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积应变的煤体渗透率模型及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伟 余金昊 +4 位作者 方志明 李小春 李琦 陈向军 王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41-2756,共16页
为研究瓦斯压力变化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基于煤体代表性单元体(REV)细观尺度参数与体积应变关联特征推导了4种不同形式渗透率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分析了有效应力引起的应变和吸附应变的变化规律,并与经典渗透... 为研究瓦斯压力变化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基于煤体代表性单元体(REV)细观尺度参数与体积应变关联特征推导了4种不同形式渗透率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分析了有效应力引起的应变和吸附应变的变化规律,并与经典渗透率模型(P-M模型、S-D模型、CONNELL模型)进行对比验证。讨论了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明确了REV细观尺度参数与裂隙率、渗透率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吸附应变系数影响机理,进而对国内主要矿井渗透率极值压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EV体积应变与REV裂隙体积应变的4种渗透率模型,其REV体积应变与REV裂隙体积应变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初始裂隙率;体积模量与吸附应变系数分别控制有效应力和吸附应变对渗透率的影响;恒定围压、恒定孔压、恒定差压3种实验条件下,相比经典渗透率模型,4种渗透率模型对实验数据都有较好的匹配效果,但双参数拟合(体积模量与吸附应变系数)相比单参数拟合(吸附应变系数),参数的拟合误差较大,由参数敏感性分析可知,当参数变化时(<10%)渗透率预测结果相比真实值也有较大偏差;以沁水盆地为例,计算的煤体REV细观尺度参数a_(0)、b_(0)范围分别为1.73~46.31μm和0.06~0.49μm;恒定围压与恒定差压条件下,吸附应变系数与差压大小、气体类型及初始裂隙率有关;国内主要矿井CO_(2)极值压力在0.94~5.33 MPa,CH4极值压力在1.06~6.9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表征单元体 多实验条件模型 参数敏感性 吸附应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蹄脆片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其水分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德馨 唐小闲 +4 位作者 张奕涛 李官丽 黎小椿 罗杨合 伍淑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07-115,共9页
以马蹄为原料,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马蹄脆片,考察微波功率、干燥温度、真空度、切片厚度对马蹄脆片色差值、总糖含量、脆度的影响,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干燥工艺,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马蹄脆片干燥过程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 以马蹄为原料,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马蹄脆片,考察微波功率、干燥温度、真空度、切片厚度对马蹄脆片色差值、总糖含量、脆度的影响,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干燥工艺,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马蹄脆片干燥过程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马蹄脆片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2.0 kW、干燥温度71℃、真空度-95 kPa、切片厚度3.1 mm,所得产品色差值、总糖含量、脆度分别为3.42、50.51 mg/100 g、464.96 g,产品色泽白亮,酥脆可口,马蹄风味浓厚。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结果表明:马蹄片内部主要存在3种状态水,分别是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及结合水,其中自由水占比较高、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的比例相对较低,在最佳工艺下到达干燥终点时自由水完全除去,只剩少量的不易流动水以及结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脆片 微波真空干燥 水分变化 工艺优化 低场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CO_(2)地质封存项目井筒泄漏风险定量化评价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甘满光 雷宏武 +2 位作者 张力为 李小春 李琦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为评估CO_(2)地质封存场地的CO_(2)沿井筒泄漏风险,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可对CO_(2)井筒泄漏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数值模拟WellRisk软件,将软件应用于实际CO_(2)地质封存场地--神华鄂尔多斯CO_(2)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定量评估该场地CO_(2)... 为评估CO_(2)地质封存场地的CO_(2)沿井筒泄漏风险,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可对CO_(2)井筒泄漏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价的数值模拟WellRisk软件,将软件应用于实际CO_(2)地质封存场地--神华鄂尔多斯CO_(2)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定量评估该场地CO_(2)沿注入井和监测井的泄漏量,并将软件模拟结果与美国能源部开发的NRAP–IAM–CS(The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partnership–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carbon storage)软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实现了CO_(2)沿井筒泄漏风险的定量化评价。