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 Component:An Innovative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Value Metric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1
作者 Tao Xiaoming Wang Yu +5 位作者 Peng Jieyang Zhao Yuelin Wang Yue Wang Youzheng Hu Chengsheng lu zhipe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7-35,共19页
The 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data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its behavior,encompassing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ng it.However,current research lacks a comprehensive st... The 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data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its behavior,encompassing 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ng it.However,current research lacks a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for measuring the worth of data elements,hindering effective navigation of the changing digit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aims 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 by introducing the innovative concept of“data components.”It proposes a graphtheoretic representation model that presents a clear mathematical defini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data components over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Additionally,the paper introduces an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odel that provides a way to calculate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of data components and establish their increased informational value.The paper also assesses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suggesting a pricing mechanism based on its significance.In conclusion,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obust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quantifying the value of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data,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component data element data governance data science information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填充-渗透扩散过程研究
2
作者 资谊 薛光桥 +3 位作者 张昊楠 鲁志鹏 张忆 王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0-2361,共12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多阶段注浆过程,研发填充-渗透多阶段注浆试验装置,开展一维浆液填充-渗透扩散试验,并基于体积平均法将微观多孔介质孔隙边界效应简化为阻力项,构建宏观耦合注浆填充和渗透过程的浆液扩散模型;利用COMSOL有限元平台实现... 为研究盾构隧道多阶段注浆过程,研发填充-渗透多阶段注浆试验装置,开展一维浆液填充-渗透扩散试验,并基于体积平均法将微观多孔介质孔隙边界效应简化为阻力项,构建宏观耦合注浆填充和渗透过程的浆液扩散模型;利用COMSOL有限元平台实现方程的求解以及浆液扩散情况的可视化,结合室内试验以及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最后建立同步注浆模型,通过控制变量分析不同工况对浆液最终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浆液的填充-渗透过程,试验与模型误差控制在5%以内;2)注浆孔数量的增加会减少注浆所需时间,但会增加盾尾空隙内最大压力以及空隙上下部压力差,同时浆液的选取对注浆过程有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同步注浆 饱和砂土地层 填充-渗透过程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支撑功能梯度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研究
3
作者 吕志鹏 刘文光 刘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4,共9页
在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薄壁微圆柱壳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讨论了弹性支撑、尺寸效应、温度梯度、材料组分指数、孔隙以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结... 在建立弹性支撑功能梯度薄壁微圆柱壳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方程,讨论了弹性支撑、尺寸效应、温度梯度、材料组分指数、孔隙以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对微圆柱壳模态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尺度下,弹性刚度系数在0~105N/m^(3)范围内对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基本无影响,剪切刚度系数在0~5×10^(4)N/m范围内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较大,且增大剪切刚度系数有益于提高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由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得到的模态频率大于由经典连续体理论得到的模态频率;在弹性支撑和尺寸效应有无考虑的4种组合下,模态频率随温度梯度和微圆柱壳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陶瓷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体积分数和微圆柱壳厚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梯度对考虑尺寸效应或弹性基础的微圆柱壳模态频率影响较大,而孔隙调节具弹性支撑微圆柱壳的模态频率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弹性支撑 功能梯度材料 微圆柱壳 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隧道单环结构安全性评价分析
4
