文 彭廷海 +7 位作者 罗瑞 刘剑 杨玉萍 王世锦 严庭瑜 戈帆 刘艳芳 刘云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7-964,共8页
为研究增透膜的热带海洋环境适应能力及防水层对膜层的保护作用,将镀有防水层和未镀防水层的两类锗镀红外增透膜样品投放于热带海洋环境中进行棚下自然暴露试验,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共试验4个周期。通过对各周期试验样品的形貌、结构、... 为研究增透膜的热带海洋环境适应能力及防水层对膜层的保护作用,将镀有防水层和未镀防水层的两类锗镀红外增透膜样品投放于热带海洋环境中进行棚下自然暴露试验,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共试验4个周期。通过对各周期试验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及透过率进行观察和检测,分析其失效模式、损伤过程和透过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棚下试验一个周期,膜层均未发生损伤;两个周期后,膜层边缘位置出现点蚀现象,且腐蚀程度随试验时间的增加而变得严重,并由样品边缘向中心逐渐延伸;试验4个周期后,表面未镀防水层样品边缘腐蚀较为严重,镀防水层样品腐蚀较轻,在3.7~4.8μm波段的透过率未出现明显衰减,表现出更好的热带海洋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增透膜 热带海洋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折射率温度系数保偏光纤的变温性能验证
17
作者 崔志超 李亚凡 +4 位作者 魏飞 孔军 寇亮亮 罗瑞 马海全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全温度环境下的工作精度水平是当前制约光纤陀螺在更多领域应用的主要瓶颈,主要体现在变温零偏稳定性指标,前人围绕着热设计、工艺实现和算法补偿等方法开展研究,大幅改善了光纤陀螺的变温性能。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敏感器件,保偏光纤是... 全温度环境下的工作精度水平是当前制约光纤陀螺在更多领域应用的主要瓶颈,主要体现在变温零偏稳定性指标,前人围绕着热设计、工艺实现和算法补偿等方法开展研究,大幅改善了光纤陀螺的变温性能。光纤环是光纤陀螺的敏感器件,保偏光纤是构成光纤环的主要材料,其性能与光纤环变温性能密切相关,而对保偏光纤与变温精度的相关机理分析和实验研究较少。因此,基于光纤环在变温环境下热致Shupe零位误差产生机理的分析,发现保偏光纤折射率温度系数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并结合保偏光纤布拉格光栅(PMF FBG)测试折射率温度系数的试验方案,发现猫型保偏光纤(CAT PMF)相较于传统熊猫型保偏光纤(PANDA PMF)具有更低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最后,通过将两型保偏光纤绕制成光纤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熊猫型保偏光纤,猫型保偏光纤绕制成光纤环的变温零偏极差压缩21.1%,变温零偏稳定性提升22.9%,进一步证实猫型保偏光纤具有提升光纤环变温性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 光纤布拉格光栅 折射率 变温零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道抢险对轨道高架桥梁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鲜李 罗睿 +2 位作者 姚博 戚沁菡 杨永昕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某地下管网抢险工程下穿运营的轨道线路,为研究地下管网抢险对轨道高架桥的影响。在充分对现场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钢便桥方案对地下管网进行临时抢险保通,同时采用顶管方案恢复地下管网的永久服务功能。为探明地下管道抢... 某地下管网抢险工程下穿运营的轨道线路,为研究地下管网抢险对轨道高架桥的影响。在充分对现场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钢便桥方案对地下管网进行临时抢险保通,同时采用顶管方案恢复地下管网的永久服务功能。为探明地下管道抢险的实施引起顶管结构、管涵围岩、城市主干路以及轨道高架桥的变形规律,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其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主干路及轨道高架桥位于顶管施工扰动区;顶管结束后,城市主干路路面变形较小,满足变形控制要求;顶管结构应力值小于规范规定的设计值;轨道高架桥的桥墩沉降差及竖向位移均满足轨道运营要求。研究成果对于顶管施工安全、轨道高架桥和城市主干路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相关研究成果也为类似地质工况条件下分析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高架桥 顶管法 城市主干路 地下管网临时保通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在车身涂胶检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罗瑞 郝敏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12期11-15,共5页
目前,汽车制造中主要通过基于涂布规格的过程监控和基于最终贴合效果的结果监控保证涂胶品质,为提高涂胶质量检测效率,通过借鉴超声波焊点无损检测技术,探索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在车身涂胶检测中的应用,从理论上论证其可行性,并运用超声波... 目前,汽车制造中主要通过基于涂布规格的过程监控和基于最终贴合效果的结果监控保证涂胶品质,为提高涂胶质量检测效率,通过借鉴超声波焊点无损检测技术,探索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在车身涂胶检测中的应用,从理论上论证其可行性,并运用超声波相控阵无损检测仪进行实际应用验证,最终实现车身涂胶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相控阵 车身涂胶 无损探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装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本构模型及动态再结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程晓农 桂香 +4 位作者 罗锐 杨雨童 陈乐利 王威 王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5-1781,共7页
采用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核电装备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5s^-1时的高温变形行为。根据压缩实验数据绘制流变应力曲线;基于Arrhenius关系并考虑应变量因素,建立耦合应变量因素的改进型本构方程;结合... 采用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核电装备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5s^-1时的高温变形行为。根据压缩实验数据绘制流变应力曲线;基于Arrhenius关系并考虑应变量因素,建立耦合应变量因素的改进型本构方程;结合光学显微镜(OM)观察材料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特征;根据加工硬化率-流动应力曲线确定316L不锈钢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并基于Avrami方程建立其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结果表明:在316L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较低的温度和较快的应变速率对应的流变应力也较大;耦合应变量因素的本构模型预测316L不锈钢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8688,平均相对误差仅4.6%,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316L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变形抗力。316L不锈钢易在高温、低速的加工条件下发生动态再结晶行为,其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应变呈S形变化。该模型所得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能很好地预测316L不锈钢在热加工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应力-应变曲线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