定义了井筒泄漏系数,即井筒发生泄漏的有效截面积和井筒总截面积的比值,并将井筒泄漏系数作为量化表征井筒固井质量的重要参数。当泄漏系数取值为10^(–6)时,神华CO_(2)地质封存场地在1000 a内的总泄漏量为720 tCO_(2),占总注入量的0.24%,小于IPCC的风险阈值1%。因此,泄漏系数为10^(–6)或更低的井筒是低风险泄漏井,具有良好的固井质量,对应于NRAP–IAM–CS软件中井筒渗透率低于10^(–12)m^(2)的情况。泄漏系数为10–5或更高的井筒是高风险泄漏井,具有较差的固井质量。WellRisk和NRAP–IAM–CS的计算结果均表明,当注入井和监测井的固井质量良好时,神华CO_(2)地质封存场地基本不存在CO_(2)泄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CO_(2)泄漏 井筒 风险评估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溶型马蹄脆脆粉配方优化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奕涛 谢荣华 +4 位作者 谭德馨 黎小椿 李官丽 罗杨合 伍淑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125-135,共11页
为开发一款新式马蹄速溶型产品,以结团率、凝沉率、感官评分、质构特性、糊化特性以及流变特性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制出马蹄脆脆粉的最佳配方为马蹄淀粉33.27%、30~40目马蹄全粉37.33%、白砂糖12.53%、麦芽... 为开发一款新式马蹄速溶型产品,以结团率、凝沉率、感官评分、质构特性、糊化特性以及流变特性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制出马蹄脆脆粉的最佳配方为马蹄淀粉33.27%、30~40目马蹄全粉37.33%、白砂糖12.53%、麦芽糊精10.15%、β-环状糊精6.7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结团率1.37%、凝沉率1.30%、感官评分96.49、糊化温度50.8℃,随着剪切力的上升整体呈剪切变稀、黏度下降的趋势。此配方制备的马蹄脆脆粉口感细腻、不易结团下沉、溶液悬浮稳定性能良好、马蹄风味浓厚,脆口感强烈、营养丰富,且糊化性能和流变性能优良,是一款十分具有市场前景的速溶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 速溶粉 脆口感 结团率 凝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油茶粉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官丽 吴秋月 +4 位作者 陈锡霞 伍淑婕 段秋霞 黎小椿 罗杨合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究适合油茶粉的干燥方式,以便油茶食用和贮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油茶汤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油茶粉的品质(水分含量、感官评价、色泽)及挥发性物质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油茶粉... 目的:探究适合油茶粉的干燥方式,以便油茶食用和贮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油茶汤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油茶粉的品质(水分含量、感官评价、色泽)及挥发性物质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油茶粉感官得分最高(93),含水量最低(3.78%),色泽较优(ΔE值49.74)。利用SPME-GC-MS技术从3种方式干燥油茶粉中共鉴定出10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影响油茶粉风味的有14种。冷冻干燥的特征风味物质(壬醛、癸醛、(Z)-2-癸醛、(Z)-2-壬烯醛、(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呈现青香、油脂香,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的特有香气均为(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癸醛,呈现青香、果香、蜡香。结论:真空冷冻干燥风味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粉 喷雾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真空干燥 挥发性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用地条件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精细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齐超元 原效凯 +1 位作者 李晓春 宋鹏飞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86-195,共10页
广州市黄埔区某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需要在不规则的用地形状、复杂的场地周边环境、较低的建设用地指标及地上高水平建设开发的预期下,实现规模为5万m^(3)/d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工艺设计上通过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 广州市黄埔区某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需要在不规则的用地形状、复杂的场地周边环境、较低的建设用地指标及地上高水平建设开发的预期下,实现规模为5万m^(3)/d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工艺设计上通过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AO+MBR)”工艺提升节地效率;结构设计上通过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共壁、错层实现“地尽其用”;平面设计上通过优化池体上部建(构)筑物布局、设施设备设置、交通物流规划、管线综合排布来提高操作空间的使用率。本工程项目用地负荷率比同类项目提高了36%,工程直接费用的建设单位成本低于广州市同等规模同类型项目8.5%的情况下,实现了工程设计目标,为同类项目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用地条件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AO+MBR) 精细化设计 用地负荷率 建设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芋糯米油糍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7