作者 鲁志鹏 付佳卉 +4 位作者 张心源 张忆 吴鑫林 陈稳 杨芝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为研究基于多项指标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单环结构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建设工程,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对盾构隧道顶部加载过程中的结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结构收敛变形和内力特征发展规律,选取收敛... 为研究基于多项指标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单环结构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建设工程,通过有限元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对盾构隧道顶部加载过程中的结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结构收敛变形和内力特征发展规律,选取收敛变形、钢筋拉应力、钢筋压应力、环向螺栓应力和纵缝张开量为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相关性,提出基于评价指标相关曲线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断面结构破坏过程可以依据结构内力关键节点值总结为弹性受力阶段、裂缝损伤缓慢发展阶段、大面积损伤发展阶段和加速失稳阶段;隧道断面地质条件对结构内力状态有一定影响,同一埋深下,砂土层隧道拱顶沉降远大于黏土层,且水压力对接头螺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健康状态分级,绘制内力指标与收敛变形的健康状态评估值关系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收敛变形、钢筋拉应力、钢筋压应力、环向螺栓应力、纵缝张开量的权重比例为0.48∶0.05∶0.23∶0.13∶0.11,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单环结构安全性能评估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单环结构 安全评价 有限元模拟 指标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诊断小分子放射性探针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雨露 陆智彭 +3 位作者 厉廷有 邱玲 陈盼盼 林建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39-1148,共10页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临床上对其进行精准分型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正在乳腺癌诊...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临床上对其进行精准分型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正在乳腺癌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放射性探针是PET和SPECT技术的核心,对乳腺癌诊断探针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有望对开发新型探针和用好经典探针产生启迪。基于历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乳腺癌诊断的小分子放射性探针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乳腺癌的分型和活检技术遇到的挑战为切入点,介绍了PET和SPECT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独到优势,总结了靶向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小分子探针的发现历程和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目前主流探针[^(18)F]16α-氟雌二醇和[^(18)F]21-氟代呋喃基去甲孕酮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也对这些经典探针未来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有乳腺癌诊断小分子放射性探针均存在脂溶性强、代谢特征不够优良的缺陷,开发新型探针以拓展核医学影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小分子放射性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位移的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外荷载反演研究
6
作者 陈稳 鲁志鹏 +1 位作者 吴鑫林 郭志华 《河南科技》 2024年第7期75-80,共6页
【目的】为了实现水下盾构隧道整断面结构力学状态的长久监测。【方法】依托江苏某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利用ATS激光跟踪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高精度测量与数据预处理方法,基于变形实测数据,结合遗传算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对... 【目的】为了实现水下盾构隧道整断面结构力学状态的长久监测。【方法】依托江苏某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利用ATS激光跟踪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高精度测量与数据预处理方法,基于变形实测数据,结合遗传算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对盾构隧道横断面外部荷载状况进行反演,并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工程应用表明:通过遗传算法与阻尼最小二乘法所反演的外部荷载数值均介于现场实测与太沙基理论之间。与两者相比,水平荷载最小误差为1%,最大误差为13.54%,平均误差为5.98%;顶部竖向荷载最小误差为6.11%,最大误差为13.2%,平均误差为10.47%。【结论】基于现场实测位移数据,反演水下盾构隧道任意断面、任意时间段的外部荷载状况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为隧道外荷载状态及时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盾构隧道 精密测量 遗传算法 阻尼最小二乘法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嘉雯 黄凯华 +1 位作者 卢志鹏 王嘉昕 《造船技术》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研究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方法。从技术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流程等方面论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并进行红外热成像泄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中具有操作... 研究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方法。从技术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流程等方面论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并进行红外热成像泄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非空载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检测中具有操作简单、非接触式和结果显示直观的优点,可为低温液化气体的安全储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体储罐 泄漏检测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缆投捞电泵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