作者 李官丽 刘欣 +4 位作者 黎小椿 伍淑婕 卢辉 聂辉 罗杨合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7期72-79,共8页
为提高糯米油糍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在传统油糍的基础上添加香芋,研制一款外酥里嫩、口感香甜、风味独特的香芋糯米油糍。结果表明,香芋糯米油糍的最佳配方为:香芋20.0 g、糯米粉12.0 g、红沙糖6.0 g、清水7 mL;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 为提高糯米油糍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在传统油糍的基础上添加香芋,研制一款外酥里嫩、口感香甜、风味独特的香芋糯米油糍。结果表明,香芋糯米油糍的最佳配方为:香芋20.0 g、糯米粉12.0 g、红沙糖6.0 g、清水7 mL;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从香芋糯米油糍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醛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最丰富,其中,含量较高的是2,4-癸二烯醛、2-庚烯醛、2-辛烯醛,它们共同赋予香芋糯米油糍独特的焦香和芋香风味。研究结果为香芋糯米油糍加工风味监控提供指导,同时对传承传统特色美食和推动糯米油糍加工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芋 糯米 红糖 糯米油糍 工艺优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例安宁死亡患者诊疗情况的分析
8
作者 周斌 李晓春 +1 位作者 顾冬梅 李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安宁死亡患者一般情况、抢救干预与患者住院终末生存时长、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相关性,探讨更优的安宁患者诊疗措施,促进安宁诊疗的规范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安宁死亡患者病历,根据患者主要诊断分... 目的研究安宁死亡患者一般情况、抢救干预与患者住院终末生存时长、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相关性,探讨更优的安宁患者诊疗措施,促进安宁诊疗的规范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安宁死亡患者病历,根据患者主要诊断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住院期间使用人血白蛋白、死亡前抢救、镇静镇痛等措施,对比两组在住院终末生存时长与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结果共纳入142例安宁死亡患者分析,中位年龄76(9~97)岁,两组在住院期间使用人血白蛋白、镇静镇痛药物、死亡前抢救,以及终末住院生存时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终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61)。结论安宁患者诊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疗机构收治此类患者应区分晚期肿瘤及非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患者及家属的临终前需求使用人血白蛋白、镇静镇痛药物和死亡前抢救,虽能有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不能改变两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安宁 诊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视角下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代际演变与预设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琦 刘桂臻 +1 位作者 李小春 陈征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亟需深刻了解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及其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从时间、空间以及技术链3个维度对CCUS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时间维度上,CCUS技术可划分为技... “双碳”目标背景下,亟需深刻了解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及其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从时间、空间以及技术链3个维度对CCUS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时间维度上,CCUS技术可划分为技术孕育阶段(1950—1980年)、诞生与发展阶段(1980—1995年)、研发与示范阶段(1995—2020年)、实施阶段(2020—2030年)以及商业化阶段(2030—2050年)。空间维度上,CCUS商业化部署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发展时间较长、整体研发水平较高的北美和欧洲地区,此外,中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和巴西也进入了先进行列。技术链方面,CCUS技术可划分为3个代际:在捕集环节,第1代捕集技术可应用于电厂,第2代捕集技术面向电力与工业应用,第3代能耗、运行成本以及维护费用均能降低至第1代的50%左右。在输送环节,第1代CO_(2)输送技术建立CO_(2)流动模型,研究扩散规律,控制CO_(2)腐蚀,优选管道材料,评估泄漏影响,开发监测报告核实工具等;第2代CO_(2)输送技术集中于大规模管网开发、标准规范制定;第3代可应用于大规模国家和国际管网。在封存环节,第1代优先发展地质封存共性技术,第2代针对安全监测、风险管理优化,第3代侧重完整监测与补救措施。目前,中国CCUS总体水平处于研发和示范的初期阶段,与其他领先水平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应加强CCUS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学习国外CCUS核心技术和实践工程经验,为未来中国大规模全流程CCUS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和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 减排技术 代际演变 技术预测 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钻井液与水泥浆接触污染机理探讨及防止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晓春 李宁 +3 位作者 刘锐 张峰 邓强 杨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04,109,I0007,共5页
有机盐钻井液在塔里木山前大量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有机盐钻井液与水泥浆两者相容性极差,严重影响固井安全。为此,文章基于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水泥浆流动度变差的钻井液外加剂类型,并借助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环境扫描电子... 有机盐钻井液在塔里木山前大量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有机盐钻井液与水泥浆两者相容性极差,严重影响固井安全。为此,文章基于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水泥浆流动度变差的钻井液外加剂类型,并借助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结合黏土水化动态吸附理论,探究钻井液外加剂分子构型、黏土水化机理对水泥浆水化过程的动态影响,以获得钻井液与水泥浆接触污染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钻井液中添加不同加量的降污染剂,探讨降污染剂合理加量对钻井液与水泥浆混合浆体稠化时间与流变性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与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探究降污染剂加入能解除混合浆体发生污染的实质。通过系统研究,为有机盐钻井液条件下水泥浆污染诱导机理及采用降污染剂来解除两者的接触污染提供了评价新途径,为避免有机盐钻井液条件下固井施工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污染 水泥浆 有机盐钻井液 降污染剂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片汽蒸加工工艺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小闲 董明琴 +5 位作者 罗杨合 李官丽 伍淑婕 黎小椿 刘艳 聂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1-69,共9页
以莲藕为对象,采用汽蒸加工方式处理制成食用莲藕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探讨莲藕片汽蒸最佳加工工艺。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汽蒸加工处理过程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表明:在电磁炉功率为1400 W... 以莲藕为对象,采用汽蒸加工方式处理制成食用莲藕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探讨莲藕片汽蒸最佳加工工艺。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汽蒸加工处理过程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表明:在电磁炉功率为1400 W、莲藕切片厚度为4 mm的条件下汽蒸16 min,汽蒸莲藕片的感官评分为89.08,色差为9.85,硬度为555.57 g,此时莲藕片呈淡黄色,藕片肉质脆嫩,咀嚼性较好,具有藕香味。SPMEGC-MS鉴定出新鲜、汽蒸莲藕片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45、42种,二者共有28种化合物。莲藕中主要风味物质有壬醛、癸醛等醛类物质,此外还有柠檬烯、棕榈酸乙酯、辛醇、1-壬醇、香叶基丙酮等,这些风味物质使莲藕片呈现不同的风味特征。经过汽蒸过程后,醛类、杂环类及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酯类、醇类、酚类和酸类含量减少,酮类、醚类、烃类含量无明显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莲藕挥发性风味分析及莲藕加工工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片 汽蒸加工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的关键技术清单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宁 刘胜男 +4 位作者 李小春 张贤 贾国伟 魏凤 胡元武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5,共12页
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CGUS)是化石资源利用行业实现大规模低碳利用和碳中和的托底技术。为攻克该技术规模化减排的关键技术难点,开展关键技术识别与评价研究十分必要。采用专家评估与调研方法对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分类,分析... 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CGUS)是化石资源利用行业实现大规模低碳利用和碳中和的托底技术。为攻克该技术规模化减排的关键技术难点,开展关键技术识别与评价研究十分必要。采用专家评估与调研方法对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分类,分析共性技术与特性技术的主要特点与研发方向,依据技术不可替代性、高效安全性、技术成熟度(T_(RLs))差距、发展潜力等多目标评价与筛选,形成关键技术清单;并对场地表征与监测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分类给出提升关键技术的研发方向与策略建议。CGUS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场地表征与筛选、场地评估与风险评价、场地监测与预警、地下资源处理、碳封存与资源增采协同等技术大类层次上。总体而言,我国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处于研发示范阶段,现有技术体系基本可满足CO_(2)-EOR与EWR大规模示范工程的需求;但部分关键技术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还有一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不成熟,大规模实施CGUS技术前必须突破。场地监测技术是涉及CGUS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技术,现有技术水平与CGUS规模化示范工程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研发和验证,特别需要适应CO_(2)环境和深地环境,提高耐久性、监测精度和结果解释可靠性。