8
作者 彭正强 于志刚 +3 位作者 冯仁东 韩放 卢志鹏 王伟军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为了解决海上无修井生产平台,电泵采油井进行检泵或换泵作业时动用钻井船,导致修井费用高。通常钻井船作业资源协调困难,鉴于此种情况研发了一种连续管缆投捞电泵技术。该技术将电泵采油技术与连续油管技术相结合,将动力电缆和液控管线... 为了解决海上无修井生产平台,电泵采油井进行检泵或换泵作业时动用钻井船,导致修井费用高。通常钻井船作业资源协调困难,鉴于此种情况研发了一种连续管缆投捞电泵技术。该技术将电泵采油技术与连续油管技术相结合,将动力电缆和液控管线集成在连续油管里组成连续管缆,利用连续油管设备操作连续管缆进行电泵机组的起下作业,井下电泵机组与动力电缆直接连接供电,实现对井筒流体的举升。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案例表明,该配套技术成熟,具有检泵作业工期短、产量恢复快、修井综合成本低的特点,为无修井机生产平台检泵或换泵作业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修井机生产平台 连续管缆 投捞电泵 检泵或换泵作业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La,Ce,Nd)改性Cu/SiO_2催化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爱丽 贾星原 +3 位作者 卢志鹏 殷恒波 邵守言 朱桂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等孔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La,Ce,Nd)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稀土元素的掺杂促进了Cu^0在载体上的分散,降低了Cu^0的晶粒尺寸,并且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碱性。Cu^0的晶粒尺寸变小提高了甲醇的转... 采用等孔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La,Ce,Nd)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稀土元素的掺杂促进了Cu^0在载体上的分散,降低了Cu^0的晶粒尺寸,并且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碱性。Cu^0的晶粒尺寸变小提高了甲醇的转化率与甲酸甲酯收率。但是,碱性的提高易于催化甲酸甲酯分解为CO与H_2。其中La掺杂的LaCu/SiO_2催化剂展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活性,在La/Cu(摩尔比)=(0.05~0.5)∶1条件下,甲酸甲酯收率均高于Cu/SiO_2催化剂的甲酸甲酯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甲醇脱氢 甲酸甲酯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管片新型接缝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鲁志鹏 马天宇 +3 位作者 谢宏明 张忆 王士民 何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6,共8页
针对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防水问题,提出一种螺栓孔外侧间隔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新型防水体系,并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完整接缝防水体系模型进行模拟,对外道密封垫的背水面施加逐级水压,用以模拟外水压力击... 针对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防水问题,提出一种螺栓孔外侧间隔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新型防水体系,并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完整接缝防水体系模型进行模拟,对外道密封垫的背水面施加逐级水压,用以模拟外水压力击穿外道密封垫后,在双道密封垫之间的空腔后形成水压的过程中外道密封垫的受力状态,揭示管片接缝密封垫的变形与接触应力分布特性。并开展相关试验验证仿真结果,对外道密封垫在最不利工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仿真计算与防水试验结果一致,在外道密封垫发生渗漏水后,新型双道密封垫空腔中所形成的水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道密封垫受力变形状态,提升外道密封垫的防水能力,较单道外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接缝防水 高水压 双道密封垫 数值模拟 防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施肥对樟子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的影响
11
作者 卢志朋 安宇宁 +4 位作者 马骏 曹怡立 尤国春 杨树军 刘敏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17,69,共4页
为了探究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容器苗高效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以实现提高樟子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健康经营,对5年生樟子松30 cm×30 cm杯容器苗进行不同配比施肥,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和枝条的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容器苗高效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以实现提高樟子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健康经营,对5年生樟子松30 cm×30 cm杯容器苗进行不同配比施肥,测定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和枝条的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结果表明:T-3处理即每株施肥量为硫酸铵2.50 g、过磷酸钙4.00 g、硫酸钾1.25 g,樟子松苗木生长表现最佳,苗高、地径分别为27.75 cm和0.35 cm。因此,在5个处理中T-3施肥处理对樟子松30 cm×30 cm杯容器苗的生长和养分分配综合效益影响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苗 营养元素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点云模型几何特征自动化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志鹏 薛光桥 +3 位作者 卢宏宇 方卓祯 梁阳泽 徐照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4期54-63,共10页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质量精度检验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几何尺寸自动化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建筑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及几何特点将典型预制构件点云从整体建筑点云中分割;对构件点云进...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质量精度检验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几何尺寸自动化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建筑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及几何特点将典型预制构件点云从整体建筑点云中分割;对构件点云进行特征提取实现尺寸信息的测量;通过求取拟合平面法向量与垂直方向单位向量的夹角检测墙体的垂直度;利用点云切片提取柱中轴线来检测柱体的垂直度;再通过各点到拟合平面的中误差来表示板面平整度。研究以某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采集的点云数据为例,对预制构件点云数据进行离群点剔除与切分,实现点云数据特征自动化提取和测量,测量精度均在95%以上,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典型预制构件的自动分割、尺寸测量以及参数化管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特征提取 点云分割 预制构件 装配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施加对盾构管片接缝防水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志明 李拼 +3 位作者 鲁志鹏 马天宇 谢宏明 王士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53,共5页