关键技术研发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地层层序勘探、储盖层与岩性解释、地震勘探技术及数据解释技术、地层数据聚合技术、地下储盖层空间地质模型、场地性能模拟与地层评价技术、基于精细表征的导向钻完井技术和相应装备、抗CO_(2)腐蚀的井下和地表设备、一体化场地监测技术体系、CO_(2)地质封存风险预测与风险管理体系、地下空间管理和场地性能评估、碳封存与资源增采协同优化方法等。对于国内外技术成熟度差距大或高度依赖进口的技术要素类,如高精度传感器、耐CO_(2)密封材料、新结构、算法与代码等研发,需提高要素含金量与附加价值,缩小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宏观研究方面需部署化石基能源与工业减排战略、产业规划研究、源汇匹配及CCUS与多行业集成战略等。因此大规模CGUS工程所需关键技术与设备需分类突破,提升已有技术的精度与可靠性,奠定CGUS产业核心竞争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 技术分类与评估 场地表征与筛选 监测技术 场地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CO_(2)封存强度的多层协同抽注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小春 梅开元 +1 位作者 蔡雨娜 张力为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中国已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提高CO_(2)捕集、地质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水平与商业化规模,是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项目示范。然而,由... 中国已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提高CO_(2)捕集、地质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水平与商业化规模,是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项目示范。然而,由于中国大多数CO_(2)储层的低渗透、非均质等特征,导致单一储层的CO_(2)封存能力有限,无法满足CCUS重大项目示范所需的CO_(2)地质封存量。本文提出将CO_(2)封存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CO_(2)封存量)作为评价CCUS项目储层封存能力的关键指标,并计算了中国主要CO_(2)咸水层封存和CO_(2)强化驱油场地的CO_(2)封存强度,结果表明,现有CO_(2)咸水层封存和CO_(2)强化驱油项目的封存强度大多在105 t/km^(2)以下,无法满足中国双碳目标的需要。为显著提高CO_(2)封存强度,提出CO_(2)多层协同抽注技术的概念,通过注入井在多个储层射孔注入CO_(2),并利用采水井从多个储层中采出咸水,实现储层可用孔隙和储层压力的最优化调控,最终实现CO_(2)封存强度的大幅度提高。为验证CO_(2)多层协同抽注技术的效果,利用T_(2)Well模拟软件,构建3种CO_(2)多层统注及协同抽注的数值模型,模拟了CO_(2)定压注入过程,分析了注入60 d后的储层压力分布、储层内CO_(2)饱和度分布及CO_(2)累计注入量。结果表明:在多层协同抽注条件下,储层压力聚集现象有明显缓解,从而降低了封存区域因压力聚集导致的力学不稳定性。通过分析CO_(2)饱和度可知,注入CO_(2)后,在抽注井间压力差的驱使下,羽流将向采出井偏移;此外,受岩石性质的影响,羽流形状和范围略有差异。根据3种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计算CO_(2)封存强度可知,各向异性砂岩条件下多层协同抽注的封存强度最高达到1.115×10^(6)t/km^(2),远大于现在已实施项目的封存强度。因此,多层协同抽注技术将较大地提高CO_(2)封存强度,有利于节约中国国土资源,促进CO_(2)封存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CCUS 封存强度 协同抽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LP-FDTD的带隙电源地平面噪声时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伟 李晓春 毛军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9-574,共6页
针对带隙电源地平面的噪声传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拉盖尔多项式-时域有限差分(WLP-FDTD)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带隙电源地平面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完整电源地平面;另一部分为带隙结构.然后建立完整电源地平面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带隙的耦... 针对带隙电源地平面的噪声传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拉盖尔多项式-时域有限差分(WLP-FDTD)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带隙电源地平面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完整电源地平面;另一部分为带隙结构.然后建立完整电源地平面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带隙的耦合电路模型.最后对等效电路建立电压电流方程,并采用WLP-FDTD算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WLP-FDTD的电源地平面噪声时域分析方法,相比于传统FDTD方法,在精度不变的同时计算效率显著提高,适合精确快速分析高速电路的电源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电源地平面 等效电路 加权拉盖尔多项式-时域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斐 李孝纯 +1 位作者 于洋 李明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5例(114...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5例(11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黏弹剂组48例(58眼)和对照组47例(56眼)。术毕,黏弹剂组患者结膜囊内滴入黏弹剂,对照组患者结膜囊内滴入平衡盐溶液。术前1周,术后1 d、7 d、30 d依次记录和检测患者主观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染色评分(OSS)、Schirmer I试验值(SIt)。对记录和检测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角膜与结膜OSS及S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7 d、30 d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及30 d,黏弹剂组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黏弹剂组患者术后1 d及7 d BUT较术前升高,对照组术后1 d BUT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及7 d,黏弹剂组患者BU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OSS在术后1 d、7 d及30 d均高于术前,结膜OSS在术后1 d高于术前;黏弹剂组患者仅角膜OSS在术后1 d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7 d及30 d黏弹剂组患者角膜OSS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 d结膜OS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黏弹剂组患者SI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弹剂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干眼 黏弹剂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三大谱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建军 李小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奠基立业、接续奋斗,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以“谱系”为核心范畴,可以将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概括为:在百年奋斗实践基础上,建立了以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奠基立业、接续奋斗,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以“谱系”为核心范畴,可以将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概括为:在百年奋斗实践基础上,建立了以中央领导集体代际传承为主脉的政治谱系,锻造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领导核心;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的理论谱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党的理论创造力;构筑起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显示出党的崇高精神世界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三个谱系彼此联系、相互交织,既是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党成功的重要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 政治谱系 理论谱系 精神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李晓春 王诗玥 《经济研究参考》 2019年第19期34-48,共15页
本文使用1999~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根据农业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法测算出农业技术进步率,并使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熵权法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对环... 本文使用1999~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根据农业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法测算出农业技术进步率,并使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熵权法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对环境具有负面效果;第二,农村人力水平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改善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第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污染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水平 环境效果 C-D生产函数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秋平 李晓春 +3 位作者 严伟 刘渊 罗军 聂盛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以均苯三甲酸和六水合硝酸钇(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Y(BTC)(H2O)(Y-BTC)。通过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刚果红的初始浓度、吸附作用时间、溶液pH、背景离子和Y(BTC)(H2O)活化等因素... 以均苯三甲酸和六水合硝酸钇(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Y(BTC)(H2O)(Y-BTC)。通过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刚果红的初始浓度、吸附作用时间、溶液pH、背景离子和Y(BTC)(H2O)活化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BTC)(H2O)对刚果红的吸附量随着刚果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且酸性溶液和活化有利于Y(BTC)(H2O)对刚果红的吸附。K+、Na+、Li+3种背景离子的存在不利于Y(BTC)(H2O)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这是由于它们会与刚果红抢占Y(BTC)(H2O)上的吸附位点,并占据Y(BTC)(H2O)孔道而减少Y(BTC)(H2O)与刚果红的接触机会。Y(BTC)(H2O)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TC)(H2O) 刚果红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抗氧化肽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永强 包瑞莹 +5 位作者 王琴 邱平飞 李笑春 石慧宇 张海文 王学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6-1844,共9页