为探讨水压对弹性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依托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yeoh模型,对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采用的密封垫在有水压作用与无水压作用情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开展设计最不利工况下的防水性... 为探讨水压对弹性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依托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yeoh模型,对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采用的密封垫在有水压作用与无水压作用情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开展设计最不利工况下的防水性能实验,得到密封垫在设计最不利工况下的变形特性及接触应力特性。通过两种计算方式下密封垫防水数值模拟及防水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论为:考虑水压作用后,密封垫整体朝背水侧变形,上下密封垫间挤压程度更为剧烈,密封垫整体接触应力有所提升;考虑水压作用后的密封垫接触应力分布更为集中,这种更为集中的应力分布方式导致了密封垫接触应力的提升,同时也可能导致密封垫防水能力的不稳定;考虑水压作用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防水试验结果更为接近,未考虑水压作用的密封垫防水数值模拟结果过于保守,不利于承受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的选型;数值计算中对于水压作用的模拟方式可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水下隧道 接缝防水 弹性密封垫 数值分析 防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激光幕破片信号处理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治鹏 刘吉 +1 位作者 武锦辉 牛雅昕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2,71,共6页
针对目前已有的破片处理算法对于静爆场破片信号难以自动识别与信噪比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激光幕破片信号处理算法。该算法使用VMD将破片过靶信号分解成不同中心频率的模态分量,再对低频部分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并进行... 针对目前已有的破片处理算法对于静爆场破片信号难以自动识别与信噪比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激光幕破片信号处理算法。该算法使用VMD将破片过靶信号分解成不同中心频率的模态分量,再对低频部分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并进行衰减或去除,其余分量与低频部分阈值进行判定后进行滤波或者去除,最后将剩余分量重构,进而依据先入先出原则对光幕进行取点之后再计算速度。对典型静爆场破片信号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小波阈值滤波相比信噪比提高了8.7%;特征点提取的平均误差降低了31%;目标的拾取率达到96.5%。该算法对破片的滤波、识别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激光测速 破片 静爆场 小波阈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建造焊缝缺陷DRT与常规胶片RT的等效性分析
15
作者 刘思明 卢志鹏 +2 位作者 黄凯华 周昌智 尹嘉雯 《造船技术》 2023年第6期71-75,共5页
针对船舶建造中的平对接焊缝,采用不同厚度钢材料母材,分别进行数字射线检测(Digital Radiography Testing,DRT)和常规胶片射线检测(Radiography Testing,RT)的检测技术标准等效性要求对比和检测等效性试验,并对试板焊缝缺陷的DRT和常... 针对船舶建造中的平对接焊缝,采用不同厚度钢材料母材,分别进行数字射线检测(Digital Radiography Testing,DRT)和常规胶片射线检测(Radiography Testing,RT)的检测技术标准等效性要求对比和检测等效性试验,并对试板焊缝缺陷的DRT和常规胶片RT进行评定。结果表明,DRT与常规胶片RT具有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建造 焊缝缺陷 DRT RT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放射性探针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陆智彭 许庆龙 +3 位作者 陈盼盼 秦亚娟 唐立钧 厉廷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1-662,共12页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和活化成纤维细胞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许多肿瘤和纤维化组织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上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和非恶性肿瘤中基本不表达。因此,FAP已经成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优良靶标。基于FA...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和活化成纤维细胞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许多肿瘤和纤维化组织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上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和非恶性肿瘤中基本不表达。因此,FAP已经成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优良靶标。基于FAP抑制剂(FAPI)的PET显像和内放射疗法已成为包括癌症、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在内的新型诊疗手段,以介绍FAP介导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作为靶标的诊疗意义为开端,对125I、68Ga、64Cu等多种放射性核素标记靶向FAP探针的结构演进、显像、体内生物分布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了改善探针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靶标亲和力的相关策略,包括采用方酰胺连接子、使用白蛋白结合剂加以修饰、开发双靶向探针,对未来靶向FAP新型放射性探针的开发和经典探针的临床应用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靶向 放射性探针 诊疗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沙地樟子松幼龄林、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志朋 尤国春 +4 位作者 安宇宁 马骏 曹怡立 刘敏 杨树军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4,27,共5页