【目的】以蝇蛆抗氧化肽(FTP)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化学和细胞试验,探究FTP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500、1000、2000、3000、4000μg/mL)FTP对DPPH、ABTS+... 【目的】以蝇蛆抗氧化肽(FTP)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化学和细胞试验,探究FTP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500、1000、2000、3000、4000μg/mL)FTP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检测FT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将IPEC-J2细胞用不同浓度(0、100、250、500、1000、2000μg/mL)FTP培养,利用MTT法测定孵育24 h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利用MTT法筛选出适宜的过氧化氢(H 2O 2)浓度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根据构建的氧化应激模型和FTP适宜的浓度梯度,将IPEC-J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试验组(100、250、500、1000μg/mL),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水平以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当FTP浓度为4000μg/mL时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54.82%和81.90%;不同浓度FTP对IPEC-J2细胞均无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均高于100%,呈浓度梯度性增长,且FTP浓度为2000μg/mL的细胞存活率是空白组的1.22倍;H 2O 2构建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适宜浓度为1000μmol/L。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ROS和MDA水平极显著提高,SOD和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个试验组细胞存活率均极显著增高(P<0.01),500μg/mL FTP组细胞存活率是模型组的2.37倍,500和1000μg/mL FTP组的ROS和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5),SOD和CAT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FTP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抗氧化肽 过氧化氢(H 2O 2) IPEC-J2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建力 李琦 +2 位作者 陈祥荣 李小春 谭永胜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电转气(power-to-gas)是一项将电能转化为高能量密度可燃气体的化学储能技术,该技术与地质储能相结合,有望满足未来大容量储能需求,并成为未来有效储能技术选择之一。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中涉及电离制氢、甲烷化、二氧化碳(CO_(2))地质... 电转气(power-to-gas)是一项将电能转化为高能量密度可燃气体的化学储能技术,该技术与地质储能相结合,有望满足未来大容量储能需求,并成为未来有效储能技术选择之一。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中涉及电离制氢、甲烷化、二氧化碳(CO_(2))地质储存、人工合成甲烷(CH_(4))地质储存4个阶段。由于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发展处于初步阶段,且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对其技术整体的经济性分析相对较少,有必要对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展开分析,便于探索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潜能。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对电离制氢与甲烷化过程展开技术经济性分析;随后,分别对CH_(4)与CO_(2)地质储存的技术经济性展开分析;进而,将整个流程不同工况下的成本估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与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进行技术经济对比,明确了电转气地质储能的技术成本;最后,针对该技术在中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碱性电解液电解技术(alkaline electrolysis,AEL)目前因较低投资成本更具优势,大约为7850元/kW;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PEM)的投资成本有望于2050年降低至约为当前AEL技术投资成本的一半;生物甲烷化及催化甲烷化中的三相甲烷化技术仍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而催化甲烷化中的绝热固定床甲烷化技术因为已有较成熟的商业应用更具技术优势,其技术成本有望于2050年降低至目前的50%~60%;CH_(4)地质储能设施的开发成本变化浮动很大,因为这些成本受储能类型及各项特性参数的影响。基于文献数据可知:CH_(4)地质储能中含水层储能与枯竭油气田储能的投资成本相当,在1.88~3.30元/m^(3)范围内浮动;盐穴储能相对投资成本较高,约为含水层储能、枯竭油气田储能技术的两倍;CO_(2)地质储存成本变化范围很广,除个别高成本案例外,储存成本通常低于41.37元/t,其中储存成本在3.38~41.37元/t之间的具有很大潜力。从整体技术经济性来看:人工合成甲烷发电成本比传统化石能源(如天然气)发电成本高出很多,相较于化石能源发电不存在竞争性,但与当前太阳能热电厂发电成本相当;相较于目前处于应用阶段的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仍需要相当的投资成本。当前,电转气地质储能在中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电离制氢与甲烷化技术的创新,系统能效、地质储能模式、选址模型等方面的优化,与现有储气库、天然气管网、电网结合方法的优化以及低碳政策的积极影响等,都将提升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气 电离制氢 甲烷化 地质储能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