为探明有机肥对沙地樟子松生长的影响,在沙地樟子松幼龄林、中龄林连续4年进行带状沟施有机肥(生物炭、猪粪和牛粪),测量单株树高、胸径和材积。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有机肥可以促进沙地樟子松幼龄林和中龄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 为探明有机肥对沙地樟子松生长的影响,在沙地樟子松幼龄林、中龄林连续4年进行带状沟施有机肥(生物炭、猪粪和牛粪),测量单株树高、胸径和材积。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有机肥可以促进沙地樟子松幼龄林和中龄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幼龄林最佳施肥量为生物炭66.67 kg·hm^(-2)、猪粪66.67 kg·hm^(-2)、牛粪17.80 kg·hm^(-2),中龄林最佳施肥量为生物炭53.33 kg·hm^(-2)、猪粪200.00 kg·hm^(-2)、牛粪200.00 kg·hm^(-2)。因此合理施肥能促进沙地樟子松幼龄林、中龄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有机肥 树高 胸径 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活性浸渍物质提高热阴极电流密度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模型
18
作者 阴生毅 吕昕平 +6 位作者 任峰 卢志鹏 王欣欣 王宇 邯娇 张琪 李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8-3067,共10页
通过发展新的活性物质成分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以提升钪系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是当今热阴极特别是大电流密度阴极领域的研究重点。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新型高活性浸渍物质,显著提升了钪在阴极中的添加比例,大幅提高了阴极... 通过发展新的活性物质成分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以提升钪系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是当今热阴极特别是大电流密度阴极领域的研究重点。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新型高活性浸渍物质,显著提升了钪在阴极中的添加比例,大幅提高了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将冷冻干燥法应用到该活性物质前驱体的制备过程中,有效解决了传统固相合成方法在机械式破碎、研磨和混合等工序中存在的不可控、不均匀等问题。采用了新的成分系统与新的制备方法制得活性物质的阴极,在真空二极管测试和电子枪测试中分别取得了超过500 A/cm^(2)和218.5 A/cm^(2)的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在二极管直流测试条件下,阴极的寿命测试进行了10500 h后仍未出现发射电流下降的现象;而在电子枪中的大工作比(5%)脉冲测试条件下,阴极在工作了2010 h后仍维持了超过50 A/cm^(2)的较大发射电流密度。借助深紫外—光/热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TEEM)分析发现,相较传统的钪系阴极,新制备的大电流密度阴极表面的热电子发射位点数量增加,微区发射面积显著增大。最后,提出一种“二叉树”发射模型,以期阐释钪系阴极采用新活性物质后获得高发射特性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扩散阴极 电子发射 液相合成法 冷冻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樟子松林分碳空间分布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19
作者 马骏 卢志朋 +1 位作者 安宇宁 曹怡立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2期44-47,共4页
以章古台地区3种樟子松林分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每种林型叶片、凋落物和土壤碳、氮、磷、钾元素含量,计算C/N、C/P、C/K及不同土层碳密度,结果表明:樟子松+杨树混交林全碳(TC)分布变化范围,叶片为583.1~763.2 g·kg^(-1),凋落物为66... 以章古台地区3种樟子松林分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每种林型叶片、凋落物和土壤碳、氮、磷、钾元素含量,计算C/N、C/P、C/K及不同土层碳密度,结果表明:樟子松+杨树混交林全碳(TC)分布变化范围,叶片为583.1~763.2 g·kg^(-1),凋落物为660.5~722.9 g·kg^(-1),表层土壤为3.4~3.8 g·kg^(-1),中层土壤为3.42~3.69 g·kg^(-1),下层土壤为2.81~3.02 g·kg^(-1);樟子松纯林全碳(TC)分布变化范围,叶片为540.66~779.8 g·kg^(-1),凋落物为681.3~719.8 g·kg^(-1),表层土壤为4.75~5.02 g·kg^(-1),中层土壤为2.54~2.72 g·kg^(-1),下层土壤为2.39~2.45 g·kg^(-1);樟子松+赤松混交林全碳(TC)分布变化范围,叶片为550.9~789.5 g·kg^(-1),凋落物为683.7~705.8 g·kg^(-1),表层土壤为2.11~2.38 g·kg^(-1),中层土壤为2.32~2.52 g·kg^(-1),下层土壤为2.57-3.48 g·kg^(-1);土壤碳密度为表层土壤(0~20 cm)>中层土壤(>20~40 cm)>下层土壤(>40~6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化学计量 C:N 土壤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中不同方式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刘敏 卢志朋 +3 位作者 安宇宁 杨树军 曹怡立 马骏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5期29-31,37,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方式间伐对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以28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3个处理(机械疏伐、留优去劣、群团状)、1个对照(CK),分析了不同间伐方式对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间伐对... 为了研究不同方式间伐对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以28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3个处理(机械疏伐、留优去劣、群团状)、1个对照(CK),分析了不同间伐方式对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间伐对林分胸径生长量的影响均大于CK,其中留优去劣的处理林分胸径增长量最大;3种间伐方式对林分蓄积增长量的影响均大于CK,其中留优去劣的处理林分蓄积量最大;3种间伐方式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均好于CK,留优去劣在径阶分布上表现最好。不同方式间伐均可改善林木生长空间、营养空间,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间伐方式 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